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女儿传-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十一章 都是栋梁之才(二)() 
自从揽风阁首演受了些惊吓后,虽有大安五王子高穆战的百般呵护,冰瓷姑娘依旧恹恹的,好在并未耽搁每夜在揽风阁的献艺,却也再提不起心思做别的事。

    今日一大早,冰瓷姑娘就被窗外的滴答雨声吵醒。睁眼一看,窗外的七叶树枝正在风雨中东摇西晃,一阵凉风夹杂着些许雨丝飘进房中,多日的闷热竟一扫而空。冰瓷姑娘不觉精神一阵,翻身就下了床。

    用过早饭,窗外的风雨已经停了一阵,只是太阳竟依旧躲在厚厚的云层中,在这酷热的七月,凤歧终有了凉爽的一日。

    大概是夏日里难得有如此凉爽之时,今日上午,凤歧街头的车马行人竟比往日多了许多。

    长林街南口出去不远的太宰府大门,此时来了辆典雅华贵的马车,拉车的两匹白色马儿异常俊美。

    太宰府门口的守门小厮,各式华贵车马早见的多了,见到两匹马儿时仍然看得暗自咂舌。

    马车上先下来一位衣饰华丽的年轻姑娘,守门小厮不觉看得痴了,如此美人实在罕见。

    美人下车后,将太宰府打量两眼,转身冲着车里说道:“姑娘,太宰府到了,请姑娘下车。”

    车里传出轻轻一声犹如天籁般的“嗯”,然后守门小厮就看到一位着月色衣衫的年轻姑娘下了车。

    一瞬间,守门小厮只觉自己的魂魄已飞到九霄云外,竟看到了天上的神仙,凡间是定然不会有如此绝色的女子。

    太宰边贤的独子边ⅲ▁un)闷头坐在厢房,正妻华氏也坐在一旁,不时叹息一声,独女澹(dan)兮则站在一边低声抽泣。

    府上老总管匆匆走了进来,说是揽风阁的冰瓷姑娘正在太宰府门口,想要进来拜谢边⒋笕说比赵诶糠绺蟮脑手之恩。

    边⒄是那位在冰瓷首场献艺之夜,混乱中呵斥众人的黑衣中年男子。

    边⑻得一怔,当日在揽风阁之事不过举手之劳,他早已忘却,不曾想这冰瓷姑娘竟还记得,今日还亲自登门道谢。

    边⒌愕阃罚示意老总管将冰瓷姑娘请到偏厅,他这就过去。

    “今日在家住一宿,明日一早就回施家。施岸本性无亏,只是行伍之人,又年轻气盛,难免脾性暴躁些,你身为妻子,理当谦让,以后不要再动辄回娘家,好似我边家教女无方。”边⑺底啪推鹕硗外去了。

    早在老总管进来说冰瓷姑娘来访时,澹兮已止了泣声,华氏也止了叹息声。见父亲起身,澹兮看了眼母亲,急急说道:“父亲,冰瓷姑娘美色才艺名动天下,我与母亲也想去看一看。”

    边⒆阅侨赵诶糠绺蠹过冰瓷一面之后,对冰瓷印象甚好,只觉此女虽是青楼女子,却也是冰清玉洁、洁身自好的好女儿,此时见妻女一脸期盼,也就点了点头。

    冰瓷与词香已先一步被老总管带到偏厅安置好,见边⒔来,冰瓷赶紧起身盈盈一拜,温声说道:“冰瓷今日冒然来访,还请先生见谅。”

    边⒓状一边伸手虚扶,一边说道:“姑娘客气,还请坐下说话。”

    早有侍女送上茶水,待众人坐下后,冰瓷从词香手中取过一只本色古朴的木匣,打开后说道:“当日承蒙先生援手,冰瓷方能早脱混乱,今日特来拜谢先生——此乃‘边氏竹简’一盒,聊表冰瓷心意,还望先生不要嫌弃。”冰瓷说着,已有侍女上前将木匣捧到边案上。

    这‘边氏竹简’乃是天下最大的文商世家边家出产,其上好品质可谓有口皆碑,向来是天下文人的心头最好。

    一盒‘边氏竹简’虽所费不多,却甚合边⑿囊猓可见冰瓷姑娘为答谢边⑷肥腔了些心思。

    “当日之事实属举手之劳,姑娘实在不必如此客气。”边⒁槐咚底牛却也示意侍女将竹简收下了。

    澹兮初见冰瓷,虽同为女子,却已为冰瓷美色倾倒,此时见父亲与冰瓷姑娘寒暄完,赶紧插口说道:“冰瓷姑娘,你的舞艺琴技早在凤歧的夫人小姐间传开了,大家都仰慕不已,只是不能去揽风阁捧场,实在是憾事一桩。”

    此时边⒎轿冰瓷介绍自己的妻女。

    大家都是年轻女子,澹兮又不嫌弃冰瓷的青楼姑娘身份,两人很快热络起来。

    华氏本就心疼女儿,边⒆焐纤溲侠鳎心底也很是心疼独女在施家的遭遇,此时见女儿与冰瓷姑娘谈的甚是开心,两人也就由得澹兮了。

    眼看快到午时,澹兮本要挽留冰瓷姑娘在太宰府用了中饭再去。只是冰瓷姑娘说,今日难得天公作美,才有了夏日里的一日凉爽,所以午后想要去城外的莲溪庵拜神。

    澹兮一听,马上来了兴致,磨着父亲母亲要与冰瓷姑娘同去。

    边⒎蚱尴胱排儿在施家受的委屈,出去散散心也好,也就答应了。

    莲溪庵坐落在凤歧城外约十里路的一处山上,据传庵里的菩萨甚是灵验,再加之主持灵慧老尼能言会道,甚得凤歧城中达官贵人家的女眷喜爱,所以莲溪庵也就成了凤歧城方圆百十里香火最旺盛的一座庵堂。

    澹兮与冰瓷在莲溪庵逗留了半个时辰,虔心将庵里的菩萨都拜了一遍,还在佛堂跟着念了半天经,最后捐了好些香火钱才离去。

    走出莲溪庵,冰瓷脸红红的看了看澹兮,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澹兮见状,赶紧好心相问冰瓷姑娘是否有事。

    冰瓷姑娘却又赶紧摇摇头,脸却更红了。

    两人带着丫鬟们下了十来阶石梯,冰瓷姑娘却一路磨磨蹭蹭,走得甚是不痛快。

    澹兮又看了看冰瓷红红的小脸,想了片刻,突然凑到冰瓷耳边,小声说道:“冰瓷姐姐,你是第一次来凤歧,可知莲溪庵后有一座月老祠,里面的月下老人很是灵验,今日既已出了城,不如我们去拜上一拜?”

    冰瓷瞬间连脖子也羞红了,却扭捏着不说话。

    澹兮见状“嘻嘻”两声,继续说道:“冰瓷姐姐,我们女儿家来到这世上,不都想嫁个好夫君吗——姐姐有心上人了吧?”

    “澹兮妹妹,你……”冰瓷虽羞红了脸,却不再扭捏,回身又往山上去了。

    澹兮见状一笑,跟了上去。

    词香与澹兮的丫鬟灵儿,见自家小姐往山上去了,也都赶紧跟了上去。

    “莲姑,你看,那冰瓷姑娘又回来了。”莲溪庵门口的一棵雪松后,站着刚踏出莲溪庵的撒欢与莲姑。

第六十二章 都是栋梁之才(三)() 
愝梁的马车刚驶进少宰府,老总管就急急迎了上来,说是郑国使臣已在府上等了许久。

    愝梁闻言不禁暗想:前日雍国吕国备战郑国的消息才传到凤歧,今日子成就上门了,难怪王上这几日再未找过自己。

    子成已在少宰府偏厅坐了一个时辰,昨夜他收到韩渊来信,一想到韩渊信中所说这两日郑国国内情形,以及韩渊信中显出的急切,他就一阵心急难耐,恨不得冲进宫中将愝梁纠出来。

    “呵呵,子成老弟,你我已有多日不见,今日驾临寒舍,我又进了宫,实在是怠慢,怠慢呀。”偏厅外传来愝梁爽朗的笑声。

    眨眼间,子成脸上的愁容一扫而光,代之以如沐春风的笑意,他起身走到偏厅门口,拱手一揖,说道:“老大人乃我朝栋梁,自是国事要紧,子成在凤歧实在是闲散之人,等等老大人又有何妨。”

    “呵呵,子成老弟客气。”愝梁边说边将子成扶到案前坐下,口中继续说道:“正好前两日我得了几坛上好的清酒,子成今日既来了我府上,你我正好共饮之。”

    此时已是将到正午之时,愝梁一边与子成寒暄,一边一叠声吩咐老总管上酒菜。

    等侍女送酒菜上来的间隙,愝梁开始大谈特谈前两日自己与陈魏打赌之事,又说自己是如何赢了陈魏,最终如何得了这几坛清酒之事。

    等酒菜上来后,不待侍女动手,愝梁又亲自为子成满上,然后开始频频劝酒。

    子成自见到愝梁,就在等愝梁发问,哪知半个时辰过去了,愝梁却半句不问自己今日的来意。子成心中气恼,却也无法,又喝下一杯后,摆了摆手说道:“老大人,这清酒喝着不觉,不想后劲挺大,子成已是不胜酒力,你我还是慢慢喝的好。”

    愝梁闻言“呵呵”一笑,果然不再频频劝酒,却又开始说起子成送的两个稚嫩美妾如何可人心,说着就要召两人上来献舞陪酒。

    子成见状已知今日是不可能等到愝梁这只老狐狸主动开口了,只好先说道:“老大人,可有听闻雍国与吕国之事?”

    “呵呵,子成是说这两日凤歧疯传的两国备战郑国之事?”愝梁反问道。

    “是呀,不知老大人如何看此事?”子成又问道。

    愝梁一边为子成斟酒,一边答道:“依老夫看,这些皆只是谣言,断不可相信。”

    “哦,为何如此说?”子成讶异问道。

    愝梁将手中象牙筷放下,说道:“先说雍国,如今国君、丞相、国尉三方,各有各的算计,又深怕被另两方算计,如此庙堂怎敢出兵郑国?”

    不待子成说话,愝梁已继续说道:“再说吕国,只要有幽南山屏障一日,吕国想要出兵郑国就绝非易事。”

    子成闻言想了片刻,点点头,却说道:“只是两国确是有筹集兵马粮草的迹象。”

    愝梁“呵呵”一笑,已转了话题,说道:“子成老弟大可放心,那日我从你处离开后,马上就去见了王上,然后傍晚王上就去了太宰府。想来是王上听了你的消息,想要劝说太宰大人放弃精铁之事。只是太宰大人身子不好,当时没见着,想来这几日太宰大人好的利落后,王上定然会再去劝说太宰大人,不几日,分封两位大人之事应当就会有着落了。”

    子成听着愝梁这番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话,心中恨得牙痒,面上的笑意却更浓了,说道:“老大人,如今刀兵之世,太宰大人想要郑国纳些精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那日与老大人相见后,我又去信劝说了一番我家两位大人,昨日两位大人的回信到了,所以今日子成特到老大人府上商议此事。”

    “哦,两位大人又有来信。”愝梁笑着应道:“两位大人在信上如何说?”

    子成先假作叹息一声,才满面愁容的答道:“两位大人也明白凤歧的苦衷,只是如今这乱世,郑国空守着一座铁山,却苦于人手不足,从年初到七月,所产精铁不过十万斤,与往年已是大不能比。”

    “竟有这等事情?”愝梁听了子成诉苦,不由大感诧异。

    “确是如此,”子成越说越苦,“所以如今不是我家两位大人不愿增纳精铁,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

    愝梁闻言摇摇头,跟着叹息一声,脸上不觉也布满了愁容,应道:“都是这乱世惹的祸——只是我王也实在是有苦衷呀。子成也知,王师如今的兵甲已老旧的不成体统,我王想要郑国纳些精铁,实为想要为王师换装呀。”

    “老大人,你看这样可好,”子成脸上又布满笑意,“你我两家皆有诸多不如意之处,又都有需要这精铁之处,不如我郑国今年出的这十万斤精铁,郑国自留三万斤,其余七万斤全部送到凤歧?”

    愝梁听得一怔,心中竟有些腻味,笑道:“子成老弟,我王之意是每年五十万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