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5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李衍准备让自己的子孙组成相当于后世中国执政党那样的一个党,然后实行党内选举制。

    也就是说,皇储候选人必须在皇族内选拔,由所有皇族成年男子选举而出,然后再从皇储候选人中选出皇储,到了换届之时,皇储便登基为帝。

    具体操作就是,皇族成年男子先从皇族中以往履历好的皇族成员中选出九个符合皇储标准的人参选,然后这九个人再一一前往大中的各个郡和各个藩属国,用“胜者全得”的规则(成年男子都有选票,不过藩属国一般是由国王说得算,在藩属国选举,大多就是走个形式)拿下各郡或是各个藩属国的选票,最终谁得票多,换届的时候就由谁来担任皇储,皇储在担任皇储期间,只要不犯大错,再换届的时候,或者在皇帝出现意外的时候,就担任皇帝。

    换而言之,李衍将后世中美的选举之法合到一块弄出来了一个新的选举法。

    至于具体怎么实施,有人帮李衍慢慢完善的。

    着重说一句,李衍强行规定,五年为一届,一个皇帝最多可以连任一届,也就是当十年皇帝——五年一到,如果半数以上的皇族成年男子都觉得这个皇帝不称职,那么,这个皇帝就不能连任了,必须换届。

    弄明白了李衍的意思之后,李存沉默不语——尽管李存没有儿子,身体也不太好,可李衍“突发奇想”的选举法,还是让李存有些难以接受。

    ……

第八百九十二章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求订阅!)() 


    皇储不由皇帝选拔,由皇族和百姓选拔,关键是当皇帝还有时间限制,这简直就是千古奇闻。

    因此,李衍搞得这个选举法,不仅李存接受不了,就是满朝文武,都觉得李衍这是在拿自己的江山开玩笑,甚至就连一向深明大义的皇后刘慧娘都跟李衍闹别扭。

    当然,也不能说没有人支持李衍的选举法除了李存以外,李衍的儿子们,都很支持李衍的选举法。

    另外,也有一些慧眼如炬的人,想到了李衍搞得这个选举法,不仅能选出优秀的皇储,进而选出优秀的皇帝,还能凝聚所有皇族、凝聚大中这个国家,关键是,给了所有皇族男子和平当上皇帝的渠道,让他们不必冒险用武力来夺取皇位。

    不管,别人反对,还是赞成,李衍都强行推出了自己的选举法。

    而李衍的威望,早已高到了无人可撼动的地步,早已高到了可以胡作非为的地步。

    因此,李衍想干甚么就能干甚么,没人能组织得了,甚至没人敢死谏倒不是没有人有这个胆子、没有人敢为大中而顶撞李衍,而是无数次李衍都向那些死谏的人证明,他们错了,他们只是无理取闹,他们根本看不出来李衍看得有多远,这就导致很少有人敢跟李衍死谏,他们并不怕死,但他们怕自己的蠢被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们怕自己成为跳梁小丑。

    没过多久,在李衍亲自推动下,李衍的一众儿子们就选出来了李威、李修、李济、李慈、李达、李貌、李弼、李逸和李简九个皇储候选人。

    李威、李修、李济、李慈、李达、李貌就不用多说了,他们都是李衍非常优秀的儿子,各有各的辉煌履历。

    说一说李弼、李逸和李简这三个皇子。

    李弼是得子给李衍生的儿子,他是在军中成长起来的。

    与李威拥有万人敌武艺和身体不同的身体不同,李弼是智将,他十三岁从军,至今为止从军整八年,在这八年里,他从未有过真正一败,凭他自己的军功一路生到了统制之位,要不是,李衍让刘锜压着他的功劳,他都能做到一方都统制,很早以前,军中的人就拿李弼跟岳云相比,称“西军有岳云,北军有李弼。”

    在李衍西征的过程当中,李弼立功很多,如果李弼能跟李衍一直打到欧洲,那么李弼甚至都有可能是李衍一众儿子当中立功最多的。

    只不过,后来李通出事了,让李衍意识到,大马士革那一带,也就是后世的叙利亚那里,位置太关键了,非厉害的人统治不了那里,因此,李衍钦点了李弼担任那里的国王。

    李逸是方金芝给李衍生的儿子。

    李逸最开始表现得并不凸出,甚至李衍都没将李逸送到艰苦的环境中去历练,而是将李逸扔到了蜀地去担任阆州下属一个县城的主薄。

    可李逸在那个县城大力发展科技种植之法,让那个县城在三年内粮食总产量翻了三倍还带拐弯。

    后来,李逸因为政绩凸出,升到了夔州担任郡丞。

    在这里,李逸大力发展铁路。

    可以说,王庶所修的成渝铁路,有很大的一部分功劳是属于李逸的。

    鉴于李逸在修铁路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李衍干脆将李逸调去了铁道部去跟胡世将和张悫去推动“大铁路”计划。

    现在,大中所启动的“一带一路”就是由李逸来负责实施。

    在李衍西征的这四年,李逸已经将铁路修到了中亚。

    而且,李逸正在中亚和欧洲建立一百座炼钢场。

    等这些炼钢场全都建成了以后,“一带一路”就可以分段施工。

    李逸曾给李衍递交过一份进度报告,他在报告中说:十年内,“一带一路”可以贯通整个中亚,十五年内可以贯通整个欧洲。

    到那时,从燕京可以直达欧洲的最西部。

    可以说,李逸是大中帝国幕后的功臣之一。

    李简的母亲是侏罗国的公主卡特莉娜卡芙。

    李简的功绩在教育上。

    李简成年后,便进入了教育口。

    因为教育口一向比较弱,李简只用了数年时间,就爬到了教育部侍郎的位置。

    尔后,李简致力推动教育事业在李简从事教育侍郎其间,大中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三千多所小学学堂,七百多所中学学堂,几十所大学学堂,这个数量是过去的两倍。

    而李简的特长是拥有极强的语言天赋李简精通十几个地区的语言。

    这次李衍西征,就是由李简给李衍担任翻译。

    跟李衍在全世界走了一圈之后,李简立志:他会穷其一生让汉语成为这个世界公用的语言。

    目前,李简已经开始在大中的所有藩属国建立学堂,大力推广,向这些藩属国传播中国的文化。

    这么说吧,李简是文化入侵大中的各个藩属国使大中的各个藩属国从文化上向大中靠拢的主导者之一,他与李貌是大人在皇族中的两个代表。

    九个皇储候选人选出来了以后,李衍一一见了自己的这九个儿子,然后一一向他们传授了如何拉选票、如何才能从竞选当中脱颖而出。

    数日后,李衍让以陈公辅、胡铨、李严为首的陪审团和由韩彦直和杨倓所率领的三万精锐大军陪同李威等九个皇储候选人一一前往各州、各藩属国。

    大中的疆土太过辽阔,加上现在交通还不是那么便利,再加上选举才刚刚开始还在摸索阶段,因此,九个皇储候选人走上一圈,怕是得两三年甚至更多的时间。

    不过,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们这一圈走下来,对他们而言,绝对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

    而因为皇储还没有选出来,这个皇帝李衍还得继续当,进而导致李存还得继续担任他的皇太子。

    这对李存来说,这多少有些憋屈。

    可谁让有李衍这个史上第一帝压着李存让李存不敢有丝毫轻举妄动,所以,尽管有些不情愿,李存也只能忍了。

    好在

    李衍虽然还挂着皇帝的名,但李衍真的已经不怎么管事了,除了兵权以外,李衍几乎将所有权力都给了李存,甚至,李衍一两个月都不上一回朝,每日就是在后宫跟自己的数万美女逍遥快活,大大发挥自己强悍的生育能力,为皇族继续增加人口,继续壮大皇族,至于国家大事和政事,李衍几乎全都交由李存来掌控。

    因此,李存现在虽然仍是太子,但他所行使的其实已经是皇帝的权力了。

    这也算是给了李存一些安慰。

    ……

第八百九十三章 让位(求订阅!)()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之间,四年过去了。

    经过四年时间的选拔,皇储终于选拔出来了——李修以微弱的优势赢了选举。

    换而言之,李修就是皇储。

    这个结果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李修无疑是很优秀的,他的履历也足够耀眼,可跟李修竞争的另外八个皇子,也都不是泛泛之辈,尤其是老八李济,在皇族成员当中,人气不是一般的高,因此,在结果出来以前,李衍一直觉得李济取胜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可李济最后却输给了李修。

    李济输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李济在皇族中的人气掉下来了,恰恰相反,李济在各个藩属国拿到的票比其他人都多得多,甚至是李修的两倍还多一些。

    可李济拿到的郡票,却要远远少于李修。

    李衍从陈公辅、胡铨、李严那里得知,李修每到一个郡,都会在选举之前四处看看,然后在选举之时,在演讲之际,会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提出有建设性的设想。

    郡中的选票,虽然也被当地的一些大家族所左右,但普通百姓也是有投票资格的,退一步说,就是当地的大家族,也会考虑他们自己的利益。

    所以,很多郡的大部分人,都被李修的演讲打动了,进而将他们的选票投给了李修。

    李济因为没有李修这么细致,结果在郡票上被李修打得大溃,最终以微弱的劣势败给了李修。

    皇储选出来了以后,李衍也不废话,让人直接挑选黄道吉日——他要让出皇位。

    李衍的这个决定一公布,大臣们慌了,百姓们慌了,仿佛全世界都慌了!

    虽然这十来年,李衍已经不怎么管国事和政事了,可李衍当皇帝,就是能让所有人心安。

    说一句不是大话的大话,李衍就是大中的精神支柱,哪怕李存已经证明了他有能力管好大中这个国家,可大中的臣民还是更愿意李衍当皇帝,哪怕李衍只是挂名。

    满朝文武全都请李衍收回成命,百姓们也纷纷请愿,希望李衍再干二十年皇帝,没有二十年,十年也行,没有十年,五年也行,千万不要现在就让位。

    对此,李衍是真心感动!

    这说明,他李衍这个皇帝当得还不赖,他的臣民并没有因为他贪恋女色和穷兵黩武而希望他让出皇位。

    说实话,皇帝当到了李衍这个份上,真是值得骄傲了,也真是可以自豪了。

    可李衍还是将满朝文武聚集到一起,又请来了一万个百姓的代表。

    李衍当众说道:“前朝无道,以至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朕那时实在是活不下去了,二十二岁就跑到山上聚义,那时朕想的是,有朝一日,前朝皇帝能降下招安,使朕可以报效国家,不想,前朝皇帝太过昏庸无道,在朕为其打天下之时,竟然在背后捅朕的刀子,可即便如此,朕还是将朕打下的燕云送给了前朝皇帝退到了汉城,那时,朕想的是,此生再也不踏入中原一步,世界那么大,总有朕自己的疆土,哪成想,前朝昏君竟导致金人南下,荼毒我同种同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