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5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西夏李宁令哥造反,就更是李元昊无道一手造成的,李宁令哥娶没移皆山的女儿没移氏为太子妃,但李元昊却看中了儿媳妇,直接将其抢走,立为妃子,号“新皇后”,李宁令哥又娶没藏氏,结果又被李元昊看上,还想立其为皇后,废掉原本的野利皇后,后来没藏氏生下李谅祚,李元昊又想改立李谅祚为太子,废黜李宁令哥,这引起李宁令哥母子不满,父子矛盾升级,在国相没藏讹庞的蛊惑下,李宁令哥才铤而走险。”

    顿了顿,陈俊卿总结道:“看过这些例子,我总结,皇子叛乱,多为帝王无道或是太子不德,而不是蓄谋,再者,任何政策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而且,总有些人不安本分,亦或是太有上进心,所以这种事只能是根据政局情况而定,另外,有些客观的现实咱们必须得承认,首先是陛下与其他皇子之间也是有父子之情的,陛下不可能不为其他皇子的前途考虑,其次是陛下的皇子并不是只有八九个或是八九十个,而是八九百个,未来可能会有一两千个,关键是,这些皇子中,的确不乏人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陛下是绝不可能将他们全都圈养在京中的。”

    虞允文有些不甘心的说道:“一点可能性都没有?”

    陈俊卿不答反道:“燕京城才多大,如何能装得下这么多皇子?”

    虞允文只能是在心中腹诽道:“陛下也太能生了!”

    陈俊卿又道:“下面的话,只是出于我口,入于你耳,不足为外人道,你若是对外人道,我也打死不承认。”

    虞允文干脆发誓道:“今日你我之言,我若对第三个人言,教我横死于街头,遗臭万年。”

    陈俊卿不置可否道:“还有两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我想你也一定知道,那就是太子殿下的身体不太好和太子殿下没有子嗣。”

    虞允文沉声道:“正是因为有此二事,我才去提醒殿下。”

    陈俊卿悠悠地说道:“我若是没猜错,你去与殿下说,殿下应该没有接你的话吧?你想明白其中的原因了吗?”

    虞允文实话实说道:“有些想明白了,可更多的还是不解。”

    陈俊卿看了虞允文一眼,然后说道:“你觉得殿下能斗得过陛下吗?若是陛下造反,有成功的可能性吗?”

    虞允文连想都没想,就摇头道:“虽然殿下天资聪颖,各方面都出类拔萃,但他无论如何都斗不过陛下,陛下的功绩和威望太高了,又无大错,不会有人支持殿下造反的,所以,殿下若是造反,无异于自取灭亡。”

    陈俊卿听罢,悠悠地说道:“那你为何还要去跟殿下说此事,殿下就算是知道了这一切,又能做得了甚么?”

    虞允文瞬间就呆立在当场!

    他想明白了!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李存才能顺利继承李衍的皇位,那就是李存完全听从李衍的安排,否则,不管李存有多优秀,都不可能继承到李衍的皇位!

    换而言之,李衍真的认准了李存,真的想将自己的皇位传给李存,李存身上的问题,不论是身体不好,还是没有儿子,不,是一切的一切,全都不再是问题,反之,李衍如果不愿意将自己的皇位传给李存,那李存不论做甚么,都没有机会当大中的皇帝!

    所以,李存现在最聪明的做法就是,一切都听从李衍的安排,而不是轻举妄动。

    很显然,李存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因此才没听虞允文说下去,而陈俊卿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才来阻止虞允文继续做傻事。

    这时,虞允文才大彻大悟,“太子是非常优秀,非常适合继承大中这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可太子到底能不能继承陛下的皇位,还不一定,还得看陛下最终的态度,我站队早了!”

    陈俊卿的声音再次响起:“你我该做的应该是怎么帮殿下建立德行,辅助殿下处理政事经营好大中,而不是乱帮殿下出主意……看在你是大中良才的份上,我最后提醒你一句,陛下是白手打下这万里江山的千古第一帝,眼里从不容沙子,所以你好自为之吧。”

    ……

    ……

    ps:这是二合一的大章,所以,今天就这一章了。

第八百六十六章 寝食难安(求订阅!)() 
看完虞允文上的请罪奏折,李衍不动声色的将其放到一旁,然后看向已经到了行宫的李修和李慈以及自己刚刚成年的二十个儿子,说道:“游牧民族骑马打猎的特性决定了他们天生就是战士,民就是兵,兵就是民,而游牧生活的方式是不能保证游牧民族拥有充足的粮食积累的,一旦遇到恶劣天气,游牧民族所牧牛羊就会大批大批的死亡,从而造成游牧民族的生活无法维持,这样游牧民族势必就要入侵南方农耕民族进行劫掠,所以,只要不彻底灭掉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就一定会入侵咱们大中。”

    顿了顿,李衍看向自己的一众儿子,又问道:“那怎么对付游牧民族,才能永绝后患?”

    李衍没用自己的一众儿子回答,就自答道:“长城可以保护咱们农耕民族不被游牧民族侵扰,不过,也正是因为有长城存在,咱们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才永远成为对立面,这长城就像那楚河汉界,以往的朝代,大多都只会守在长城后面,将草原画为方外之地,绝不跨过一步,这看似是一种自我保护,其实不然,在朕看来,这是自我限制和自我竖敌,所以我大中绝不干这样的傻事,只有让游牧民众彻底成为咱们大中的一部分,草原成为咱们大中不可分割的领土的一部分,游牧民族才不会再攻击咱们大中,至于怎么让游牧民族成为咱们大中的一部分,咱们首先要彻底征服他们,然后要用文化同化他们……”

    ……

    不久之后,李衍将虞允文调来,让他去转运司校命,算是给虞允文,也算是给李存一个警告,然后就继续自己征服草原部落的脚步。

    铁通八年秋。

    经过大半年的征讨,汪古部,塔塔儿部,王纪刺部,古烈部,密儿纪部,八刺忽部,萌古斯部,茶赤刺部先后被中军击溃,有的甚至直接被中军灭掉。

    如今,蒙古诸部的残余人马,绝大部分都聚集在斡难河和不儿罕山地区,以蒙兀国的孛儿只斤·合不勒,也就是合不勒汗为领袖。

    还有一小部分蒙古人逃到了大金,彻底融入到了金人当中,现在他们聚集在上京一带,严防死守。

    北方的天气,入秋以后,说冷就会冷起来,而且温度低得吓人,很多地区甚至是洒水成冰。

    而中军的很多将士都是南方过来的,他们根本就受不了那样的天气。

    所以,如果不能尽快灭掉蒙兀国和大金国,大中就只能暂且收兵,等来年春暖花开之后再卷土重来。

    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无疑是会给蒙古人和金人喘息的机间,进而就有可能会生出无数变数。

    李衍将许贯忠和刘锜找来商量对策。

    刘锜大胆提出:“不如冒险强攻一次,如果能打下蒙兀国和大金国,就继续打,如果打不下来蒙兀国和大金国,就暂且退兵。”

    刘锜的想法是,如果能打下蒙兀国和大金国,中军就可以占据蒙兀国和大金国的地方休整,这样既可以占据要地不给蒙古人和金人逃窜的空间,也可以给蒙古人和金人施加压力,进而招降他们。

    对于刘锜有些激进的想法,许贯忠有些不同意,许贯忠道:“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许贯忠的意思是,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使敌人举国投降是上策,击破敌国是次一等的选择。

    许贯忠又道:“如今,咱们中军已将金人和蒙古人逼入绝境,该停下来想办法让其举国投降,不该再继续打下去了,那样的话,金人和蒙古人必将困兽犹斗,对咱们大中造成没必要的伤亡。”

    刘锜反对现在就议和,道:“可问题是,现在,不论是金人,还是蒙古人,都不可能真心投降,他们最多不过是想用缓兵之计将咱们骗走,然后继续占据着东北平原和蒙古高原,继续与咱们大中为敌,所以,咱们必须打下上京和斡难河,让金人和蒙古人怕了,他们才会举国投降。”

    许贯忠反问刘锜道:“那如果咱们大中打输了呐,到那时,金人和蒙古人势必会卷土重来,进而出现拉锯战,甚至,咱们还会促成他们真正统一起来,进而成为咱们的大敌,所以,莫不如咱们现在见好就收,然后辅以政治手段一点一点灭掉大金和蒙古诸部。”

    说到这里,许贯忠冲李衍一拜,道:“官家,大金所实行的减丁政策,是不可取的,那不能真正消灭胡虏,所以,一味的打是不行的,现在,咱们已经将大金和蒙古诸部都打疼了,臣觉得接下来不该再冒险继续打下去了,该停下来跟金人和蒙古人好好谈一谈了。”

    所谓的减丁政策,是金朝政府制定的对付蒙古人的政策之一,也就是定时的遣兵剿杀蒙古诸部的人,所有的蒙古诸部的成年男子都在被杀范围之内,到了到穷荒的年景杀得更甚,这种政策就谓之为“减丁”。

    说穿了,就是大金怕蒙古人做大危害到它的统治,就定期派兵去杀蒙古人,然后抢蒙古人的女人和孩子壮大自己。

    蒙古人也因此对金人恨之入骨,如果不是大中逼得太紧,他们说甚么都不可能跟金人合并在一起。

    (历史上,金国灭亡,蒙古人对金人进行了大屠杀,铁木真更是下令“唯完颜氏不可赦”。

    这里面其实也有宋人的功劳——金国在与蒙古议和之后迁都汴京,曾经仰仗皇威作威作福的女真贵族失去了靠山,曾经被压榨的百姓乘机复仇,他们见了猛安谋克期必杀之而后已,以至于,寻踪捕影,不三二日屠戮尽净,甚至掘坟墓,弃骸骨,整个河北、河南、山东地区的女真人被屠杀殆尽,故而,金国的灭亡几乎等于灭族。)

    所以说,一味的杀戮是不可取的,也会遭到疯狂的报复。

    刘锜也冲李衍一拜,道:“官家,臣同意元帅的意思,但臣坚持先打下上京和斡难河,否则以金人和蒙古人的贪婪和狡诈,他们是绝不会乖乖附庸咱们大中的,也绝不会配合咱们大中分化治理他们。”

    皮球又踢到了李衍的脚下。

    对于金人和蒙古人都是甚么揍性、甚么样的生存能力,李衍太清楚不过了,不将他们彻底打残、打废,是绝对无法征服他们的。

    因此,这次其实是许贯忠错了。

    不过——

    许贯忠担心的也不无道理,毕竟冬天快来了,如果不能一举而攻下上京和斡难河,那将就变成金人和蒙古人主场了,很可能会让金人和蒙古人找到绝地反击的机会。

    可即便是这样,李衍还是果断站在刘锜这一边,说道:“不灭了女真人和蒙古人,朕寝食难安,所以继续打!”

    ……/12_12048/

第八百八十七章 金秋八月(求订阅!)() 
金秋八月。

    东北的天气已经凉了下来。

    中军将士身上装备的棉甲已经不能让他们感到热了,这正是最适合中军将士打仗的时期。

    不过

    北方这时候的天气,说变就变,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冷下来也不一定。

    所以,李衍一决定继续打下去,许贯忠和刘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