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你就会明白了。”杨小山来不及和他解释。把那个黑汉子请到一边空的营房内。“唐老板,这边请,借一步说话。”

    “只要你们不赖账,去哪都行。”唐正才跟着小山进了营房。

    杨小山又认真观察了这唐正才一眼,发现他的手和旁人不一样,似乎经常在泡在水里,手上都起了一道道皱皮,疑问道:“唐老板似乎不像通常的商人,看上去倒像是手艺人。”

    “军爷眼光果然高明,小人是个造船匠,咱们唐家一大家子都是造船为生。卖不掉的船和客人还没提货的船就临时编入自己的船队做做小生意。现在入冬了,没办法造船,在长江里倒腾点货物,赚些过年钱。”唐正才拱手回答道。

    “哦?你还会造船?”杨小山眼里放了光,他本来是看重此人能带二十多条船,欣赏他的指挥才能,想拉拢他入太平军,没想到这人还会造船,这正是太平军最缺乏的人才。

    “是啊,以前我们家族世代为朝廷造战船。这些年朝廷也没钱了,我们没活干,只能给商人造些运输船,活也不多,只够糊口。所以到了冬天还得倒腾些货,做些生意赚点钱好过年。不瞒您说,就这点钱还得分出一多半孝敬这水路上的各位爷。”唐正才说的都是实情,朝廷没钱造战船,他们断了收入。这兵荒马乱的年代,生意人也少,长江水贼泛滥,唐家做得船很难卖出去,手艺人身份又低,赚点钱还得到处打点,受人敲诈。

    “按理说,如果现在按二两银子一石的价格卖给你,其他低于这个价格卖给我们的人肯定有意见。。。。。。。”杨小山动了招募之心。

    “军爷,这可不成啊,咱家压箱底的银子都押在这二十条船的稻米上了。。。。。。”唐正才以为杨小山不答应,有些急了。

    “你别着急,听我把话说完。但如果你们加入我们太平军,这交易不但可以做,而且我还可以答应给你一个水营军师的职位,你家人的吃喝拉撒太平军全包了。你们只要给太平军造战船就可以了,如果你们造的船好,打败了清军的水师,以后天国给你们封侯拜将也是有很大可能的。怎么样?这不比你们在长江上瞎折腾,有一顿没一顿的,看别人脸色来得强?”杨小山苦口婆心道。

    唐正才听着有些动心,这造船还有官做,这混乱年代旱涝保收管吃饭的差事也很难得的。再加上万一拒绝,这军爷怒了不买自己这些船的米了,唐家就破产了。权衡再三,唐正才终于下定决心道:“承蒙大人不弃,不觉得小人出身低贱,如此看得起小人,唐正才愿誓死追随大人。”

    杨小山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这太平天国缺乏造船人才的短板总算是补上了。有了唐家这一大家子,以后太平天国的水师可不缺战船了,这样就大大地增强了天国水师的实力。太平军纵横长江,在不远的将来就能实现。

第164章 意外之财() 
在岳州杨小山好运不断,不但招募到了唐正才这样的人才,林凤祥也有意外的发现。据清军俘虏交代,这岳州清廷衙门的仓库还封存着当年吴三桂起兵造反留在这里的大批火炮。

    他连忙把情况报告给杨小山,杨小山兴冲冲地跑过来看看这些大炮的情况。

    “这些都是当年吴三桂留在岳州的火炮?”杨小山望着放满仓库的火炮,吃惊地问道。

    “是的,世子,我抓来的几个清妖的舌头供认的。这岳州的满人只会骑马射箭,不会用火器,也讨厌用火器,所以一直把这些大炮封存到了现在,还都是新的呢。这一下可便宜我们了,咱们发财了。”林凤祥也非常兴奋,这么多大炮武装起来,太平军的战力又能提升不少。

    “有多少门,数过了吗?”杨小山暗暗窃喜。

    “大铜炮四十尊,小炮一百三十门。这大铜炮一尊可有几千斤重,有这些咱们以后攻城就能顺利多了。”林凤祥摸着这大铜炮爱不释手。

    “林总制你可立大功了,这一定要报告给东王,我来为你请功。”杨小山适时也拉拢一下这员猛将,虽然很早就并肩作战了,但以前是平级,现在成了人家的上级,就怕别人心里不平衡,感情上该投资还得多投资一些。

    “末将不敢,这些只是举手之劳。”林凤祥对杨小山还是十分尊重的,他可是亲眼看到杨小山打得那些神仙仗,让人不得不服。

    “你把这些炮都装船吧,咱们下一步攻打武昌正好用得上。”杨小山安排道。

    他望着这些意外之财,感叹世事无常。吴三桂都死了一百多年了,想不到还能再折腾清廷一回,既然是天意,咱就笑纳了。

    ========================

    自从任命唐正才为水营军帅,听说效果非常明显。刚刚几天,罗大纲就笑眯眯地找小山道谢来了。

    “这唐正才哪找来的啊,这可是个大能人啊。”罗大纲笑得合不拢嘴,他虽然现在带着步兵,也分管水面的作战。

    “怎么?你也觉得他不错?”杨小山笑了笑,看来自己的眼光还是很准的。

    “岂止是不错,这人可真是个宝啊。”罗大纲一屁股坐下来,他跟小山很熟,没有外人的情况下,都不拘礼节。

    “说来听听?”杨小山也好奇道,这个唐正才都干了什么,让罗大纲这么高兴。

    “好处太多了。最明显的是,咱们征召水兵比以前容易多啦,先前你让我招募那些船夫、渔民,人家还顾虑重重,觉得造反是掉脑袋的事,不肯轻易前来加入。现在唐正才来了,他在这一带很有威信,那些人一听他都加入我们太平军了,跟风来的人每天都络绎不绝。现在水营的人马都跟我的步兵营差不多了。”罗大纲说得脸上红彤彤得,非常兴奋。

    “哦?还有吗?”杨小山点点头,看来他立唐正才为水营军帅是立对人了,这人的确有领导能力,能让其他人跟着他一起加入。

    “还有就是省钱啊,咱们的水兵光会用船,不懂保养,有的船没用多久木头就烂了。那唐正才巧手一动,就能补好。这多省银子啊,以前只要不能用就扔,太浪费了。”罗大纲说得胡子都翘起来了,看来很佩服唐正才的手艺。

    “你看人家手艺好,怎么不跟人家学学,亏你还是水军出身。”杨小山故意调笑他一句。

    “这可学不了,你看他用的那些材料,钉、铁、油、麻、竹、木、锚、缆,样样精巧,这可是多少年功夫下下去了。我都三十多了,哪来得及学这些?”罗大纲摇摇头,这里面的门道看着简单,其实太深了,可不是一下子就能学会的。

    “除了造船,其他方面他怎么样?”杨小山想好好了解这唐正才。

    “此人外粗内细,模样长得五大三粗的,做起活来比女人还细致。而且他经常来往各沿江城市做生意,对长江各码头都非常熟悉,驾船功夫也十分了得。他性格也直,容易和别人相处,他做这个水营军帅,我一点意见都没有。”罗大纲一开始还觉得杨小山这么快提拔一个陌生人做军帅,有些冒失,现在他是真的服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可别仗着自己是军中的老资格欺负人家。”杨小山嘿嘿一笑。

    “怎么可能,我大纲是那样的人吗?我现在哪敢欺负他,巴结他都来不及呢,咱水营的船都得靠他给我们造呢。”罗大纲两手一摊,表示不可能。

    “咱们现在水营可有拿得出手的战船了?”杨小山关心道。

    “他带来的船,有两条大船本来就是准备用作战船的,后来清廷不要了,他改成商船运货了。现在我让他再改回去,也不花多少工夫,把炮架上去就是现成的战船。”罗大纲两眼放光,太平军可是第一次拥有像样的战船。

    “这可太好了,现在来不及造战船。你让唐军帅再挑些大船,能改的都改成战船,咱们时间不多,要尽快出发攻打武昌。”杨小山战船有了,炮也有了,正好可以打造一支战力强大的水军。

    三日后,杨小山带领大军出发。这一下太平军的阵势可比先前大多了,长江上飘着上万条太平军的船只,那船上的帆都快把江面盖住了。沿途各州县的清军是望风而逃,根本不敢与太平军交战。

    太平军顺流而下,很快就到了武昌江边。杨小山在这里停了船,稍作休息,部署攻打武昌的战术。

    “要克武昌,必要先攻克对岸的汉阳和汉口,从容易的下手,之后打难度大的。照此方案,循序渐进,武昌不日可破。”杨小山从地图上计算着行动方案。

    “林凤祥、李开芳你们两人带兵去攻打汉阳;陈玉成、李秀成你们两人带兵攻打汉口;罗大纲你和我上新战船,扫荡这里的江防,看看我们新的水军实力。”杨小山根据目前前军的情况,做了分工。

    “得令!”众人敬礼,攻打武昌的战役开始了。

第165章 打通江防() 
王总兵是武昌水师最大的官,他旗下号称一百多艘战船,是清廷长江中游最大的水师。但他自己心里明白,其实真正能作战的只有二十多艘,其他的不是舵有问题就是锚有问题,早就年久失修不能用了。朝廷又不拨经费维修,原本只是有些毛病的船,又被手下悄悄拆了不少设备拿去偷卖,于是变得彻底不能用了。

    剩下的二十多艘船还只是应付上面检查用的,没有经费,军饷又不能按时发,水兵早就不操练了,炮能不能打响都是问题。

    不过他还是有点信心,听说太平军只是流寇,都是泥腿子出身。他们陆地上强,水面上没听说过打了什么胜仗。自己好歹还有一艘巨大的旗舰,这可是他手里唯一一张王牌。

    这艘武昌号旗舰船长六十多米,两头高高翘起,足有二十多米高,前中后三支桅杆高四十多米,每侧有火炮八门,堪称当时的巨无霸。“就是撞也能把长毛的船撞翻了”王总兵对他的旗舰很有信心。

    但这信心只维持了不到三天,当探子告知他太平军的水军中也有和武昌号类似大小的战舰时,他还不相信。等到越来越多人禀报这个情况后,王总兵开始心慌了,他怎么也想不通连岳州官军都没有的大战舰,长毛是从哪得来的?

    长江江面太平军崭新的水军战舰一字排开,武昌城上的守军有种身份倒置的错觉。仿佛拥有众多大战舰的太平军水军更像官军,而自家的歪七倒八的破烂战船更像是匪军。

    这王总兵还算是条汉子,与其被太平军堵在港口用炮击沉,不如搏一把。他命令十几条小船带着干草和油料,想去点燃太平军的大船。

    可他算错了两件事,一、此时的江水太平军是顺流,速度上太平军占优;二、太平军的小船比自己要多得多,中途很容易被拦截住。

    杨小山站在大战舰上,观察到了清军的动向,微微一笑,他猜到清军会和自己玩火攻,这一手《三国演义》上都写烂了,自己怎么会中计?他令旗一挥,唐正才指挥着一支三十多条小船的队伍就迎了上去。

    等到距离差不多的时候,小船上的弓手施放火箭。清军没把太平军的船点燃,自己就先着火了。眼看着自己的船只被太平军一个个“点亮”,王总兵已无计可施。

    杨小山知道清军黔驴技穷了,该轮到自己登场了。经过唐正才改造的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