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欢-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自认脸皮不算薄的冯氏也被婆婆的这句话给闹了个大红脸。

    “娘说的对,嫂嫂赶紧再生一个,这样就不用羡慕我了。”柳氏也难得的俏皮一回。

    “哟,连你也来笑我,真是,娘!你看看弟妹……不说了,我去回帖子了。”她都多大了,再过几年,儿子都要成婚了。

    冯氏一阵羞恼,走了几步,又转过身回来动作飞快的抱起杨乐怡。

    “不让我抱,我还偏抢了不可,怡儿,走,大伯母带你写字去。”

    众人难得见到冯氏如此姿态,均是哈哈大笑。

    晃悠悠的一个白天过去了,又到了晚膳时间,这是一家人最欢喜的时刻。

    虽然知道京中的人家多数是各房吃各房的,且男女不同席。边城自诩世家的也都如此,可杨老爷子在世时,就非常反对。对于他们常年守边关的将士来说,命都是朝不夕保的。好不容易在家吃顿饭,还分那么清楚,能有什么意思?至于男女同席,这边城的男子十之八九都在守边关,家里靠着妇孺打理,没有她们,这些糙汉子回到家哪里能吃到热饭,哪里还有儿女绕膝,所以,她们是大功臣,理应上桌!

    别的且不说,至少他的老丈人,杨老夫人的爹就相当满意这半个儿子的做法。

    因此他们家这个习惯就一直保留了下来。

    看着两个儿媳妇在一旁有说有笑的忙碌着,孩子们围在一起嘻嘻哈哈,老夫人乐的眼睛都眯了起来。

    杨乐怡看眼漏钟,在心里换算下时间,已经过了父亲和大伯父平常回家的点了。

    又过了一刻钟,还是没见人,冯氏和柳氏不停往厅外看着,又让厨房里的人将菜热上。

    “没差人回来说,估计是有事耽搁了,不急,先给孩子们抓点点心垫着。”

    丫头们应声而去,不一会,端了些点心上来。

    杨乐怡分别拿了几个在小盘子里,给了祖母,大伯母和母亲一人一块。

    “怡儿真乖。”老夫人就着她递过来的糕点吃了一口,笑呵呵的道:“你也吃些,快,阿竹,拿些山楂糕给五丫头,我怎么瞧着这几日瘦了?”

    王嬷嬷看着也这么觉得,五小姐的脸蛋都瘦下去了,赶紧拿了山楂糕过来。

    “祖母,我不饿。”杨乐怡吃了一小口就不想吃了,抱着老太太的胳膊撒娇。

    “来,怡儿,给大伯母瞧瞧,哟,还真是,这是怎么了?”她每天忙的晕头转向,小丫头胖了瘦了的还真没注意到。

    柳氏眉头微蹙:“怡儿早晨吃的不少,有两小碗粥了。就是晚上吃的不多,我瞧着也没哪儿不舒服的。”

    “祖母,你瞧瞧,怡儿脸色还有很多肉肉啦,怡儿没有瘦,祖母不要担心。”杨乐怡鼓着自己的脸蛋凑到老太太面前。

    她就是有点吃不惯这纯北方的菜式而已,量多味道重,自然就吃的少了,还有糕点,也有些粗糙。

    “小丫头哟,让祖母怎么说好。”老太太抱着她心疼了一翻。杨文康几个也凑了过来,捏了捏妹妹的小脸蛋,个个都觉得真的是瘦了,杨文林更是将手里一盘子的糕点都塞给她,要她马上吃,马上长肉,弄得众人哭笑不得。

    杨乐怡捂住自己的脸,不让他们捏,再捏下去,肉真的要掉了。

    “老二媳妇啊,怡儿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可不能就这么瘦下去,要不就去请个大夫来看看。”老夫人担心上次的病症还没彻底好。

    “是,娘,我这就让人去请大夫。”被众人一说,柳氏着急了,抬脚就要去叫人。

    杨乐怡抓住母亲的袖子,说道:“娘,我没事,不用请大夫。”

    “祖母,大伯母,怡儿就是觉得饭菜不好吃,才少吃了一些,真的没有生病哦。”

    “饭菜不好吃?”冯氏疑惑,看了看婆母,她们家现在的厨子还是特意从边城带过来的,就是考虑到大家可能吃不惯京城的口味。难道厨子做的不好吃了?也不对啊,她们吃着甚至比在边城的时候更好吃了。

    杨乐怡嘿嘿笑,她又不是正宗的边城人,上辈子吃惯了江南菜,呜呜,怎么说的清楚。

    “对了,娘,爹带着我们去吃过京里酒楼的饭菜,份量不多,但是味道确实不错,小妹这么小,不像我们,吃什么都可以,要不要在酒楼里给妹妹定两个菜?”

    杨文华出着主意。

    “我也要,我也要,真的好吃,娘,给妹妹吃。”杨文林拍手,想想那饭菜,忍不住擦了下嘴巴。

    “确实如此,娘,妹妹年纪小,胃口小,咱们吃的下的饼子妹妹咬着都费劲呢。”杨文康细心一些。

    “怡儿,告诉大伯母,是不是像哥哥们说的这般?”

    杨乐怡无法,只好点头。

    “嗨,既然这样,娘,您看咱们找个京城的厨子吧?这事儿也都怪我疏忽了,况且以后要是有客人上门,这吃食也得注意,总不能拿大饼子招呼客人吧,呵呵。”

    大家都被她说笑了。

    “对,那得多找两个,既然居京城,咱们啊,也得入乡随俗。还是我们怡儿聪明,你看看,这一准儿的京里人了,哈哈。”知道孙女没事,老夫人就放心了。

    “大嫂,这事儿就交给我办吧,我找了人来,你看合适了咱们就留下。”柳氏有些不好意思,可想到女儿,还有大嫂说的确实有理,也就高兴的揽下这活儿。

    “那就麻烦弟妹了,如果有会做京城点心的,那就再添一个。”说完,摸了摸小姑娘的头。

    杨乐怡笑的见牙不见眼,上前挨个儿的抱了抱她们。杨文林也有模有样的学着妹妹的做法,惹得几个哥哥们嗤笑起来,气的杨文林又是一通不服气,一时,厅中众人笑语嫣嫣。

    屋外天色渐渐黑了下来,老太太正要吩咐让孩子们先吃,屋外想起了福子的声音。

第六章 贵客() 
福子是侯爷的小厮,丫鬟打起了帘子,福子进来后规规矩矩的请了安,?13??道:“侯爷让小的回来递个话,说是一会有两位贵客临门,让家里多备几样菜,菜式按照贵客在边城的喜好即可。侯爷还说,贵客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客人了。虽然是最尊贵,但让咱们和平常一样就好。”

    最尊贵的客人?边城?

    老夫人和冯氏、柳氏对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神中明白了贵客是谁?一时间,眼眸都睁的极大。

    “侯爷还说了什么没有?”

    “回老夫人,还有就是让小的告知钱总管,约束好前院的人,别冲撞了贵人。”福子稳稳的答道。

    福子是年初,他们家知道要来京城后,在京城提前托人找的小厮,别看他年纪不大,可做事沉稳,话也不多,而且极有眼色。

    来京后这段时间,没少得侯爷的夸赞。

    “好,福子,你先去前院候着侯爷,我们这就准备。”

    “是,小的告退。”福子也不多说,快步退了出去。

    “祖母,谁是贵客啊?要来咱们家吃饭吗?”杨文林好奇的问。

    “嗯,是贵客,文德,你们三个过来,一会好好招呼贵人,带好弟弟,贵人你们也都认识,在边城的时候住过我们家的,别失了礼就好。”

    杨文德看向祖母的眼神带着询问,见祖母点头,呼出一口气。

    “祖母放心,孙儿省的。”随即带着弟弟们去整理仪容去了。

    “阿竹,你去吩咐厨房多加三道菜,凉皮、炖肉和大盘鸡,再加两张饼子,快去。”

    “哎,这就去。”王嬷嬷也知道来的是谁,脚步带风的奔向厨房。

    “娘,我们还需要准备什么。”冯氏也紧张了。

    老太太打量下两人的穿扮,都过得去。

    “不用了,虽说今时不同往日,我们要更恭敬,但也别失了平常心。皇上既然没摆仪仗,估计也想轻松轻松,咱们太拘谨,反倒不美。况且老大也说了,让我们随意些。”

    暗暗出了口气,冯氏的心也定了,这是她最佩服婆婆的一点。虽然平常婆婆和一般的老人家瞧着没什么区别,可每当遇到大事,就非常的镇定,想的也明白。想来当年太公不肯续鉉,悉心教导婆婆,真的是不一样。她还要和婆婆好好的学学,遇到大事不慌乱,教育子女方面要更用心。

    衣袖被人扯了又扯,冯氏终于回神,看着旁边柳氏担心的眼神。她晒然一笑,瞧她都想到哪儿去了,拍拍柳氏的手,让她放心。

    这个弟妹心肠好,脾气好,对她很尊敬,想来婆婆挑媳妇的眼光都是好的。呸,又想哪儿去了,这么想,岂不是夸起自己来了。

    “娘,我和弟妹去交待下丫鬟婆子们,您和怡儿在这等着,一会我们就过来。”

    见婆母点头,两人去了院子里,叫来丫鬟婆子敲打一番。

    皇帝?是皇帝要来她们家了?

    真的吗?杨乐怡扭头看向祖母,发现祖母虽然面部平静,但转动佛珠的速度明显比平常快了很多。

    刚才大伯母也是,都走神了,大哥哥也满脸严肃。

    就她娘亲还淡定,四哥估计是不知道,不过,就四哥那性子,就是知道了怕也如娘亲般不着急的。好吧,她终于知道四哥这是遗传谁的了。

    其实,通过梦中的杨乐怡,她知道她们家和皇帝关系很好,只不过,对于她本人来讲,体会不到而已。

    想到马上就能见到真人版的活生生的皇帝,她不禁有些小兴奋,如果,能合个影留个念就更好啦。

    忍不住扯了扯耳朵边垂下来的发丝,好吧,有点痛,还是不要做白日梦了,看看真人也就算了。

    不一会儿,杨文康几个都进来了,不再如平常般嬉闹,杨文林也老实了,只是不停的给妹妹眨眼睛。

    杨乐怡咧了嘴朝他笑。

    冯氏和柳氏吩咐完仆妇该做的事,返回厅里,扶了老太太起身,一行众人往前院方向走去

    刚走到后院大门的廊下,就听见杨启安爽朗的笑声传了过来。

    老夫人挥了挥手,众人站定。

    果然,门外走进来几人。

    杨启成和杨启安在两侧,中间一人个子高高的,和大伯父差不多,一身深蓝色的长袍,还没等看清楚面容,她就被放在了地上,在老夫人的带领下众人纷纷跪了下去,大伯父和父亲也随即在两侧跪了下来。

    满院子都是万万岁的声音,杨乐怡有些不知所措,她没有跪的习惯,仍然站在原地,瞪大眼睛看着眼前的人。

    高大男人后侧的一个少年在众人跪下的时候后退了一步,低垂的脑袋让人看不清面容。

    眼前蓝袍子的就是微服的皇帝了?

    他两手背在后面,腰间束了同色的带子,一块玉佩挂在身侧,压住了微风吹起的袍子的一脚。

    廊下的灯光只照到了胸口处,样貌却是看不清。

    宣武帝看着黑压压的头顶,又看看站在后面的小娃娃,很显然,磕头的人都没发现她还站着。

    小姑娘头上的发带随风飘着,灯光照在她的脸上,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盛满了好奇,好像努力要看清楚他似得。

    看来这就是启安最小的闺女了,他记得没错的话,是出了老将军的服之后生的。

    想到老将军,眼眸暗了暗,上前几步弯腰伸手虚扶老夫人一把。

    “老夫人请起,大家都起来吧。”

    “谢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