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平军的情况,现在天国兵源很缺,守军大多在长江沿岸的重点城市。徽北那些城市表面归太平军控制,实际根本没有多少守军,清兵一来,这些城市就要易帜,不如让给捻军去管理,还可以给天国做北面的盾牌。

第216章 我想去看看() 
一听说太平天国给地盘,不少捻军头领来了兴趣,毕竟一直瓢泊当马匪也不是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收入无法保证,一次失手就栽了跟头,以后也很难翻身了。

    “稀罕,你是想让我们在徽北替你们挡住清军的攻击吧。”苗沛霖很厉害,一下就点出了杨小山的心思。

    “这位苗军师,咱天国疆土从南京到武汉,占有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五个省的地盘,再怎么想依靠,也不差徽北这一点吧。”杨小山反应相当快,虽然太平天国现在兵力并没有多少,但现在地盘大啊,这就足够唬人的。作为外面人,谁也猜不到太平天国有多少实力。对外再一宣传吹捧,很多人都以为现在太平天国跟朝廷已经齐鼓相当了。

    杨小山的话一下把苗沛霖问住了,这年头谁地盘大谁就胳膊粗,声音大。有了地盘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半个官府了,没地盘那只是流寇,不能上台面的。

    “你们的北伐军都全军覆灭了,我们能指望你们吗?”苗沛霖想了想,继续作梗道。

    “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这大清朝以来,哪个起义军能打到京城附近的?就是那吴三桂,藩王造反,也没过黄河啊。就说这一点咱太平天国可是独一份,大家说我说的对不对?”杨小山反唇相讥道。

    “对啊,杨大帅说的不错啊。”

    “是啊,还是太平天国厉害。”

    。。。。。。

    下面诸位捻军首领纷纷点头称是,杨小山说的是事实,而且林凤祥等人路过河南,他们的战斗力是一些捻军头目亲眼见过的,的确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队伍。

    “你!”苗沛霖以前从来没在嘴上输过,都是他把别人说得心服口服,想不到杨小山三言两语,自己竟然一点便宜没占到,反而落了下风,其他人都认为杨小山说得有理。

    “好了,这么高兴的时候,先别说这个了。这事让我考虑考虑。”张乐行过来打圆场。

    张盟主既然说话了,他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杨小山也觉得这么重大的事情,还是要给别人时间想一想的。苗沛霖虽然不服,但拿杨小山无可奈何,也就没再多话。

    “父亲,儿子给你请安了。”一个十二岁上下的小男孩突然走了过来。

    “宗保,你怎么来了?”张乐行非常喜欢这个小儿子,他们张家几乎都是大老粗,没一个识字的。就这个孩子从小聪明伶俐,能读得下书,性格又乖巧可爱,深得张乐行宠爱,对他寄予厚望。

    “儿子听说杨大帅南征北战,见识渊博,眼界辽阔,无所不知,特想请教一二。”这个张宗保孩子性情,自从他父亲见过杨小山后,一直在他面前夸奖杨小山。张宗保以前从没见他父亲如此佩服一个人,好胜心油然而生,想看看杨小山乃何方神圣,能得到父亲如此夸奖。

    张宗保一本正经地样子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杨小山也没有在意,这么大点孩子能问出什么高难度的问题?微笑道:“说吧,你有什么问题。”

    “宗保听闻您是太平军的三军主帅,想请教杨大帅,您懂骑兵吗?骑兵打仗应该是什么样子?”张宗保的问题可是相当刁钻,捻军都是骑兵出身,长年累月都是在马背上生活,在座的捻军首领几乎都是专家,这要是答得有漏洞,不要他自己说,在座的各位心里都能明白。

    杨小山刚刚还没把这个小孩当一回事,这个问题一出,他是一身冷汗。太平军从来至今没组织过一支主力骑兵大队,自己用骑兵也都是小股作战或者是下马骑兵。这个小鬼还真问到了自己的短处。

    “宗保,人家太平军没有专门的骑兵军队,不要为难人家。”张乐行又来圆场了。

    “儿子不是故意为难,只是想说明咱捻军也是一支强大的队伍。”张宗保也打算点到为止了。

    “我虽然不如各位一直以骑兵为主和清妖作战,但我还是了解这个时代最先进的骑兵战法的,只是说容易,但并不容易做到。”杨小山还是开口了,这个时候不能掉份,让人小瞧了。

    “哦?愿闻其详。”张乐行蛮意外的,想不到杨小山连这个也敢回答,不过他既然敢开口必然是有依仗的。几天相处下来,张乐行对杨小山这个信心还是有。

    “我知道大家肯定觉得骑兵打仗骑术最重要,其实据我所知洋人骑兵不以骑术为主,而以纪律最为重要,他们骑兵冲锋人挨人,马靠马,所有人行动一致,像墙壁一样冲过去,冲完后依旧保持阵型不乱,这样的骑兵战术个人骑术可以忽略,团队的纪律决定胜负。”杨小山作为穿越者,各种近代骑兵的冲锋画面被各种电影演绎,那画面让人过目不忘。

    “真的假的?还有这样的冲锋?不可能做到吧。”捻军首领们闻所未闻,交头接耳道。

    张宗保反而流露出惊喜的神情,他对一切未知的事情充满好奇,杨小山的话让他在脑中浮现出一个画面,这样的骑墙战法,就算对方个人武艺骑术再精湛,也无法面对多人的同时进攻,相当于一把刷子把灰尘扫去。

    “那如果敌人不与你交战,用骑射的办法围着你转呢?”张宗保立刻又抛出了自己的疑问。

    “用手枪或者骑兵步枪,在这个时代火器的射程已经远远大于弓箭了,远射上弓箭是处于劣势。”杨小山补充道。

    “有这么厉害的火器吗?”张宗保不敢相信,抬枪他见过,其他的都是闻所未闻。

    “是的,这个世界变化很大,不但是火器,就是军马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咱们现在的马大多都是自然生产的,而洋人的马是通过不断杂交改良催生出更强大的新马种,在战马上我们已经远远落后了。”杨小山一席话让大家哑口无言。

    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是在听天书,无法理解也无法想象杨小山说的话。

    “杨大帅,我想去看看,看看你说的枪,你说的马。”只有张宗保露出无限神往的表情。

第217章 死牢() 
又过了几天,杨小山一直想找机会说服张盟主加入太平天国,但张盟主似乎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显得有些顾虑重重。反倒是他儿子张宗保缠着杨小山问东问西,简直成了他的小粉丝,对所有的一切都好奇。

    杨小山没有时间了,因为罗大纲已经带着队伍到了归德找到他了,传达了东王的旨意。

    张盟主亲自为杨小山送行,一直送到十里桥外。

    “杨兄弟,老哥想问你个问题,你老哥出身于地主豪绅之家,买卖过私盐,正因为有些家底才拉起了这支队伍,但老哥只打劫清妖,从来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我这样情况的你们太平军能接受我吗?”这么多天相处下来,张乐行和杨小山已经称兄道弟了,虽然张乐行的年纪要比小山大一轮。最后要分别的时候,张乐行说出了心中的犹豫,太平军一贯打土豪的政策,让他有些害怕。

    “张大哥不要担心这个,我们太平天国的北王韦昌辉和你一样也是地主出身,但他为天国毁家纾难,天国一样是欢迎的。”杨小山连忙解释道。

    见张乐行不说话,杨小山继续劝道:“张大哥,兄弟在这里也说句交心的话。虽然你现在是捻军盟主,但这些天我也看出来你想直接指挥其他路兄弟还是有些困难。万一如果有一天你的人马不是最多的那一支,这盟主之位你还能做多久?到那时候会不会有人不服你?”

    杨小山一下抓住了张乐行最担心的地方,见他不言,杨小山接着说:“兄弟我真是为大哥你着想,只要你加入太平军,那一定会被封最大的官。到时候你占着这最大的名分。其他人再想超过你是不可能了。你大可借着这个机会,名正言顺地整合各路人马,以后捻军就只有一个头,就是你张乐行。”

    杨小山的话非常恳切,完全是占在张乐行的角度想问题,替他着想。

    张乐行有些动容了,但嘴里还是说:“这个我得再回去和兄弟们商量商量。”

    杨小山知道这是急不得,也强求不得,强扭的瓜不甜,只能好言道:“也好,如果张大哥有一天想来太平天国,可以去安徽庐州找陈玉成,他会带你来天京找我。”

    “行,老哥我记住了。”张乐行看上去确实有些心动了。

    分别了张乐行,杨小山和罗大纲一起向天京出发,谭绍光等六百北伐军小将士也跟随他们一起。

    杨小山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给罗大纲讲了一遍。

    罗大纲听得是心惊肉跳,“小山,你让我说你什么好,我千拦万拦都拦不住你。我跟你说,东王是真的生气了,有可能会是死刑。你若不想回去,我大纲跟你一起走。”

    杨小山很感激罗大纲这么忠心自己,不过他并不觉得东王会杀自己。

    “不会的,咱们西征立了那么大的功,义父他不可能会杀我。我这次又救回了最后一批北伐军的战士,我想义父他不会太为难我。更何况,我要把西王娘的骨灰带回天京,好好安葬,幼西王不能没有地方祭拜他的母亲。”杨小山打下归德后,找到了洪宣娇的尸体,她被抛尸野外,尸体都腐烂了,最后只能烧掉,把骨灰带回。

    “你在东王面前千万别提洪宣娇,这个名字都已经是军中的忌讳了,一提她东王就来气。东王的军令哪有人敢去偷,这也只有西王娘才做得出来。”罗大纲叮嘱道。

    ====================

    杨小山刚到天京就被宣来东王府,大厅里站满了各级官员,好像都在等着自己。

    杨小山走进大厅就觉得就觉得气氛不对。

    “还不把杨小山绑起来!”杨秀清一拍座椅,铁青着脸道。

    两边牌刀手没敢直接动手,还犹豫地望着东王。

    “还不快去,难倒要我亲自动手。”杨秀清确定道。

    牌刀手们这才走了过来,把杨小山反绑了起来。

    杨小山没挣扎,他知道东王是拿自己立威。真要杀自己,早就动手了,何必要拖到这个时候。

    “杨小山该当何罪?”杨秀清向众人问道。

    “违反军令,从来都是死罪,杨小山身为大帅,知法犯法,最加一等。”程学启立刻接口道。

    “死罪”两字一出,大厅里的人有些骚动。

    “东王,万万不可啊。杨大帅他西征得胜归来,看在这天大的功劳,还请东王从轻发落。”赖文光作为东殿的丞相,第一个跳出来给杨小山说话。

    “是啊,这死罪是不是太重了,小山虽然没第一时间回来了,但他的兵还是准时到达天京的。这次又救了六百多北伐军小战士,还是功过相抵吧。”丞相陈承瑢难得开口说话,他也为杨小山求情。

    “你们看呢?”东王故意征询其他人的意思。

    大家都不同意死罪。

    杨秀清也不是想杀杨小山,他就是想在众人面前表现他的大公无私,怕人说他护短,包庇杨小山。

    既然众人都不同意死刑,杨秀清顺水推舟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把他拉下去打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