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欢-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氏也捂嘴笑了起来,

    说起镇国公府,这些年闹出的笑话说上几天几夜都成。也真难为了孟老侯爷,为国事操碎了心不说,还要操心唯一的嫡子。

    想到刚才说到的武平侯府,林宽捋了捋不存在的胡须,颇有兴趣的说道:“这武平侯府一家子才刚来,为人又低调。你且瞧着,孟扬那小子要是知道他们家有四个儿子一个闺女,很快便会上门的,到时,可又有热闹事瞧的,哈哈哈。”

    想到这,他都忍不住期待起来,这么有趣的事他可不能错过。

    秦氏想想,也忍俊不禁。

    看着秦氏情绪好转,林宽放下心,两人一同过去看了看睡熟的女儿才安歇下来。

第十章居京城,大不易() 
第二日一大早,前来寻灶上活儿做的几个婆子就到了,冯氏和柳氏尝了?13??她们各自的手艺,选了两个留了下来,准备先试上一段时日。

    两人刚到老夫人的侧厅核对府中的事务才一半,就有丫鬟通报,说是宫里有一位姓安的公公来传皇后娘娘的话。

    妯娌二人连忙去了正厅,老夫人让人带着杨乐怡去花园玩耍,自己也整理好仪容坐在了正厅。

    不一会儿,年约二十左右的安公公,满面笑容的走了进来。

    “问老夫人,侯爷夫人,将军夫人安。”

    “安公公客气了,这一早就劳您跑了一趟,请坐。”

    见他落了座,丫鬟上了茶。

    “这是我们边城特有的峰茶,虽不是什么名茶,但味道浓郁,安公公可尝个鲜。”

    安公公道了谢,抿了两口,夸赞了几句,也就直接入了正题。

    “娘娘让咋家带个话,老夫人才刚入京,这段日子必是有琐碎事务繁忙,这不娘娘估摸着时日,应是差不多了,才差了咱家过来,望三日后进宫一聚。侯爷和将军那边今儿个下了早朝就知道了,到时老夫人和两位夫人带上公子小姐们一起入宫,大家热闹热闹。”

    “安公公,这真是老身的不是了,原本想着过些时日,我们在京中多学点规矩再去给娘娘请安,免得冲撞了娘娘,没曾想劳娘娘如此费心了,到时进了宫,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还请公公能提点两句。”

    “老夫人客气了,这个好说,宫里再严谨,也是按规矩办事的,到时,咱家做个领路人也就是了。”

    老夫人很是高兴:“那真是多谢公公了。”

    临走时,冯氏塞了个红包,安公公也不推脱,笑呵呵的走了。

    此时,太阳已高高的挂在天空,却并不炙热,院子里虫鸣鸟叫,树枝茂密,煞是好听好看。

    婆媳三人在院子中散着步。

    冯氏有些感慨:“这京中人情来往真是了不得。”

    老夫人也是发愁的:“咱们家底子本就不丰,在边城还过得去,到这京中,要不是有皇上之前赏赐的金银,还不知如何应付。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没让你们宴请的原因。”

    婆媳三人在边城时就一心操持家事,有什么事情老夫人也从来不瞒着,这到了京里,大家的心更得往一处使,才能度过最困难的阶段。

    冯氏和柳氏默然,边城常年受战乱纷扰,没什么太好的营生,她们二人的陪嫁虽说有些铺子,田庄什么的,一直没多少收成。这几年稳定了,才好了许多。婆婆的嫁妆也都在明面,收成能比她们稍好些。可这些远远不够在京里的开销,侯爷和将军的俸禄都是有定制的,这座宅院这么大,她们用的人却不多,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眼看这几个小子都大了,再过几年说亲定亲成亲的,要不,娘,我和弟妹商量了下,我们打算把陪嫁趁边城这几年太平,全都卖了,看看在京中或附近能否置办些田产,开个铺子什么的。”

    柳氏也点头:“是啊,娘,除了娶媳妇,还有怡儿,我想着总要给怡儿攒点能拿得出手的嫁妆。”

    说到怡儿,柳氏觉得自己现在就舍不得了,想到她迟早要离开自己,这心啊,立刻痛了起来。

    老夫人也有片刻怔愣。

    她和老将军从小一起长大,老将军是孤儿,被她爹收养,也跟儿子差不多了,所以成婚后并没有离开娘家。她自己也只有两个儿子,都是娶媳妇进门,此刻想到唯一的小孙女,心头也不是滋味了。

    “是啊,居京城,大不易。哪家背后还没个营生,否则这一大家子怎么维持。”

    “嗯,娘,晚上侯爷和二弟回来了,我们好好合计合计,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更何况,我们还有个女诸葛,弟妹,你说是不是?”冯氏见气氛有些伤感,忙说笑道。

    “就是,我们还有娘呢,娘,您就放心好了,我听您和嫂子的,我这方面笨的很,您和嫂子有什么吩咐尽管让我做便是,出个力还是没问题的。”

    “力气?你有多大力气!”老夫人笑点下她的头,老天待她不薄,两个儿媳就像两个闺女一样贴心。

    柳氏一时嘿嘿傻笑,冯氏也乐的不行,这文林笑起来和柳氏这样极像。

    “你们思虑的很有道理,只是一定要找个妥帖的营生,不求别的,能买些胭脂水粉也是好的。至于府里的开支、包括孩子们的将来,都交给男人们去想办法吧,他们在前面不立起来,咱们在后面就是使天大的力气也是有限的。”

    说完,拉起二人的手拍了拍:“以后操心的事还多,你们能如此的想到做到,已经是对老大老二最大的支持了,不要太着急,事情到了总有解决的办法。”

    看到婆母如此为她二人着想,更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二人感动不已,一时,话语似乎都有些多余了。

    于是,两人一人一边搀了老夫人的胳膊,往主屋走去。

    大树后面,秦嬷嬷拿着帕子不停的擦着眼角,她们家小姐如今住到京城,当了将军夫人不说,还有个如此待她的婆婆,这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她身边的杨乐怡抬头看了看她,很能理解她的心情。秦嬷嬷是娘亲的奶嬷嬷,丈夫很早就战死了,也没能留下孩子,于是就一心一意的呆在了娘亲身边。

    望着远去的身影,杨乐怡发愁了,家里看来并不富裕,她现在太小不说,更是不熟悉外面的状况,只有等再大些了,看能不能帮上忙,唉!

    大树下,一老一少的人影站立了半响。

    翌日一早,永乐侯府的尹嬷嬷便上门送了帖子来,邀请老夫人后日去侯府做客。

    这时间恰巧和进宫的时间冲突了,老夫人说明了原因,问能否再过几日。

    尹嬷嬷就是上次在大佛寺过来说话的嬷嬷,她是林老夫人身边的老人了,很有眼色也懂分寸。心里算了下自家侯府的安排,连忙定了五日后,见这边也没有问题,就高高兴兴的回去了。

    这皇后娘娘召见不稀奇,留着用膳就少见了,可见对武安侯府的重视。

    老夫人见了永乐侯府的人,见了宫里的人,虽说不多,可越发觉得差距来,再瞧瞧她们家的下人,忠厚有余,机灵不足,规矩上更是差了许多。

    转了转佛珠,思考着如何改善这个状况,免得到时有客人上门时,闹出笑话。

第十一章进宫() 
这日,众人都起的很早,用过早膳,收拾妥当,看着时辰差不多了,连?13??上了马车向皇宫驶去。

    到了宫门口,众人下了马车步行进去。

    一路宫殿巍峨,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一条笔直的路直通仪华门,路的一侧是走廊,即可防晒又可遮雨,有迎面走来的宫女,都是侧着身子让她们先过。

    杨乐怡很有兴趣的打量着这座‘活生生’的皇宫。前世,她就被故宫震撼过,承载了两朝皇权中心的故宫巍峨大气,一砖一瓦都浸透着历史的意味,遥想当年君王面南而坐,群臣面北而跪,是何等霸气。

    而如今身临其境的处在这座皇宫中,虽然只是一角,但足以见其大气程度,如果能走遍整座皇宫,倒是能和故宫比较比较。

    过了仪华门,也就进入了后宫的地界,安公公已等在此处,让引路的小太监退了下去。

    老夫人和他客气了两句,就随他往皇后的宫殿行去。

    这后宫的风格与之前就有了很大差异,路过的宫殿虽也庄严大气,但掩映在古树花丛中,要显得平易近人许多。

    安公公就走过的地方都做了介绍,因内命妇见皇后走的都是这条路,所以多了解些总没坏处。

    老夫人道了谢,这宫中太大,走一次很难记得住。有了安公公的说明,至少更容易记住了。

    片刻后,安公公说皇后的宫殿快到了,用手指了指方向。果真,一座明显高出周边的宫殿就在不远处,宫殿的四周,古树松柏,绿树成荫,更有假山流水,珍异花卉,越往里走,越是透出了一股江南水乡的意味。

    这不同于京城风格的布置让乐怡想起了昨日祖母提到的何皇后。

    皇上之前只是位不受宠的皇子,到了定亲的年纪了也没人给张罗。后来,是庆王府的老太妃见他可怜,有意做媒,想将自家的远房侄孙女定给他。

    可皇上推了,只说自己还未有成亲的打算,这事到这儿吧,也就算了。可后来皇上下江南远行了一趟,半年后就娶了现在的皇后,可把老太妃给气的,至今都不搭理皇后呢。

    当时,乐怡还在想,这老太妃心眼也太小了吧,谁说做媒就能一次成功的,她都相亲好多次了,也没瞧上个顺眼的。

    没想到娘亲也这么说了句,祖母说道,她也不是很清楚,好似是太妃的那位侄孙女由于被拒了,结果不知怎么就传出不好的话来,害的那位小姐寻死觅活的,年纪老大了也没嫁得出去。

    再后来,没办法,只好远嫁到外地。

    老太妃一桩好事变成了坏事,还被人嘲笑,身为一个没权势的皇子,宁愿娶没一个什么背景都没有的,远是江南的何氏,都不愿意娶太妃的侄孙女。老太妃听到这话,气的不行,这才迁怒了皇后。

    谁能想到,这个皇子最后能当上皇帝呢,何氏也顺理成章的成了皇后。

    人人都说老太妃太亏了,现成的一个皇后就这么生生的错了过去。

    这让老太妃能好受嘛,真是一桩说不清的遭心事。

    想到今天就要见到这个人人都说运气太好的皇后,乐怡心里还是稍有忐忑的,因为她想到了前世的狠心妈。

    宫殿门口一位中年姑姑立在那里,看到她们来,往前走了几步。

    安公公见了她,行礼后向老夫人介绍:“这位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姑姑,华姑姑,是娘娘的得力姑姑。”

    华姑姑行了个礼,说道:“老夫人安好,侯夫人,将军夫人好,各位公子小姐好,我是皇后身边的掌事姑姑,我姓华,大家叫我华姑姑就好。”

    她个子高挑,长相有些严肃,但走起路来,步履轻盈。

    “娘娘已在正厅,各位请随我来。”

    安公公忙告退,众人谢了他随着华姑姑走了进去。

    她们进去的时候,一溜的有品阶的宫女姑姑们鱼贯走了出来,没发出一点响声。

    跨进这座非常庄严华丽的宫殿,迎面是一幅绣着江南水乡的宽大屏风。屋舍、街道、小桥流水以及男女老少都跃于屏风上,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