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有个时空门-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头作为主材料,只能采用风帆作为动力航行。

    这个要求给新船的设计和制作增添了很多麻烦,倒不是说现代工业造不出古代的木头船,而是材料和动力完全改变,很多东西也都必须跟着改动,否则就会出麻烦。

    以升起主帆来说,古人做这件事情需要6个壮汉辛苦劳作12分钟以上才能完成,而现在只要按下按钮,1个人都可以轻松做好。

    1个人使用电机的话,有一个站立的位置就可以了,甚至待在驾驶室里也能完成。可换成6个壮汉劳作,在桅杆周围肯定得留下足够的活动空间,不然让这些人怎么干活?

    最让柳主管和那位姓樊的工程师感到奇怪的是,杨光还要求保证这艘新船有远航能力,能够经得起海上的大风大浪,看来那位有钱的大老板并不只是在近海玩玩,或许人家准备来一趟80天环游世界的戏码?

    经过一番讨论后,樊姓工程师表示金星造船厂有能力接下这一单,不过有个不大不小的麻烦,目前市场上可没有符合杨光要求的造船木料,长短尺寸什么的不谈,光是要阴干就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这一点杨光早就有了准备,他表示自己的奇峰木材公司可以供货,质量方面一定包樊姓工程师满意。

    既然对方这么说,樊姓工程师也就没什么问题了,他向杨光承诺自己在15天内一定能拿出合格的设计图纸,若是能让杨光满意,造船厂这边随时都可以开工。

    谈妥了这单生意,杨光拿出50万的设计费用作为定金,又委托武文婕替自己打点一切,匆匆忙忙赶到了下一站竖店。

    这里是华国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超过500部影视作品在这里取景,杨光看中的是这里完善的道具制作产业链。

    以拍摄的名义,杨光在一家当地的道具加工厂下了订单,要求对方给自己制作10把腰刀和10把火铳,除此之外还要两套全身铠甲。

    这样的道具甚至不需要现做,对方仓库里就有不少库存,然而杨光的要求是必须真材实料,至于理由实在太简单了,现在的观众要求那么高,自己的剧组没什么名气,也就是靠所谓“贵在真实”来营造些噱头了。

    加工厂的老板有一点点犹豫,全身铠甲无所谓,可腰刀和火铳全都是受管制的东西,尤其是杨光要求腰刀必须用钨钢做原料,火铳必须能打响,射程不能低于60米,一旦这玩意扩散出去可就麻烦了。

    杨光见状直接拿出一摞摞的现金砸在桌子上,同时还用嘲讽的语气告诉对方,自己真有什么作奸犯科的想法,这么多钱什么家伙弄不到,至于在你这里搞一些说起来吓人,实际上未必比那50块钱一把的西瓜刀好用的东西吗?

    也许是杨光的道理点醒了对方,也许是面前一摞摞的钞票让对方失去了矜持,加工厂的老板把牙一咬接下了这单生意。

    加工厂本来就有技术员负责设计,很快就按照杨光的要求,把这三样东西的图纸画了出来。由于之前一直都在给各个剧组加工这些道具,样式上绝对没什么问题,让杨光非常满意。他偷偷塞给技术员一笔钱,让对方帮自己弄点发射用得铅弹。

    技术员平白拿了一个月的工资,当然会殷勤的给杨光做事,他才不在乎杨光用这些东西到底想干嘛呢,偷偷摸摸找工人帮着铸出了一大堆铅弹。

    交货的时候,加工厂老板留了个心眼,钨钢的腰刀全都没开锋,也算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吧。火铳却不是铜制的,历史上使用这种原料的原因,是因为钢铁的冶炼技术和加工技术都不行,只能退而求其次。

    杨光没有完全按照历史来搞,毕竟火铳这东西太沉了也不方便,历史上西班牙的重型火绳枪有十几公斤重,要用一个木叉子架起来打。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成本。目前华国的铜价,一吨大约在3。7万上下,一把铜制火铳成本差不多得480元,其中铜的成本要接近400元。

    而使用无缝钢管的话,口径、壁厚合适的也就3千多块一吨。在其他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一把火铳的总成本都不到150元,若是大批量制造的话,火门、扳机什么的造价还能进一步压缩点,控制在140元之内绝对没问题。

    至于那两套全身铠甲,每个部件都直接用钢板冲压,半天就搞定了,反倒是内衬什么的费了好多人工。别看钢板不是很厚,却非常的坚固结实,表面光滑难以着力,就算被武器看中也会滑到一边去,减轻穿戴者受到的伤害。

    这些东西加在一起,连同给老板和技术员的额外开销,也才9万多块。当然杨光这只是用来试水的小批量制作,真要大规模进行位面贸易,肯定会收购相关的厂子自行生产,如果放在老挝那种人工极低的国家,成本还能再压缩一大块下来。

    从竖店出来,杨光马不停蹄又找上了一家生产烟花爆竹的厂子,找了位从事这个行业几十年的老师傅,请他帮忙为自己计算一下火铳的装药量。

    历史上毕竟没有无缝钢管火铳,杨光也不太清楚到底要怎么使用才能发挥最大威力,与其一次一次试验,还不如请专业人士帮忙搞定。

    (感谢瞬间的微笑打赏了100起点币,寂寥之森打赏了100起点币)

第一百零九章 造船() 
杨光请鞭炮厂的老师傅帮忙,肯定要把自己的无缝钢管火铳和铅弹拿出来给别人看,反正他改变了自己的外表,也不怕对方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心思。

    老师傅看到火铳后一脸亲切的样子,情不自禁讲述了年轻时候用猎枪上山打猎的往事,随后他打起精神,很快就把几种情况下的装药量给算了出来。

    拿到结果后,杨光拉上老师傅,兴致勃勃的在附近找了个没人的地方试枪。

    火绳枪的使用可是非常繁琐的,杨光首先把黑火药从容器里倒出来少许,恰好把一个掏空的细竹筒装满,这就是正常情况的装药量。

    把细竹筒里的黑火药倒进枪管,再将铅弹也放进去,用通条慢慢捣实。做好了这些,杨光又拿出一截火绳点燃,挂在了火绳夹上。

    如果是历史上的那种铜制的火铳,因为管壁很厚,还得装引药才行,不过无缝钢管的管壁很薄,火绳撞击火门时可以直接点火发射,省略了这个步骤。

    做好了这一切,杨光端起有些轻飘飘的火铳,开始瞄准远处的目标。当他扣动扳机的时候,火绳夹从后往前撞击在火门上,点燃了枪管内的黑火药。黑火药迅速燃烧膨胀,在无缝钢管中只有朝着枪口方向一条通道宣泄,将铅弹射向了远方。

    好像爆竹一样的声音响起,淡淡的硝烟从枪口出喷出,浑圆的铅弹带着尖锐呼啸声消失在了远处。杨光走过去仔细查看,从一棵大树的树干上找到了碗口粗的窟窿,自己的火铳竟然直接打穿了它。

    杨光算了算距离,差不多有80步的样子,也就是60米左右,恰好符合杨光下单时的要求。杨光记得明朝嘉靖时期的佛郎机火铳,射程好像是50步,不过40步之外就难以保证准确度了。

    这个结果反倒让杨光有一点点不满意,不是火铳不好,而是太好了。在杨光看来,自己只需要拿出明显比最好的佛郎机火铳好一点点的货物,就足以在日本市场倾销,吊打当地各种手工作坊,性能太好反而会把客户的胃口养刁,不利于以后升级换代。

    “算了,这些火铳先给自己人拿着练习吧。”杨光暗暗做出了决定,又回到原来开枪的地方继续试枪。以他不怎么熟练的手法,差不多能保证每2分钟开3枪的样子,也算是正常的发射速度。

    试枪回来,杨光通过这位老师傅,向烟花爆竹厂下了一份有点古怪的订单,订购了一批特殊的鞭炮。这些名义上叫做“擦炮”的东西没有任何引线,每一个装药量都必须精准,并防水的油纸包裹起来。除此之外杨光还订了一批引信,燃烧速度很慢很慢的那种。

    等到烟花爆竹厂交货后,杨光把这些东西偷偷运回滨海市,放在市郊的一个备用仓库里。

    才休息了两天,南非运过来的那些百年木料到了,杨光忙前忙后办好了手续,将它们委托给运输公司,在同样缴纳了不菲的保险费用后,让对方给自己运到江州那边去。

    市面上这种阴干好的百年木料还真不怎么常见,可是这种木料就是专门用来造船的,做家具或者木地板什么的并不合适,否则扬州的丁记木行也不用压在手里放了几十年。

    杨光坐高铁去江州肯定比货运快,利用这点点时间差,他联系上那位樊姓工程师,看到了对方精心设计出的新船图纸。

    杨光用自己学霸级的智力,配合一大堆专业书籍,很快就吃透了这份设计图纸。从一开始对方说任何专业词汇都要问问是什么意思,到后来直接用各种几个单词的缩写来流畅交谈,完全没有任何交流障碍。

    杨光的学习速度让那位樊姓工程师颇为惊讶,心底总觉得对方背后应该有一整个团队在为他服务。

    期间杨光带着樊姓工程师去看了运抵的那批百年木料,让后者更是一脸的无语,他完全无法理解哪位富豪会有这个闲心,居然提前起码三十年把木料准备好进行阴干,就为了做几艘风帆动力的复古船舶。

    掌握了船舶设计的基本知识,杨光开始用自己的视野提出异议。跑海洋贸易的船舶,为了安全起见,一年两次维护保养是最起码的,明朝嘉靖时期对于木头海船肯定没有任何问题,若是换成铁船,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它生锈了。

    基于这个原则,任何现代特有,而古代完全没办法处理的东西,都必须排除在图纸外。若不是有这个问题,杨光直接买铁船,或者给木船装上柴油机,岂不是比那风帆强上百倍?可那些修不了的东西一旦出现小故障,基本上就是飘在海上听天由命的节奏。

    等到船舶的最终方案敲定,杨光与金星造船厂签订了一份委托造船的合同,他提供建造船舶的木料,向对方订购4艘载重300吨的复古福船,不过却是按照前一后三的顺序建造,也就是先建造一艘样船进行各种测试,如果一切都符合要求,再开工建造剩下的三艘新船。

    杨光这么做源自那位樊姓工程师的建议,任何东西从无到有都需要一个过程,图纸上设计得再完美,实际建造出来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一艘样品船收集各种数据可以让以后的建造省却很多麻烦,这也是世界各国建造船舶时的一种惯例。

    金星造船厂给出的建造期为三个月,这个时间还在杨光的接受之内,他交纳了一笔定金,把事情委托给武文婕负责。杨光郑重其事的告诉后者,木料生意丢掉无所谓,这几艘木船绝对是重中之重,一定要打起百分百的精力。

    回到了滨海市郊区的备用仓库,杨光看了看自己事先买来放在这里的工业银锭,等到那些新船下水,他带上银子去明朝进货的经历就基本上结束了。

    明朝扬州被放火烧毁的仓库已经修好重新启用了,杨光把大米、银锭还有军火样品丢在仓库里,走出来准备招呼赵文他们来帮忙,却没想到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竟然是汪瑛。

第一百一十章 切磋() 
在杨光看到汪瑛的同时,汪瑛也看到了杨光,她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快步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