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4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府州折氏目前所面临的两难困境——一方面,是折氏坚守了数百年的忠义。另一方面,又是折氏所面临的稍有不慎就会灭族的严峻形势。

    对很多家族而言,这并不难选。

    但对折氏而言,这的确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折彦文知道,他跟折知常争辩下去,也不会有结果。

    再有,不论折彦文,还是折知常,现在皆是晚辈,折氏还轮不到他们做主。

    所以,折彦文不再与折知常争辩,而是冲折可求等人一拜,道:“还请长辈们定夺。”

    折可求听言,看向折克禧,道:“九叔,你怎么看?”

    折克禧是八代折家将仅存硕果,也是折家目前辈份最高之人,折可求自然得先问他的意见。

    折克禧道:“你是族长,怎么反来问我?”

    折可求道:“您是长辈,美凤妹妹又是您的幼女,此事自然得问您的意见。”

    折克禧叹了口气,道:“此乃关系到我折氏一门生死存亡之要事,如何能以一些女子为念,族长尽可决定,老夫无不支持。”

    折可求道:“九叔真深明大义矣!”

    折可求又看向折可存,问道:“十二弟,你怎么看?”

    折可存道:“中主素有威名、贤名,即便是汉儿,都对他推崇备至,当年他若不将燕云让与赵宋,汉儿绝不会反叛,胡人也断不可能进入中原,中原形势更不会至此,如今他率大军回到中原,必志在一统天下,以我观之,无人能阻其志,所以,折氏要么顺从,要么灭亡。”

    经过被俘逃跑一事,折可存成熟了许多,也越发的对赵宋感到失望,所以他是站在投中一方的。

    折可求又看向折可同,问道:“三哥,你怎么看?”

    折可同道:“咱们还不知中主的条件如何,现在决定,是不是为时尚早?”

    折可求又问了其他人。

    大多数人的意见都跟折可同差不多,想先听听李衍能给他们折氏开出甚么样的条件,然后再做决定。

    换而言之,大多数人其实是赞成投中的。

    这也正常,毕竟人心求活。

    而且,李衍威名、贤名在外,成为新主,并不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

    当然,也有不少跟折知常一样认为折氏该为大宋尽忠的折氏子弟。

    不过——

    这部分人只是少数。

    而且,年纪普遍要偏小一些,辈分也偏低一些。

    关键是,这些人现在群龙无首——他们的领袖折彦质,现在正在海州任团练副使。

    所以,折氏最后商量出来的结果是,先跟李衍派来送信的人,也就是燕青,好好谈谈,再做最后的决定。

    ……

第七百零七章 忠于职守(求订阅!)() 


    看着校场上有很多七八岁的男童甚至是七八岁的女童在练习刺杀之术和箭术,燕青感慨道:“中原孩童能无忧无虑的成长,要拜府州折氏孩童的牺牲所赐!”

    正巧听到此话的折可求和折可存,对燕青的感观顿时就好了许多。

    折可求道:“燕大人言重了,镇守边疆,乃折氏之职责所在,折氏最多不过忠于职守罢了。”

    燕青回过头,道:“官家说,世上最难能可贵的便是忠于职守,而折氏能忠于职守数百年几十代,更加难能可贵。”

    折可求一笑,没再说甚么,这不仅仅是他自己的赞誉,也是整个折氏的赞誉,他没有资格拒绝。

    来到燕青身边,折可求道:“燕大人能否跟我们兄弟说一说中原的形势?”

    燕青笑道:“二位尽管问,只要不涉及机密,燕青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折可求道:“听说,中军与金军交手数十战,未有一败,可有其事?”

    燕青道:“局部地区的小股遭遇战,我军也有过一些败绩,但总得来说,我军一直在胜。”

    这跟折氏所收集到的消息差不多,所以,折可求和折可存信了燕青之言。

    折可存道:“目前中金的局势如何?”

    燕青道:“我来的时候,路过战区,那时,金军刚刚击败陕西部队,想从河东撤回云地,不过,金军没有料到,翟兴、翟进兄弟随后率伊川、汝阳、嵩县民众又挡住了其北去的道路,与此同时,我军大将刘锜、韩世忠、张宪果断进击,咬住了金军的尾巴,让金军不敢不管不顾从河东逃回云地,现在,双方想必正在黄河边上僵持,酝酿决战。”

    翟兴是河南伊阳(后世洛阳汝阳)人,年轻时即以勇猛闻名,与族弟翟进号称大翟、小翟。

    当初,金军进犯京师时,西道总管王襄给翟兴传令,令其统领在城军马保护大宋陵寝。

    翟兴因功补授承信郎。

    后来,翟兴又被范致虚任命为京西北路兵马副钤辖、陕西宣抚司前军统制。

    范致虚兵败退回潼关后,翟兴没有跟随范致虚入关,而是留在洛阳附近,寻找战机。

    翟兴在当地有素有威望,在范致虚兵败之后,他与其弟翟进,收拢了一些败军,又从伊川、汝阳、嵩县招揽了一些民兵,共凑出来了七八千义军,然后用这些义军据关而守,硬生生的拖住了金军北归的脚步。

    折可求道:“那翟兴乃是一少有的良将,贵军难道没有派人去招揽他?”

    燕青听言,沉默了一会,才道:“这话要是别人问,我定是不答的,但族长相问,燕青不能不说实话。”

    顿了顿,燕青接着说道:“实不相瞒,翟兴、翟进与其部已经投了我军,现在,翟兴是我大中河东制置使,翟进是我大中河东制置副使,其部也是我军正式编制部队。”

    翟氏虽然不比折氏,但也是洛阳龙门南名门大族。

    见翟氏已经投了大中,折可求心中的天平向投中偏了偏。

    折可求又问:“不知贵国皇帝有何志向?”

    燕青连想都没想,就道:“自然是大一统。”

    折可求与折可存互看了一眼,从彼此的眼中看到:“果然如此。”

    燕青又道:“不瞒二位,在我来时,我军大将岳飞,基本上已经收复了河北,下一步就是剑指燕京、平州,如果顺利的话,还会收复云地。”

    这是折氏所不知道的一个重要消息。

    折可存连忙确认道:“岳将军已经收复了河北?”

    燕青照实答道:“中山府的陈遘将军还不肯降,河间府也还在坚守,旁的地方,应该全都已经收复了,我来时,岳将军已经陈兵十万在霸州和雄州一线,现在收复燕地之战应该已经打响了。”

    折可求和折可存想过中军目前的形势很好,却没想到这么好。

    如今燕地金军的主力,要么被中军歼灭,要么被困在河南,此时去收复燕地,绝对是有很大希望成功的。

    折可求和折可存不约而同想道:“说不定,汉人几百年没有收复的燕云,这次能被收复。”

    就在这时,燕青带来的一个随行人员,来到燕青身边,然后在燕青耳边耳语了一会。

    听完,燕青脸上立即浮现出掩饰不掉的喜色。

    打发那人下去之后,燕青看向折可求和折可存,道:“跟二位分享一个好消息,我军大将杨沂中刚刚大败宋将宗泽,现在,宋军残部正向荆楚溃逃,另外宋康王也逃到了扬州,目前,宋军虽然还没有过江,但明显已经放弃了长江以北。”

    听了燕青此言,折可求的瞳孔顿时就是一缩!

    折可存则确认道:“此消息当真?”

    燕青笑道:“真与假,二位很快便知。”

    的确。

    这种数十万人的大胜大败,哪里能瞒得住?

    三日后,折可求和折克禧、折可存、折可同等折氏十几个重要人员一同再来见燕青。

    一见面,折可求就冲燕青一拜在地,道:“燕大人,可求有一事相求。”

    燕青忙扶起折可求,道:“族长但说无妨。”

    折可求起身,道:“可求有一独女,名“月秀”,年方十六,样貌还算清秀,也能武得刀枪,求燕大人帮可求问问官家,她能否一同入宫给官家当侍卫?再有,可求之兄折可与死不降金,辱骂金人而被金人残杀,死得可谓有气节,求燕大人帮可求求官家封赏其子孙,以全其忠义。”

    折可求,也可以说是折氏,归顺的信号释放得太明显了。

    这燕青要是再看不出来,也不可能担此大任了。

    燕青满口答应,道:“震西侯放心,此二事皆包在燕青身上。”

    像燕青这样有要务在身的人,怎么会胡乱称呼?

    所以,听燕青管折可求叫震西侯,反应快的折家之人,终于知道,李衍给府州折氏开出来的归顺条件是甚么了——世袭侯爵。

    明白此事的折氏之人,无不大喜!

    宋朝虽然让折氏世守府州,可最多也就是让折氏世袭府州知州一职,从未有过如此重封。

    (除了因为宋朝文尊武卑以外,这也是防止府州折氏做大或是滋生不该有的念头。)

    而李衍则认为,凭折氏为中原守卫边疆几百年,给折氏一个世袭侯爵,并不过分。

    另外,李衍不像宋朝那么没出息,他早晚要收复燕去、灭掉西夏,所以,府州折氏不会像以前那么举足轻重,抬举一下,也无妨。

    折氏的年轻子弟闹了一会之后,折可求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后遥望东京郑重一拜,道:“折氏谢陛下恩典!”

    府州折氏归顺大中。

    ……

第七百零八章 完颜宗翰死(求订阅!)() 
折可求率领折家军出府州,绕道南下,准备前往绳池一带,配合翟兴和翟进两兄弟,截住金军北归的道路。顶 点 小 说 X 23 U  OM

    可折家军才走到运城,就听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金将完颜娄室击败翟兴、翟进两兄弟,打开了北归的通道。

    得知这个消息,折可求大惊,赶紧快马加鞭去阻截金军。

    可折家军紧赶慢赶来到了黄河边上才知道,金军已于三日前过河了。

    金军这次的行动相当隐秘。

    直到完颜宗翰下达渡的河命令之前,刘等中军将士,都以为金军集结部队是准备夜袭。

    此段黄河,冰一般会在立春前后解冻,而现在正好是立春。

    事实上,金军和中军一逃一追来到黄河边上时,黄河已经开化了。

    在刘、韩世忠、张宪等中军将士看来,金军已经是瓮中捉鳖,再没有逃走的可能。

    而且,混在金军中的中军细作探得,金军准备垂死挣扎,夜里偷袭左路中军,也就是韩世忠部,然后逃到陕西,之后从陕州回河东。

    对此,刘、韩世忠、张宪等人设下天罗地网,准备一举击败金军。

    哪成想,天气突变,降下大寒,将本已经开化了的黄河又封上了,金人在黄河的冰面上放置了干草、粗布与黄土弄出了一条活路,随后全都渡过了最难过的黄河。

    等刘、韩世忠、张宪等中军将士反应过来,金军已经过河了。

    为做补救,刘等人将中军的所有骑兵集中起来,然后追上去掩杀金军。

    可这次,金军逃得极为干脆。

    金人全都上马,马不能带的东西,全部抛弃。

    至于不会骑马的人,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