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欢-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机会?”乐怡接着问。

    杨文康见三人都看着他,不好意思的说:“应是和太子相处的机会。”

    “皇上为什么这么做?”

    “太子是储君,我现在与太子熟悉了,自是好事。”

    杨启安欣慰点头。

    “那这一路与太子、护国公世子相伴,哥哥认为两人如何?”

    啊?私下议论太子,这…好吗?

    杨文康看着爹娘和妹妹。

    “王族世家、朝中臣子,哪家不关起门来分析下局势,有局势就有人!哪怕就是街上的百姓,也少不得议论几句。又或是哥哥觉得我和娘亲是女子,于局势是一窍不通的?”

    她见哥哥有些赫然,接着说道:“可这又错了,前朝后院,哪一个是能分的开的!有些时候,后院的局势如前朝般那么微妙,甚至杀人于无形。”乐怡看着心地善良的三哥,缓缓道来。

    “哥哥别吃惊,我们家人口简单,爹和大伯父也没有纳姨娘,兄弟姐妹都是嫡亲的。可哥哥毕竟进学了,京里后院复杂的人家还少吗?哥哥难道就一点没听说过吗?”

    不理会父亲的咳嗽声,毕竟前世哥哥的将来,一半就栽在了女人手里。即便这次没了李玉莲,那下次来个王玉莲,张玉莲什么的呢?

    杨文康知道妹妹口才好,可不知道她说话如此犀利。

    “康儿不用奇怪,你和你妹妹在一起的时间少,你妹妹长大了。现在只有我们一家人在,有什么就直说。”

    杨启安见儿子如自己第一次般很不是适应女儿的直接,忙出言解释。

    见父亲如此说,杨文康压住惊讶,想着妹妹说的话。

    京中大户人家嫡子庶子的很多,有关系较好的同窗私下在他面前抱怨过,家里总是不得清静,不外乎就是正室和姨娘们隔三差五的吵闹,嫡子庶子,嫡女庶女争风吃醋的事儿也不少。

    最夸张的是从隔壁学院传来的一件事,说是礼部侍郎家的夫人心狠手辣,这么多年,除了自己嫡出的一儿一女外,其他的妾侍总是生不出子嗣,有怀上的总也保不住。

    当时他听的目瞪口呆,而他的好友,户部尚书的儿子还笑话他少见多怪,说这种事在后院几乎天天发生!当时他还说言过其实了,哪有这么没人性的人,惹得李寓嗤笑一声,还说他太过单纯,迟早吃亏!

    仔细看着他的乐怡见他有所感触,松口气。只要哥哥意识到女人不是好惹的就行,多少能避着点。

    “妹妹说的是,这天下女子占了一半,的确不应小瞧。”

    遂又想起太子和护国公世子,他的眸光慎重许多:“我们这次走的不是官道。太子和沈世子之前就商量好了走小道,我就跟着一起。太子话不多,但做事果断。这一路风餐露宿的赶过来,在哪停,在哪打尖,哪里有能住的地方,心里都非常清楚,而且经验丰富,生火,抓鱼不在话下。可见每年太子都出去游历也是吃了不少苦的。”

    他搓了搓手,接着说道:“而护国公世子也不差,辨别方向和天气很厉害,经常能让我们在大雨倾盆之际提前躲好。”

    皱眉深思片刻,继续说道:“我之前还在想,我好歹也在边城长大,走这点路算什么,可这一趟下来,太子和镇国公世子比我要强上许多。”

    说到这,不禁有些羞愧。

    “那哥哥做了什么?”乐怡放缓了语气。

    “我?我就负责砍柴生火,夜间虽然有护卫,但也经常起来看看,毕竟是要来边城,我也担心路上有个什么意外。”

    乐怡点了点头,三哥这点做的不错。他不比沈业,就不要去抢沈业的活儿。

    “那哥哥有没有想过……以后打算如何?”

    “以后?以后好好当差,照顾爹娘和你们啊。”杨文康回答的不假思索。

    “怎么当差?”

    “这……”

    杨文康这次是真给说愣了,当差不就好好当差吗?还能如何?

    杨启安这会儿终于明白女儿的用意了,也对大儿子有了更多的了解。

    “大哥有没有想过,哪天若是我们和大伯一家分开了呢?”前世再过几年,爹也做了侯爷后,两家就分府而居了。

    “为什么?怎么会?”杨文康皱眉。

    这下轮到杨启安发愣了。

    “怎么不会呢?大哥要成亲,二哥要成亲,以后侄儿侄女有很多。你和四哥也会成亲,会有孩子,难道要一直住在一起不成?”

    “即便不分开,那大哥先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分开了呢?到时四哥有事第一个找谁?我若有事第一个找谁?大哥以后是要继承家业的,可有想过这些问题?”

    这一连串的问题抛了出来,厅里一时寂静无声。

    杨文康不由惭愧一笑:“当然是找我。”

    他隐约意识到妹妹问这话的意思了。

    他是二房的长子,是要挑起二房的大梁的。

    杨启安和柳氏也陷入了沉思。

    “三哥如此聪明,就不用妹妹多说了,除非我们家退出京城,就在边城不走了,否则,哥哥就必须想清楚以后要怎么走。”

    乐怡说完,在心里默默的叹了口气。

第44章 问2() 
如果可以,她也不想让三哥难受。

    可上辈子,三哥确实和大哥相差甚远,不是说为人的好坏,而是看大局的能力,承担事情的能力。

    前世但凡有什么事,兄弟几个都会去找大哥商量,连三哥自己也是如此,包括外面相熟的人,有事也多半找武平侯府,很少来找武安侯府。

    就是后院,大哥对大嫂的感情再一般,也没纳妾或做出让后院不安的事情。

    而三哥,虽然杨乐怡占了一半的错,带了白眼狼进府。

    可三哥纳了就纳了,难道连一个小妾都治不住?更何况,他和三嫂感情还算不错的,结果呢,弄的鸡飞狗跳,连他们的第二个孩子都没保住。

    后院让人心乱,怎么都会影响差事的吧?这是她的猜测,否则也不会都去找大哥了。

    可今生,她不希望三哥再过这样的日子,虽然他的性子不能改变,可人一旦眼界开阔了,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能得到提升。

    这样的话就不能缩在后面,至少要往前走一步,才能看见不一样的风景不是!

    她也想过,要想避开祸事,最简单的就是辞了官找个地方好好生活,肯定就没人打她们家的主意。可现实怎么可能呢?

    既然不可能,就必须往前走!

    记忆中,三年后,父亲就会被封为侯爷,一府两侯爷,可想皇恩有多高,风头有多盛。

    又过了两年,他们才正式分了府,三哥就是他们这个府里的大哥了,人来人往,各种应酬,自己心里没个章程那怎么行?

    杨启安闭上了虎目,内心翻腾不息。

    今天女儿说出的问题,难道就真的怪康儿一人吗?

    “康儿,怡儿,这事是父亲的错。”

    “父亲。”

    “唉,是父亲考虑不周,没有给康儿一个很好的指导。康儿也别想歪,这不是让你和你大哥二哥有什么疏远或者非要比个高低,而是自己做人做事要自立。你毕竟是我们家的长子,以后要有能力照拂到弟弟和妹妹。”

    杨文康的眼眶骤然红了。

    柳氏见大儿如此,眼泪都要落下来了,忙拿了帕子摁了摁眼角。

    杨乐怡伸手握住了他的大手。

    “三哥,别怪妹妹今天说话难听。”

    杨文康猛的摇头。

    “也别思虑过多,爹刚来边城的时候还不是闹了好些笑话,做错了一些事,再加上镇国公世子,可真真让人笑话了好久呢!如今不也做的井井有条。可见,有些事情不是生来就会的。哥哥才十六岁,皇上就愿意给机会了,想必哥哥有着皇上特别欣赏的地方,否则也不会让你陪着太子。爹,你说是不是?”

    “你这孩子,爹一个武将,哪里懂讨价还价的事儿,有错那也是正常。”

    杨启安见女儿哪壶不开提哪壶,拿眼瞪着她。

    “对,对,哥,你不知道咱爹现在可厉害了,八个铜板愣是能还到六个铜板呢。”

    柳氏眼里有泪珠在打转,可听见女儿这么说,又忍不住笑了。

    杨启安想敲女儿一个板栗,又舍不得。

    杨文康这几年回来过三次,一次是四年前,小弟想爹娘和小妹了,闹着要来。第二次就是两年前,外祖父外祖母相继过世,祖母、大伯父一家还有他们一起回来。

    最后就是一年前,带着小弟回来一起过年。

    每次其实都很匆忙,像如今这般几人围坐一起说话的时光实在太少,一股说不出的感受涌上心头。

    抬头见父亲和妹妹虽然在讲笑,却都一直看着他,娘亲更是担忧的要掉泪珠了。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爹、娘、妹妹,你们放心,我省得。”

    说什么都多余,他自会做给他们看。

    柳氏见气氛又开始伤感,忙道:“好了好了,你也真是,孩子好不容易来了,好好吃饭,有什么以后再说。”

    杨启安拍拍儿子的肩,这次回京,他要好好顾着些大儿。

    乐怡起身,出门吩咐丫鬟们上菜。

    用完早膳,小厮说太子回来了,父子二人便去了前院。

    太子和沈业住在他们家的前院,两人言明早上要去吃当地的特色,让他们不用招呼。

    所以,杨文康也就没跟着。现在想起来,还是他太被动了,这主人做的极为不合格。

    杨文康回头看着后院的门,他不能让母亲和妹妹担心了。

    几天的功夫一晃而过,一行人看完了边城准备去下一个城池。

    白沐来和乐怡道别,他和父亲先回汴城,太子看完边城附近的城池后,就去汴城,再由他们陪太子去汴城附近各城池走一遍。最后在汴京等她们一起回京。

    所以再见又是两月后了。

    “弹首曲子吧,好久没听你弹了。”白沐倚着院子里的老树树干,双手环着胸,看着屋檐。

    乐怡见他有心思,想必是因为要回京的缘故。

    让香儿将琴搬到院子里,拨了拨琴弦,将连姑姑今天教的弹了一遍。

    白沐皱眉:“好似没什么进步。”

    乐怡白他一眼:“是你要求太高!”

    “莫不是江郎才尽?”

    “非也非也,以琴会友,可若是损友,如何能听出变化。”

    “非也非也,以友会琴,不论损友好友,琴声则不变。”

    “哼哼。”乐怡两手划过琴玹,一串乐符跳出:“听着,是否有不同。”

    翻出脑海中的记忆,一首《送别》缓缓流淌。

    第一遍有些地方不太熟悉,第二遍的时候已经如行云流水般滑入众人的耳朵。

    一曲毕,掌声响起。

    “怎样?有何不同?”她狡黠的看着白沐。

    白沐停了鼓掌,刚要夸赞,却还有掌声传来。

    两人一愣,朝着掌声的方向看去。

    垂花门那里,三个各具特色少年站在那里,鼓掌的是沈业。

    “没想到啊没想到,你妹妹小小年纪,琴艺了得!”

    “呵呵,她自小便爱这些。”

    几人走上前去,沈业问道:“敢问五小姐,这首曲子是何名?”

    杨文康朝着妹子歉意的笑笑。

    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