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欢-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哼!不说了。”

    杨文康递了块糖给小妹,见她皱着小眉头有些嫌弃的接过来,又很快剥开丢进嘴里,好笑的不行。

    小小年纪每次吃糖都纠结一下,一边说担心伤害牙齿,一边又抵挡不住诱惑。

    “是他故意不好好写,惹爹生气,二哥也被大伯揍了。”

    “哦。”乐怡故意拉长声音:“明知不对还故意为之,错加一等。”说完,又忍不住坏心眼的戳戳他的屁股。

    见杨文林夸张的喊疼声,两人笑了起来。

    抬起头见哥哥和妹妹笑的欢乐,他更难过了。

    “好啊,你们两个联合起来欺负我,我今儿个也太惨啦。”

    不理他的耍宝,乐怡见他没什么大碍,带着香儿又去看了看三哥。

    小子们皮实,到了过年这天也就好的七七八八了。

    今年,宫中取消了大朝会,除了皇帝接受朝臣的叩拜外,外命妇皇后一概都未接待。

    众人估摸着是不是为了避免有人求情,皇后不好处理,这才取消的。私下里都觉得毕竟不是大家出身,遇点事就缩在宫里,皇上也是,不但不纳妃,还这样由着皇后的性子。

    对于武安侯府的孩子们来说,这个年倒是极开心的,老夫人说了,到正月十五之前都不用考校他们的功课,由他们自己安排各自的学业。

    几人白天玩得很是痛快,但是到了晚上各自在屋子里都会看书练字,不曾懈怠。

    听了小厮的汇报,老夫人又借机说了两个儿子,万事不可操之过急,尤其是学业,逼得太紧反而适得其反。

    杨启成、杨启安两兄弟只好苦笑,他们也知道是太急了些,失去了初心,累得母亲跟着操心。

    想到节后皇上的安排,两人还是决定过了节再提。

    而冯氏、柳氏忙碌之余很是想念远在边城的父母及兄弟姐妹。

    往年,这时候大家都轮番在各家做客吃酒热闹,如今在这里,没什么亲戚走动,更别提能在父母前尽孝了。

    两人独自自处的时候,不由得都有些难受。

    老夫人晚上和王嬷嬷说起这事,也只能无奈的叹口气。两个儿媳的心思她多少看的出来,边城离这里实在有些遥远,常来常往不现实,只能等合适的时候大家再回去瞧瞧。

第三十一章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街上人山人海,男女老少都出来看花灯。

    老夫人带着13一家子,永安侯府老夫人、世子带着两个女儿,一行人约着一起出来看花灯。

    两位老夫人半条街没走完,就在提前定好的茶楼里歇脚了,冯氏柳氏说要陪着,两人摆摆手,让她们好好看看京城的花灯。

    杨启安和杨启成对花灯不感兴趣,林宽是见的多了,想停下来喝茶,也被撵了出来。

    老夫人让他们好好陪着媳妇逛逛,看好孩子们。秦氏在家照顾小世子,没出来,林宽也得照顾两个女儿。

    三个大男人只好跟在她们身后,一边走一边闲聊。

    路上又遇见镇国公世子夫妇,这下更热闹了。

    蔚迟盈立刻抛下孟杨,和冯氏柳氏走在一处,并从嬷嬷怀里将乐怡毫不客气的抱了过来,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这京城的花灯她毕竟见过几回了,有些东西说的头头是道,冯氏柳氏多少也知她的脾气,见她舍不得放下乐怡,也就随着她了。

    她口才不错,说的天花乱坠,两人也听的津津有味。

    杨乐怡美美的趴在她的肩头,美人在怀,哦,不,应该是她在美人怀,感觉还是很不错哦!

    香儿紧紧跟在她身边,花灯的种类特别多,造型也好看,乐怡见她看的不错眼,很是好笑。

    林静蓉和林静月两姐妹乖乖的跟在一旁,时不时的对着花灯指指点点,有特别喜欢的,林宽就买了下来。

    两人很乖巧,给她们每人买了一个,这下,冯氏柳氏提着花灯直夸她们懂事可爱,羞的她们脸都红了。

    乐怡提着给她的兔子花灯要下来和她们一起走,蔚迟盈虽然累了,但还是很舍不得的放了手。见小人儿递到自己手中的莲花花灯,笑了。

    杨文德几人看了大半天,也就看够了,于是一行人进了最大的茶楼德义楼喝茶。

    谁知,早已座无虚席,正要离开时,遇见了大皇子和护国公世子沈业。

    人多且杂,燕子桢制止了他们的行礼,反而给他们行了个晚辈礼,便邀请他们一道坐下来喝茶。

    杨启成没有拒绝,其他人也就跟着一起了。

    只林宽和孟杨交换了个诧异的眼神,他们遇见大皇子时,可从来没受过这种待遇,很显然,是针对武平侯府的!

    包间很大,摆了两张桌子,因有女眷,中间临时加了个屏风。

    屋子里燕子钦和燕子瑞居然都在,燕子钦见了众人也行了个晚辈礼,众人纷纷还礼,杨文林高兴的拉着他到一旁说话去了。

    燕子瑞正拿着糖块吃呢,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穿梭过一遍人群,看了蔚迟盈好几眼。

    杨乐怡心里正鄙视这小屁孩,居然这么小就对美女有高度辨识力了!

    谁知,小屁孩一见了她,立刻兴奋的扔掉了手中的糖,大声的喊着她的名字“杨乐怡,杨乐怡”就飞扑了过来。

    吓得身边的小太监麻利的接住了他扔下的糖,否则还不知道会砸到谁头上,另一个紧跟他身侧,生怕有个不妥。

    一双黏糊糊的手紧紧的拽住了她的袖子,哟,这孩子一段时间没见,怎么都要比她高了?能哭一会吗!她怎么就不长啊!

    “外面的花灯你看了没有,可好看了,大哥给我买了好几个,我要送给父皇、母后,皇姐,还有你。”

    小人儿也不问她要不要,颇有气势的回过头:“小凳子,快去把那个兔子花灯拿来。”

    “哎,好嘞,殿下,这就去拿。”那个叫小凳子的太监也不过七八岁的模样,将手中的糖放好,跑去拿花灯了。

    乐怡很是吃惊的望着他,不但个子长了,讲话怎么也麻溜极了,这也太快了吧!

    燕子瑞可不知道她想些什么,拉着她去吃糖,又见乐怡盯着他黏糊糊的还粘在她袖口上的手,嘿嘿傻笑,马上放开了她的袖子。

    蔚迟盈见了这包子般可爱的三殿下,不但心痒痒,手也痒痒,很想过去捏捏他的脸。不过也就想想而已,这可是三皇子,惹不得!

    两桌分男女坐下,燕子瑞死活不去那桌,问乐怡兔子花灯好不好看。

    确实,这个比刚才林宽买的要精致许多,就点了点头。

    燕子瑞很高兴,悄悄告诉她,他给自己买了个乌龟的花灯,因为龟兔赛跑中,乌龟最后赢了兔子啦。

    然后得意的哈哈哈的笑了起来。

    乐怡嘴巴都成了一个o型,故事是故事,谁会真的把自己比作乌龟啊!好吧,她放心了,这还是个小笨蛋。

    他们两还没入座,在沿着窗户而放的椅子边说话,直到杨乐怡又捕捉到燕子桢射过来的目光,忙冲他咧嘴笑,拉着燕子瑞入座了,

    得罪不起躲得起!

    她也不知道怎么了,为什么燕子桢看着她的眼神总是带着一丝审视。

    没错!就是审视!如果她真的是个孩子,那是绝对不会看出来的。可她不是啊,所以,她看的清清楚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静蓉和静月两姐妹并没有见过三皇子,几人坐在一处吃东西刚开始有些拘束,不过和见他和乐怡玩的极好,也就慢慢放松了,几人一起有说有笑。

    那边的杨文林是个耐不住性子的,见这边好玩,拉着二皇子过来了。一时间,这几人弄出的动静比杨启成那一桌还要热闹。

    这下子又让孟杨心里不是滋味起来,心想回头也生他七八个,比哪一家都热闹!

    谁知林宽把他嘀咕的话给听了进去,拍着他的肩膀说道:“还得继续努力!”

    气的孟杨想揍人,随即想到这桌上还有一堆半大不小的孩子,也就悻悻然的作罢。

    乐的林宽哈哈大笑。

    愉快的时光过的很快,分别的时候,燕子瑞依依不舍,让杨乐怡来找他玩,因为母后有宝宝了,不能再陪他了。

    旁边的小凳子吓得不得了,赶紧将二人拉到一边,告诉三皇子这事儿可不能随意说。

    燕子瑞气呼呼的,乐怡又不是外人,怎么不能说,他才没有随意说好不好!

    乐怡也没想到,原来是皇后怀孕了,难怪连大朝会都免了。

    见小凳子张着嘴不敢反驳,苦着一张脸看着她,她拍了拍燕子瑞,瞪了他一眼,又安抚小凳子说自己不会乱说的,这才让小凳子舒了口气。

    燕子瑞不高兴了,甩了甩手就走了,小凳子笑的尴尬,忙行了礼随他去了。

第三十二章 不舍() 
小孩子的心情似三月天,乐怡才不管他呢,和静蓉姐妹分手后,一家人?13??回府了。

    当天晚上,杨启安就将要回边城几年的事情告诉了柳氏,害的她半夜都没睡着,既高兴又难过,天快亮了才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第二天早上,杨启安交待秦嬷嬷不要叫醒她,自己和大哥先去老夫人的院子说这事儿了。

    等到柳氏起来后,已经很晚了,匆匆忙忙梳洗后随口吃了点东西就去了婆母的院子。

    屋子里,老夫人就这么一直看着小孙女,见她饶有兴趣的摆着棋子玩儿。

    手中的佛珠有一搭没一搭的转着。

    王嬷嬷见她如此,端了养生茶,劝她喝一口。

    她摇摇头,实在是没心情。

    王嬷嬷正要再劝,柳氏走了进来。

    她放下杯子,又去准备柳氏的茶水。

    柳雪很不好意思,今儿起的太晚,呐呐的叫了声:“娘!”

    老夫人见她眼下的黑眼圈,知道她晚上必定没睡好,长叹一口气:“没事,要是我啊,怕是一整晚睡不着了。”

    说完,动了动身体,都快坐僵了。

    乐怡见母亲来了,甜甜的喊了声娘,见祖母似乎腿麻了,赶紧给她捶腿。

    柳氏也要上前,老夫人忙摆手,说道:“罢了,罢了,不过是坐久了,起来活动活动就好。”

    慈爱的摸了摸孙女的头,让她接着玩。

    柳氏搀着她,小心的在屋里来回走了几圈。

    “春梅今儿个是不是要回来了?”春梅是老夫人身边刚提上来的大丫鬟。

    “已经回来了,我让她先去收拾收拾。”

    “娘,您这屋里还是得加人,就嬷嬷和春梅两人实在是太少了。”

    老夫人虽然喜欢热闹,但又不喜欢伺候的人多,好多事情都是自己动手做。她的意思是什么都不做,人会老的更快。

    “暂时不用了,你们快走了,带不走那么多人,到时候除了守院子的,其他人就先来我这里。”

    “娘!”柳氏很难过,婆母语气中的低落她还是听的出来的。

    “这是好事,是皇上给的一条明路。孩子们渐渐的大了,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对老二也是一个磨练的好机会!”

    见儿媳妇眼圈红了,叹了口气:“我知道这么多年,我们一家人就没分开过,突然分开,多少会不适应。可也是好事一桩,你和你大嫂的娘家人都在边城,亲家年纪也大了,这几年能多陪陪他们尽尽孝道比什么都强。”

    王嬷嬷端了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