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有个时空门-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饭菜,哪怕就是用性命去拼也要给老爷好好干活。

    其他没有签契约的灾民依然只能领到两个冷馒头和一碗热汤,空气中弥漫着午餐肉炖土豆的香气,让这些灾民忍不住直流口水。

    昨晚跟着杨光过来的那些灾民,见识到了灭杀私盐贩子的战斗,尽管眼馋胡九他们的待遇,却一个个全都老老实实的待在旁边不敢造次。深夜跟着叶宗满回来的灾民却不清楚这个事情,眼见自己只能吃冷馒头别人却能吃那么好的饭菜,立刻就有人鼓噪了起来。

    自己手里的冷馒头和别人热乎乎香喷喷的饭菜完全是两个档次,自然引起了许多灾民心中的不满,在有人煽动之下这种情绪爆发了出来,整个领餐的秩序一下子变得混乱起来。

    分发馒头的家丁早就得到了嘱咐,看着这种情况立刻丢下馒头筐抽身离开。看着这一幕后,人群里有人大声喊了起来:“走啊,不给我们吃就去抢啊,咱们吃大户去啊!”

    受到煽动的灾民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乱哄哄的一拥而上,将挡在自己面前装着馒头的大筐踢到,朝着街道对面分发家丁午餐的那一溜桌子冲了过去。

    正在分发食物的家丁见状,立刻丢掉手里的饭勺等物,拔出腰刀将新成为家丁正在领餐的那些人护在了身后。与此同时在不远处的建筑里,早有准备的赵武吹响了口哨,几十名拿着五峰铳的家丁和水手快步从藏身之所跑了出来,将枪口对准了骚乱的人群。

    “所有人双手抱头蹲在地上!站立者杀无赦!”赵武连喊了几遍,眼见骚乱的人群继续靠近,便毫不犹豫的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砰!砰砰!”五峰铳射击的声音再一次响起,冲在最前面的十几个人立刻栽倒在地上,巨大的响声和身边倒下的同伴,让这些头脑发热的灾民一下子变得冷静下来。

    大多数灾民全都停下了脚步,不过人群里还有人在不停的煽动:“怕什么,我们人多,大家一起上啊!”可惜在血淋淋的尸体面前,这种话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

    站在窗口处的杨光看着赵武带人控制住了局面,当众分发两种档次截然不同的食物,是杨光准备好的手段,一方面可以刺激灾民增强他们跟随自己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有甄别的用意在里面。

    他不希望自己的大员岛基地三天两头有人闹事,于是在选择家丁之前先把这样的人物挑选出来排除在外,也顺便再用这个事情在灾民心中立威。

    田一虎带人将高呼“吃大户”,煽动“一起上”的几个家伙全都揪了出来,不管这几个人怎么哀求和谩骂,都不为所动的抓着头发拖到一边,手起刀落砍下了首级。

    满地的鲜血和身首异处的尸体再一次震撼了在场的灾民,让这些人总算明白了自己的处境,接下来一些闹得比较凶的灾民和他们的家属被甄别出来,用乱棍赶出了信阳镇,失去了庇护也没有了食物,这些人的下场将极其的悲惨,他们就是杨光用来儆猴所杀的“鸡”。(。)

第两百五十四章 心思() 


    有了中午这一出杀鸡儆猴的好戏,再加上午饭那天地之别的两种待遇,下午的时候愿意卖身投靠成为家丁的灾民一下子多了起来,到了傍晚时分已经有超过100户,合计不低于700人成为杨光的家丁。

    目前杨光自己的扬州籍家丁有100多人,叶宗满那边的水手也有300来人,合计不超过500人,因此他这一次准备在山东带走的青壮也以这个数字为基准。

    按照一户抽一丁的方案,500名青壮家丁就是500个家庭,他们的家人合计恐怕要超过3000人,山东大旱影响到的灾民有十几万之多,杨光只带走3000余人不过是其中很小的一个数字。

    因此不管剩下的那些人是观望还是另有想法,杨光都不打算勉强,他有足够多的灾民来选择。都说强扭的瓜不甜,真要是强制带到大员岛那边去,这些人整天想这想那不安分守己,反而是一个隐患。

    用过晚饭之后,赵武和叶宗满各带一支队伍准备出发了,他们会连夜前往灾民聚集的地区,等到天亮之后挑选那些信任自己的灾民带回来,就好像之前做过的那样。

    临行之前,杨光把赵武拉到了无人之处,将一个白色的拳头大小茧状卵塞给了后者。东西入手赵武立刻就感受到了这个奇异东西在不停的蠕动,他心里有些发毛不过却对杨光十分的信任,小心翼翼的将其揣进了自己的衣兜里。

    “到了危急时刻,将它丢出去。”杨光没有解释这个东西的来历,只是简单说了一下使用办法。想了想之后,又补充了一句:“可以救命!”

    “好,我记住了!”赵武答应了一声,见杨光没有其他吩咐,便招呼自己那一队家丁出发。

    看着赵武的身影在黑夜中消失,杨光转身回到了自己的住所,“育蛛术”创造出来的蜘蛛卵如果没有孵化的话,可以持续好几天之久,有了这件法宝傍身,赵武的安全应该可以无忧了。

    至于说叶宗满,他本身就是武学高手,带的又是跟着自己走南闯北的下属,江湖经验极为丰富,安全问题根本不需要杨光越殂代疱。

    夜晚的信阳镇十分安静,灾民早早的就睡了,杨光带来的手下也只是在四个镇口分别留了几个人,其余的似乎也都待在屋子里进入了梦乡。

    自从杨光展露力量歼灭了一伙私盐贩子后,信阳镇的秩序就被他的手下给接管了,按照杨光的吩咐这些家丁水手不管做什么事情都给足了银子,只要信阳镇的原住民和来往的私盐贩子不来招惹自己,也就不限制他们听凭这些人继续做自己的生意和来去自由。

    这种遵守规矩的做法,反而让一些本地豪强心里变得活络起来,在他们看来“贼为梳,兵为篦,官如剃”,九边精兵如狼似虎可不只是在战场上,不能祸害百姓和地方,又怎么能祸害蒙元余孽呢?

    杨光手下装备的火器倒是厉害,可是人却不够凶狠,只要想办法遏止住火器之利,说不定就能打一个措手不及。到时候用来接济那些灾民的粮食不就落在自己手里了吗?

    山东大旱物价飞涨,又以粮食为重,那一车车的大米白面都是上品,有门路的话绝对能卖上好价钱。至于那些火器若是自己留用,以后在这信阳镇乃至山东几府岂不是就能横着走了?

    黑夜之中,有三五个精壮汉子悄悄从镇边的木制栅栏翻了出去,他们自以为做得隐秘瞒过了守在镇口处的家丁,却不知道行踪被杨光的“召唤昆虫”看得清清楚楚。

    山东是明朝很重要的一个行政区域,它刚好处于北直隶和南直隶之间,境内的运河承担着南北货通的重任。哪怕只是集中了其中一府的兵力,也不是杨光留在信阳镇的三五十人能够抗衡的。

    不过眼下信阳镇所在的青州府大旱,官府的兵力分散在各处,不准灾民离境也变相防止灾民作乱,短时间内根本抽不出主力。

    只要不是精锐,一般的卫所兵根本不放在杨光眼中,真要是跑到这里想捡便宜,只会成为免费的陪练让杨光手下多些实战经验。

    第二天吃过早饭之后,有人出面将已经签下契约卖身投靠的家丁和他们的家人组织起来,带着他们从信阳镇东门离开,在荒野中拐了个弯朝着早就等候在海边的船队停靠处走去。

    有那没签契约的灾民想要远远跟着,被护送的家丁发现之后,立刻鸣枪示警不准靠近。灾民胆子小不敢继续跟,可信阳镇地方豪强却偷偷派遣了人手吊在后面,想要看看这些人到底去哪里,结果派出来的人手全都没有回去。

    杨光亲自游走在这几公里路途上,只要看到不顾禁令继续偷偷跟踪的人,不管其来历用意全都出手当场斩杀。在嘉靖皇帝严令禁海的时期,又是在地理位置十分敏感的山东,一旦暴露了自己来自海上的背景,立刻就会引起轩然大波。

    700多人两艘小福船就装下了,在“华山号”的护航下,三艘福船组成的船队南下,朝着大员岛进发,一切顺利的话,这些人在几天之后就可以抵达彼岸,开始新的生活。

    傍晚时分,叶宗满带着几百灾民回到了信阳镇,有了先前的经验,安置工作井然有序。到了午夜时分,赵武带着十几个多人出现在杨光视野内,完全出乎杨光的预料。

    “见过老爷!”那十几个人全都精壮,看到杨光后不用吩咐立刻跪下磕头。

    “他们都是灵山卫的。”赵武解释说道:“田地被官长吞没,只能依靠煮盐为生,一般都是躲着巡检司的差役往这信阳镇送。”

    为首的男子连连磕头说道:“小的等人都会些武艺,刀枪棍棒也都耍得,等闲十几个人不能近身,求大老爷收留,我们不愿意在这里苦熬下去,宁可跟着大老爷一刀一枪博个出路!”

    这番话听起来只有那么熟悉了,让杨光有走错片场的感觉,如果把“大老爷”换成“哥哥”,那基本就是水泊梁山里面落草为寇的标准台词了。只是这些卫所出身的精壮,到底能不能值得信任呢?(。)

第两百五十五章 信阳镇之战(一)() 


    “今天天色已晚,你们一路辛苦,先去用餐休息。”杨光没有当即做出回答,在稍微安抚几句后,便招呼人带着这十几个灵山卫的青壮下去了。

    等到房间里只剩下两个人时,赵武走上前来解释说道:“他们运盐被巡检司的盐丁抓住了就是死,卖盐被私盐贩子压价也赚不到什么银子。这段时间山东大旱粮价暴涨,实在有些过不下去了,就拿着棍棒做起了响马。”

    杨光听完之后点了点头,不管是扬州籍的家丁还是新收的山东青州府籍的家丁,他们之前所从事的工作都是普通市民、农夫渔夫和小商贩等等,缺乏必要的战斗技巧。

    杨光采取的做法就是用大量的重复性的训练,让这些家丁遵守纪律,掌握火器的使用方法,这样到了战场上他们并不是在作战而是在“工作”,好像流水线生产那样机械的装填弹药瞄准射击,利用火器的优势在远程击杀敌人而不是冲上去刀刀见血的肉搏。

    根据现代时空的军事经验,炮兵再厉害,敌人的阵地还需要步兵去占领,因此杨光也肯定需要一支能打敢拼的近战部队。这个思路他曾经与赵武提及过,原计划是在家丁中进行挑选,不过现在赵武觉得自己找到了更合适的人选,才会露出招揽那些破产卫所兵的意思。

    这十几个青壮敢冒着砍头的风险自己煮盐贩盐,与巡检司的盐丁、信阳镇的私盐贩子周旋,他们的胆气就不会差。家里世代为卫所兵,多少也有些武艺传承,不需要再花时间来培养。如果能够证明他们的忠心量才委用,绝对是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队伍。

    “要如何保证他们忠心耿耿呢?”杨光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他首先想到了水泊梁山的故事,“投名状”显然是个不错的办法,再让这些人把家小都带上,相信他们也就没什么退路了。

    天亮之后,杨光把这些灵山卫的青壮都喊了过来,跟他们提及有关家小的事情。结果那十几个人全都好像小鸡啄米一样不停的点头,有一个家伙还拍着胸脯让杨光放心:“戏文里都说过,不带家小的全都是诈降,俺们一定忠心耿耿给大老爷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