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5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例行的朝拜过后,李衍让宰相闻焕章说了一些大中今后的发展方向,像,为了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朝廷决定近期将加恩科一场,凡大中子民,均可报名参考,像,为了大力发展“大铁路”计划,朝廷决定将铁路建设分包到各省、各州甚至是各县,铁路建设将成为官员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像,朝廷决定,大力引导民众来燕云二十一州定居,从整体上使燕云地区变得繁荣,等等……

    早朝结束了以后,李衍单独将许贯忠留了下来,然后开门见山的问道:“岳飞那里怎么样了?”

    许贯忠答道:“黑爨三十七蛮部和洱海二十二国基本上全都已经归顺和平定,不日他们的头领就会亲自北上朝见官家。”

    李衍点点头,又道:“中南半岛的形势如何了?”

    许贯忠道:“堕罗钵底国的国王已准备带领全国孟人投降咱们大中,女王国则准备负隅顽抗到底,至于蒲甘国,还是老样子,内斗不断,国中分为多个派系。王总督建议,直接出兵攻打女王国,并派人联系蒲甘最不得势的大王子,让蒲甘大王子对咱们大中发出求救邀请,然后咱们大中就可以在攻打完女王国之后,顺便将蒲甘国也攻下,完成中南半岛的统一。”

    李衍听罢,不置可否道:“迦摩缕波和色那呢?”

    许贯忠道:“此二国有些远离中南半岛,并没有卷入中南半岛的风暴当中,因此还拥有不错的国力,所以,如果咱们大中想要这两块疆土,就只能是强伐了。”

    李衍叹了口气,然后说道:“不能让此二国阻挡我大中完成真正的大一统,一道打下吧。”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迦摩缕波和色那这两个小国正好挡住了大中与朱罗郡的连接,不打它们绝对不行。

    许贯忠应道:“诺。”

    许贯忠又道:“陛下,是时候定下中南半岛一战由谁来担任总指挥了。”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中南半岛一战的总指挥人选一共有四人。

    第一个还是岳飞。

    攻占了大理国之后,岳飞和其手上的平南军也已经到达了中南半岛,甚至可以直接南下攻打女王国,或是直接攻打蒲甘国。

    所以,继续由岳飞担任统帅,是可以的。

    第二个是朱武。

    从伐宋之初,到灭掉大理国,朱武一直在担任岳飞的副手,负责帮岳飞联系各军、指挥各军。

    此次中南半岛一战,所动用军队势必也非常多,水陆军都有,更得动用中南半岛上的土著军队,从协同作战方面来看,朱武其实比岳飞更适合担任此战的总指挥。

    第三个是花荣。

    这些年来,花荣一直驻守在中南半岛,对中南半岛上的一切都非常熟悉,这是初来乍到的岳飞和朱武怎么都比不了的。

    第四个是石宝。

    虽然石宝的驻地是侏罗郡不是中南半岛,但因为侏罗郡离中南半岛非常近,石宝又时时刻刻关注中南半岛的形势,因此,石宝对中南半岛的一切也很熟悉。

    另外,当年李衍攻占李朝、占城、高棉的时候,是石宝用血腥手段镇压了当地势力,因此,石宝在中南半岛很有凶名,若是由石宝担任统帅,有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好处。

    在这四个人当中,李衍最先排除的就是岳飞。

    岳飞的功劳太大了,因此,必须得冷藏岳飞一段时间,否则,岳飞有可能就会废了,当然,方法还是要注意一下的,要不然,该寒了岳飞的心,甚至会寒了所有将士的心。

    排除了岳飞以后,在朱武、花荣、石宝三人当中,李衍其实是有些举棋不定,因为他们三人各有千秋。

    想了一会,李衍问:“王伦有甚么建议?”

    许贯忠道:“王总督建议由石宝担任总指挥。”

    李衍不置可否的问道:“他的理由是甚么?”

    许贯忠道:“王总督说,中南半岛不比东南,是汉人故地,中南半岛离开汉人的统治太久了,因此,要想将其完全变成咱们大中的疆土,是免不了流血的。”

    李衍明白王伦的意思。

    王伦在中南半岛经营了五六年,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中南半岛的形势,因此,李衍还是相信王伦的判断的。

    所以,李衍道:“那就由石宝担任总指挥吧,由花荣担任副总指挥,平南军交给石宝和花荣指挥,岳飞和朱武即日回京,”

    听李衍下令,让岳飞和朱武回京,许贯忠很快便想到了,这是因为岳飞所立之功太大了,不能让岳飞再去插手中南半岛的战争了。

    对此,许贯忠其实是赞成的,明白,这既是对朝廷好,也是对岳飞好。

    不过

    许贯忠还是请示道:“那……用甚么理由召岳大元帅和朱副元帅回来?”

    李衍道:“跟他们说,天下已经大定,是该论功行赏了,朕准备册封十大元帅、十大将,建昭勋阁以表其功,让他们回来帮朕参谋参谋谁该上这昭勋阁。”

    ……

第八百二十九章 赏无可赏之时,赐死(求订阅!)() 


    大理。

    岳飞的中军大帐。

    接完圣旨之后,朱武将所有人都打发出去,帐中只剩下他和岳飞。

    看着兴致不高的岳飞,朱武问道:“怎么,鹏举,你不想回京帮官家评选这十大元帅和十大将?”

    岳飞摇摇头,道:“能帮官家做此大事,是岳飞的荣幸。”

    朱武笑道:“这就对了嘛,你是兵马大元帅,先是指挥了伐宋一战,又主持了伐理一战,有谁比你更了解咱们中军将士的功劳,再者,世人皆知,你岳鹏举处世公允,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所以,官家才让你回去帮他参谋上昭勋阁的人选。”

    顿了顿,朱武又道:“而且,这次可不单单是选十大元帅、十大将,还要给大中所有将领凭勋,此事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听说不仅是你我,吴玠、刘锜、韩世忠全都被官家召回去了。”

    岳飞道:“岳飞知道评选十大元帅、十大将、给将领们评勋重要,可……眼看着就能带大军平定这最后一片地区使大中完成真正的大一统,就被官家召回去……哎,说实话,岳飞真是有点不甘心!”

    朱武不动声色的说道:“肉都已经被你吃光了,总不能连口汤都不给别人留一口吧?”

    不等岳飞说话,朱武就又道:“石宝和花荣在中南半岛这里经营了五六年,可能连一草一木都认识了,对敌人的情况更是了如指掌,这是咱们无论如何都比不了,所以由他们来打这一仗肯定要比由咱们来打这一仗合适。”

    岳飞听罢,道:“岳飞并没有跟石将军和花将军抢此战总指挥之意,岳飞只不过就是有些遗憾罢了,老帅请放心,只要花将军一到,岳飞立即跟他交割平南军,然后就回京。”

    听岳飞这么说,朱武招呼岳飞坐下,然后说道:“你可知,当初伐掉南宋以后,很多人都反对由你带兵伐大理,他们提议由杨沂中代替你?”

    岳飞坐下,道:“此事岳飞已经知道了,后来是官家力排众议,才让岳飞继续统帅平南军攻伐大理国的。”

    朱武点点头,又道:“那你可知,皇后娘娘曾想让你家安娘担任太子妃,后来被官家给否决了,然后钦点了御史中丞李光之女为太子妃?”

    岳飞摇摇头,道:“此事,岳飞还真不知晓。”

    朱武问道:“你现在知道了,有甚么想法?”

    岳飞道:“简在帝心,岳飞身为臣子,能有甚么想法?”

    朱武道:“说实话。”

    岳飞沉默了一会,道:“岳飞觉得,安娘不当这太子妃,不是坏事,云儿已经娶了长公主,若是安娘再当太子妃……不妥。”

    朱武盯着岳飞的脸看了一会,见岳飞不想是在敷衍推脱,才道:“还算你岳鹏举的政治敏感度不算太低,我告诉你,如果不是官家给你挡了这一道,你此生都别想再统兵了,甚至有可能会有杀身之祸!”

    岳飞听言,瞳孔就是一缩,道:“不知老帅此话怎讲?”

    朱武道:“有一句话,不知你听说过没有?”

    岳飞问:“甚么话?”

    朱武悠悠地说道:“赏无可赏之时,赐死。封无可封之爵,封杀。”

    朱武此言一出,岳飞的冷汗瞬间就涌了出来!

    朱武看了岳飞一眼,然后沉声道:“所以,你真该感激官家,是官家救了你的政治生命,甚至是救了你的性命。”

    岳飞听罢,在暗暗感激李衍的同时,又不禁有些意兴阑珊,然后说道:“老母年迈,妻儿力弱,老帅,岳飞想,这次回京之后,就跟官家请辞,结草为庐,效仿古人,隐居山林,纵酒酣歌,啸傲泉石,举杯邀月,诗思骀荡。”

    岳飞如今刚刚而立之年,正值人生最好的时期,怎能真心归隐?

    所以,朱武知道,岳飞这是在赌气。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

    岳飞为大中立下如此多的功劳,结果,却有人处处防着他,甚至是想要杀他,这换了谁,都会有情绪的。

    朱武道:“你若是撂挑子,对得起官家吗?”

    岳飞听言,不禁有些迟疑!

    过了一会,岳飞才道:“岳飞原本只是一乡野少年,蒙官家天恩,将岳飞从一介草民一步一步提拔起来,不到十年间,岳飞就做到了太尉,官级已经跟三公、宰执相差无几,又以长公主嫁犬子,这种旷古未有的恩典,岳飞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所以,若是官家有用得到岳飞的地方,岳飞自然是万万不敢推辞,然,如今,中南诸国只不过是垂死挣扎,最多一二年,便会被咱们中军踏平,其地将尽归大中,后大中就将迎来真正的大一统,无需刀兵,岳飞起于白屋,实不愤国家衰败,被蛮夷欺辱,才奋起而从军,今大中即将完成大一统,官家英明神武,文官干练,武将善战,百姓安居乐业,实不再需要岳飞了,岳飞不图荣华富贵,那些与岳飞而言,无异于烟云,遂想以此残生多读些书籍陶冶自己、缅怀先人,另,岳飞从戎九载,对统兵一事,实有些感悟,想留书一部,予以后人。”

    不久前,岳飞曾做诗一首,以表其志,“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恩,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岳飞用这首诗告诉世人:我岳飞,之所以帮官家打仗,为的不是自己做大官,高官得做,骏马得骑,青史留名,我不是为了这些,我只是为了官家的知遇之恩,我只是为了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与岳飞相处了这么久,朱武特别懂岳飞,心知岳飞真是公而忘私。

    岳飞公而忘私,到了什么程度?

    岳飞的儿子也就是李衍的女婿岳云,十二岁就开始从军,十二岁就开始跟着岳飞出生入死,在战场上有万夫不当之勇,所向披靡。

    中军将士,无一人管岳云叫驸马爷或是少公子,都管岳云叫“赢官人”。

    这是岳云靠本事赢回来的尊重,因为只要他一出马准赢,他虽然从军时间还不长,但却杀敌无数。

    可每一次往上报功劳的时候,岳飞都不报岳云。

    按说,岳云的战功是实打实来的,不是因为他是岳飞的儿子、李衍的女婿,可是岳飞就不报他,每次都不报,所以岳云的官职一直都得不到提升。

    结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