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QQ农场主-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矫情,那个馍馍,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难以下咽,因为放了一上午,已经完全冷了,很硬。而且,山里面没有机器磨,都是手推磨子,荞麦面非常粗,全是颗粒,没有任何馅,没有任何味道。

    长久以来,贫苦是大凉山地区给人的印象,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大凉山居民多数生活贫困,教育也面临困境。

    王强的老家位于这个中国最蛮荒的地区,距离西昌约五十公里,位于MN县沙坝镇玉马山村。

    严格的要说起来,王强一家是不属于这个地方的人。他的爷爷奶奶只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躲避鬼子来到了这里安家落户,算是这里为数不多的外地人。

    这里绝大部分都是彝族,汉族人很少,不过这里的人很淳朴,没有外界的那么多花花肠子。

    说这里苦,主要是体现在住宿的简陋:两间低矮的土坯茅草房、一个牛棚,就是王强的家。

    像现在的这种情况,也怪不得王强的父母,宁愿出去在环境极其恶劣的矿场井下打工,也是非要走出这个山沟沟了。

    这处老屋,简陋得没有一个能够称上厨房的地方,王强放下了自身的行囊,收拾了一个多时辰,才把基本上的卫生打扫干净。

    拿着买回来的钱纸蜡烛香,去到后山的双亲坟前拜祭了一番,天色已经缓缓地暗了下来,吃了两包买回的方便面,开始上床休息,盖着有点潮湿的被子,耳畔萦绕着老鼠爬房梁的窸窸窣窣的声音,一夜未眠。

第三章 一级农场() 
一大清早,王强匆匆的洗漱了一下,又是两包方便面下肚,有些患得患失的来到了后山。

    虽然这里十分的贫穷,这个小山村拢共也没有三十户人家,但是这里的荒山野岭极多,只是由于水源的匮乏,大多是一片枯黄,暮气沉沉。

    属于王强家的田地很少,不足两亩,但是却有着两座山头和三座土岭都是属于他家的。

    因为这里的贫苦堪比非洲最贫苦的地方,就算是王强已经离家两年,也没有被任何人霸占了去。

    这三座土岭和两座小山足有七八平方公里,紧紧地挨着在一起,把牛虻家围在中间的一处坡谷之中。

    “超级农场外挂”这么吓人的东西,当然要小心翼翼的隐藏起来才行,虽然这里很少来人,距离王强家最近的一户人家,也要在五里开外。

    在外界打拼了两年的王强知道,但凡这个不可思议的消息暴露出去了一丝,迎接自己的命运将会是何等的悲催,估计生不如死是最好的结局了,不由得他不小心再小心。

    花了一刻多钟,沿着小山攀上了四五百米,来到了接近山顶的一处乱石堆中间,细细的打量了一下周边的环境,满意的点了点头之后才停了下来。

    如今所在的这片乱石堆十分的隐秘,到处都是怪石嶙峋,王强也是在小时候偶尔来到了这里,除非走进来,从乱石堆的外面根本就看不到这里。

    “最关键的时候到了,以后顿顿吃肉还是喝汤,就看这一回了!”

    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来到,王强深深的吸了一口大气,蹲下身子,把自己的双眼闭上,微微抖颤着的右手轻轻地按在地上:“具现QQ超级外挂农场!”

    随着心神的默念,地面之上传来一阵阵微微的颤抖,持续了一刻钟左右才停止了下来。

    王强却还是不敢睁开自己的双眼,深怕这是南柯一梦。又过去了一会,才把心一横,瞪开了自己的双眼,瞬间被惊得呆滞当场:

    眼前的乱石堆之中,出现了一片土地,一片黑幽幽、一看就是肥美之极的土地。

    在这片方圆一平方里的土地正中,有着一个九米方圆的圆形泉眼。泉眼的泉水清澈透明,不满不溢,水面堪堪离着地面有着一指高的距离,很是神奇。

    除此之外,这片土地之上暂时还没有发现什么特殊的地方。

    “这泉水看起来十分不错,不知道好不好喝?”

    王强按耐住心里面的激动,爬了一刻多钟的山,却是有些渴了,于是俯下身子就着泉眼喝了一口。

    “咕噜……”

    哪里想得到?这泉水甘冽清甜,要比那些什么鲜橙汁、可乐之类的饮品好喝了许多,一入口顿时就是停不下来,足足灌满了一肚子泉水,王强才抬起头来打了个饱嗝,马上变得神采奕奕,浑身的疲劳不翼而飞!

    “卧槽!这泉水也实在是太神奇了一点!”

    缓过神来的王强被惊吓得不小,“不说别的,老子光光是卖水都能够成为一个百万富翁了!”

    不过,王强也知道,这只是想想而已:要是自己把这么神奇的泉水暴露出去,估计这个超级QQ农场今后再也没有自己的什么事了,想想就是心惊胆战。

    “恭喜宿主,具现本QQ超级外挂农场成功,作为第一次具现本农场的奖励,发放农场主房屋一间,初始等级为一级,最高可以升到三级。”

    一道悦耳的声音姗姗来迟,那不知道从何处响起的话音刚刚落下,在距离泉眼旁边米许位置,出现了一间精致的木屋。

    这间造型别致无比的木屋,只有一百来个平方米宽大,高也是在一丈左右,呈红黄色,仿佛是浑然一体,更是散发着微微的清香,让人闻之就是精神一振。

    “好!哈哈哈……这感情好,老子也算是有着一间别墅了,虽然看起来不大,但不是还能够升级的么?要不了多久,哥就能够住上大别墅了。”

    王强立即狂喜不已:正愁没有一个舒适的地方居住,这下是想瞌睡就来了枕头,太及时了。

    稍倾,走进木屋之中,发现里面和一般的商品房差不多,两房一厅、一个厨房和一个卫生间。

    其它的房间什么家具都没有,就连卧室之中只是有着一张大床,一张书桌,一只方凳。

    足有一丈方圆的大木床上面,还有着一套精美之极的锦绣床上用品,席子、被子、床单和大枕头齐全,其华美的程度要远远地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虽然卧室的摆设是简单得不能够再简单,但是这套家具那雕龙刻凤的样式和红黄发亮的木质,却是让王强惊心不已,尤其是那宛如一个整体的鬼斧神工,更是隐隐的散发着渗人心脾的幽香,估计其珍贵程度要超出了地球上面的所有家具,价值连城。

    “等等……”王强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连忙跑出了这片黑土地,发现这座山头被黑土地涨大了许多:“在老家这里,最多能够把超级农场升到三级,就要离开这里了,否则肯定会被人发现。”

    “不过,按照信息所说,农场是有一次免费搬迁的机会的,要不然麻烦就大了。”看着眼前的变故,王强有些忧心忡忡。

    “管它呢!升到三级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到时候再说吧。”

    暂时放下了心思的王强,开始考虑种植和养殖的问题,“按照现在的一级农场信息显示,只是可以种植一种植物,养殖一种畜禽,该选择什么好呢?”

    喜忧参半的王强走出了木屋,详细的看了一下银色光幕的信息,有些为难,开始埋头苦思了起来。

    “不知道我家寄养在阿牛他们家那里的那一头老黄牛,还活着不?”

    突然之间,王强想到了自家的那一头老黄牛“大黄”。

    “大黄”是王强八岁那年被他父亲买回来的,几乎是陪着王强一起长大,是他最好的伙伴,没有之一,就连从小玩到大的死党阿牛也没有“大黄”来得亲近。

    王强家在其父母出去打工之前,堪称这个小山沟最穷的人家,唯一值点钱的也就是那头老黄牛“大黄”了。王强的少年几乎都是和它一起渡过,可以说是相依为命,感情自然是无比深厚。

    这头老黄牛的命也真的是很长,从来就没有得过什么病,虽然在六年前王强父母都出去打工,他也去县城读书,把它交给了村上的阿牛家寄养,但是两年前王强父母去世之时还是活得好好地。

    刚一想到这里,王强却是待不住了,心急火燎的下了山。

    走进自家的土胚房之中,打开大背包,拿着买回来的一点礼品出了家门,朝着跟自己家隔了三个山头的阿牛家疾步走去。

第四章 大黄() 
半个时辰之后,王强来到了阿牛家,一个长得五大三粗的魁梧青年刚刚走出家门,抬头看见王强,瞬间大喜:

    “阿强,你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也不叫哥哥过去叙叙!”

    “呵呵!昨天刚刚回来,这不,今天一大早就过来看你来了。”见到儿时的好伙伴,王强也是十分高兴,冲过去对着阿牛的胸口就是一拳。

    “哎吆!阿强你什么时候的力气变得这么大了?这一拳真够劲!”

    被王强一拳打了一个趔趄,阿牛极其吃惊的瞪着一双牛眼看着王强。

    “我的力气很大么?莫不是……”

    王强瞬间想到了什么,在狂喜之余又有些心惊肉跳:估计是那神奇的泉水的效果,但那样也实在是太吓人了一点!

    “嘿嘿,出去了两年,长大了两岁,力气当然要大了许多,不然才是不正常了……”

    打了一个哈哈,把阿牛糊弄过去,两人开始高高兴兴的交谈起来。

    这阿牛,有个让人极其无语的名字,叫做:牛日乐。也不知道他爹妈究竟是要多有才?才能够想出这么一个奇葩的名字出来。

    阿牛家和王强家不同,他们家主要是放养牲畜为生。

    山上养的牲畜拉到山下,山下的商贩,会把价钱压得很低,但是因为没有能够获取金钱的其它渠道,他们也只能把牲畜卖给当地的商贩,他们再用获得的仅有的钱买一些油盐米面,也是堪堪的能够生活下去而已。

    而且,因为山路实在是太崎岖难行,大件的东西根本就背不上来,一次只能背三四十斤,他们一年几乎所有的口粮是玉米和土豆。

    在自己的爹娘去世之后,王强也想要叫着自己的发小一起出去打工,以阿牛天生强悍的体魄,有的是力气,想来到哪个地方都不愁找不到事情做。

    然而阿牛的爹娘却是两个死心眼的人,说什么也不愿意让自己的独子离家,因此两人一分开就是两年没有见面。

    阿牛还有着一个妹妹,现在只有十三岁左右,刚刚读初中,平时都住在遥远的学校,每一个星期也只是回来一次。

    上学对于这里的大多数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美梦,能上学的孩子就是一种幸运。

    但是除了读初中、高中要住校之外,那些上小学的孩子每天早上五点就要从家里出发,跋涉近三个小时,才能保证上学不迟到,对于一些孩子来说,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无奈的酸楚。

    他们几乎穿的都是拖鞋和军胶鞋,相比之下有军胶鞋穿,在崎岖的山路上是一种幸运。

    相比较鞋子的破烂而言,衣服的褴褛,是不足以帮助他们抵御山上刀割般的寒风的。衣不蔽体,可能言过其实,但是衣衫褴褛可以准确的形容这一切。

    学校太远,也没有公路可走,孩子们每天都穿过一座一座的木桥,翻山越岭的前去上学。那些木桥看上去已经有很多年历史,虽然年久失修,但不知道承载了多少代的学生。

    教育是唯一改变贫穷的捷径,但当地教师工作量大,再加上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