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玉成立刻冷静了下来,刚才追得有些上头,现在再仔细看关隘,两旁的山岭中隐隐约约似乎有人影晃动。陈玉成吓了一声冷汗,自己刚才一时的莽撞差点中了清妖的埋伏。连忙命令部队集合回来,等待世子的大部队。

    “可惜了,就差一点点。”埋伏在山岭上的江忠源摇了摇头,太平军只差一点就中了他的计了。

    原来江忠源正面无法抗衡杨小山,他就采用游击的战术,利用自己人少辎重少行军速度快的优势,调动杨小山前来追击。他故意挑选那些地势险要的地方走,随时都准备打太平军一个措手不及。

    蒙城县,杨小山原以为江忠源会在这里落脚,结果江忠源居然都没有进城,他让知县带着民团躲去乡下,把一座空城让给了杨小山。

    “世子,这江忠源搞什么把戏,他连守城都不愿意守,居然把县城直接让给我们,这是何道理?”李秀成望着空荡荡的蒙城县,想不明白道。

    “好一个江忠源,他这一手太狠了。如果我们一遇到城市就分兵防守,人就会越来越少,无疑对他有利;如果我们不分兵,对他也没什么损失,我们一走,以前的知县又会带着民团回来。”杨小山是摸透了江忠源的想法,回答道。

    “这个江忠源实在太阴了,世子我们怎么办?”李秀成咬紧牙关,恨恨道。

    “我们不分兵,继续追,看看能不能勾引他主动和我们交战。”杨小山冷声道。

    利辛县,五里桥。太平军几百名天兵在五里桥附近开锅吃饭,一个个敞胸露怀,大吃大喝,看上去毫无防备的样子。

    江忠源旗下按察使刘长佑有些按耐不住,想带兵围剿过去。却被江忠源一把拦住,“刘按察使,且慢,这里面恐怕有诈。”

    “怎么可能?这是长毛放松警惕了,难得一个机会怎么能放过?”刘长佑不相信道。

    “相信我,晚上我让探子去看看五里桥下有没有炸弹?我猜测长毛是想把我们勾引过去,然后炸断桥,来一个上楼抽梯。到那时候,咱们可真就没退路了。”江忠源心思缜密,非常谨慎,观察特别仔细。

    晚上,派出去的探子果然来报告发现五里桥下有太平军的炸药,刘长佑听完才惊出一身冷汗。幸好江巡抚拦住了他,不然自己的队伍差点就被长毛算计了。

    徽北的大地上,杨小山和江忠源斗智斗勇,表面上杨小山占据优势,但想一口吃掉江忠源的队伍,也不那么容易。

    可时间不在杨小山这一边,半个多月的追逐,双方除了小规模的接触,始终没打起来。远在天京的东王有些等不及了,给杨小山发了一道紧急命令。

    “世子,东王手令上说了什么?”陈玉成看到杨小山有些凝重的神情,迫不及待地问道。

    “东王让我们赶快打通天京通向湖北的补给线,豫王好像在湖南遇到了麻烦,进展不畅。”杨小山放下手令,通知道。

    燕王秦日纲在安徽的落败,让天国在战略上处在了被动阶段。安徽实在太重要了,它是天京连接湖南、湖北和江西的纽带,这一环不闭合,整个天国就是一盘撒沙,连不起来。

    “世子,现在我们怎么办?江忠源这老油条比泥鳅还滑,咱们怎么都抓不住他。”李秀成也体察到了杨小山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江忠源如苍蝇一般在旁边骚扰,不打掉他不放心;另一方面太平军急需打通一条补给线,支援前方将士。

    杨小山盯着桌子上的地图,思索了好久。终于他开口道:“不追那个江忠源了,咱们南下庐州,拿下它安徽的形势就会焕然一新。”

    众人连忙上前看地图,这庐州位于安徽的中心,控制了这里就等于拿住了安徽的交通要道,即使徽北被清妖站住也意义不大。只要太平军再拿下安庆,天京和其他诸省的补给线就通了。

    “听世子的,就让那个江忠源再多蹦跶几天,咱们去庐州!”陈玉成立刻赞成道。

    “咱们也不能放松对江忠源部的侦查,他如果敢来庐州救援,咱们就来个围点打援,一举两得。”杨小山念念不忘要歼灭江忠源,除掉这个对手,太平天国在整个安徽就安稳多了。

第196章 请君入瓮() 
庐州的战略地位在三国时期就非常明显了,魏国和吴国在这里一共发生了五次大仗。从吴的诞生到吴的灭亡,双方的冲突始终集中在庐州,由此可见庐州的战略重要性。

    庐州知州胡元炜得知太平军冲自己过来了,一下子慌了神,庐州虽然有三千绿营兵,但这些人早就疏于战场,没什么战斗力了。城内粮草又不多,守城的火器也少,面对来势凶猛的太平军,这庐州根本是守不住的。

    “这长毛和那江忠源打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冲我这边来了,冤有头债有主,我庐州又没招你惹你,干嘛和我过不去啊。”胡知州大吐苦水,太平军一来,他这个知州算是当到头了,绝望道。

    他的心腹师爷连忙劝慰道:“老爷莫慌,这长毛听说信用还可以,咱们手上又没他们的血债,他们犯不上和我们死磕。要不咱们派人去和长毛谈判谈判,给点钱让他们别来打庐州,说不定还有的商量?”

    “这样也可以嘛?”胡知州还不敢相信。

    “土匪们不都这样吗?他们就是求点钱财,花点钱就当是消灾了。”这名师爷对太平军的认识还停留在打家劫舍的土匪上面。

    “师爷,那就请你辛苦一趟吧。”胡知州可不傻,这么大的事他哪敢交给其他人,通匪的罪名也是不小的。

    师爷一听,真想抽自己嘴巴子,自己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也没跟太平军打过交道,刚才只是自己胡乱猜测的。

    但事到如今,他不敢不去,只得硬着头皮晚上偷偷摸摸地前去太平军的军营。

    杨小山刚刚到达庐州附近,并没有着急攻城,因为他要等到知道江忠源的动向再决定怎么动手。万一他这里攻城,江忠源背后给自己一刀,那可就亏大了。

    “世子,我们抓到了一个清妖奸细,这个奸细说有要事找您,您要不要见他?”一个卫兵进来报告道。

    “哦,带来让我见见,听听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事?”杨小山有些好奇道。

    接着他继续翻阅公文,处理军务。“世子,好消息,东王派秦日纲带八千人马过来支援我们攻打庐州,刚刚秦日纲派人送消息过来。”陈玉成高兴的过来报告道。

    “哦?这真是太好了。”杨小山很高兴,攻城不怕人多,就怕人少,特别是现在外围还有清妖的情况下,秦日纲的支援非常及时。

    杨小山正高兴呢,那个奸细被卫兵押了进来。来的人就是庐州胡知州的师爷。

    “拜见各位军爷。。。。。。”师爷非常害怕,他生怕这些长毛不讲理,直接把自己推出去砍了。

    “你是何人?胆敢夜探我们军营?”杨小山看他如此胆小,立刻用语言吓住他,不怕他不说实话。

    “小人是来替庐州胡知州传话的,各位军爷能不能高抬贵手,放庐州一马,要多少银子和粮草,这个都可以好商量。”师爷结结巴巴道,他原本以为这长毛不过是伙土匪,但自从进营后,他发现这纪律这军容可不是一般土匪能有的,恐怕他们要的价格怕是自己承受不了。

    “谁要你们的银子?这银子又跑不掉,咱们打下你们的庐州,银子全是我们的。”陈玉成在一旁听不下去,抓起那师爷就要打,感情把我们当要饭花子打发啊。

    “玉成,不得无礼,放开他,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杨小山制止道。

    陈玉成见杨小山发话了,恨恨松开了那惊魂未定的师爷。

    “饶命啊,军爷饶命啊!”师爷是吓呆了,一看陈玉成那凶神恶煞的样子,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了。

    杨小山倒不是真的关心这师爷,因为他刚才一瞬间想到了一条妙计。他摆出一副和颜悦色的样子,不紧不慢道:“庐州城我们肯定是要拿下的,但我现在可以给你们一个机会,只要你们的胡知州能把江忠源弄到你们庐州,我就可以绕你们一条命。”

    师爷一下子没听明白,就这么简单什么东西不要就能换条命?这条件也太容易了吧,不放心他又问道:“军爷,您说的是认真的嘛?就这一个条件?”

    “就是这么简单,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又何必要诳你们?”杨小山严肃道。

    师爷喜上眉头,连声道:“多谢军爷,小人这就回去把您的话回禀胡知州。”

    看到那个师爷的离去,陈玉成还有些不明白,“世子,这是干什么呀?江忠源进了庐州,那我们还怎么攻城?”

    “这招叫请君入瓮。玉成你看着吧,只要江忠源进了庐州就别想再出来了。这次我们占据人数优势,又有秦日纲的支援,一定要把他消灭在庐州。”杨小山非常自信道。

    =============================

    话说那师爷回到庐州,把杨小山的话带给了胡知州。

    胡知州一开始也不敢相信长毛肯这么简单就放过自己。

    “长毛真这么说?江忠源身为安徽巡抚,本来就有守土之责,我等请他来助阵本就天经地义。”胡知州心想,就是没有长毛这个条件,他本来就是要去求江忠源来守城的。

    “千真万确,那长毛的头就是这么说的。”师爷确认道。

    “那好吧。师爷,你来起草一段文字,让人赶快去找江忠源,请他来庐州驻防。”胡知州吩咐道。

    “老爷,来报告前咱就写好了,您过目。”师爷讨巧道。

    胡知州接过师爷的稿子,认真的看了一遍,摇了摇头道:“不行,你怎么能把我们这里的实情告诉那江忠源,这样写他怕是不肯来。一定要把我们这里说得是固若金汤,兵员整齐,粮草充足,人家才敢来嘛!”这个胡知州还真是有心机,一点都不糊涂。他知道说实情的话,傻子才会过来陪你一起死,不吹点牛,不可能把江忠源骗过来。

    “好勒,我这就改。”师爷立刻答应道。

    于是一份自信满满地请求信被带去了江忠源的驻地,胡知州请求江忠源江巡抚前去庐州驻防。

第197章 围住庐州() 
江忠源收到庐州胡知州的求救信,陷入两难之中。去救,无疑是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不去情理上说不过去,他作为安徽巡抚,下属来信求救而不理,被御史一个畏敌之罪就能把自己参死。

    “刘按察使,你怎么看?”江忠源问刘长佑道。

    “属下觉得不能去,这胡知州官声不好。这信上他说有一万五守军,粮饷充足,只是因为没有带兵之人才请巡抚过去坐镇,我觉得不可信,八成是他忽悠我们的。”刘长佑在安徽官场也混了不少年了,胡知州什么样的人他心里很清楚。

    但江忠源并不清楚,他心里琢磨着即使没有一万五,七八千人也应该有的吧,自己再带个两三千人过去凑个一万,凭着充足的粮饷,守下庐州应该问题不大。

    “陛下的心思你知道,这些州城是他的底线,这些城是不容有失的。我作为巡抚,守土有责,不去救援说不过去。更何况陕甘总督已经带了一万人马已经进入安徽了,咱们可以邀请他帮忙守城。”江忠源还是觉得无论如何,得去帮庐州知州一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