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受总是在死-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代人的老师,那便真的是传道解惑,传授的也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做人的哲学,办公的尺度和方法,能为人师者,必有所长。

    “纪嘉”原来是按照纪国清的意思,拜了一位手上无权,但清名远播的御史,但这位御史其实并无过人之处,更是只知专研的酸儒,性格吹毛求疵,教导僵化,没有为人师的本事,纪嘉远就不打算再拜他为师的。

    科举尚未实行,想做天子门生是不可能的。

    拜入宰相门下,纪嘉的身份又不够格。过几年科举实行,宰相一派会被狠狠打压,以便于君主中央集权,纪嘉可不想竹篮打水,所以宰相门生是不考虑的。

    纪嘉本打算今晚好好思考这件事的,谁知道齐墨便来了,提出了这个令他头疼的问题。

    拜师太重要了,老师的品行高洁,作为他的学生就有许多方便之处了。当然,为了保持自己的好声名,老师收徒之时,也会各种考察,因为一旦不慎,整个清名都会毁之一旦,学生出息的话,那老师也是脸上又添光。

    跟“今天你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你为荣”是一样的道理。

    齐墨的父亲齐垚,也是一位传奇人物。

    前朝暴虐,当年□□皇帝揭竿而起,是这位并肩王第一个支持,齐家在本地本是有名望的大富豪。士农工商,哪怕家财万贯,齐家地位却并不高。□□皇帝起义之后,齐垚便是又送钱送粮做了第一批革命者,后来更是亲上战场立下赫赫战功,数次救下□□皇帝,大腿抱的又牢固又顺畅,□□登上大宝之后,便封了这位齐垚做并肩王,掌十万兵权,光宗耀祖了。

    这位大宇曾经的战神,在大宇那可是国民男神,哪怕他现在老了,提起他的名字,没有一个不尊敬的,千里外料敌在前的智慧,一夫当关的勇猛,惩奸扬善的嫉恶如仇,活生生的大英雄。

    有了老王爷做老师,就是在京中,横着走也没有问题了,绝对是对付纪谦的一大助力!

    齐墨露出期待的笑容,“纪嘉,我父亲正缺一位门生,你意下如何?”

    抿抿唇,纪嘉点头,既没有显得迫不及待,也不会显得敷衍草率,眼神沉稳,凤眼流转之时又显出几分狡黠来,“纪嘉,却之不恭,定不会叫王爷失望。”

    齐墨闻言畅然大笑,笑罢眼神一厉,语气有些冷漠,“那么,我很期待,也希望你不是故做聪明。”

    纪嘉挑眉反问,“难道王爷在怀疑自己的判断?”

    齐墨的话纪嘉当然明白。

    并肩王府,看似风光无限,可背后也是危机重重,他有勇气乘上这艘大船,就要做好承受风浪的准备,谁都不想要一个会忘恩负义的队友。

    可这对于纪嘉来说,却是来之不易的机会!且,借了并肩王府的风,以后就会属于并肩王一派,危险重重。可是这些纪嘉都不在乎。

    其一,靠山已经来了!此时不抓住,还等什么呢?机遇总是伴随着危险不是吗?

    纪嘉话音一落,就听见齐墨朗声笑了起来,跟刚才都不同,这次齐墨露出了一种真实的笑意,也许是两人刚刚达成了协议,秉承用人不疑以收忠义的想法,所以也稍稍卸下了一些防备,对纪嘉的态度也随便了很多,“纪嘉,我还有一个问题。”

    “王爷请问。”纪嘉对新上任的上司很客气。

    “有没有人跟你说,你一生气就像个炮竹,一碰就炸?”齐墨语气之中充满了调侃,眼神一瞬不瞬的看着纪嘉,果不其然看见纪嘉脸上闪过恼怒,就哈哈笑了起来,笑的半点形象都没有,一手扶着腰一边指着纪嘉,“看吧,就是这样子,难怪之前总是吃那个纪谦的亏。”

    纪嘉气的吞了一口气,悄悄的瞪了齐墨一眼,冷哼道,“我吃亏还是吃糖跟你有什么关系,那炮仗也不是一碰就炸的,要点引线的!”

    齐墨见纪嘉瞪他,收敛了一丝笑容,摸了摸鼻子,心中叹了一口气,眼神悠长,“纪嘉,你真是个有趣的人。”

    “多谢夸奖,王爷您也是不遑多让。”纪嘉拱手做谦虚状,一脸“我不及你”的样子让齐墨心中更是开怀。

    “纪嘉,你还没回答我最初的问题呢?”齐墨嘴角含笑,如沐春风般舒适,让纪嘉情不自禁便问出声,“什么?”

    “嘉嘉貌若好女,又是个妙人,”齐墨温和的说出调侃的话,眼神却很认真,“我欲引嘉嘉为友,不知嘉嘉以为如何?”

    “如果你的语气再正常一点的话,我会好好考虑的。”纪嘉说完这句,一脸嘲讽的看着齐墨,发现齐墨又笑了,还笑的格外开心,也忍不住勾了勾嘴角。

    齐墨,你也是个妙人,希望我们合作会顺利而愉快。

第39章 妒渐狂() 
比起在京中,也许齐墨在战场的时候更多一些。

    他虽然是承爵,但身上的军功却不少,进军营的时候也是从先锋军当起,一点一点累积战功,最后成为名副其实的元帅,在军中的威望一点都不必他父亲齐垚差。

    看着齐墨远去的背影,纪嘉轻声叹了一口气,也许是喜欢这种直来直去的感觉的,对于齐墨所说交朋友的事,纪嘉其实并不反感。比起那些皇子们,他更愿意与齐墨交好,至少不需要担心反骨的问题。

    而齐墨的心思,纪嘉也能猜到两分。

    京中世家子,处事习惯圆滑走中庸之道,假面不止一张,而并肩王府又是那样敏感的地位,齐墨又有断袖的名声在外,在京中,真心想与齐墨走在一处的,恐怕没有。

    不管齐墨的这个“交朋友”是否出自真心,对纪嘉来说,都没有什么坏处,反而……对提升齐墨心中,他的形象很有好处。

    当然断袖什么的……也绝不是看见个男人、或者好看点的男人就会喜欢、就会心动的。

    他自认没有令人一见钟情的资本。

    而且齐墨何等身份,真想要美少年,放出一句话来,但凡对自己长相有点信心的,恐怕是前仆后继的往他床上爬,哪会稀罕他这样再平常不过的人。

    况且。

    齐墨看他的眼神,有疑惑有好奇,却没有轻视,所以“貌若好女”,当真是夸赞吧。并不怎么讨人喜欢的称赞,也许真是如齐墨所说,想看他生气如炮仗般一点就炸的趣味也说不定。

    也真是让人喜欢不起来的恶趣味。

    当然一碰就炸也不是什么好习惯,可无奈,纪嘉就是这样的呢,从小娇惯着的,不可能没有一点脾气。

    ***

    也不知齐墨回去是怎么跟老王爷齐垚说的,没过几天纪嘉便收到了并肩王府的帖子,以齐墨名义发的,言辞之间很是亲近,于是纪嘉就忙起来了,先是被纪国清叫到书房好生嘱咐了一番,大意就是并肩王是他们惹不起的,行事要万万小心,切不可在家中那般随意,如果并肩王对他有什么不满,一定要赔一万个的不是,总而言之,不能让并肩王以及老王爷对他,或者说他们府上,起什么不悦的情绪。

    纪夫人也把他叫过去了,但与纪国清的无情就完全不同了,纪夫人只交待他行事要有分寸,说并肩王与国公爷是一样的人物,他只管尊敬就好,不必太过拘谨;老王妃曾出席她的及笄礼,作为“德容言功”出色的公宫教之以礼,是她的长辈,比较重视言行规矩,但为人和善,很容易相处,可以适当亲近。

    交待完了纪夫人轻轻的笑,“嘉儿好运气。我本已是腆着脸,套了当年的交情,跟尊仪王妃身边的老嬷嬷通信了几回,准备寻个机会,带你去见见尊仪王妃,争取老王爷那儿去露个脸,你若是争气,也能得老王爷教导。没想到小王爷竟与嘉儿交好,省了母亲好多功夫。”

    纪嘉在旁边陪着笑。

    “不过你也不可自傲,作出张扬的形状来,”纪夫人敲了敲纪嘉的额头,告诫道,“王爷与你相交,才将你引见给老王爷,老王爷看不看得上你,也是需要你努力的,明白吗?”

    虽然信任儿子能做好,纪夫人还是忍不住担心。

    纪嘉笑着应了,再一次感受到纪夫人对纪嘉深厚的感情。纪夫人句句都是教导,叫原来失意的纪嘉听了未必会领情,说不定还会有逆反情绪,但纪嘉不同,他身在局外,看的很清楚。

    原文之中,纪嘉与齐墨不熟,但也有一带而过纪夫人带着纪嘉去拜访尊仪王妃,却因为纪嘉表现不佳,尊仪王妃便婉拒了让纪嘉拜入老王爷门下的打算。

    纪夫人又看向纪嘉,目光满是鼓励与平和,一面积极的鼓舞着纪嘉,一面也是安慰他的心境,“嘉儿,你去吧。尽人事听天命,不必太过介怀。”

    “母亲,我晓得的,你且安心。”纪嘉点头,转身出了院子,等纪嘉走了,纪婉才从内间转了出来,坐在了纪夫人旁边,拉住了纪夫人的手握紧。

    “嘉儿长大了……”纪夫人握住女儿的手,在手背上轻拍,眼角有些湿润,“好像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就离开了襁褓,反而叫我有些不舍了。”

    “这是好事。”纪婉笑的温柔,轻声劝慰这纪夫人,“母亲怎么反而伤心呢?母亲快别湿了眼角,叫妤儿看见又该闹了。”

    纪夫人一笑,拿帕子抹了抹眼角,又才转了话头去问纪婉,心中放下了纪嘉的事,得之我幸,老王爷今年已是年逾六十,收门生的事不该强求,嘉儿聪颖,若不能拜入门下,得一二指点是没有问题的。

    老王爷的指点一二,胜过嘉儿自己摸索一两年,该知足了。

    纪婉轻笑起来,她明年就要出嫁了,母家兄弟越有出息,她才能让未来婆家高看一眼,更加有脸面,有话语权,对于纪母培养纪嘉,她当然是无数支持的,嫡系同气连枝,他们荣辱与共;可不像那些个没眼力见的,成天就想着怎么让他们跌面子,凭着这个,还想让别人瞧得起他么。

    ***

    纪嘉上了马车,带着礼物上了路。

    若真能拜入老王爷门下,他自然是受益无穷的,几乎是解决了他的规划其中的第一条,他就有了坚实无比的后盾了。

    老王爷是老一辈人心中的战神,是全民英雄,当年太…祖皇帝政…权刚立,四面楚歌情况岂是危急可以形容的?齐垚带着士兵四处征战,终于让太…祖皇帝坐上了大宝。封赏有功之臣之时,老王爷的声望不可谓不大,而这位老王爷也很聪明,十分明白卧榻之旁不容猛虎的道理,在建…国后,立马上交兵权表示并无二心,如此一来。□□皇帝为了留下贤君之名,硬是给他封了并肩王,收回了籍军三十万,给了齐垚十万兵权,荣极一时。

    老王爷行事便更加谨慎,几乎是完全蛰伏了下来,明明封赏最大,却最为低调,朝政那边也渐渐退出了权利中心。

    国将定,但边疆不宁。

    游牧民族与中原人民的矛盾永无休止。

    西凉虎视眈眈,胡族人也并不安分,大宇从来没有能安心的时候,每到秋冬,西凉总会集结人马前来抢掠,偶尔还会爆发规模性战…争,这位老王爷便如定心丸一般,有他,大宇的百姓根本不担心西凉人会打进国门。

    纪嘉觉得这很可能是并肩王没有被卸磨杀驴的原因之一。还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并肩王实在是聪明,情商智商都高,皇帝想要对付他,伤脑筋的很。

    纪谦后来辅佐三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