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5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得聪赶紧问道:“朝廷是甚么意思?”

    吴玠迟疑了一下,道:“最低战略目标是占领衡山地区。”

    任得聪听言,急道:“可陛下答应过我大兄,西夏交给我大兄镇守的!”

    吴玠微微一笑,道:“哦?那官家怎么答应你大兄的?”

    “这……”

    任得聪有些语塞。

    大中支持任得敬反叛西夏,事成之后,任得敬率领西夏归顺大中,然后任家世代代替大中守卫西夏,全都是任得敬提出来的,大中只不过就是没反对,并且李衍收了任得敬的女儿、封任得敬的女儿为妃、又给了任得敬丰厚的回礼罢了,真要是较起真来,从始至终大中都没有真正答应过任得敬甚么。

    所以,你让任得聪怎么回答吴玠的这个问题?

    不过——

    任得聪也并非无能之辈。

    他很快就道:“是,朝廷并没有答应过我大兄甚么,可也没有反对我大兄提出来的条件,且陛下封我大兄之女为妃,又重赏了我大兄,这些足以说明朝廷默认了我大兄所提议的,当然,朝廷也可以不承认这些,那陛下数十年来积攒的威信……”

    吴玠呵斥道:“大胆!”

    吴玠可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身上的杀气那是一点都不掺假,因此,他这一呵,不仅让任得聪将后面的话咽了回去,还让任得聪心里一颤!

    任得聪赶紧平复心神,然后解释道:“元帅勿怪,借我一万个胆子,我也不敢诋毁陛下,实是我们任家为了此事已经赌上了全家几百口的性命,所以,我有些心急,才有些口不择言。”

    听了任得聪的解释,吴玠的脸色才稍稍有所好转,然后说道:“按说,某家只负责打仗,朝廷与你们任家的事,我不便发言,不过,念在咱们是朋友,我就给你们任家几句忠告。”

    任得聪忙道:“元帅请说,任家从不忘恩情!”

    吴玠沉默了一下,道:“首先,某家可以明确告诉你,不管旁的,这衡山地区,朝廷肯定是要收回去的,原因我不说,你也一定能想明白。”

    这事不难想明白。

    大中只有占了衡山地区才可以随时威胁西夏,让西夏不敢像以前一样,想战就战,想和就和,不服天朝管。

    退一步说,就算大中真让任家世代镇守西夏,衡山地区也绝不会给任家的,否则,大中又何必支持任家造反,继续支持李家不就得了?

    这一点,其实在任得聪来见吴玠之前,任得敬等人就已经分析出来了。

    再者,也是最实际的,你甚么时候见过豺狼将已经吃进肚子里的肉再吐出来的?同理,大中好不容易才抢回至关重要的衡山地区,怎么可能再将衡山地区吐出来?

    所以,任得聪这次来的目的其实并不是要回衡山地区,而是打探大中的目标,打探大中会不会履行之前诺言,也就是让任家代守西夏?

    ……

第八百四十八章 以己度人(求订阅!)() 


    任得聪这次来的目的其实并不是要回衡山地区,而是打探大中的目标,打探大中会不会履行之前许下的诺言,也就是让任家代守西夏?

    换而言之,大中收复衡山地区,任家其实是勉强能接受的,只要中军不再继续向西。

    消化了一下吴玠的话,任得聪直言不讳的又问道:“那你们会不会再西进?”

    吴玠说谎道:“某家现阶段接到的命令是夺取衡山地区,至于会不会西进,那得等官家和朝廷的进一步命令。”

    任得聪心道:“莫不是大中准备视形势而定是否吞并西夏?”

    吴玠仿佛是能看穿任得聪的心思一般,道:“某家给你们任家一个忠告,就赶紧灭掉西夏李氏,这样你们任家才有机会替朝廷世代镇守西夏。”

    在任得聪看来,吴玠说的,很有道理——如果任家能灭掉西夏李氏,那么任家就能吞下整个西夏,到那时,任家就能有上百万可战之兵,中军虽然能打,但面对这上百万可战之兵,也一定会掂量一下,值不值得动用大量人力和财力来收复西夏,尤其是在西夏愿意归顺大中的情况下,如此一来,大中很可能会让任家占据西夏,世代替大中守卫西夏。

    吴玠又道:“其实,我们西军在此陈兵,对你们任家也有好处,据某家所知,西夏朝廷刚从衡山地区调回去了十万精锐,加上西夏朝廷原来拥有的军队,其兵力即使没有二十万,也一定有十五万,关键是西夏朝廷的军队都是百战精锐,你们任家的那三十几万大军能不能敌得过西夏朝廷的十几万精锐,真不好说,有我们西军为你们任家牵制一下西夏那十几万精锐,你们任家的胜算将大大增加。”

    说起这事,任得聪也有些懊恼!

    当初,任家决策失误——如果任家果断将夏州城锁上,然后绕道直奔兴庆府,也就不会有之后这么多事了。

    只可惜,任得敬太忌惮掌管了西夏军队半辈子的李察哥了!

    所以,任得敬跟李察哥在夏州纠缠了十几日,错过了最佳战机,结果,被李仁孝将衡山地区的精锐夏兵调了回去,进而导致中军越过了没有多少军队驻守的衡山,然后夺取了衡山地区,为任得敬反夏带来了很多变数。

    也可以说,任家是一步错,结果导致步步都错。

    任得聪道:“朝廷帮住我们任家,我们任家从上到下全都感激不尽,不过,后面的事,就不劳烦朝廷了,我们任家会自行解决。”

    吴玠听罢,打开天窗说亮话:“你们任家是不想让我们西军继续西进吧?”

    任得聪笑道:“是不想元帅的西军有无谓的折损。”

    任得聪这话有一个潜在含义,那就是,蛊惑吴玠拥西军而自立。

    这是任家最期待的事。

    如果吴玠拥西军占据川陕、陇右自立,那任家不仅多了一个实力强大的盟友,未来任家的西夏也将拥有一道最完美的隔离带将西夏和大军隔离开来,进而杜绝了大中吞并西夏,西夏丢掉重要的衡山地区的影响也可以降到最低,而且,那时任家还可以在大中和吴玠两边左右逢源,甚至可以坐山观虎斗,再乐观一点,任家可以找一个恰当的时机收服吴玠吞并川陕、陇右,将来甚至有可能会取大中而代之。

    总之,吴玠如果能自立,那对任家而言,好处将多不胜举。

    吴玠怎么会听不出来任得聪的潜在意思,他暗自冷笑,心道:“你们任家也太不了解我大中的组织结构了,先不说我大中军政互不统属,我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到政事,因此根本得不到西部地区的官员的支持,就算抛开官员不说,仅仅是西军内部,也不是我一人说得算的,张宪在陇右,王彦在陕西,我但凡有点异动,他二人必定起兵来讨伐我,退一步说,就算张宪和王彦不起兵来讨伐我,就是我蜀地的西军,也不可能跟随我拥兵自立,我中军从上到下全都接受过政治教育,因此,他们知道他们是为谁而战的,那个谁绝不是我吴玠,所以,我只有指挥这支部队的权力,没有拥有这支部队的权力,这种情况下,我脑袋得进多少水,才会傻到去干拥兵自立这种蠢事?”

    想是这么想,可吴玠嘴上却打哈哈道:“最重要的还是你们任家能取西夏李氏而代之,否则,说甚么都是没用的,也是没有意义的,而且,你们任家的速度一定要快,要不然,夜长梦多,说不准哪天让我们西军西进的命令就下来了,到那时,如果你们任家还是这种进度,那某家一定会毫不犹豫挥师西进。”

    任得聪以己度人认为,吴玠也有拥兵自立的想法,只不过,任家现在还没有伐掉西夏,因此,现在两家谈这些事,还有点为时过早,进而认为,从吴玠个人的角度出发应该是希望他们任家能取代李氏成为西夏之主,在这个基础上,吴玠催他们任家动作快点,完全说得通。

    想到,任家未来有可能与拥兵自立的吴玠结盟,进而让任家拥有无数可能,任得聪激动不已!

    不过——

    任得聪还是进一步试探道:“还请元帅多帮我们任家争取一些时间。”

    吴玠满口答应:“放心吧,某家一定会尽量帮你们任家争取时间,毕竟……哈哈,你说是不是。”

    含含糊糊的说了一嘴之后,吴玠神色一正,又道:“不过,最关键的并不在某家这里,还是在于你们任家的速度够不够快,嗯……直说吧,某家最多也就能给你们任家争取一个月时间,时间一过,你们任家如果还打不开局面,那么某家势必要挥师西进,否则,朝廷一定会将某家换掉。”

    吴玠又“推心置腹”与任得聪密议了一会,才亲自送任得聪离开。

    送走了任得聪,吴玠立即回到中军大帐,然后让人拿来空白奏折和笔,之后亲自给李衍写奏折。

    这份奏折,吴玠写得非常细致,将李仁礼和任得聪来找他的过程全都写进了奏折,然后密封,叫亲信来,吩咐亲信快马加鞭将奏折和任家给他送的所有礼物包括十个美人一并送回燕京交给朝廷。

    亲眼看着亲信离开,吴玠心道:“任家这群叛逆,想害死某家啊,不知道在大中像某家这样的重臣和重要人员身边全都布满了锦衣卫和亲军都尉府的密探,某家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朝廷的眼睛?而且,朝廷现在又在大搞反腐倡廉,这个时候如果出点事,某家没准就会万劫不复!”

    ……

第八百四十九章 造化弄人(求订阅!)() 


    李仁礼回到兴庆府了之后,立即来皇宫见李仁孝。

    恰巧此时李仁忠也在李仁孝这里。

    李仁礼立即将他去见吴玠的经过完完整整的跟李仁孝和李仁忠说了,并着重说了李仁孝写给李衍的那封“亲笔信”。

    李仁孝听罢,矢口否认道:“朕确实给中主写过一封亲笔信,但朕在信中写的是按照咱们之前商量好的请中主声援咱们,并没有请大中出兵帮咱们平叛,朕又不傻,怎么会干引狼入室一事?”

    李仁礼有些迟疑道:“陛下写的这封信,嗯……除了陛下以外,还有谁见过?”

    见李仁礼不相信他,李仁孝很不高兴!

    可李仁孝还是答道:“此信乃是由蕃汉学教授斡道冲所写,朕亲自抄录,然后亲自装入信封当中,由小顺子密封。”

    斡道冲,家学深厚,是汉文和西夏文字著作丰富的学者,而且,斡道冲品德很高,世人尽知,因此,如果斡道冲见证了李仁孝写给李衍的信只是求大中声援西夏并不是请大中出兵相助,那李仁孝的话就会有说服力得多,所以,李仁礼赶紧问道:“斡道冲可曾亲眼看见陛下给中主写信?”

    “这……不曾。”

    李仁孝怎么说也是西夏之主,斡道冲哪敢“监视”李仁孝写信?万一李仁孝想在此信之中写点私密之事呢,比如请他的伯父出兵相助。

    所以,李仁孝写的这封信除了他自己和李衍、萧让、金大坚以外,其实没有第五个人见过。

    李仁孝很不高兴的又道:“就算没有第二个人见过,又如何,朕难道会说谎不成?”

    李仁礼道:“现在已经不是陛下说不说谎的问题,而是大中一口咬定是陛下跟中主求救,大中才出兵的。”

    李仁孝提高了一些声音道:“那是中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