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农家大亨-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囤是没吱声,但这位赵老头儿却按捺不住地开始点名儿啦。

    躲得老远,结果却仍被人喊了外号的“刘眼镜”刘干部只好讪讪地走上前来:“啊,老赵同志,好久不见了,你现在还在东方公园下棋吗?”

    赵老头马上一变脸,也很客气:“有两天没见了,刘同志,我现在不敢去下棋了,万一你们要是高兴了去公园里执法,给我也来个暂扣棋子,那可就要了我老命了。你们都知道的,那副棋可是我的心肝宝贝。”

    刘眼镜连眉毛都没动一下,继续打哈哈:“老赵同志你真爱说笑,我们是照章行事,又不是跟老百姓过不去。我们把环境整治好了,大家出门也都觉得舒心。改天,改天一定跟您去公园下棋。”

    “您看看现在这街面上,到处都是乱丢的菜叶子,给我们的街道办增添了多少麻烦,老赵同志也理解我们的出发点吧。”

    “刘同志你这样一说,人民群众就更不理解了,你看看我们这块儿地儿,连一片菜叶子也没丢,为什么要罚我们的款扣我们的车呢。”

    “现在的基层干部作工作要讲作风,两袖清风才好加快建设,刘同志,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谁说不是呢,老赵同志。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基层工作不好做啊,很多人对我们的工作理解不到位,阻力很大啊。”

    满囤趁着这两位在这里你来我往打太极的功夫,手脚麻利地把周围摊位扔的那些烂菜叶全打扫干净了。

    这帮红袖章一来是没想到会遇见来管闲事的退休老干部,二来是没想到会有像满囤这样的,在众目睽睽之下还这么干的小贩,结果一来二去,这片儿菜场就给他扫得一片菜叶也见不着了。

    老赵老头儿一见满囤把地扫净了,就立刻大度地表示自己已经退休了,有觉悟,绝不会给年轻干部扯后腿,只发挥发挥余热,替老百姓做做监督工作。

    然后就气定神闲地等着刘眼镜发话。

    刘眼镜打官腔上很给力,奈何一帮队友不争气。

    现在让人把地都扫完了,连要罚款的借口都没有,还被人看见自己手下在试图沾菜贩子的便宜,只好硬着头皮教育满囤几句,让他把车拉走了事。

    赵老头就胜利地把满囤领着去了别处。

    满囤心想这老头儿倒底什么来头,不会还有个三女婿也管着另一家食堂吧,结果老头儿却把他带到了河边儿的露天菜场。

    这里是个自由市场,更乱,来买菜的都是普通百姓,菜都便宜,也就更难卖。

    好在他这一回出来的目标已经超期达成,左右无事,两人又蹲在一起聊起天了。

    老头儿根本就没什么架子,聊起天来也对满囤的遭遇充满同情,特别支持他出来卖菜谋生。

    满囤看着老头儿几次对着自己露的脚趾头的鞋叹气,也乐了。

    “啊,赶了点山路。”说着他不好意思地缩了缩脚趾头。

    “没什么,我当年还沿街要过饭。”老头一挥手,表示自己根本不在意。说完自己先感叹上了:

    “就该叫我的臭小子过来看看,叫他知道啥叫身在福中不知福。每天上班才几站路,就叫苦叫累,非要买自行车骑。结果自行车买来没两天,又嫌骑着上木工厂太远,非得往粮食局进。粮食局有那么好进吗?唉!”

    满囤最先是跟老头儿聊起他那副好象棋,结果从象棋就聊到了他儿子。一聊到儿子跟象棋,老头儿就立刻打开了话闸子。

    他一辈子别的爱好没有,就是爱下棋。他的宝贝棋子儿呢,就是他在木工厂工作的儿子在业余时间里,用下脚料给他做的,棋子做得精巧,一帮子爱下棋的老伙计个个都眼馋。

    老头儿虽然嘴上一口一个臭小子,但看起来心里是相当满意自己的孝顺儿子。

    一听说这位老头儿的儿子想往粮食局进,满囤心里也惊讶,就这么个衣着简朴的老头儿,看不出来居然是个能量人物啊,把子女们安排得都不错。

    至于往粮食局调嘛,粮食局里那是当年红透顶的好工作,人人都争破了头,想进去哪儿那么容易。

    老头叹了一口气,接着又是一气长叹:“但这小子也争气,在粮食局里给我干得还不赖。”

    满囤一听这话,差点儿没把眼珠子惊出来。他眨巴眨巴眼儿,心说这种事儿都办成了,您老人家还有什么可叹气的呢?

    “可今年春上我那老部下也退休了……这会儿管事儿的就是个酒囊饭袋,就知道吃吃吃!请他吃了几回饭,什么难弄吃什么!吃他个屁!当年我们干工作的时候,连老百姓的水也不喝!”

    满囤立刻又对这位老头儿充满敬意。

    “现在这个歪头的领导整天找我儿子的麻烦,想让他当临时工的侄子给顶上来。”老头儿一拍大腿:“不是我坦护我儿子,我儿子干什么都踏实细心。哪怕是让别的人来顶替我儿子的岗位,我都不好说什么,实在是他那个侄子太不正干,除了喝酒打架,啥也不行。”

    “眼看着我儿子跟对象过了节就要结婚了,现在这么一搅和,两个小年轻都吵了好几回架。”

    “鸡犬不宁啊,鸡犬不宁……”

    “当初就不该随了这小子的意,不该把他调出来。要是当初让他天天蹬个自行车上山,哪有后面这么多事儿,现在想回山上也不行了。”

    满囤又眨巴眨巴眼儿,问这老头儿:“老赵师傅,那你儿子现在上班的地方近吗?”

    “近啊,就两步路,还整天骑个自行车。”

    满囤揉了一把脸,他急需一辆自行车。来来回回几十里的山路,他实在是走怕了。

    但这年头,自行车在条件好的家庭里也算是一大件,钱是一方面,但光有钱还不行,还得有自行车票。

    满囤扒拉扒拉自己的掌心,今天自己是赚了不少钱,但连半个自行车也买不来。

    于是他也叹了口气:“老赵师傅,要我看呢,好汉不吃眼前亏,这新领导想吃什么就给他弄呗,他一个人还能吃多少?”

    “我们这老胳膊老腿儿的,上哪儿去给这混蛋抓野鸡野兔子?我儿子也是从小就不淘气,进了林子里比他老子还不如。买又买不着……”

    “我有。”

    老头儿立刻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激动地说:“孩子,卖给我,就当帮我家个忙,卖给我,我们出高价。”

    满囤犹豫了一下,然后问道:“一只穿山甲能摆平他吗?”

    老头儿听了这话,又是一脸的失望:“听说礼拜五就要调动了,现在抓已经来不及。”

    “今天中午就有。”

    老人重又激动起来,却有些不确定地看着他:“真要有,那就是帮了我们大忙了,孩子,你想怎么换?”

    说到这里,老人顿了一下,又看了一眼满囤的鞋,试着问道:“你想换新生的自行车?”

第三十六章() 
老人顿了一下,又看了看满囤破口的鞋,试探着问道:“孩儿,你想换我家新生的自行车?”

    接着自顾自地又点点头,感叹道:“也是啊也是啊,跟新生那小子比起来,孩子你可苦多了。”

    “我去跟新生说说,咳,车是他自己个儿攒钱买的。”老人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

    “孩子,你在这里……不,不,你跟我来。”说着,他就走在前面领路。

    老头儿一直把满囤带到了解放路粮店的后面的院子里,先把他带到车子棚,指着一辆半新的永久自行车跟他交待:“就是这辆。”

    粮食局到底是好单位,下属的解放路粮店的小院后面搭着宽敞的绿塑料车子棚,里面停着一大排自行车,半数都是新的。

    老头儿给他指的这一辆自行车还沿用着16世纪自行车的古板造型,28的型号,直把横梁,看着也是半新的样子,车条车梁擦得锃亮,看得出主人也是十分爱惜。

    满囤在楼下等着,老赵老头儿自己先上楼去找儿子去了。

    没一会儿就捏着车子钥匙走了下来。跟他一示意,钥匙环上露出挂着的指头肚大的用木头雕成的小柿子,刻得活灵活现。

    “孩子,我先推着车子去食堂,一会儿你还到食堂跟我们碰头吧。”

    满囤点点头。

    粮店离家属院的胡同确实不算太远,走路也就十分钟的样子,跟赵新生比起来,他确实更需要这辆车子。听说赵新生现在干的是出纳一类的文职,上下班多走走路也不见得是什么坏事。

    君子不夺人所好,那是因为君子没有真正在在深山里生活。赵新生同志,等我挣了钱,满囤想,买辆新车送你。

    满囤在街上转了一圈,约摸过了一个钟头,就去了赵家二女婿所在的食堂。

    把穿山甲仍然是拿条麻袋装了,找了背人的地方,打开给老赵老头儿看了一下。

    老人见是这么大一只,也在感慨,这么好一只东西,倒要送给那种混帐人吃,真是浪费了,说完就把麻袋捆好,转手交给了管事。

    原来食堂管事的才是赵家的二女婿,这次也没跟满囤说什么,只是结清菜钱后连着车钥匙一起塞给了满囤。

    离开的时候,满囤把自行车放到板车上,老人又送了他一段路,途中满囤讲了些他所见到的赶路人在山路上拉货的艰辛。

    老赵老头听着一直唏吁不已:“山里的乡亲们不容易,我这老同志也愿意为你们发挥一把余热,让我想想办法,孩子,你过段时间再来一趟,让我给你想想办法。”

    ==

    满囤有了自行车,终于能把腿儿给解放出来,来来回回的几十里的路程,再也不用白白浪费他大半天的时光。

    当下满囤就把板车儿往空间一收,跨上自行车,去了赵家人口中的木工厂,也就是赵新生同志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木工厂坐落在半山腰,道路笔直,路两旁基本上都还种着粮食。当年,此日的城市用地不比四十年后,丝毫见不到紧张的影子。

    不过一路的半上坡,蹬个车子费劲儿的很,当然,速度明显要比步行来得快。满囤弓着腰拼命蹬腿儿,看着对面的骑车人乘风而下,潇洒快意。

    蹬了有三站路的距离,就到了木工厂门前。

    满囤轻松切换交通工具,拉着板车,开始他的木工厂收破烂之旅。

    木工厂里终年飘散着油漆和木头的气味儿,地上到处都是刨花锯沫。

    满囤只说自己要收些锯沫拉回家做松花蛋,就跟里面人讲好了价格,先把锯沫统统收到了车上。代价不过是于今天卖剩下那小半车蔬菜。

    木工师傅一来乐得有人帮忙打扫,二来下班的时候还能发点鲜菜,满囤人看着又是本分的模样,就让他进来了。

    木工厂的师傅们都属于拿高工资的人,生活条件自然优越。耳朵上都夹着香烟,在工具台上还能看见随意摆着的半瓶白酒。倒是完全不在意这是个易燃的场所。

    这会儿也不是什么忙的时候,还有师傅自己在座位上拉着二胡,自得其乐。

    无用的木头下脚料堆在墙角,丢在地上,也在交易范围。虽然没什么用,但收集来可以当柴火。

    这些也就归了满囤,拿给看门的师傅一过眼,就也送到了板儿车上。

    木工厂里多的是等待阴干的家具,满囤也认真打听了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