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考古二十年-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甲日那堪见未宫。”

    话音刚落,石门突然晃动了一下,机关匣子出现在隔世石右边的墙壁上,我赶紧上去把里面的青铜绳,说是青铜链更加贴切,给拽了出来,然后就是一阵的天旋地转,地动山摇,我们互相搀扶,尽力量保持站立的姿势,忽然就发现隔世石在渐渐开启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西岭迷窟 第二十四章 神秘的符号(下)() 
隔世石确实已经开启,能从里面看到微弱的光线从里面照出来,像是满月的月光一样亮,但是呈现出淡蓝色的光彩。

    现实中当然不会有月光呈现出淡蓝色,几千年不散的光芒,真不知道古人是怎样做到的,但是身临其境,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我也急切的想进去一探究竟。

    后来的下地过程中,我渐渐才知道,原来统治阶级只要想达到的目的,没有什么是实现不了的,不说主墓里靓丽的霞光,就说这万钧之重的隔世巨门是怎么建造的,我们都不得而知。

    那星占、卜筮等术制造的大墓格局,就连后世完善的奇门遁甲术也很难洞察一二,要不是心神合一,要想打开这扇门绝对是比登天还难。

    熊瞎子啧啧称奇,“你们说这里面是不是自带照明啊!这隐隐传出来的光线,像极了我家卧室的吸顶灯。”

    我笑道,“按你的话来说,这灯最起码应该是感应灯,你看门一开开灯就亮了,这说明啊!我们进的不是什么古蜀王墓,而是底下停车场,哥几个准备准备我们回南京去了。”

    熊瞎子知道我是有意气他,呵呵一笑道,“你啊!别和我在这耍嘴皮子,说不定我们进去还真他娘的是个地下停车场,到时候我开车带你走你别舍不得!”

    chris他们一行已经高度戒备,看来他们是没有心思听我们瞎开玩笑,尤其是chris已经把枪端在手里了。

    我问道,“这是不是传说中的金光?”

    虎啸林道,“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这门里应该就是你说的所谓金光,传说1600多年前,敦煌莫高窟建窟前曾闪现金光和千佛的奇异景象。公元366年的一天傍晚,在中国西北部的甘肃省敦煌市附近的一座沙山上,金光的一次偶尔呈现被一个叫乐僔的和尚无意中看到了。看到金光的乐僔当即跪下,并朗声发愿要把他见到金光的地方变成一个令人崇敬的圣洁宝地。受这一理念的感召,经过工匠们千余年断断续续的构筑,终于成就了人们今天看到的这座举世闻名的文化艺术瑰宝—敦煌莫高窟。在敦煌莫高窟第332窟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的碑文上记载了这一段莫高窟创建的原始动机。文献中有将金光解释为霞或因幻觉所见的光象。”

    安子道,“好小子,老子真要对你刮目相看啊!没想到你是和小鹿一样的考古学家,干我们这行真是白瞎了。”

    我知道安子的意思,原以为虎啸林会叫他说的有点不好意思,但是他的脸上还是没有一点笑容,看来他还没有从刚刚的事情里完全走出来。

    龙振龛突然道,“这不是什么金光,而是上古时期的魔光!”

    我赶紧问道,“什么是魔光?光这东西还能保存至今?”

    他道,“念佛三昧宝王论中记载金山晃然,魔光金光,自观他观,邪正混杂。金光的出现要阳光、地形和云海等众多自然因素的结合,只有在极少数具备了以上条件的地方才可发生。金光是一个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光环,中央虚明如镜。而魔光是一种真实的现象,一种真实的能量体,是由一种我们现在尚无法知悉的一种物质能量体组成,那就是一种超乎一切力量的一种光。”

    chris问他,“这种光有危险吗?我们要不要穿防辐射服?”

    龙振龛道,“这种魔光具体有什么威力我不得而知,我们上次进来的时候我们没有见到过这种光,这次出现了不知道是偶然,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小心一点还是必要的。”

    chris转身和那个叫曹克考的人嘀咕了几句,然后曹克考就让手下人全部都穿上了防辐射服披风,他亲自带领那些人先一步进去了。

    看来这个曹克考还是很莽撞的性格,在没搞清楚事情的情况下,就敢直闯龙蟠虎穴,到和熊瞎子毛躁的性格很像。

    我突然心里有个疑问,龙振龛为什么会说“看来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你们终于聚齐了。”这句话。

    我们明明只有三个人,龙槿初如果算是是一个,那马枰川至今还是杳无音信,难道说他已经到这里来过了?不得而知!

    熊瞎子过来问我,“傻狍子我们要不要现在进去?”

    我看了看龙振龛,有看了看chris,小声对熊瞎子说,“你是不是傻?现在不进去,等他们拿到东西交给你啊!你以为你他娘的是国家文物局吗?”

    熊瞎子像是下个套给我钻,嘿嘿一笑,“我他娘就喜欢你不拖泥带水的性格,哥几个走着”

    我们收拾好装备,因为没有他们带的东西先进,我们根本就没有什么防辐射服,用安子的话说,“那玩意儿除了孕妇和日本伪娘没有人会穿。”

    我也不知道这话说的是真的,还是自我安慰。

    除了chris,我们都从外面进入到了主墓室,龙振龛给我们带路,他表现的很急切,像是在赶时间去找什么东西,我猜十有**是在找狮首银钮。

    熊瞎子喊他慢一点,他好像是没听见,自顾自的走路,不一会儿,就在主墓室的转弯处不见了踪影。

    我看龙振龛和先我们进来的曹克考他们都不见了,心里面不禁有些虚,把手中的枪握的更紧了。

    我渐渐发现这蓝光照在我们身上都有些发热,这主墓室里面的空间比外面大得多,而光好像是从主墓室的顶部射下来的,但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发光,我们也不得而知。

    我们边走边看,而我的眼睛一直在研究这个主墓室的结构,正当我有所发现的时候,熊瞎子指着我的脸说,“你脸上怎么还有张脸的?”

    我被他吓了一跳,以为是鬼上身,当我看到他的脸时,不禁叫道,“你脸上也有张脸”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西岭迷窟 第二十五章 外来文明(上)() 
熊瞎子以为我再逗他,和我说,“你小子能不能不要闹?我难得正儿八经的和你说一件事,你的脸上真的有一张人脸。”

    我显得比他紧张,“我也是认真和你说话,你怎么还不信我?你脸上真有张脸,不信你问他们”

    我刚刚扫了一眼他们几个,突然吓得话都没说下去,因为他们个个脸上都有一张诡异的人脸。

    说话间我们恰好穿过魔光最亮的地方,我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我们脸上的人脸符号是什么?”

    他们几个在强光和弱光的地方来回踱了几步,虎啸林仔细看了看说,“具体成因我真的不知道,但是我能确定的是这个符号是魔光造成的。你们看,魔光强的地方就会出现人脸的图案,魔光弱的地方,图案就莫名的消失了。”

    之前我只觉得魔光远在天边,此时却真的从下面经过,现在的感觉就像是进入了虚无的梦境,除了身上会发热,其他没有什么异常的感觉。

    按照虎啸林的说法我仔细的看了看人脸符号,人面像阔眉大眼,眉尖上挑,眉宽,双眼斜长,眼球极度夸张,前端略呈菱形,中部还有一圈镯似的箍。

    我心说这不是三星堆遗址里面的青铜纵目人像吗?难道说古蜀王真的就是纵目蚕丛?

    我把想法告诉了他们几个,虎啸林道,“很有可能你的猜测是真的,如果纵目蚕丛就是古蜀王的话,那中国考古史将会被改写。”

    不明其意,我从上大学开始就没有听教授讲过关于三星堆考古发掘的事情,好像他们都在有意避开这一段辉煌的历史,这对于我们这样重视历史文化的民族来说很难理解。

    突然一直站在外面的chris悄无声息的走了过来,她带着嘲讽的口气说,“中国历史学家为什么隐瞒三星堆研究?因为它涉及中国文明到底是原发性的,还是外来的问题。在日本和欧洲,我们一直坚持中国文明根本不是原发性文明。”

    我本来就对她说的话就没有好感,但是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和一个自小就学考古的大学生,这样的言论是我不能忍受的,无论是什么人,我都要一争高下,就问她说,“三星堆文明如果是说是外来文明,那好我问你,他难道不是发生在中国的土地上吗?”

    虎啸林说,“你们听她把话说完,说不定她在国外听到过些新的见解,我们也不妨听听。”

    安子和虎啸林兴趣也很浓厚,我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先听她犟下去。

    chris走到了魔光较弱的地方,指着那边的人脸符号说,“如果说六七十年代中国考古界还能对中华文明的产生莫衷一是,向世界豪言中华文明是原发性的可与埃及和两河流域媲美的璀璨文明,那么,自从三星堆文化堆积被发掘以来,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了。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产生一个重大的课题:中华文明可能是来自于西亚文明。”

    我当时听到她说这句话就冒了一头的火,心说我们打小就知道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而且是保存至今唯一没有被外力中断的古老文明,不要说是骄傲,每当说到古代中国史的时候,我都自豪的溢于言表。

    她看我们根本不信她说的话,就接着道,“其实这个问题,日本学界早就提出来了,中国的二十八宿、阴阳概念、农历、青铜铸造技术,在西亚地区先于中国就已存在。为了照顾中国考古界的整体情绪,日本学者提出了一个概念,就是世界文明同源说。只是这个学说,中国的潜规则是,不讨论,不发表论文,发表此类论者非癫即坏。但盖子是捂不住的。”

    “中国较早的文化,有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属仰韶的半坡文化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原生文化,约6000多年,遗址也多半地下室式的,遗存除了一些粗陶,找不到文明的影子,河姆渡约5500—6000年,有稻谷,无其他文化,红山文化5000年,文化程度高一些,良渚文化4000——4500年,更先进一些,玉器较精美。但所有这些文化,与三星堆青铜文化相比,都相形见拙。”

    我忍不住打断了她的话,“你这样说没有比较性,也可能是内地文明传播到了西南地区,这里不可能单独产生一个极为辉煌的青铜文明。”

    她像是胸有成竹,直接反驳我说,“你说的对,这里的文化确实不是原生性的,但他不是来源于中原文明,而是三星堆文明创造了中原文明。三星堆文化可溯及4600年,延续至3000年前,史学公认,它是青铜器、城市、文字符号和大型礼仪建筑都异常灿烂的古代文明。同时期的中原根本就找不到这样丰富的文化堆积,还是胡诌的传说时代。甲骨文最远3500年,妇好墓3200年,后母戊大方鼎3200年,毛公鼎2800年。三星堆的青铜器的制造水平要高于同时代的中原地区,极有可能中原的铸造工艺更多的受到三星堆的传播而不是相反。”

    “如果按照你的说法,那三星堆文化就是一帮外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