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欢-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后和华姑姑看了后都很高兴,这不,又赏了些布匹绸缎和吃食下来,其中有匹料子一看就是给孩子用的,还传了旨意,过年前让老夫人一家来宫中一趟,一定要将五小姐给带上。

    于是,老夫人让针线房将那匹布料给乐怡做了身小棉袄,准备去宫里的时候穿上。

    蔚迟盈一路走过来,觉得这皇上御赐的武平侯府确实大气轩昂,不比国公府差,但从二夫人和老夫人屋里的陈设来看,都简单至极,她倒是看不出来东西的好坏,但东西的多少总归一眼就能看到。

    又见老夫人婆媳三人穿戴都较为朴素,但干净利落,让人看上去很舒服。

    而且老夫人极为和蔼,让一直较为跳脱的她在老夫人面前规矩极了,有问必答还能举一反三活跃气氛,一时间倒是让人刮目相看。

    尤其是柳氏,这和在她院子里差别也太大了。不过也好,可别吓着婆母了!

    白嬷嬷看的更是觉得该好好哭一场,要是夫人能一直如此,还怕不招人喜欢吗!

    她给杨文德和杨文华的见面礼和杨文康是一样的,都是一柄长剑,喜的两人连声道谢,不过毕竟年长些,忍着没拿出来把玩。

    很快,杨启安和杨启成就带着孟杨进了内院。

    这孟杨又给了杨家人一个意外,个子高瘦高瘦的,虽然没有帅气到让人眼前一亮,可也不差,人也不像传闻中说的张狂到无礼,且夫妻二人见了彼此后各自面带笑意,可见感情还是不错的。

    给老夫人问过安后,一帮半大的孩子给他见礼。

    这位国公世子瞧着眼前一溜的乌黑脑袋,抬起脑袋那朝气蓬勃的面容,忍不住嫉妒起来。

    这要是给他老爹看见了,又得拿着扫把追着他打出几条街了!唉!

    最边上还站着个小豆丁,长的确实可爱极了,难怪盈儿总是念个不停。

    唉,羡慕啊!可想到蔚迟盈在一旁,忙又收敛了神色,免得她看到伤心。

    其实,对于孩子,他没大家说的那么喜爱,可事情已经逼到这份上了。没孩子,盈儿的日子最难过,他也就着急。

    大家见过礼,说了些话后,二人也没久留,很快就走了。

    这一天,八卦之心流淌在每个人心中,连柳氏都忍不住和冯氏嘀咕,看着两人还挺般配的,感情也好,老国公爷就这样把人拆散也太狠心了吧!

    冯氏也疑惑,说是不是这世子的问题,夫人和小妾都有了,还是没孩子,这也不能怪蔚迟盈一人吧?

    刘嬷嬷悄悄接了口,因为没能怀孕,成婚第二年这夫妻二人都做了检查的,请的还是宫里专治此方面的太医,一点问题都没有。

    后来,老夫人抬了小妾,都先检查过身体,找的都是屁股大,看着好生养的。

    可还是没能生个一儿半女,可见这是老天注定的,说不定时辰还未到吧,总要受些折磨。

    众人一阵唏嘘,再是如此,还不是女人要受到更多的责难。

    冯氏柳氏更是觉得自己命好,这京中有小妾什么的人家真不少,即便是有了孩子了还不是照样纳妾,可见,有些时候,孩子也是个借口!

    边城虽然少纳妾,但也不是没有。

    还好,公公在世时和婆婆感情好,不存在这种事。她们和夫君成婚后,也不是马上就有孩子的,但公婆不但没责怪,反而不停的宽她们的心,更别说什么小妾的事了。

    如今瞧着京里的风气,虽说自从新皇登基后,以身作则,没有纳妃,这些王公大臣们收敛了许多,可也只是收敛而已!

    晚上等夫君回来后,还是要耳提面命一翻的,在外面应酬时可别惹事回来!

    妯娌二人对视一笑,可见是想到一块儿了。

    杨乐怡却想到这种情况在现代也出现过,夫妻二人结婚多年始终没有孩子,身体也正常,最终离了婚,又各自婚嫁后,倒是很快都生出了儿女。

    可那是现代啊,离婚对于男女双方都不算什么特别的事了。问题是这个朝代毕竟对于女人还是有诸多束缚的,男人休妻很正常,女人因此却没了多少后路可退。

    坐在院子里的小秋千上,悠悠的晃荡,有些小郁闷,这世子夫人很耿直,人也不错,真不希望她以后会落得不堪的地步啊!那孟杨说是对她好,可还不是接受了母亲给抬的小妾,哼,这在她心目中就大打折扣了!

第二十六章 年关() 
过了元旦,一家人又去宫里拜见了皇后。

    皇后赏了很多的吃食,13还有宫中御膳房特意腌制的各种腊味,年节的气氛愈发的浓烈了起来。

    这次她没有见到大皇子,二皇子也只露了个面,倒是小不点三皇子一个劲的缠着她,奶声奶气的学着上次杨乐怡的方式努力的做着自我介绍。

    杨乐怡都要膜拜他了,这都好几个月过去了,这小不点怎么还记得这事儿啊!可本着要培养革命友谊的信念,她耐心的听,还时不时的指导指导,终于能流畅的说完一整段了。

    哪知道这孩子会了这个接着让她说别的,她又不是相声演员好不好,哪有那么多说的。

    可申诉无门啊,这些宫女太监们哪敢违逆三皇子殿下啊,祖母她们又在说着事情,只当他们是玩闹呢。

    哼哼,杨乐怡不高兴了,狠狠的瞪了小不点一眼,谁知,这家伙乐呵呵的扑了上来,差点将她的腰都给扑折了。

    杨乐怡赶紧拉住他,伸出指头在唇边嘘声,示意他坐好。

    见他听话的坐着,她装模作样的咳咳,又摸了摸下巴,好似下巴有胡子一般,这才开口讲起了故事。

    小不点立刻被吸引了,忍不住往她这儿挪挪,乖乖的听她讲。

    乐怡一边说,一边摸摸他肉乎乎的脸蛋,手感真好,难怪哥哥们老是想捏她,又捏了捏他的小胖手,小胳膊,嗯,真好捏。

    她可瞧不见一旁宫女们的脸色,这五小姐明明就是拿她们的三殿下当玩具啊,偏偏殿下也不反抗,好像还很舒服似的。她们偷偷看了看皇后那边,幸好,没往这儿看!

    很快,讲了两个故事后,三皇子的小脑袋就耷拉在她的肩上了,乐怡也哈欠连天,讲着讲着,头挨着他的头也睡着了。

    守着的宫女马上拿了薄被给二人盖上,屋子里炭火很足,两人进来后玩耍了一会又脱了外面的大袄子,倒是不用盖上许多,一会醒了再加件衣服就好。

    那边何皇后没听见他们的说话声,走过来一看,两个孩子依偎着睡着了,别提有多可爱了。

    “这样怕是三皇子睡不踏实,还是把乐怡抱过来吧。”毕竟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老夫人怕犯了皇家什么忌讳。况且一个是女孩子,一个是男孩子,虽然都很小,但女孩子还是吃亏些。

    “呵呵,不用,孩子都还小,叫醒了容易哭闹,就让她们睡会吧。这么大点的孩子还不需要忌讳什么,能有个玩伴是极好的事,这大了之后啊,想这样天真无邪都难了。”

    “是,是老身多想了。”几次接触下来,这位何皇后给老夫人的印象很好,虽说不是出身名门望族,但更平易近人。

    何皇后微微一笑,将被子拢了拢,想起一件事情,不由眼眸一亮,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期盼,再过几天,就能确认了,实在是没想到她还能再有孩子。

    看着杨乐怡那张粉粉的小脸蛋,内心更是欢喜,如果真有了,这次她好希望能生个如乐怡般的女孩子。

    宫中寂寞,家人又都在江南,来京一趟也是不便。

    后宫更简单,除了两个皇上在做皇子时的通房丫鬟,就没了别人。

    皇上登基后,也没纳妃,两个通房都抬了婕妤。

    其中王婕妤生了一对双胞女儿,赵婕妤没有生育。所以让她操心的事实在不多。

    燕万泽是个非常勤勉的皇帝,经常在御书房很晚,有时就歇在那里。其余的时间多半都在她这儿,去两位婕妤那儿比较少,对于两个女儿也都一般般,没有表现在特殊的重视,这让她一度认为皇上是不喜欢女儿的。

    可见他与乐怡相处,又打破了她的想法。

    在为数不多的杨家人进宫时,他都会过来坐坐,每次杨乐怡都很开心的和他说着话,一个四岁的娃娃能说什么?可皇上却很有耐心的听,时而还应上一句。

    不像对待两个公主,很是平淡。所以两个公主见到他都不敢大声说话。

    而且每次临走时,这孩子都要反复说,让皇上不要太过操劳,不要熬夜,身体一定放在第一位。

    说完皇上了,又跑过来跟她说,让她多吃点饭,因为她太瘦了,每次吃完饭之后要去花园里散步消食。

    每次她这么唠唠叨叨的,杨老夫人和冯氏、柳氏尴尬不已的样子,实在让她觉得有些好笑。

    感觉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四岁的孩子,说真的,何皇后一直觉得这真和自己的女儿都差不多了。想到上次她爹娘来京城时,她也天天这么絮叨,其实就是盼望自己的爹娘能够身体康健。

    所以,也难怪皇上这么喜欢她,她也喜欢的紧。

    杨乐怡和燕子瑞没睡多久便醒了,收拾妥当后也到了出宫的时候了。

    今儿个皇上并没有过来,乐怡有些失望,每次他过来静静的听她说话,真的和前世的爸爸一模一样,只是没有爸爸那么爱笑而已。

    想起以前,每天到家都会把一天发生的事添油加醋的和老爸说一遍,逗得他总是哈哈大笑,她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所以,现在见到皇帝,她也忍不住化身为话痨,不停的说,不停的说,虽然他没大笑,可每次都会很认真的听她讲啊,这可是给了她莫大的鼓励。

    而且说的口渴了,还递杯水给她,这个习惯也和老爸一样。

    见她失望的小表情,何皇后只能感叹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了。

    在边城,老将军的救命之恩,杨家两兄弟的辅助之义,再到如今和这孩子更像父女间的关系,比之和皇帝自己的两个公主都要亲近许多。

    见她们走了,何皇后也觉疲累,摸了摸肚子,便也躺下休息。

    临近年关,京城的街道比往常更加热闹起来,铺子里、酒楼里进出的客人也比平日多了一倍。甚至有的伙计在这寒冷的冬天忙到额头出汗,可即便这样,大家反而比往常更开心!客人多了,生意好了,意味着这个年东家的红包能给的多些,也好回家和爹娘、老婆孩子好好过个年!

    附近的一些小街道,增加了很多临时的小摊位,以供京城附近村落的农民使用,他们带来的多半是自己栽种的瓜果,腌制品以及运气好捕猎到的野味。做法有别于城里,味道还不错,且年节到了,尝个鲜也未尝不可,因此每天的生意倒是非常不错。而他们也能带些城里的新鲜吃食和小物件回家,还能扯些好看的布料回去,所以人人都非常热情,看着都让买的人心情舒畅。

    京里维持治安的官兵比平日里走的更勤,杨启安领着几个兵吏走在城东的集市上。

第二十七章 往事() 
看着人来人往的热热闹闹的场面,他不由暗叹,在边城,哪里会有这么?13??快的场面,更没有这么繁荣的场景。

    可见皇上这几年是用了多少的心思!想起近一个月他参与巡查的行列,接触了很多京中底层官吏,从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