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5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人猜测,中军之所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皆是因为有这些神兽/怪兽相助。

    这些人这么猜测,其实也不能一点根据都没有。

    除了中科院中总传出这样那样的怪声,李衍这个皇帝,隔三差五就往中科院跑,并且一待就是大半天。

    李衍后宫中的一些女人,对此忍不住酸溜溜的说道:“这中科院都快成官家的第二个家了!”

    而平民百姓则猜测,李衍去中科院,是去亲自喂养这神兽/怪兽,跟它们联系感情,免得它们叛变,甚至是噬主。

    这也在无形当中给李衍增加了不少神秘的色彩。

    在这个封建社会当中,这其实也可以增强李衍的统治。

    中科院当然不是李衍饲养神兽/怪兽的地方,而是李衍亲自主持的国家级科研所。

    至于那些怪声,当然不是神兽/怪兽发出来的,而是李衍亲自主持研发的火车所发出来的。

    说到这火车,就不得不说蒸汽机了。

    实际上,早在几年前,李衍和刘慧娘、白瓦尔罕等人就已经研制出来了最早的蒸汽机。

    这其实没甚么难的,哪怕没有刘慧娘和白瓦尔罕这两个机关高手,有李衍提供的理论基础,随便找点通晓机关制作的人,也能造出来最早、最简单的蒸汽机。

    可蒸汽机好造,要将它运用到工业上,就难了。

    最早的时候,李衍想将蒸汽机直接安置到船上,想打造出来自己的钢铁舰队。

    可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成功。

    后来,李衍又提出了火车的概念。

    中科院开始双管齐下。

    在研制的过程当中,在李衍的带领下,数万科研人员,对最早、最简单的蒸汽机进行一而再再而三的改进。

    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等等技术先后被攻克。

    终于,在去年中旬,中科院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用蒸汽机,它比李衍他们研制出来的最早、最简单的蒸汽机的工作效率整整提高了三倍多。

    也就在那时,最早、最简单的火车头也出了方案。

    这火车头,李衍等人本想一步到位,也就是直接全用钢铁的研制。

    可这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最终,李衍等人只能退而求其次,以木制为主,只用钢铁制造其核心区域。

    可即便是这样,难度依然非常大。

    还好,有李衍这个来自后世的人引导这一群肯钻研的人。

    李衍先后提出来了,翻砂、退火、抛光等概念(其实,在此之前已经有这些技术了,只不过它们并没有被用到工业上),甚至李衍还带人制造出来了最早的车床,总而言之,李衍当兵时的军工实习一点没浪费,几乎全都用上了。

    更为关键的是,李衍会练钢铁,这可是工业化的基础。

    而最关键的还是,李衍的眼光远超这个时代的人,往往他的一个小主意,就能点醒数万研究人员,然后让研发前进一大步。

    减短节说。

    经过包括李衍在内的无数人的无数努力,世上第一个火车头终于研制出来了。

    而今日就是这个火车头试行之日。

    这样的日子,对火车研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李衍,怎能不亲自来见证?

    所以,李衍早早的就来到中科院,然后和所有科研人员一块看着那个在李衍看来又大又蠢又难看的火车头,以及围着中科院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六条铁轨。

    说起这铁轨,也是有故事的。

    给铁轨定宽度的时候,中科院的研究人员不敢擅自做主,所以请李衍来定夺。

    李衍清楚的记得后世的铁轨是一千四百三十五毫米,因此,第一个想法是给中科院这个数值。

    可问题是,现在的长度单位跟后世的不一样。

    大中以前的长度单位就不说了,差不多是一朝一个样,总变。

    而大中朝的长度单位,是李衍强行归定并强行推行的。

    为此,李衍还举行了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

    当时,李衍当着十几万人的面迈了一步,并将那一步定为“一米”这一长度单位也被称为“衍米”。

    尔后,李衍当众宣布,这就是他这个政权的长度单位,并且规定,一米等于三尺,一米等于十分米,一米等于一百厘米,一米等于一千毫米,三米等于一丈,一千米等于一公里。

    就是现在,李衍迈得那一步,都还在汉城辽东王府前有一个罗马雕刻大师,给李衍雕刻一尊石像,那尊石像代替李衍一直迈着那一步。

    李衍那一步只定不可能毫无偏差的等于后世的一米。

    所以,李衍就是给中科院一千四百三十五毫米这个数值,也绝不可能等于后世火车轨道的长度。

    后来,李衍想通了,自己又何必纠结后世火车轨道的宽度?自己是始创者,应该是后世的人追寻自己的脚步才对。

    最后,李衍故技重施,走了两步,规定这就是铁轨的宽度。

    按说,李衍走的这两步应该是两米才对。

    可李衍这两步走得有点小了,结果只有一千八百七十六毫米。

    这也就成了这个世界的铁轨之间的固定宽度。

    再顺便说一句,在研制出这个火车头之前,李衍和中科院的研究人员已经研制出来了蒸汽机车,也就是在蒸汽机的带动下能跑的车,那车的时速四到五公里,比人走得还慢,并且不会拐弯。

    可即便如此,那辆蒸汽机车仍给李衍和数万科研人员,尤其是后者,带来了巨大的希望。

    这也是李衍和数万科研人员能研制出来火车的原因。

    而此刻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

第七百八十六章 工业革命(求订阅!)() 


    “呜呜呜……”

    “呼哧、呼哧、呼哧……”

    亲眼见证火车头跑起来了的李清照,忍不住激动道:“跑起来了!跑起来了!官家,快看,这火车真的跑起来了!”

    与李清照相比,早已见过蒸汽机车跑、并且反复实验过多次的一众科研人员,虽然也很激动,但却远没有李清照这么激动。

    刘慧娘看了一会,道:“官家,咱们似乎是研制成功了,只是……这火车的速度,与官家所说的,比马跑得快无数倍,差很多啊。”

    这火车头的速度比之前的蒸汽机车的速度要快上不少,大概能达到时速十五六公里的样子,几乎相当于一个人快走的速度,而且,因为有铁轨,它还解决了不能转向这一弊端。

    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向前迈了整整一大步。

    当然了,这火车头离能投入使用,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

    可虽说如此,见,在自己的带领下,人类终于研制出了火车,李衍还是很高兴的。

    李衍对刘慧娘、李清照、白瓦尔罕等人说道:“虽然它现在还很慢,可朕相信,不久的未来,它一定能改变人类的出行!到那时,朕要在大中的所有地区都铺满铁轨,不,朕要在全世界都铺满铁轨,到那时,从东京到燕京只需一天,从燕京到高棉也只不过三五天,从燕京到遥远的西方也不过十几天!”

    听完了李衍的畅享,李清照想说:“这根本不可能实现。”

    可看着不远跑动的钢铁怪兽,想到李衍以往所创造的种种奇迹,李清照忍不住又心道:“也许真会有那么一天也不一定。”

    突然!

    还在跑动的火车头出现了一声怪响!

    李衍等人全都将心提了起来,白瓦尔罕更是一边往火车头那里跑、一边问道:“怎么回事?”

    不长时间过后,处于火车头中的人,探出头来,大声回复道:“转曲杆断了,木头做的不行啊,必须得用钢铁制做才行!”

    慢慢的,火车停了下来。

    主要科研人员,包括李衍和刘慧娘,全都一窝蜂的涌向火车头,白瓦尔罕更是直接蹿上火车头亲自查看火车头目前的情况。

    将火车头里里外外查了几遍,白瓦尔罕等人才从车头上下来。

    白瓦尔罕来到李衍身边,汇报道:“官家,咱们研制的火车,应该是成功了,可它仍存在不少问题,而这次的主要问题,出现在传送构件上,臣刚才仔细检查过了,不仅转曲杆断了,其它木制的传送构件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裂痕,这些传送构件必须要用钢铁制作才行。”

    这点,其实并不算问题——现在是研发阶段,用木制的构件能大大缩短研发的时间,毕竟,木制的比钢铁制的要容易制作得多,等将来研制得差不多了之后,再换回钢铁的就行。

    又有一个研究人员,也就是墨家当代的巨子(墨家当代的族长),道:“这构件的材料并不算甚么大问题,真正的问题还是出在蒸汽机上,官家提出的以石油代替煤来做蒸汽机的原动力,方向是没有错的,可这石油燃烧的热量要远远大于煤,咱们研制的蒸汽机根本承受不了这种热量,臣刚刚仔细检查过了火车上的蒸汽机,才跑了这么一小会,它就已经变得滚烫,所以,就算构件没有问题,咱们的蒸汽机也坚持不了太长时间,所以,这蒸汽机还得改进,另外,臣觉得,目前阶段,以煤来充当原动力,应该就够用了,这也能大大降低咱们研发的难度。”

    来到这个时代以后,李衍才知道,自己真是小觑了古人。

    实际上,不论是媒,还是石油,在这个时代,甚至是更早以前,就已经被发现,并且已经发始使用了。

    煤炭被大量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记载是在汉代。

    不过当时煤还不叫煤炭,而是称作湮石、石涅、黑丹等。

    汉书中有记载,“豫章出石,可燃为薪”。

    不少文献中还有记载,说西汉时煤炭就已经被作为燃料来炼铁。

    汉以后关于煤炭的记载越来越多,像《豫章记》中就提及到了用煤炭来烧饭,可见那时煤炭的用途已经很日常了。

    除了炼铁、烧饭,南北朝时期,还有记载表明,当时人用煤炭来取暖。

    而到了宋朝,用煤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宋朝开始用焦炭炼铁,这是冶金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划时代的发明,相比于欧洲,中国要早了好几百年。同时,宋代也是古代开发利用煤炭最有成效的一个时代,是煤炭在中国大规模开采和普遍使用的一个时代。也是在宋代,“煤”正式成为了煤炭的名称。

    石油同样早就出现了。

    几十年前的沈括,就在其《梦溪笔谈·杂志一》中写下:“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

    而沈括只是最早用文字记录下石油的人,其实中国人早就知道了石油的存在,并且开始使用石油。

    因此,李衍将煤和石油用在蒸汽机上,也就顺理成章了。

    只不过——

    李衍的思维跑得太快,白瓦尔罕、墨巨子他们的研发能力根本跟不上李衍的思维。

    就以这蒸汽机为例。

    白瓦尔罕、墨巨子他们勉强也就能用煤炭来发动蒸汽机,李衍就告诉他们可以用石油来发动蒸汽机,结果导致他们的步子迈得太大,扯到蛋了。

    不过——

    这都是小事。

    只要方向没错,慢慢改进就可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