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女儿传-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屋子里只剩下老大人与高穆歙之后,老大人开门见山问道:“韩渊郑季请封之事初发时,二王殿下尚不在凤歧,如今殿下回来已有几日,对此事前后详情可有了解清楚?”

    高穆歙怔了怔,未曾想到老师竟直接说起分封之事,不过他已马上答道:“这几日已听到许多说法,也算是清楚。”

    “不知二王殿下对此事有何看法?”老大人接着问道。

    高穆歙想了想,答道:“父王若分封韩郑二人,确如老师所言,有冲击大安七百年根基之忧;然二人若愿恢复我朝之初朝贡、再加徐国做礼,又确可缓解眼下大安府库空虚之忧,此事实在两难。”

    老大人闻言思忖有顷,说道:“只怕当初王上也是如此想,如今韩郑二人将朝贡礼品加到如此价码后,对大安府库确是犹如大旱之人久逢甘露,王上心动也就不足为怪了。”

    老大人说到此处,长叹出一口气,才又继续说道:“只是我朝立朝根基乃是天子按臣下功勋进行分封,这韩渊郑季如今不问自取,置天子威权于何处?国人又会如何看待此事?这些都是多少朝贡皆无法化解的隐忧啊!”

    高穆歙闻言不觉心中有愧:只觉自己身为大安王室子嗣,竟从未如老师这般想得如此深远……

    “唉,”高穆歙还未愧疚完,老大人又是一声叹息,只听老大人已继续说道:“只是事到如今,王上只怕已顾不得这许多了。”

    高穆歙闻言想了想,还是问道:“老师如今有何想法?”

    “殿下,昨日老臣醒来后,一直在想此事,”老大人说到此处,眼眶已微红,顿了片刻后,方继续说道:“如今老臣既已厚颜苟活,不若就成全了王上吧。”老大人说到此处,嗓音中满满都是心灰意冷的绝望。

    天下人皆知太宰老大人对大安的一片忠心,高穆歙听老师如此说,心知父王执意要分封韩渊郑季之事,已彻底伤了老大人的心,只是在此种大是大非面前,他实在不知要如何安慰老师,况且在这种事面前,任何安慰的言语都苍白无比,既如此,不如沉默更好。

    老大人不等高穆歙说话,已继续说道:“我昏睡这几日,王上一直未下分封诏书,想是在等老臣醒来吧。”

    “以父王对老师之敬重,应是如此。”话说到此处,要韩渊郑季增纳二十万斤精铁以换取分封之事,高穆歙却再也说不出口。“如今老师醒来之事,父王定已知晓,想必明日父王就会到太宰府看望老师。”

    老大人闻言却是一脸漠然之色,半响后方说道:“这几日王上派人送了好些名贵药材,太医令也是日日上门,想来王上确是想要老臣早日醒来。”

    说到此处,老大人脸色突然严肃起来,沉声说道:“殿下,老臣在想,王上既然已决定以分封之事,换取大安府库的充实,那不若就趁韩郑二人之急,获取更多朝贡。”

    高穆歙闻言一惊,随即又更感愧疚,只觉自己不仅不若老师想得深远,竟也不若老师磊落,想到此,他再不犹豫,说道:“老师,学生也是如此想。”

    老大人闻言微惊,高穆歙不等老大人说话,已继续说道:“学生想的是,当今天下,打造兵器所需之精铁十之八九出自郑与姞国,只是这一百多年来,两国从不以精铁纳贡,王畿对此却是无可奈何,如今不若趁着韩郑二人骑虎难下之时,让二人增纳精铁为供,如此也可及时更换我大安王师老旧之装备。只是此事定要先得父王首肯方才可行。”

    高穆歙说完之后,屋子里安静下来,过了好一阵,老太宰大人方幽幽说道:“殿下所言也是老臣所想。只是此事就算王上同意,韩渊郑季却未必会答应,所以还是要先谋划周全才好。”

    至此,老少二人竟不觉想到了一处。老大人将心中筹划细说之后,之前困扰高穆歙之事也有了解决之法。说起具体事宜来,老大人精神十足,竟似换了个人一般。两人足足说了一个时辰,高穆歙方带着祥云告辞离去。

第四十章 商邑有情(一)() 
大司空己虞已届不惑之年,幼年时期,他曾拜其时已名满天下的边贤为师。到长大成人与老师同朝为官之后,心中对老师的敬重之情日渐深之。昨日,他从城外回到府中已是半夜,听闻老师醒转的消息后,今日天刚破晓就急急赶到太宰府探望。

    老边贤今日更见精神,虽依旧无法下床走动,然坐起已无大碍。已虞在卧榻前落座之后,两人自然说起韩渊郑季分封之事。

    侍女推门进来低声禀报:“大人,天子驾到。”

    两人对望一眼,老边贤又转头望了望窗外尚在爬升的红日,说道:“看来王上心中甚急。”

    天子昨日从太医令处得知老边贤醒转消息之后,心中大是轻快。这老边贤以德、以功、以忠诚名满天下,若就此去了,国人定会众口一声,说老边贤是为护大安根基被逼死在朝堂之上,如此谴责他这天子也难以担待,也就别再想以分封韩渊郑季换取朝贡之事了。如今老边贤既已醒转,事情自然大不一样,若老边贤就此不再反对分封之事,他这天子既可落个敬老尊贤之名,又可得韩郑二人所出朝贡之大利,可谓一举两得;若老边贤依旧反对,也可先以理劝之,若终是不从,还可以生花妙笔昭告天下分封之理由,如此一来,在天下人眼中最多也就是君臣意见不合,或他这天子对老臣之言置若罔闻,国人议论谴责一阵也就过了。

    天子方踏进太宰府,就被告知大司空己虞也在府中。天子心想:如此正好,可一并说说分封韩渊郑季之事。

    天子见到老边贤之后,自然是一番殷殷关切,然后老太宰竟十分知趣,主动说起分封之事,天子心中一阵喜悦。

    天子离开太宰府时,手上握着一封太宰与大司空两位重臣的联名上书。这上书只有一重意思,韩渊郑季若想获封诸侯之位,当在五年内,每年再增五十万斤精铁作为朝贡,若不如此,两人誓死不从。

    天子坐在车中,将老边贤与己虞上书又细看了一遍,然后折起收在怀中,蹙着眉头细思:若韩郑二人应了这上书,自然可再得一笔大利,只是两人祭出徐国后,郑国国力已大减,若五年中,每年再出五十万斤精铁,实则可能直接沦落为二等诸侯,既如此,二人如何会答应?只是两人若不应允,边贤与己虞又如何会答应?想到此,天子眼前突然一亮:两位老臣既然非在朝堂上当众上书,实则是为自己留了转圜之地,看来再榨出些精铁实非不可能之事。

    既已想通要紧之处,回宫路上天子一路苦思,终想出解决之法。

    天子回到宫中已是正午,不及用午食,先急急唤来内侍,吩咐其传召少宰愝梁午后进宫觐见。

    自当日朝堂事发之后,众人只见天子终日流连后宫,实不知天子心中一直焦虑不安:其一自是担忧老太宰性命安危,其二则是担忧分封之事拖得太久,有诸侯趁乱出兵郑国,到时也就无人再需他这天子的分封,那到手的大利只能眼看着灰飞烟灭了。如今老太宰既已醒转,他自要赶紧推进分封之事,争取早日将徐国纳入王畿之地,将三倍朝贡纳入府库之中。

    午后的一丝热风吹得王宫大书房外的荷塘泛起阵阵涟漪,连带的周遭有了些许凉意。刚从炎炎烈日下走过来的少宰愝梁,迎面碰上这缕凉意,竟大有舒爽惬意之感。

    立在大书房门外的内侍见愝梁到来,也不通传,径直推开书房门将他让了进去。

    大书房内置有硕大的铜制冰柜,在这炎热的夏日午后丝毫也无闷热之感,天子正坐在书案前,手中拿着一卷竹简,见愝梁走进来,一叠声招呼他坐下。

    天子细思两位老臣上书之后,已想明白:两位老臣不在朝堂之上公议此事,反倒私下上书,实因两人心里清楚,韩郑二人定然不会答应增贡五十万斤精铁之事,这封上书只是用于施压韩郑二人,最终只要两人答应增纳精铁,就算不足五十万斤,其量也定不可小觑,于王师终是一件大利之事。

    自韩渊郑季愿以丰厚纳贡换取诸侯之位以来,愝梁一直力挺之,可谓正合天子心意,愝梁也因此与郑国使臣走的近些。正因如此,天子想透两位老臣用意之后,遂决定让愝梁去说此事,也就急急将愝梁召进了宫。天子之意,愝梁先去将此事告知郑国使臣,看韩郑二人如何应对,再做下一步打算。

    愝梁已知今日早上天子去探望老太宰之事,此时见天子神色轻松,心底不禁猜想:难道边贤老儿已答应分封之事?如此最好,此事已拖得太久,韩郑二人已有不满之意。

    不待愝梁坐稳,天子已解了他心中疑问:“愝卿,老太宰与大司空今日上书,言我大安诸侯向来只封王族子弟及功勋之臣,然韩郑二人既非王族子弟,也非大安功勋,若就此封之,实难让天下人臣服。两位大人又言,少宰卿曾言今日我大安财力拮据、王师疲弱,故无力出兵匡乱反正,现今韩郑二人所出朝贡礼品实有充实大安府库之功,然尚不足以获封诸侯,若两人在五年内,每年再增纳五十万斤精铁,解我王师之忧,方勉有获封诸侯之功劳。”

    愝梁与老边贤在国事上向有不同见解,在分封韩郑之事上,更是背道而驰。此时听天子如此说,他顿如咽下一只苍蝇般,惯常挂在脸上的一丝笃厚恭谨的笑意不觉僵住了。

    天子睨了这位爱臣一眼,继续说道:“今日召爱卿进宫,实则为商量此事。”

    眨眼的功夫,愝梁已神色如常,却也不禁讥讽道:“老太宰大人重病之中,尚不忘忧心国事,实乃国之股肱。”

    天子却不以为意,一笑答道:“国人皆知爱卿与太宰卿为国事鞠躬尽瘁,皆为我大安股肱之臣。”

    愝梁闻言赶紧起身,躬身一揖,应道:“我王谬赞,为国事尽心实乃臣下之职。”

    为分封之事,愝梁已收取韩郑二人大量珍宝财货,郑国使臣还特为愝梁送上了一双稚嫩美妾,甚得愝梁欢心。

    天子说完上书内容,愝梁已明白其中利害,心知韩郑二人断难答应,既如此,他自然不能附和天子,最好是彻底打消天子此念,以免分封之事又要拖下去。

    刚才两句话之间,愝梁已想好应对之词,于是继续说道:“我王,臣以为两位大人所言差矣,大安府库空虚、王师疲弱实乃众诸侯多年纳贡不足所至,并非韩郑二人之过。如今二人愿纳朝贡已位列众诸侯之首,且远超其他诸侯;再者,二人应承纳贡实占我大安每年所收朝贡三成有余,若如此功勋还不足以获封诸侯,不知两位大人以为何人可封侯?”

    天子本意是与愝梁好生商量此事,再加之他并非刚愎自用之人,朝堂之上也时有臣子与他相争,然今日愝梁始终一副咄咄逼人之势,天子心中不禁泛起一丝不悦,却仍然笑道:“韩郑二人应承纳贡之财货确可充盈府库,然远不足解大安今日财力之危,先郑公曾跟随我大安先祖出生入死、开疆扩土,实为我大安得以号令天下之大功臣,爱卿以为韩郑二人所出些许财货可与先郑公功勋相比?”

    愝梁见天子依旧笑意盈盈,然话中却已含恼意,心知已不宜硬驳,想了想,收起话中锋芒,恭谨答道:“我王言之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