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欢-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子桢闻言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马车里,乐怡对于她今天的态度也不后悔,至少在另一世的记忆里,太子是最讨厌太子妃和侧妃做出欺压人的事情。有一次,也是这个何侧妃,刁难了哪家的贵女吧,被太子知道了,直接让她赔礼道歉,据说几个月都没去她房里的。可是一下子把她的嚣张气焰给打压下去了,这些都是前世的好表姐告诉杨乐怡的,而且她也听见母亲和三哥提起这事。当时,三哥和三嫂因为小妾的事弄的不愉快,母亲用太子的做事手段来劝三哥,所以前世的杨乐怡印象比较深刻。

    倒不是她欺软怕硬,只是这何姑娘目前还真没这个身份和地位来说她什么,她出门就代表了武平侯府的脸面,好歹也不能让人觉得可欺吧!

    只是,唉,今天没见到太子殿下,想起袖笼里的牌子,算了,下次碰见了再还给他吧!

    回去后,针线房已经将做好了的装饰性帘子送到了院子里,看着这些色彩鲜艳、半透明材质的纱帘,心情更好了。

    第二日,和桑儿和香儿倒腾了一天,终于将屋子布置的七七八八。

    闺房里,除了原有的香帐外,在四个角沿着柱子搭配了蓝色细长纱帘,窗户处也是如此,将平常的帘子拉开,里面还有一层蓝色的纱帘,微风吹过,轻轻拂动,很是好看。

    书房里,则用了绿色纱帘,已经六月中旬了,天气炎热了起来,看着这清新的绿色,人都舒爽不少。

    练功房里,则挂了黄、粉、紫等颜色,五彩缤纷的,让人心情跟着飞扬。

    现在就差那一柄遮阳伞了,等有了遮阳伞,到时就可以在院子里喝茶看书,也不担心日晒雨淋的。

    想起卫夫子和卫玥儿就快要回来了,而连姑姑回家乡后也不知道生活的如何,乐怡放下手中的书,思考着还是得派个人过去看看才安心。

    不过,现在时日尚短,等忙过祖母的寿辰再派人去看看也不迟。

    而且,镇国公府的帖子已经到了,再有十来日就是镇国公老夫人的五十寿辰,也有好几日没见到盈姨和孟飞了,还怪想的。

    想到这儿,她又开始张罗起送老夫人的礼物来。

    等到了这一天,一家人收拾妥当后,一起去了镇国公府。

    等她们到了之时,门外已经停了不少的马车。

第62章 第一次见面() 
今天是老夫人过寿,自然不会出门,而尉迟盈的身子还在三个月之内,也不便出门,所以便由镇国公府的姑奶奶,也就是老夫人的小姑子,孟扬的亲姑姑,现在是太仆寺卿夫人的孟霞来招呼众人。

    她是个四十多岁的妇人,长得普普通通,但一张脸圆圆的,笑容亲切,热情的领着她们到了内院之后,又去了前面垂花门去接别的客人了。

    堂屋中,已经坐了一些人,多半都是镇国公府一些姻亲家,镇国公老夫人坐在主位上和大家说着话,见杨老夫人一家子到了,忙站起来笑呵呵的迎了上去。

    “可是把你们给盼来了,快,请坐。”

    孟老夫人今日一身暗红色带福字对襟外裳,头上和手上戴的都是上好的红翡首饰,整个人看上去精神很好。

    “可使不得,今日你最大,坐着坐着。”杨老夫人忙笑着说道。

    “你可别说,我还真不想最大,大着大着就老了,哈哈。”

    两人笑着携手坐了下来,冯氏和柳氏说完祝福的话,孟老夫人便让她们也赶紧坐下:“咱们两家离得有些远,走这么半天也怪累的。”

    两人笑着坐下,乐怡这才上前笑眯眯的从身后拿出一捧插好的鲜花,大红的花朵周围是一圈细碎的小花,煞是好看。

    “鲜花赠美人,怡儿恭祝老夫人寿比南山,貌比天仙,美丽永远。”

    “哎哟哟,好好好,还是怡儿懂我的心思,快来快来,好孩子,到我这儿来。”

    乐怡将花儿递给了她,孟老夫人捧着花,问着香味,说道:“你瞧瞧这孩子,手巧,心思更巧,可怎么是好,只能盼着孟杨这两口子这次也能给我添个孙女了,哈哈。”

    “不管孙子孙女,能多添人口都是好事。”杨老夫人笑着说。

    “对!孩子多了,男孩女孩都好。好孩子,快去你母亲身边坐着。”

    孟老夫人又让身边的大丫鬟多拿了些糕点摆在乐怡面前,乐怡抿唇笑。

    王静淑上前送上了自己亲手绣的抹额,孟老夫人也夸赞了一通。

    随后,老夫人又将屋子里的人介绍了一遍,由于都是镇国公府的姻亲及一些远亲,夫家地位并不高,孟老夫人只是出于礼节而已,介绍完之后,就让庶子媳妇领着到隔壁花厅坐着喝茶去了。

    等她们走了,这才和她们好好的说了几句话,到孟杨和杨启成杨启安带着四个少年进来祝寿时,又好生的热闹了一番。

    内院毕竟是女眷呆的地方,几人正要去前院,忠勇伯夫人领着忠勇伯世子到了。

    忠勇伯?世子?乐怡皱眉,这么熟悉的名字!

    蓦然,她呆了一呆,这不是。。。这不是上辈子杨乐怡的夫家嘛!

    前世杨乐怡的记忆又涌上心头,梦中的忠勇伯世子是个非常好看的男人,只是,现在?也才十二岁吧?

    他们怎么会来的这么早?

    要知道,做客也是很有讲究的,一般都是亲眷和亲近的人先到,比主人家低官阶和品级的随后到,再就是平级的,最后是比主人家高官级。

    她们家和镇国公府这么多年在一起,情谊深厚,为了表示重视,也就到的很早了,这忠勇伯府又是什么原因呢?前世的杨乐怡丢给她的记忆也没有啊?

    就在她想东想西的时候,人已经到了。

    忠勇伯世袭了好几代,在前几代也算辈有才出,只是到了这代的忠勇伯,因为从小身体不好,到了说亲的时候想找到门当户对的并不容易,毕竟谁也不愿意将嫡小姐嫁给一个随时可能不在的人。而以忠勇伯的名头,是不可能娶个庶女的。

    故而到了二十岁头上,才娶了yd县陈家的嫡次女为妻。yd县的陈家祖上也是有在朝为官的,家门还不错,在当地也算的上是大户,只是离京城有些远,族中弟子难有做到四品大员以上者。

    因此,才舍了嫡次女嫁了过来,盼着能借些力,好让家中子弟的路更顺畅些。

    这忠勇伯夫人也争气,嫁过来很快便有了身孕,虽说第一胎生了个女儿,但也让老忠勇伯夫人高兴坏了。两年后,再度怀孕,终于生了现在的忠勇伯世子,彻底站稳了脚跟。

    可惜的是,忠勇伯身体底子太差,十年前就病逝了!

    老忠勇伯夫人受不了打击,没多久也跟着去了。好在,在她走之前,冒着病躯到宫里求了太后,这才破例将郭书呈封了世子,又正值皇权交替,也没人顾得上她们,就这么安稳的过了几年。

    现在的忠勇伯夫人陈氏这些年深居简出,专心的教养一双儿女,并将两人都送进书院进学,由于两人都很聪慧,学问做的不错。倒也让忠勇伯府没有彻底的淡出大家的视线,只是这能不能在世子十五岁时正式被封为忠勇伯还有变数,再加上大女儿已经十四岁,也到了相看的年纪了,因此,今年忠勇伯夫人出门的次数大大的多了起来。

    算起来,她和秦老夫人有着拐弯的亲戚。秦老夫人娘家嫂子的侄儿娶得是她的堂妹,老夫人和她嫂子关系不错,又见她一个人撑着一个伯府,还将两个孩子带的很好,心疼她不容易,因此,平日来往的算是亲密。

    她带着一双儿女进来时,见里面坐了这么多人,再一细看,原是武平侯府,她和老夫人以及冯氏在别家的宴会上见过,因此认得。

    见她们来的比她还早,想想,两家一起去的边城,也就明白了。

    秦老夫人见她带着儿女来了,很高兴,忙又将两家人介绍了一番。

    陈氏见她们家这一排的少年,个个都相貌堂堂,一脸的正气,一时不由羡慕极了。又见唯一的小姐虽然年纪小,但面容甜美,进退有礼,默默在心中点头。这杨氏一族虽然新晋侯府没几年,但显然在规矩上是下了功夫的。

    那边柳氏也是第一次见忠勇伯的两个孩子,十四岁的郭书燕身形苗条,大眼睛,皮肤如雪。而十二岁的郭书呈虽然身子比较单薄,但长的很俊俏,态度又温和,听人说很像故去的忠勇伯,但显然身体要好很多。

    两家第一次见面,都给了孩子们见面礼,然后几个孩子之间互相认识了一番。

第63章 闲话() 
毕竟大家年纪不小了,又是在内院,郭书燕脸红如霞,见了礼就规矩的站在一旁,不敢动。

    孟飞和杨启成杨启安带着一帮小子去了前院,郭书呈也跟着去了。屋子就剩下了她们女眷。

    郭书燕不由松了口气,她抬眼间见对面才十岁左右的小姑娘似乎也松了口气,不由的会心一笑。

    杨乐怡见她对她笑,也回以一笑。

    刚才见了郭书呈,脑中自然冒起两人一起生活的那几年,不由得浑身别扭,虽然不是她本人,可也挺奇怪的。

    陈氏多年不常走动,因此话不多,乐怡对这个前世的婆婆和大姑姐是没什么看法的。相反,前世虽然郭书呈想要娶她,两人都反对,可在婚后,对她并不差,相反还很好。

    杨乐怡搞不懂那个前世的人是怎样的幸运法!娘家婆家都对她那么好,她还能糊涂至此。

    接着,客人一拨一拨的来了,她们便移步到了花厅,花厅很大,足够容纳多人。而厅外,还摆了好些供休息的桌椅,丫鬟婆子招呼的殷勤周到,客人们也三三两两的各自找熟人说着话。

    至于杨老夫人则和后来的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则去了花厅隔壁的宴息室休息,远远的能听见她们说话,又不至于太吵闹。

    由于来的早,郭书燕就一直和乐怡,静淑呆在一处,觉得乐怡这个小姑娘虽然年纪小,但话不多却句句有主张,只是她似乎并不想说太多的样子,所以,也就和静淑多说了几句。等到有她的朋友过来时,三人就分开了。

    人来的越来越多,有几个静淑比较熟识的,她想过去,打算带着乐怡一起,顺便介绍认识。

    乐怡跟她都保持了距离,哪里会想去认识她的朋友,就拒绝了。

    静淑脸色一时不太好看,觉得这小表妹实在跟她不亲,忍着不高兴嘱咐她有什么事情就来找她,她去和朋友打个招呼之类的。

    乐怡笑着点头。

    等她走了,刚想找娘亲一起去后院看看盈姨时,静月来了,两人见面格外高兴,便走到一旁说起话来。

    不大会功夫,屋子里的姑娘们越来越多了,不意外的,乐怡见到了两张熟面孔,一个是孔宝仪,一个是蒋宜婷。

    很显然孔宝仪没有认出她来,但蒋宜婷认出了,笑着朝她眨了眨眼睛。

    “你认识她?”静月好奇的问。

    “只是见过一面,怎么了,姐姐不认识她吗?”

    “我也只见过一面,上次威北老将军回京的时候办了接风宴,去过她们府邸一次。”

    威北老将军常年镇守西南,虽说和西南面的西楚国偶尔有些摩擦,但在老人家强势的态度下,倒也不伤经动骨。如今年纪大了,自动卸任让大儿子也就是蒋宜婷的爹去了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