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女儿传-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如此,要不我们直接去找澹兮小姐,将事情说清楚,不就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樊武插话说道。

    坚叔摇摇头,说道:“澹兮小姐与方南是否真有私情,传消息的人也不能确定。如今这些皆是我们的推断,万一澹兮小姐与方南并无私情,此事又关乎到她的名节,若冒然去说,可能本无事也成有事了,还是先查清楚的好。”

    “嗯,确是如此。”镡頔点点头应道:“还是等晚上去揽风阁打听清楚再说。”

第七十二章 暗战(二)() 
四人说好澹兮之事后,喜鸣问道:“镡兄急着找我何事?”

    镡頔并未答喜鸣之问,反问道:“公主处有何进展?”

    “雍国与吕国备战郑国之事起了作用。郑国使臣已经与少宰愝梁密谈过几次,每次两人谈完,少宰大人就会匆匆赶去与五王子见面,然后又匆匆进宫与王上密谈,虽不知几人都谈了些什么,不过看郑国使臣忧心忡忡、天子却隐隐有喜色来看,这两日应该就会有你我想要的结果出来。”喜鸣答道。

    镡頔听完后点点头,却并无喜色,只应了一句:“如此甚好。”

    喜鸣不禁好奇的看了眼镡頔,毕竟这可是众人辛苦多日、八方张罗最想要的结果。

    感到喜鸣在看自己,镡頔也抬起头看着喜鸣,过了一阵,才皱眉继续说道:“车二场主昨日来信,吕国好似真的准备对郑国出兵。”

    喜鸣与坚叔闻言不觉大惊,喜鸣急问道:“此话怎讲?”

    镡頔的眉头皱的更紧了,答道:“车二场主信中说,据他们得到的消息,吕国确是在筹集粮草,并非做戏;再有就是前日有一队骑兵从邙林军营出发,往幽南山方向去了。据看到的人说,这支骑兵约有两千人。”

    邙林军营乃是吕国最大的军营,同时肩负着守卫吕国与王畿边境、吕国与荆国边境、并拱卫都城少方的重任。

    “从邙林军营派出骑兵?”坚叔疑惑问道:“邙林军营是吕国距幽南山最远的军营,从如此远的地方派兵,路上岂不是要多耗许多时日?如此一来,粮草也耗费更甚。”

    喜鸣也疑惑了:“两千骑兵?两千骑兵能攻打郑国?再说,幽南山的地形也不利于骑兵,吕国如此到底有何深意?”

    “我与樊武也很是不解,现在并非出兵郑国的最好时候,吕国如此到底是何用意?”镡頔应道。

    喜鸣听了这话不觉看了镡頔一眼,她虽恨韩渊郑季,却不想有诸侯国出兵郑国,有朝一日她还要恢复郑氏郑国。

    镡頔从未见过眼神如此复杂的喜鸣,愣怔片刻后,方想起刚才那句话在喜鸣面前说实在不妥,赶紧“哈哈”笑道:“不过车二场主在信中也说了,他已派人盯着少方与这两千骑兵,有新的消息我定然会马上通知公主。”

    坚叔却没有喜鸣与镡頔想的那么多,闻言后只说道:“也只能先如此了。”

    至此,场中安静下来,半响无人说话。过了一阵,喜鸣突然问道:“此间事了,镡兄有何打算?”

    镡頔闻言一怔,片刻间心中掠过无数想法,最后却答道:“我与樊武皆已好久未回雍国,等此间事了,准备回雍国一趟。”

    喜鸣“哦”了一声,不再说话,只忍不住意味深长的又打量了几眼镡頔与樊武。

    镡頔被喜鸣看得浑身不自在,干脆也问道:“那公主有何打算?是否就此留在凤歧?”

    喜鸣想了想,却答道:“等此间事了,韩渊郑季大概不会再盯着我,我想去茝阳走一趟,看看绮络。”

    用过晚饭之后,喜鸣与坚叔蔡伯都在王府后院的凉亭乘凉。

    坚叔与蔡伯正聊天下各地的趣事,喜鸣则听得津津有味。

    蔡伯未去过渔福镇,正打听天远楼是否真如传言般神奇,坚叔则一一道来。

    喜鸣虽去过一趟渔福镇,其实也只知晓皮毛,不觉也听得很是认真。

    坚叔说完后,喜鸣忍不住问道:“坚叔,那渔福镇可谓热闹繁华,人也形形色色,来自各诸侯国。我自渔福镇一路走到商邑,看到好似只有商邑可与之相比,且有过之而无不及,连凤歧也不能与之相比。”

    坚叔闻言点点头,应道:“确是如此。”

    喜鸣不觉好奇问道:“为何会如此?这商邑有何独特之处?”

    “此事说来可有些话长,不过公主对此多些了解将来可能会有派上用场之处。”坚叔答道。

    喜鸣闻言不禁更感好奇了。

    商邑本是雍国边境一座驻兵小城,只因地处雍国、荆国及王畿三地相交之处,大河支流渭水平原之上,且有直通旴呇、茝阳、凤歧的官道,快马两日就可到凤歧,到旴呇茝阳也只需三五日,后有商家看中其水陆交通之便利,连接中原几大重镇之位置,且地势平坦,于是渐成了中原最大的商贸城池。

    在商邑只有客人想不到的货物,没有买不到的货物;在商邑不仅可与中原各国的商人做买卖,连那些大草原的蛮族、山中的夷族也时常有人到商邑进行大宗采买。

    只是商邑成了商贸大都之后,再有大军驻守其中,必定会影响各方商贸往来。既如此,后来雍国国府干脆在商邑以西的百里之外重新建了新的驻军城池,也就是今日的西原城,商邑就此成了完全的商贸城池。

    喜鸣听到此处,不禁恍然说道:“难怪商邑城门一天十二个时辰从不关闭,进出城的商队也是日夜络绎不绝。”

    “嗯,确是如此。”坚叔点头应道:“最早商邑也如其他城池般,城门昼开夜闭,只是如此一来,大不利财货流通,再加之雍荆两国边境几百年来一直相安无事,雍国国府干脆就将商邑城门彻夜开放了。”

    “我看商邑城布局奇特,并不如其他城池般规整,想来也是因后来扩建过吧?”喜鸣因常在战场,对城池布局很是敏感。

    “商邑已扩建过两次,如今天下越来越乱,商邑城的生意却越做越红火。”坚叔说完后又问道:“公主可知为何以雍国朝堂如今之乱,却无一国敢对他出兵?”

    “这是为何?难道与这商邑有关?”喜鸣惊奇问道。

    “公主别看雍国朝堂混乱,土地也算不上肥美,可雍国国府的财力在‘大安五霸’中仅次于郑国,而如此财力,却完全得益于商邑的赋税收益。”坚叔答道。

    “竟有此等事情,那这商邑每年到底要为雍国国府缴纳多少赋税?”喜鸣惊讶问道。

    “此事雍国国府从来闭口不谈,天下人自然也就不知,不过雍国国府用这些钱养了一支兵强马壮的军队,却是天下人皆知之事。这也是各国不敢轻捋虎须的缘由。”坚叔答道。

第七十三章 暗战(三)() 
喜鸣与坚叔蔡伯在王府后院的凉亭里说得正高兴,祥云急匆匆走过来,说是高穆歙已回府,让喜鸣去书房见他。

    想到今日偷溜出王府之事,喜鸣不免有些心慌,连忙说道:“坚叔,既然殿下回来了,不如我们一起去书房,将今日的事情告知殿下,看殿下如何说。”

    坚叔微微一笑,说道:“公主先去,我找祥云有些事情,说完就过去。”

    喜鸣只觉坚叔笑的像只老狐狸,一时间却又无法,只好一个人怏怏的往书房走去。

    高穆歙见喜鸣进来,先让她坐下,然后才问道:“你今日可有出府?”

    喜鸣虽知高穆歙必然会问此事,此时高穆歙真的问了,她仍然呐呐半天,不知要如何说,好在突然灵机一动,不答反问道:“穆歙哥哥,我听蔡伯说,你今日去了玉门军营?”

    高穆歙只在鼻子里“嗯”了一声,却未多说,依旧埋头翻着书案上的一卷竹简。

    喜鸣赶紧又说道:“听说玉门军营离凤歧有四十里,穆歙哥哥一日里走了趟来回,想必累了吧?”

    高穆歙闻言,不觉抬手揉了揉额头,答道:“是有些累。”

    此时喜鸣才注意到高穆歙一脸疲惫,难怪今日如此容易就蒙混过关了。

    喜鸣站起身,磨磨蹭蹭走到高穆歙身边,小声问道:“穆歙哥哥,玉门军营可是有事?”喜鸣嘴上在说话,眼睛却憋向高穆歙正在翻看的竹简,只见竹简上画的都是军中常用大型器械,喜鸣心中不由大感疑惑。

    高穆歙闻言抬起头,伸手捋了捋喜鸣只用发带系着的长发,柔声问道:“今日是不是又跟坚叔出门了?”

    喜鸣瞬间只觉自己简直就是自讨苦吃,还以为高穆歙已忘了这事,原来早被他看穿。喜鸣赶紧说了澹兮与吕国之事,免得高穆歙又唠叨半天。

    高穆歙听喜鸣说完,不觉叹了口气,叮嘱道:“若实在要出门,一是定要有坚叔同路;再有就是要机灵些,别被人发现行踪。现凤歧正是多事之秋,又到处都是韩渊郑季的人。”

    喜鸣赶紧点点头,嘴巴里“嗯”个不停。

    这时,坚叔与蔡伯推门走进书房,喜鸣甚觉不好意思,赶紧退到位置上坐下。

    “郑国使臣已与少宰大人见了几次,少宰大人也见了父王几次,增纳精铁之事却一直无果,最可能是两方为斤数的事僵持住了。若韩渊郑季要对老师出手,这几日就是关键时候,镡公子虽已答应帮忙,不过我们还是要派人日夜盯着,定不能让澹兮小姐有事。最好是悄无声息将此事解决好,连老师也不知最好,免得他老人家伤心自责。老师的身体已经不起如此折腾。”高穆歙肃然说道。

    “是,”蔡伯应道:“下去之后我马上安排。”

    “至于吕国那两千从邙林军营出发的骑兵,我倒觉得不一定是为了出兵郑国。徐国与幽南山是在同一方向,所以他们是往徐国去也大有可能。”高穆歙接着说道。

    坚叔闻言说道:“此事倒也有可能,只是吕国为何要派兵到徐国?”

    “等再收到那车二场主的新消息,也许就清楚了。”高穆歙答道。

    喜鸣不知徐国与吕国、幽南山脉相交处的地形,也就只能听着。

    说完了澹兮与吕国的事,坚叔问道:“殿下,你今日到玉门营地,王师情形如何?”

    “比之去年,更有不如——一多半的兵士连皮甲也无,只能身着布衣,更别说铁甲;就是将军的精铁盔甲,也已是锈迹斑斑;更惨不忍睹之处,是兵士的长矛大多都已锈蚀的不堪使用;各种军中常用大型器械,更是早已腐烂在库房中。”高穆歙说这话时,嗓音中满是疲惫之感。

    坚叔蔡伯与喜鸣三人听得面面相觑:这竟然是王师,只怕一个三等诸侯国的军队都要比这强些。

    “玉门王师号称十万。去年我去的时候,看上去最多有七万,如今只怕不超过五万,且疲懒依旧。”高穆歙又说道:“按如此情形下去,就算有了精铁,只怕也是枉然,更说不上建立一支精锐王师。”

    “这些年大安府库虽拮据,天子于王师款项却并无大的削减,玉门驻军怎会堕落到如此境地!”蔡伯常居凤歧,对王师情形还是有些了解。

    “此事大概要问愝梁与陈魏了。”高穆歙无奈答道。

    “五王子一向好兵,且又有夺取太子之位的野心,愝梁与陈魏又是他的人,难道他就愿意看着王师如此烂下去?”听了蔡伯与高穆歙的话,坚叔不由脱口问道。

    “五弟那五千‘风雷军’倒是精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