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小猪-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讨公道也算说得过去。三是今个从别处订购的雕花木窗石砖要到一部分,此处没人接洽不好。

    一行人便由樊二郎领着往城隍庙去,打算和方章氏会合拿了契约先。他们到时,去往书院通知方夫人的小小子还没消息。看来也是不能等了,方章氏拿着一纸契约,便和这些人一道往半路抢了自家工匠的那户人家去,要讨个公道回来。

    一群人浩浩荡荡走在路上,早引起了街面上巡视差役的注意。这会子班头孙大头受宋县令之命在镇上维护秩序、组织重建,另一方面也是叫她留心有没有漏网的贼人。听到手底下的差役来报,说有这么一群人,手里拿着砖头木棍,气势汹汹在路上走动。她不敢怠慢,放下手里的筷子面碗,招呼上一通吃饭的伙计们,也往这边赶来。

    ps:

    二更搞定=

第九十一章 两家争工匠() 
“都站住了!谁都不要动。”孙大头远远看见樊二郎他们这群人,大吼一声道。秦小猪被那惊雷一般的吼声惊了个趔趄,歪在狗丫身上往身后看。还是熟人,这不是那位在县衙见过的威风女子嘛。这位官娘子虽然生的凶悍了些,为人还是不错的,中规中矩。她便定了心神,看看旁边众人也都有些不知所措。

    方章氏最甚,一个后院老爷们哪见过几回官家,况且是这样形貌的。方章氏抖抖索索,全仗着一旁樊二郎扶着。这会秦小猪看得分明,樊二郎的肩膀也在抖哩。想想也是,搁在现代,这个总是凶巴巴的小子不过就是个中学生罢了。想来以前在当街骂退泼皮时,这人心里也不是不怕的。秦小猪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往前跨出一步,挡在樊二郎和方章氏前面,冲着孙大头抱拳行礼。

    “班头娘子可还认得小人,上次县城一别,过去好些时日。我家姐姐回来后,还常与小人说道,说班头是位难得的好官娘子。端的是正派讲道理。”

    孙大头听到秦小猪这么一席话,她此刻也认出来,这位可不就是那个秦小猪嘛,还有后面那个少年正是樊家小二。那日她不过是对着三钱随口提点一句,不想这姐俩至今还记得她的好。她心里受用,便也敛了凶煞之气。和颜悦色还了礼,又问起秦小猪一行所谓何事。

    秦小猪见孙大头果真是个能听人说话的,便愈发胆大,上前一步噙着眼泪,万分委屈地就要开始诉说方家和那工匠的纠葛。孙大头见识过秦小猪有多会哭,那晚公堂上还哭了一场。怕这人闹起来没完没了,忍着一身鸡皮疙瘩,叫过樊二郎详说此事。樊二郎原是有些怕见官。被秦小猪这么一打岔,又担心起这小猪言语无状,会惹恼官娘子。

    见孙大头指定叫他过去说话,心里反而安定了些。使个眼色叫狗丫把她师傅拉走,自己上前把这事的始末详细说了。孙大头一边听一边点头,又要过方章氏手里的契约看过。她也不如何识字,但两个鲜红的手指头印看的明白。既然宋县令信得过她,把这里大事小情都交予她。她便不能辜负县令的厚望,凡事都要钉是钉铆是铆的处置了才好。

    这上面的手印一个是方明德方举人的,一个是那工匠自家按下的。问清方明德所在何处。便分出两人去请方举人,其余人等都跟她一道去人家宅地,捉拿那工匠。樊二郎见状大喜。有衙门的人插手秉持公道,这事就是铁板钉钉了。方章氏却是且喜且忧,喜的是这事总归要有个说法了,忧的是还是免不了要打断方明德用功。

    几人到了那处宅院,正是本地数一数二的富户张旺家。这人是镇上金银首饰店铺的老板娘。听说家里有门亲戚是在京城做官的。也正是因此,这人才有胆量与举人家里争工匠。方章氏还是头回匆匆见过那工匠一面,是个矮小黝黑,两眼灵活的中年女子。他一眼认出来,指给孙大头她们看了,现下这人正领着几个徒弟和帮工给张旺家铺地砖哩。

    有同来的泥瓦师傅眼尖看出不妥来。悄悄和狗丫娘咬起耳朵。狗丫娘一听,这还了得。向着孙大头,方章氏和秦小猪团团抱拳道:“那人用的砖却有些不对。像是韩家小姐给方家备下的地砖。”孙大头道:“此事不可乱说,可有什么证据。”狗丫娘便叫那泥瓦师傅来说过。

    泥瓦师傅在衣襟上蹭了蹭两手,来到孙大头面前行了礼,这才道:“大人,因着本地许多人家同时起屋。砖瓦木石便有些紧张。我们主家韩宅上用的瓦当地砖,都是从别处定做运来的。为着有了问题好追索。谁家定做的都有各自的记号。”又拿过一块地砖给众人看,见果有一面上有和在韩宅上地砖一样的标志。这个秦小猪也有看到过,她还因着好奇,向人仔细打听过此事。

    这事到此再明白不过了,这张旺家用高价截了方家的工匠来做活,还用了方家建宅子的材料来盖自家的屋舍。众人都是不忿,连孙大头也觉得这张旺家事情做得有些过头。

    张宅里的人见呼啦啦来了一大堆人,只因这群人里有几个公差打头,都不敢阻拦。四散去了,有些去叫工头,有些便去通知张旺。孙大头见这事确凿,叫人守住大门,只准进不准出。那个工匠是这里主事的工头,见人寻上门来,只好过来相迎。孙大头问明这人便是事主,也叫她原地站住不准走。

    不一会,张旺来了,方明德也到了,连方夫人听闻此事也跟着来了。孙大头见人都到齐了,便开口道:“此事或有误会,我今日且与你们两家调解一二,若是能化解此事便是最好,若是在下才德疏浅,不能叫你们都满意,少不得便要上公堂理论了。”

    众人给孙大头面子,都道不敢。孙大头便拿出方明德和工匠的契约,问过双方道:“这可是二位亲手按的手印,定下的约定。”方明德正写文章写的酣畅,叫这些人搅扰了心情,闻听宅地上这件烦心事,更添不快。也没好颜色,沉声道:“确是我与那匠人定下的。”

    工匠面上也不好看,她却不是自愿撇下先头的主顾,做下这背信弃义之事的。名声就是脸面,谁没事自己打自己的脸玩。其中有个缘故,与这张旺家在京城的亲戚有关。张家那位亲戚不晓得具体是个什么官,却貌似与进学有关,恰好卡住家中举人的脉门上。那日张旺家派人来找她,也不说别的,只报了那个亲戚的大名,叫她回去问问举人再作答复。

    果然隔了几日,这位工匠便只能就范,乖乖去了张家做事。工钱是比先前高,手里活计干着,她心里却着实不踏实,担心不知哪日方家便要找上门来。今日终于来了,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昨日到了午后张家定的地砖也没到,张家的伙计便来和她商议,晚间去把方家的砖悄悄搬来自家先使,等自家的砖到后再如数还回去。

    话里话外虽说的是个借,也不是白拿了去。可终归是不告而取,她有心不答应,可工期赶得很。再说方家院子里那一摊子也没人打理,若得侥幸,或许不会被发现。奈何人在做天在看,这事昨日做下,今天一大早便被人堵在家门口了。

    工匠吞吞吐吐半天,只能承认是她所为。孙大头又问张旺,为何明知这工匠是方家定下的,还找她来做事,又问可知那地砖之事。张旺只道自己全然不知此事,她只听伙计说自家给的工钱高。那工匠见财起意,这才转而到了自家。又反问这有何不妥,她出银子,匠人出力,不过是价高者得之。

    方夫人听了这说辞直摇头,人心不古,没理的换个说法说出来也成了有理的了。方明德也被说的火气上来,捏着契约道:“我们有约在先。”工匠被臊的不行,拿眼睛恳求方章氏和樊二郎。她想着男儿家心肠软,或可为她从中说和。两个男子还没如何,秦小猪看到那工匠瘦小佝偻模样,不禁有些心生恻隐。

    正待开口,却听孙大头道:“如今事实都清楚明白了,且说怎么办吧。”

    樊二郎道:“这还有什么好说的,自然是用了多少东西便还回多少来。工匠们也要全回方家这边来。”

    他这么一说,方家人都很满意。方家人本没想着要如何对付不守信的工匠和不道义的张家,只是想尽快把自家建起来。张旺却不愿意了,说什么她家这里已经在建了,哪有临时换人的道理。便是那些铺地上的砖头,也不能半路换个不一样的。一半这样,一半那样,成什么样子。

    两家不能协调争执起来,秦小猪带了的工匠师傅们便和张家的伙计、帮工们吵了起来。开始还说些道理,后来闹得不成样子,什么话都说出来。两边吵嚷的本都是些市井之徒,话里话外就净说些人参公鸡,听得方夫人和方举人直皱眉。叫过樊二郎,让他和方章氏先回去,这里由她们处置。

    秦小猪也劝樊二郎回去,方家那些人说的不像话,要不是还顾忌方举人的举人娘子身份,和方夫人本人是书院的师长,早把话题扯到男女关系上去了。只是樊二郎和方章氏走了后,方举人见这秦小猪还留在这里,颇有些意外,又似乎是才见到秦小猪一般。

    想到当初若是没多此一举,直接用秦小猪,哪里还有这些烦心事。如今这小猪却丝毫不与自己计较,带着这许多人前来支应。见秦小猪看了自家的笑话,方明德面子上颇有些下不来。也不好很没素质地问秦小猪怎地还不走,内中憋屈,竟是愈发觉得看她不顺眼。

    张旺使了个眼色,一旁贴心伙计请过方举人到边上说话。方明德心道有什么话非要避开人才说得,又好奇张家有什么解决之道,就跟着伙计去了。

第九十二章 衙内行军() 
张旺并没有什么好法子,私下里只是和方明德闲聊,问方明德明年可是要去京城参加春闱。方明德不知道这回说这事什么意思。但君子坦荡荡,事无不可对人言的,便如实答了。张旺便说起自家在京城也有亲朋,连着说了几个名字出来,问方明德可曾听过。方明德有的听过有的没听过,闹不清这人现下没头没脑说这些做什么。

    方明德闹了一头雾水回到方夫人身边,张旺主仆只能慨叹书呆子就是书呆子,恁得不识时务。最后双方吵吵不出个结果,都请孙班头为自己做主。孙大头听双方理论了半天,早有些不耐烦。见众人终于肯安静下来听她说话,孙大头长了个心眼。

    先问过方夫人、方举人和张旺,既是请她做主,可是怎么断都听她的。双方应承下来,说是全听班头吩咐,孙大头这才拿了个折中的方案出来。因一时找不齐人手,方家的宅院仍是交给这工匠,只叫这工匠两头跑着做活。

    衙门这几天会征发劳役,方家和张家届时可以花银子为人代赎劳役,再叫这些人来自家帮工。因事出有因,衙门可以优先考虑给她们两家配齐人手。花费的费用分成三份,由方家、张家、工匠分摊,具体如何出银子就由三方协商后决定。还有那些用掉的砖,既然张家定的砖瓦不日便到货,双方协调下,多退少补,两家找匀乎了便罢。

    僵持不下终归不是目的,方家母女觉得大差不差就可以了。张旺家的远水救不了近火,对上举人和宿儒,也不好来硬的,只好也认下了。两家人在孙大头主持下避免了一场械斗,大致算是解决了问题。便找个地方,继续约谈细节问题。见大局已定。秦小猪这时才带着人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