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做担保,但这一切李鸿章都是骗他们的。

    李鸿章不以为意,但英国人戈登却怒了。得知李鸿章杀了郜永宽等人,这名英国人竟要和李鸿章决斗,认为他出尔反尔,使得自己的信誉受损。西方人比较重视契约精神,戈登觉得自己的信誉比生命还重要。

    而李鸿章却认为戈登是神经病,在他看来叛匪根本不是人,没必要讲什么信用,自己非但没有信誉的问题,反而是一种机智,智取了苏州。杀完郜永宽等人后,李鸿章的屠刀还没有放下,骗剩下的太平军放下武器后,在苏州城搞大屠杀,凡是不会讲当地苏州话的人一概杀掉,又继续杀害了数万太平军。

    苏州城内血流成河,如果郜永宽等人知道是这个下场他们还会轻易投降嘛?历史上接受招安大多没有好下场。

    苏州李鸿章的大开杀戒,让其攻打无锡和常州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阻击。

    无锡守将是潮王黄子隆,他是李秀成的女婿,虽然手上的士兵不多,但还是展示了太平军的英勇,战至最后一刻,兵败被俘后凌迟处死。

    常州的护王陈坤书是陈玉成的宗兄,也是广西的老兄弟,作战能力比黄子隆强很多,在常州一带率领两万太平军抵抗十万多淮军五个月,可以说是已经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最后李鸿章还是利用常胜军的重炮炸开了常州南北城墙十余丈,数万淮军蜂拥而入,护王陈坤书率人用旧木棺材封堵城墙,面对淮军密集的洋枪子弹,抵死不退,但清军炮火猛烈,手下志王中炮身亡后,陈坤书在常州破城后与敌人展开巷战,后率领太平军余下将士自小北门转战撤退至护王府,然后安扎石卡,筑垒抗击,用枪炮继续死战。

    当炮火停竭时,护王陈坤书麾下之太平军全部战死,清军开始涌入殿上,护王陈坤书裹住刀伤依然执着利刃在与清军酣斗,往来冲突十几个回合后,在肉搏战中力竭受伤后被俘。

    当护王陈坤书被押解到李鸿章面前时,他昂然直立,拒绝投降,愤然指出:“要不是洋人的军队协助你作战,我定叫你毫无办法从我手中夺取这城池。”

    陈坤书遇害后,清军将其头首悬于旗杆以威慑众人,但第二天天亮,悬首不翼而飞,有人说,此为陈坤书旧部盗取将其埋葬了。

    李鸿章夺取了苏锡常后,太平军在苏南的领地尽失,而此时天京还没有被曾国藩打下,杨小山扛着太平天国最后一口气在天京苦苦支撑。好在李鸿章知道曾国藩想独自拿下天京的心思,他一方面让淮军固守苏南各城,然后派主力南下攻打浙江的太平军,不与曾国藩争功。

    虽然淮军没有来天京,但天京的湘军已经够杨小山喝一壶的了,他还能力挽狂澜吗?

第324章 入天京() 
另一方面,杨小山设计阴了一把淮军离开常熟后,一边往天京赶,一边沿途征集粮草。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清军又坚壁清野。杨小山虽然竭尽全力,但也只能勉强凑够两百万斤粮食,听起来虽多,却只够天京二十万军民一个月的口粮。

    一轮明月挂在树梢,杨小山和吴如孝坐在树下的大青石下讨论着下一步行动。夜风刮在身上有些冷,但比起让人担忧的战事这些都算不得什么了。

    “老吴,过了这座小山,前面就是句容了。咱们俩分兵吧,我带一万人去天京,你带一万人在句容。”杨小山望着月亮,说出了自己琢磨了很久的想法。

    “东王,嫌我老吴年纪大,不带我了?天京危在旦夕,我老吴不是贪生怕死之人。”吴如孝有些激动,他虽然前额已经布满了皱纹,但精神还很矍铄。

    “天京已经被围很长时间了,粮食估计早就供应不上了。此次我们征粮不多,咱们两个如果都去,粮食压力更大。天京外各地都陷入苦战,遵王赖文光和侍王李世贤的队伍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增援过来,你留在句容这块丘陵地带,说不定在适当的时机能增援到我们。”杨小山脸色平静,声音沉着坚定。

    “好吧。”吴如孝望着杨小山清矍的面容,知道他肩上的担子很重,他既然能说出这个计划,必定是思索了很久,于是点点头道:“不过,你得答应我两件事。”

    “哦?你说吧。”杨小山有些意外,老吴这个人平时都闷闷的,很少说话,从来不抱怨也不提什么要求,自己交代的事他总是一声不吭坚决完成,这次还是第一次向自己开口。

    “第一:咱们分开后,粮食你全带走,我们躲在山里,山里不愁没吃的,第二:我得送你到天京门口,我带人吸引清妖离开,然后你再送粮食进天京。”吴如孝沉着道。

    “老哥!”杨小山有些动容,这才是真正的太平天国的老兄弟。

    “兄弟,这一别不知道能不能再见面,这也许是我老吴能为天国出的最后一份力。”吴如孝说得很坚定,很难想象再几年前,他还是一个只会打算盘,算账记账,管理仓库的大叔。战争能锻炼人,让一个文弱的人变得刚强起来。

    “拿水来,我们以水代酒。我们都要活下来,一直到再相聚的时刻。”杨小山招呼卫兵道。

    “东王,你此次去天京要比我危险的多,一定要珍惜生命,天国没有谁都行,但不能没有你,你是我们所有人的希望。”吴如孝接过水杯一饮而尽。

    杨小山走到老吴面前伸出有力的双臂把他紧紧抱住,低声道:“老哥,天京如果失陷,三天找不到我人你就立刻离开这里。千万别为了我,让大家都牺牲!”

    “东王。。。。。。”吴如孝激动道。

    杨小山没有再说话,转身离开了。

    按照两人的约定,吴如孝率一万人吸引天京东南侧湘军的注意并把他们调离后,杨小山率领另外一万人趁机押运粮草进了天京城。

    还是春天这个季节,还是走的朝阳门,还是押运粮草班师回朝,可一切都变了。雄伟的天津城墙千疮百孔,大街上杂物散乱,没人清理,人们的脸色灰白毫无精神气,与当年打破江南江北大营得胜回朝时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天京城简直是两个世界,而这种改变仅仅用了四年时间。

    天京的军民同样来欢迎他,但他们的注意力不是他这个东王,而是他带来的粮食。

    饥饿的人是没有尊严的,他们衣衫褴褛,头发散乱,生活对他们来说只有一件事,寻找食物。

    “不准抢!违者斩!”忠王李秀成及时派人过来保护粮车,所有的粮食都必须先入圣库再平均分配。

    “天京已经缺粮到这个地步了?”杨小山看到老百姓胆敢来抢粮车,看来天京的问题比他想得还要严重。

    “东王,现在还算好的,去年冬天的时候更惨,多少人都没熬过去。好在先前种在天京城里的谷物现在收获了一些,只能用谷皮和豆渣对付着。”李秀成叹了一口气。

    “天京的战事怎么样了?”杨小山更关心湘军的情况。

    李秀成脸红了红,愧疚道:“属下不才,曾国荃把雨花台挖得跟铁桶似的,跟乌龟似的怎么引诱都不出来,咱强攻又攻不下,他们占据这里把粮道掐断了,造成了天京现在这个样子。曾国藩的策略是把我们饿死困死在这里。”

    “天京城里还有多少军民?”杨小山继续问道。

    “大概还有二十万人,十万太平军,十万老百姓。”李秀成回答道。

    杨小山点点头,嘴里喃喃道:“没有粮食,战士就没力气打仗,没力气修墙。人们看不到希望,就没有士气,没有战斗意志。秀成,我此次也只是带了两百万斤粮食,只够一个月的量,一个月后,天京还是要断粮啊。”

    “属下也曾劝过天王让城别走,但天王坚决不肯,说天京就是小天堂,他哪都不去。属下也没有办法。”李秀成低头道。

    杨小山听完心里暗道:“这天王也不是糊涂蛋,现在的太平军已经不是那些热血沸腾的忠心教徒了。他是怕出天京后被其他人卖了,与其担这个风险,不如就在天京城死守。”

    “东王娘还好嘛?我先回家去看看她。”杨小山心中挂念巧妹,这么多年了终于回家了。

    李秀成脸色突然变了变,嘴里有些结巴。

    “你到底怎么了?她出事了?”杨小山见李秀成这个样子,心里面悬了起来。

    李秀成牙一咬,下跪悲声道:“东王娘一切都好,只是。。。。。。”

    “只是什么?”杨小山一把抓起李秀成的衣领,追问道。

    “只是您的干妹妹英子,她过世了。”李秀成悲切道。(英子就是当年武昌城巡抚常大淳的孙女,杨小山冒充她的哥哥去的僧王府。)

    “怎么可能?她才二十岁啊!她到底怎么死的?”杨小山咆哮道。

    “属下无能,她是被人害死的,可属下却没办法替她报仇。”李秀成强忍着,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第325章 回家() 
东王府,即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离开时还只是东王世子,现在已经是东王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那又如何呢?离开时天国坐拥半壁江山,蒸蒸日上,而现在却破败不堪,覆灭在即。一切已物是人非,恍如隔世。

    站在东王府大门前,杨小山心潮澎湃,不管怎么说自己终于回家了。

    “王爷!”听说杨小山回京,苏巧妹早就在东王府翘望,迎接丈夫回家。此刻她已顾不得人笑话,如小猫一般扑在杨小山怀里,死死搂住,生怕他再离开自己。

    杨小山搂着苏巧妹好一阵,才柔声道:“咱们回家说,站在这里惹人笑话。”

    苏巧妹脸一红这才放了手,两人走进自家府邸。杨小山望着巧妹打满补丁的衣服,责怪道:“你现在好歹都是东王娘了,怎么还穿着下人的衣服。”

    苏巧妹连忙把打着补丁的衣袖藏在身后,低头道:“好的衣服早就当掉了,换了些小米,我一个苦人家的孩子也穿不惯丝绸的衣服。”

    杨小山爱怜地看着苏巧妹,不忍道:“你真是一个不懂爱惜自己的傻女人。”杨小山不由想起了自己前世的奶奶,她什么都好,就是舍不得对自己好,什么好东西都先想着儿女,自己却一点享受意识都没有。

    “家里怎么就这么一点人了?这么大的王府你是怎么打扫的?”杨小山望着前来迎接的下人,稀稀拉拉不到二十个人,离开的时候杨秀清可是安排了上百人的家丁仆人的。

    “有的开小差了,有的被我安排回老家了。天国困难,圣库发放的粮食太少了,怎么都不够吃的。王府虽大,我早上扫一下,中午扫一下,晚上再扫一下,只要天天扫还是能扫干净的,人少了家里也不会太脏。”苏巧妹低声道。

    “你看你,好不容易把你养胖了一点,现在又都瘦回去了。这个李秀成怎么也不照顾你一点,回头我去找他算账。”杨小山拉过巧妹的手,这哪是王娘的手,这就是一双劳动人民的手,一双天天干活的手。

    “别,忠王好几次派人过来帮我料理王府,我都没答应。人家过来做事,总不能不招待,可王府里都没多少吃的了,家里还能喝点小米粥还是忠王从军队里挤出来的用度周济我们的。”苏巧妹连忙道,这年头在天京能喝上小米粥已经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了,虽然这粥已经稀得不能再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