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4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键是,李衍也真是死不悔改。

    这让李纲也没有甚么办法,最后只能像陈公辅等谏臣一样,劝谏了几次之后,就听之任之了。

    不过——

    在李衍的个人问题上,李纲可以让步,但在国事上,李纲可是寸步不让的。

    就比如现在与金国议和一事,主张和的李纲,就寸步不让。

    所以,在李衍说出要将女真人灭族之后,李纲当即就跳了出来,道:“还请陛下三思!”

    ……

第七百六十二章 朕不想看见你(求订阅!)() 


    “还请陛下三思!”

    李衍这边刚豪情壮志的说要灭了女真一族,那边李纲就跳出来让李衍三思。

    估计任何人面对这样的情况,都会不爽。

    李衍也不例外。

    可为了维护自己明君的形象,李衍还是挤出了一个笑容,然后对和颜悦色的问李纲:“爱卿何出此言,可是朕这话有甚么不恰当之处?”

    李纲也真不跟李衍客气,直言不讳的说道:“陛下不顾一切灭掉女真之后,能得到甚么?”

    “呃……”

    李衍一时之间有些无言以对。

    李纲继续说道:“如果真与金国开战,女真人为保卫国土,势必要焦土抵抗,全民皆战,这种情况下,要死伤多少汉人才能打下金国?关键是,东北苦寒,咱们汉人在那里生活都困难,就算大中真得之,又有何用?”

    李衍想说,“东北没你说的那么不堪,那里也是一块宝地,那里物质富饶,是重要的木材、矿产生产基地,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那里的油母页岩、铁、硼、菱镁石、金刚石、滑石、玉石、溶剂灰岩等矿产的储量均极为丰富,另外,那里还有辽河油田,石油、天然气储量非常丰富,对了,还有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乌拉草)。”

    不过话到嘴边,李衍又将这话咽了回去,因为在这个时代,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真不差东北那点,而且资源也远远没有后世那么重要,因此没人看中资源,至于东北三宝,李衍若是想要,只要肯跟金国议和,想要多少有多少。

    那不说国金的用处,只说与金国仇恨?

    这其实也说不通。

    是。

    金人南下入侵,可恨。

    可金人入侵的是北宋,不是大中。

    因此,大中和金国其实也没甚么仇恨,就是有仇有恨,也是金人仇恨大中,因为大中屠杀了无数金人,还将万余女真人阉了送去挖矿。

    所以,这些全都不能成为李衍跟金国死磕到底的借口。

    其实——

    李纲所说的这些,李衍全都知道。

    刚刚李衍说灭了女真人,只是话赶话,只是李衍不喜欢完颜昌说得那句“不死不休”。

    没想到,李纲却将这当真了。

    如今让李衍有些不知该怎么接了,只能说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可让李衍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也让李纲给否了。

    李纲道:“如果将金人赶出长城以外,在咱们大中卧榻之侧就不是金国了,而是夏国和宋国。”

    李衍被李纲咽得实在是没话了,心道:“难怪那么多人都受不了李纲,受不了这种直臣。”

    李纲接着说道:“退一步说,就算陛下想要效仿汉武唐宗统一天下,也应该先图蜀地,秦得蜀地,任用李冰父子治水,使常年饱受洪水之灾的蜀地变成沃野千里的良田万顷,从此秦国解决了粮食问题,由于蜀地源源不断的粮食供应,秦灭东方六国而一统天下,汉祖得蜀地,利用蜀地得天独厚的物质优势,在楚汉相争中,一举灭掉项羽,建立立国长达四百余年的汉朝,宋祖得蜀地,以蜀地为跳板、为粮仓,先后灭掉南方富裕的南唐、吴越等国,结束战乱,建立宋朝,而陛下若能得到蜀地,可顺江而下灭掉宋国,先北后南,无异于南辕北辙,最关键的是,会耽误陛下一统天下的大好时机。”

    “你!”

    李衍让李纲说得是哑口无言。

    最后,李衍只能一甩袖子,气呼呼的离开了。

    这是只有宰执大臣才能参与的小会,能来参加的,除了马扩以外,全都是大中目前跺一跺脚地都能晃三晃的人物,全都是李衍的肱骨大臣。

    而也正是因为没有外人在,李衍说话才这么随意,进而才导致现在这种情况发生。

    见李衍被李纲气走了,唐恪忍不住道:“官家就是一时玩笑,你怎么还当真了,还跟官家顶起来了?”

    李纲神色很郑重的说道:“君无戏言,皇帝怎可轻佻,还有唐左丞,别人要是说这话,也就罢了,你怎么也说这话,你难道忘了,北宋是怎么亡的吗?”

    在大中宣传部的刻意宣传之下,北宋灭亡的责任全都由赵佶、赵桓父子背了。

    因此,在现在的大中人眼中,赵佶轻佻、玩物丧志、奢侈无度,而赵桓则是少谋寡断、胆小如鼠,正是因为他们父子误国,北宋才亡的。

    当然,事实其实也的确是如此,大中宣传部只不过是将其夸大了一些,掩饰了一些北宋当时的国情,例如,不修武备、天灾、内乱频发等等(其实,这些国情也是赵佶造成的),目的自然是告诉世人,赵宋无德,当亡,李中取代赵宋乃顺应天意。

    赵桓就不说了,主要是无能。

    而对于赵佶的评价,目前最有名的一句就是当初哲宗宰相章惇评价的: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所以,李纲此言一出,唐恪一下子就被李纲给怤了回去。

    陈公辅随后道:“伯纪,你这话严重了,陛下英谟睿略,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人乐为用,数年之间算无遗策,兵无留行,底定大业,怎可用宋昏帝与之相比?”

    李纲道:“陛下今年才三十六,大中还未一统天下,一切都还未终定,自然要防微杜渐。”

    陈公辅听言,也是无言以对。

    闻焕章见状,开口道:“李右丞此言不错,大中离大一统还有很遥远的距离,所以,不仅是官家,我等也不可懈怠。”

    赵鼎、许贯忠等人听言,齐道:“我等谨遵太宰之教诲。”

    闻焕章如今虽然还挂着宰相之名,但他并不争权,甚至不主政,他更多的是维护李衍的皇权和塑造大中官场的风气。

    而且,闻焕章喜欢提携有能力的官员,也喜欢为各方协调——无论哪方与哪方之间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都是先找闻焕章协调,实在不行,才请李衍出来裁判。

    再加上,闻焕章在大中的资历和功绩。

    大中官员,不论文武,皆很尊敬这位老宰相,就连一直被闻焕章压着的赵鼎都不例外。

    这其中也包括李纲,他也被闻焕章的人品所折服。

    因此,见闻焕章开口,李纲冲闻焕章一拜,然后解释道:“陛下希望李纲成为魏征那样的诤臣,那陛下也必须要有唐太宗那样的胸怀才行。”

    这下子,所有人都明白了李纲的意思,无它,试探李衍的胸怀罢了,也就是,他李纲这个诤臣要跟李衍这个明君磨合一下。

    就在这时,传旨太监进来,然后冲李纲道:“李右丞接旨。”

    李纲听言,恭恭敬敬的一拜,道:“臣李纲接旨。”

    传旨太监道:“传陛下口谕,由尚书右丞李纲全权负责与金国议和一事,另外,陛下让咱家原话跟李右丞说,‘给你放假三天,这三天之内,朕不想看见你!’”

    ……

第七百六十三章 绝不放虎归山(求订阅!)() 


    虽然被李衍强行放了三天假,可李纲逢人便笑,任谁都能看出来,李纲的心情不错。

    你道为何?

    在来大中任职之前,李纲并不担心李衍的能力,只担心李衍会因为目前所取得的成绩而得意忘形或是安于现状失去了进取之心。

    这两点,李衍不论是偏向哪一边,对目前的大中而言,都是极为不利的,至少是固步自封停滞不前的,而对于李纲而言,也就枉费了他迈出这不容易的一步,也让他无法证明自己。

    还好——

    李衍虽然有一点点得意忘形,但并没有昏了头脑还能听得进去人劝,关键是知错就改,哪怕是被人咄咄逼人落了他天子的面子。

    至于耍点小性子,那就随他去吧,毕竟是千古帝王,哪能一点脾气都没有?

    三天假期一过,李纲立即来上朝,并没事人一样跟李衍请示:怎么与金人议和?

    这三天时间,李衍的气也全都消了,也想明白了李纲的苦心,因此,散朝了之后,李衍将李纲单独留下,就与金国议和一事,与李纲反复商议。

    得了李衍给出的议和底线之后,李纲很快就将马扩叫来,然后告诉马扩:“你可以对金使说,咱们大中不再坚持金国皇帝退位了。”

    议和是要议的,但之前的条件既然已经开出来了,也不能一下子就降下去,现阶段只要给金使释放出“我们有议和的意思”的信号就行,然后还得按着李衍一贯的议和方式,也就是边打、边谈,看看最后到底能谈出一个甚么样的结果。

    另外,李衍也给李纲交底了,他已经给前线下了命令,让前线争取打一场大胜仗配合一下李纲这边的谈判。

    完颜昌也非是一般人,一看到大中释放出来的“我们有议和的意思”的信号,他立即跟进。

    完颜昌很快提出:

    双方以目前各自占领的地区为国界,中金两国结为兄弟之邦,两国和平共处,李衍与完颜吴乞买结为异姓兄弟,双方在燕云开辟榷场互通有无,另外,双方归还俘虏人员,完颜昌还指名索要完颜希尹、完颜宗贤、完颜设也马等人,并说愿意将赵佶、赵桓等赵宋的人全都送给大中用来交换完颜希尹、完颜宗贤、完颜设也马等人。

    从完颜昌提出来的条件,不难看出,大金这是想双方平等议和。

    这在大中的人看来,纯属是开玩笑,别说金军被中军打得节节败退,就是双方一直胶战不分胜负,大中也绝不可能同意这种议和条件!

    所以,听完了完颜昌提的议和条件之后,马扩二话不说,就请完颜昌回大金,并明说,这和不用议了,大中绝不可能接受完颜昌提出来的议和条件。

    完颜昌怎么可能这么回去,他死皮赖脸的说:大中如果觉得条件不合适,可以再商量,大家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马扩跟李纲请示过后,给完颜昌还了一个:大金赔款可以减少一些,减到,金二百万两,银两千万两,鉴于金国不产丝绸,杂色表段和里绢就不要了,改为用等值的人参、鹿茸、貂皮替代,马牛骡各一万头匹、驼一千头不变,其它条件也不变。

    这样的条件,显然也不是金使和其身后的金国高层能接受的。

    可大中毕竟砍下了金三百万两、银三千万两,大金也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

    因此,完颜昌又还了一个,金军可以从陕西和河东撤走,将陕西和河东还给大中。

    接下来,双方你来我往谈了不知多少次。

    最后,终于谈出来了一个双方大致都能接受的议和条件。

    这个议和条件如下:

    首先,金军无条件从燕云撤出,包括居庸、古北、松亭、紫荆、倒马、獨石等所有燕云地区的关口,双方以关和长城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