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大纲对着他的手下,出示了这些证据。他的手下是义愤填膺,想不到自己的帮主藏了这么多钱就把他们丢下不管了。愤怒的人群冲了上来,对着李咸池就是一顿拳打脚踢,他们纷纷高喊“死刑!”

    于是罗大纲顺应大家的意愿,把李咸池当众砍了,以肃军纪。

    经过一番整顿,小刀会的成员终于团结了起来,但很快清军的水军,首先到了上海县城的小东门。

    这一支清军由总兵泊承升带领,十多艘战船,其中还有四五艘炮船,打算轰开小东门。

    水军出身的罗大纲毫不示弱,率领七八条义军的小船应战。他非常沉着,指挥小船快速在清军大船中间穿插,并丟掷火瓶。

    清军战船浓烟滚滚,损失严重,数百人落水。剩余的船只被罗大纲引诱到小刀会炮台的射程内,又被击沉数艘。

    这一下清军的船队全乱了,罗大纲抓住战机重新反击。重创清军战船,并俘获了一艘炮舰。

    清军总兵实在没有办法,带领残军败将逃入外国码头,这才躲过一劫。但经过这一战,清军的水军被杀得完全没有了战斗力,再也不能单独出战了。

    但上海县城的危机依旧没有解除,清军巡抚吉尔杭阿和总兵虎嵩林率领一万多清军包围了上海县城。

    并在县城西北发起进攻,先头部队几百人呐喊着向起义军冲击,抛掷大量的火球等其他投掷物,然后树起云梯登城,已有七八人登上了城墙,同时大量清兵冲出军营,用火绢枪、火铳和其他武器向城墙射击。起义军吹响螺号,在罗大纲等人的指挥下奋勇还击,向敌人投掷火弹、火罐、灰包和巨石,战斗非常激烈。

    登城的敌人很多打得坠落下去,已上城墙的敌军寡不敌众,当场被击毙数人,其余见势不妙,跳墙而逃。在起义军的猛烈火力攻击下,敌人只得撤退。与西北面清军相呼应,南面清军也展开攻势,重炮轰城,轰塌城垛多处,并施放火箭,点燃城上的起义军帐房。

    与此同时,总兵泊承升率领剩下的战船,在小东门码头一带,向起义军炮台偷袭。起义军以炮火还击,炮声轰轰,连绵不绝,一直持续了几个小时,最后敌船退往苏州河口。

    这一天,起义军经过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从三个方面的进攻,保住了上海县城。

    但清军不甘心失败,在城西四明公所内偷偷修筑炮台,运来一门门强火力的大炮。同时清军又在营盘内造好许多高台,与城墙一般高,顶上作成倾斜面,以便作战时把这些高台放在城墙边登城。清军还在高台上面演习攻击,这些高台,实际上是一种较稳固的云梯。经过一番准备和策划,清军开始了大规模的连续攻城。

    四明公所的炮台安装完毕,清军便发炮轰城,同时在县城的北门和南门外攻城,起义军顽强抵抗,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打死敌人19人,打伤多人。

    次日大雾弥漫,清军携带云梯、喷筒,准备乘雾袭击县城,起义军也装扮成清军模样前往袭击四明公所炮台,两军相遇展开激战,起义军边战边退,直到日出雾散,才返回城中。这次战斗,起义军击毙清军千总陈镇川等人,打伤数十人,自己也有些损失。

    之后连续几日,清军从北面、西面和南面向上海县城发动全面攻击,在两个小时内耗尽所有弹药。起义军在多于自己数十倍敌人的攻击下,英勇地坚守着阵地,向清军发起数次冲锋,最后打退了清军的进攻。

    清军连续七昼夜的进攻,妄图夺取上海县城,在起义军的严密防守和猛烈反击下,清军屡遭失败。

    清军恼羞成怒,在城郊的烧杀抢掠,犯下了滔天罪行。上海县城东郊,原是繁华的商业区,民房店铺栈号相连。吉尔杭阿指挥清军在这里放火,使小南门至大、小东门一带的2000多间房屋被烧毁。原来人烟稠密,非常富庶的东郊,竟变成凄凉无人的地带了。清军趁火抢劫,大批赃物被他们无耻侵占,发了一笔战争财。

    经过这么多天的猛攻,清军都不能攻破上海县城,通过战场的磨练和罗大纲等将领的指挥,小刀会的起义军也迅速成长起来,不再是一支孱弱不堪的队伍,而是一支意志坚定,能打硬仗的军队。

第271章 小刀会结局() 
清军对上海城郊肆无忌惮的劫掠终于出事了,几个胆大妄为的清兵甚至跑到美租界抢钱,这一下触动了美国人的心里防线。

    在杨小山的鼓动下,美国停留在上海港口的军舰以清军侮辱、袭击租界外侨为借口,向驻于泥城浜的清军发动炮击。

    清军不战而逃,第二天巡抚吉尔杭阿和道台吴健彰亲自出面赔罪。

    上海的丢失对清廷影响巨大,因为关税收不上来,清廷的财政收入受到严重影响。朝廷不得不派官员去与英法美协商关税事宜。

    最后吴健彰接受英国领事阿利国的建议,由英、美、法三国领事各指派税务司一人,组成所谓“关税管理委员会”控制海关。与三国领事签订“上海海关征税规则”九条,从而开创了出卖中国海关主权的先例。接着清政府又承认“上海英、美、法租界地皮章程”,充许外国侵略者在租界内建立政权和警察。

    在租界地位、海关控制权等问题上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后,英法美三国开始转向清军,与清军联合起来,在上海城北面建筑围墙,断绝起义军的补给线,封锁上海县城。

    清朝当局和外国人的严密封锁,使城内起义军困难重重,他们得不到郊区农民的支援,无法补充兵员,同时也不能获得外部的粮食与弹药等物资的接济,形势变得非常严峻。留在城内的居民约有二三万人,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他们忍受着饥饿的折磨。

    刘丽川等义军首领命令起义军食糜粥、草根,同时以少量粮食供应群众。存粮越来越少,米价不断上涨,每斤米竟高达 300文,很快又涨到四五百文。起义军“杀牛马以食”,民间将所有的猫、狗都杀光吃光了,又吃草根、树皮。接着便有人饿死,每天都有8个到10个人饿死。弹药也消耗得所剩无几,城内处于弹尽粮绝的境地。

    参与封锁的洋人中法军最为上心,他们对一切企图与城中小刀会起义军往来的人,一律开枪射击。一天黄昏,一位老太太想把一篮食物送给城里的一个亲戚,法军见了,开枪射击,她的大腿受伤,倒在地上,法军哨兵又用来福枪射击,在她近旁溅起泥土。最后她的背上又中一枪。可怜的老太太躺在那里哀号,直到半夜,才被起义军抬进城里。法军为封锁县城,每天射杀的无辜群众数人至数十人不等,其罪行令人发指。

    期间杨小山把胡雪岩在上海的一部分军粮打算运进县城,无奈封锁太严,只能夜里悄悄丢几袋米过墙,这些粮食对县城内那么多饥民是杯水车薪。

    这个时候小刀会是突围的最后机会,但他们内部还是不统一,刘丽川主张向镇江方向突围,到南京去投太平军,陈阿林主张去福建老家继续抗争,其他头目也各有各的主张,会场争论激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在不愉快的气氛中散场了,最终的结局就是各自找机会突围。

    清军经过不断的调集军队,并且和法军达成了一致,联合在一起对上海县城发动了最后的总攻。

    法军的军舰上的大炮对上海县城进行密集的炮击。

    北面城墙被轰开了两丈多宽的口子,清军乘势猛烈攻城。

    好在罗大纲在城墙内侧挖了深壕,让他们不能轻易进入城内。罗大纲带领数百人用长矛、火箭压制住清军的进攻,把他们打了回去,但也损失了不少人手。

    但南门的城墙下,清军的地雷又炸开了一个口子,这一侧小刀会起义军就没那么顽强了,被清军突了进来。

    紧接着东门又失守,被清军从云梯上翻进城内,他们进入城中到处放火,这个时候上海县城已经守不住了。

    罗大纲只能带着几百名弟兄从北门而出,突围出来。幸好有杨小山的接应,把他们藏在美租界内。

    刘丽川带领数百名弟兄从西门冲出,打算前去镇江和太平军汇合,可惜走到虹桥撞见了清军总兵虎嵩林,虽然起义军将士拼死一战,但毕竟敌众我寡,大部分战死,只有百龙会帮主飞虎将军潘起亮带领少部分人杀到镇江一带,最后投了李秀成。

    陈阿林的队伍也是从西门冲出,不过他是打算南下去福建,依旧遭到了清军的阻击。他们且战且退,损失了不少人,只有少部分人冲了出来。陈阿林和队伍走散,只带了几个兄弟逃到美租界,也亏得杨小山出手,才没被清军抓走,和罗大纲等人一起藏在了药材店。

    其余小头领,徐耀率领160余名起义军由小东门、北门冲去,全部被清军捕获,最后都惨遭杀害。还有蔡三冬、周龙林等300多名起义军将士出城以后,不及隐蔽,被清军及团练逮捕,审讯之后,分别被凌迟处死。

    绝大部分起义军将士都与清军英勇作战到了最后时刻,只有极少数人朱月峰、沈绍昌在城破时举白旗投降。

    小刀会虽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失败了,但他们敢于提着脑袋和清廷干一仗,彰显了汉子们的血性,最后孤立无援中谢幕也是历史的无奈。

    杨小山知道美租界藏不了多少日子,这么多人必定会被发现,所以连忙联系了船只打算把罗大纲、陈阿林他们送出上海。

    “我们打算去南洋。”陈阿林的手下死的死,散的散,他有点心灰意冷,打算去南洋在找出路。

    杨小山点点头,“这是一点小小的心意。”杨小山送了陈阿林六百两银子作为路费。

    “大恩不言谢,以后如果遇到福建帮的人,报我的名字,至少还管点用。”陈阿林一生都很强硬,难得向人致谢,面对杨小山无私的帮助,再逞强的他还是说出了谢谢。

    送走了陈阿林,罗大纲和罗美莺走了过来。

    看到罗美莺消瘦的脸,杨小山忍不住道:“美莺,你瘦多了。”

    杨小山招呼他们俩吃饭,但看得出他们心里很难受,起义失败了,又死了那么多兄弟,心情实在是好不了。

    “大纲,你下一步准备怎么办?”杨小山给他夹了一块肉问道。

    “只能回香港了。”罗大纲说得很难受,其实他宁愿战死沙场都不愿意回香港苟且偷生。

    “这清廷气数还未尽,你们不要气馁,要不我给你们支个招。”杨小山看得出罗大纲还是想和清廷扳扳手腕,不甘心就这么结束。

    罗大纲眼睛一亮,抬起头道:“什么招?”

    “去台湾吧,那里清廷的防卫力量有限,凭你的实力应该能闯出一片新天地来。”杨小山想来想去,也只有台湾适合罗大纲发展,毕竟他是水军出身,台湾再适合他不过了。

    “那是一个小岛吧,能有多大发展?”罗大纲还有点看不起台湾的意思。

    “可不能这样说,现在是海洋的时代了。岛屿方便贸易,反而占优势,信我的话,如果你能发展出一支洋人一样的舰队,到时候你还不是想打哪就打哪?”杨小山提示道。

    罗大纲是聪明人,他见过洋人炮舰的厉害,他一拍大腿道:“行,就听你的。好兄弟,如果咱在台湾发展起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