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5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象,假公济私的更是比比皆是。

    李衍心道:“也是时候反反腐,整顿一下风气了。”

    耶律大石道:“任国相若是不这么贪婪,咱们大中也真不好向西夏下手,如今,咱们大中正瞌睡,任国相就送来枕头,从这一点上来看,任国相也不是一点可取之处都没有。”——耶律大石这是在提醒李衍,千万别因为个人的喜好而错过这个千载良机。

    李衍能一直走到今天,心胸怎么可能这么狭窄?

    所以,李衍直说道:“爱卿放心,朕绝不会干因小失大之事。”

    耶律大石听言,暗自一叹,心道:“一点机会都不给敌人留,只要他在位一天,大辽就别想复国,看来,复国一事,只能指望后人了!”

    李衍让耶律大石绝了复国的念头以后,耶律大石又给他自己找了一个新的人生目标,那就是,在大中这个大帝国中为契丹人尽可能多的争取到发展的机会,让契丹人不至于成为二等人,让契丹人能在大中有一个良好的发展,至于将来契丹人能不能复国,那就看以后了,如果李氏无道,说不准契丹人就能恢复大辽帝国的荣耀。

    耶律大石是怎么想的,李衍不知道,不过,没关系,反正李衍不在乎——这种事防是防不住的,就算李衍将所有外族都杀光,自己的子孙不行,也有都是人会掀翻大中的统治。

    所以,李衍一向信奉的都是,我只能管我活着的时候,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李衍道:“任得敬有多少机会?”

    耶律大石分析道:“原夏主去世的太过匆忙了,现夏主的年龄又太小了,关键是,现夏主刚一登基,萧合达就叛变,至今都没能平定,而且,西夏饥荒、地震、地裂同时出现,以至于现夏主的统治遭到了质疑,而任国相现在又掌控着西夏的军政大权,他若是造反,尤其是与萧合达联合在一起,推翻现夏主的统治,机会应该很大,要是咱们大中能帮他一把,他应该有九成以上的机会。”

    李衍用手指敲了一会自己龙椅的扶手,道:“可……李仁孝毕竟是朕的侄子。”

    这就是典型的,即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了。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李衍现在毕竟不再是原来的山大王而是这个时代最大帝国的皇帝,自然是得要点脸的。

    耶律大石听罢,道:“陛下其实并不需要做太多的事,只要陛下收了任国相的女儿,再给任国相的女儿一个与夏妃(李清露)一般无二的妃位,最多再给任国相回个礼,相信就足以让已经有些按耐不住了的任国相动手了。”

    听了耶律大石所献的计策,李衍细细一想,不禁道:“此计甚妙!”

    事实上,任得敬其实也知道,以李衍的身份,是不可能公开支持他造反的,不仅不能支持,李衍其实还应该严厉谴责他造反。

    所以,任得敬想要的其实并不是李衍的公开支持,而是李衍的态度——只要李衍有支持任得敬推翻西夏李氏统治的态度,甚至是说,只要李衍不帮西夏李氏,任得敬就敢造反。

    而李衍将任得敬的女儿立为跟李清露一样级别的妃子,就足以表示出李衍的态度,再赏给任得敬一些物品,就足够让任得敬相信,李衍是支持他造反的了。

    将这一切全都想通了之后,李衍对耶律大石说道:“去将任得敬的女儿叫来,让朕瞧瞧。”

    ……

    ……

    ps:这是二合一大章,所以,今天就这一章了。

第八百四十六章 老流氓(求订阅!)()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颻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

    任氏一进入养心殿,就让李衍的眼前一亮!

    任氏绝对是一个绝世美人,李衍那三万后宫佳丽当中,能与任氏比肩的,怕是也不超过十指之数。

    这让李衍很诧异的同时,又心道:“难怪任得敬那个老东西敢以一女求得我的支持。”

    任氏来到李衍身前,盈盈一拜,然后用婉如夜莺一般的声音说道:“民女任氏,拜见陛下。”

    “声音竟然也这么完美!”李衍心道。

    李衍道:“起来吧。”

    等任氏起身后,李衍又道:“抬起头来。”

    任氏听言,慢慢抬起头。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美目盼兮。

    这任氏,从上到下,竟无一处不美,简直就是洛神再世。

    这让见惯了美女的李衍,都不禁心动不已!

    盯着任氏看了好一会,李衍才又开口道:“你父亲将你送给朕,你可愿意?”

    任氏毫不做作的说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容小女子做主。”

    李衍听言,赞道:“好一个懂事的好女子!”,又看了任氏一眼,李衍又道:“又是世间少有的美人,嗯……这样吧,朕就不让你从嫔御慢慢升了,直接收你当妃子吧,就赐你为……“任妃”吧。”

    其实——

    这些全都是借口,就算任氏长得不漂亮或是应答的不好,李衍也会找别的借口赐给任氏妃位的。

    不仅赐给了任氏妃位,李衍还命人给任得敬送去了一份颇为丰厚的回礼。

    任得敬接到李衍给他的回礼,又听他派去的人禀报说李衍给任氏封妃了并且在他们离开前一直翻任氏的牌子,任得敬会心一笑。

    很快,任得敬就派亲信之人去与萧合达秘议。

    与此同时,任得敬开始以血腥手段将那些不听他命令的将领清洗了,并将他的亲信安插到各个要职。

    秘谈了几次,任得敬与萧合达终于谈妥——萧合达帮任得敬夺取西夏,任得敬割让贺兰山以西给萧合达,并帮助萧合达复辽。

    达成了共识以后,任得敬与萧合达歃血为盟,然后合兵一处向兴庆府杀去。

    一路打着“吊民伐罪”的大旗往回杀,任得敬一路以李氏不德以至天怒人怨为由大肆招揽义军。

    韦州、静州、定州、富儿等地的义军,闻讯,纷纷前来加入任得敬的反夏大军。

    等到任得敬杀到夏州,其麾下已有三十多万大军,声势之壮,吓坏了西夏君臣,让西夏朝廷从上到下全都慌了!

    李仁孝赶紧将之前被他疏远了的李察哥、李仁忠、李仁礼请来,让他们想办法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老将李察哥,二话不说,就组织军队,然后亲率两万大军前去夏州迎敌。

    而李仁忠和李仁礼也不计前嫌积极辅佐李仁孝稳定人心。

    想当初,李仁孝就是为了摆脱李察哥、李仁忠、李仁礼对他的控制,才扶植了任得敬,结果导致任得敬做大,现在成为了祸害。

    这时侯,李仁孝才知道,他自己有多嫩,还是他父亲李乾顺给他留的辅政大臣更可靠。

    李察哥是百战宿将,虽然他手上的兵马少点,但他据夏州坚城而守,还是暂时拖住了任得敬叛军的脚步。

    不过——

    任谁都知道,李察哥只能拖住一时,不可能永远拖住任得敬叛军的脚步。

    首先,任得敬的军事才能也很突出,甚至不比李察哥差,当初就因为任得敬曾镇压了多次反叛和多次起义,李仁孝才想让任得敬,衡山地区于西夏而言,就相当于燕云地区于北宋王朝而言,西夏如果失去衡山地区,大中打西夏就跟当初的辽国打失去燕云的北宋一样,想去就去,而且是一马平川,几天就能打到西夏的都城,关键是,这横山地区还是西夏最重要的产粮、产马、产铁、产茶基地,而且还是西夏最好、最重要的兵源地。

    如果西夏将横山地区让给大中,那么以大中强大的军事力量,西夏的灭亡可能也就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了。

    然而——

    如果不将衡山地区的兵马撤回来,西夏可能更快灭亡。

    权衡了一下利弊之后,李仁孝最终做出决定,从衡山地区先撤回来十万大军,只留部分人马守卫各个险要之地。

    同时,李仁孝亲自写信给李衍,请求李衍声援西夏李氏——至于请李衍出兵帮他,打死李仁孝,李仁孝都不敢,他太怕李衍假道伐虢连西夏一块灭了。

    当初,派人给任得敬还礼之时,李衍就让许贯忠通知吴玠密切关注西夏的动静,并放权给吴玠:该出手击,果断出击。

    为了不让将西军的马匹全都调给远征军而耽误西军伐夏,朝廷将第一军区的大半骑兵甚至将李衍的亲军踏白军全都调到了第五大军区,交给吴玠指挥。

    得知朝廷要收复西夏,而且西夏给了大中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吴玠积极准备,并且秘令处于最前沿的折家军密切关注西夏的动态。

    很快,折家就打听到了,前去贺兰山以西平叛的任得敬反了,联合萧合达往回杀了。

    在那之后,任得敬反叛的消息越来越多。

    不到三个月时间,折家就打听到,任得敬收编了韦州、静州、定州、富儿等地的义军,人马超过了三十万,并打到了夏州。

    接下来,西夏朝廷派李察哥率领两万人马前去夏州城阻止任得敬叛军东进。

    又过不久,折家发现,衡山地区的夏军有调动的迹象。

    折可求赶紧将这个重要的消息传回给吴玠,并将他的判断,也就是西夏有可能将衡山地区的夏军调回去勤王,以及他的建议,也就是果断出击夺取衡山地区,一并送去给吴玠。

    事实上,这时在西夏的大中的谍报人员已经将西夏朝廷准备调衡山地区的夏军回去勤王的准确消息分别送回朝廷和吴玠的手上了。

    也就是说,吴玠现在只需决定,打还是不打衡山地区。

    这个决定对于吴玠来说,并不难决定——首先,这绝对是大中收复西夏的最好时机,也有可能是唯一的机会。其次,吴玠虽然有收复川陕之功,但此功怎么可能比得了收复西夏?

    所以,吴玠很快就开始部署,并秘调大军前往衡山地区。

    也就在这时,朝廷给吴玠送来了一封信——李仁孝写给李衍的“亲笔信”。

    在李仁孝写给李衍的这封“亲笔信”上,李仁孝向李衍哭诉,当皇帝的艰辛,并表示他不想再当皇帝了,想当一个普通人,然后再三恳求他的伯父李衍出兵剿灭衡山地区的“叛兵”,去兴庆府救他,事成之后,他愿意将西夏送给他的伯父李衍,只求一生富贵……

    这封李仁孝写给李衍的“亲笔信”当然是伪造的,李仁孝写给李衍的真正的亲笔信只是想请李衍声援一下西夏、谴责并且吓唬一下任得敬,让任得敬有所顾忌,让西夏百姓知道大中还是站在他们李氏这一边的,进而安定西夏民心。

    可李衍这个老流氓,实在是找不到出兵的借口了,最后只能教萧让和金大坚在李仁孝写给李衍的亲笔信的基础上伪造了一封李仁孝的“亲笔信”。

    这封李仁孝的“亲笔信”也成了后世之人唯数不多的攻击李衍的借口之一。

    扯得有点远了。

    朝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