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4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飞有些不解,道:“老帅,你这是何意?”

    朱武道:“你难道没看出来,官家这是在用结亲的方式为你站脚助威?”

    这回,岳飞才恍然大悟,道:“官家还让我收复燕云、平州?”

    朱武道:“你才反应过来?”

    岳飞道:“不是,我还以为官家让老帅您代替我收复燕云、平州。”

    朱武道:“官家的为人你还不知道,甚么时候临阵换过将?”

    岳飞道:“对对对,官家亦是行伍出身,明白临阵换将的弊端。”

    朱武道:“你就想到这么一丁点?”

    岳飞想了想,道:“还请老帅明示。”

    朱武道:“你可知,朝廷半数大臣都在弹劾你?”

    岳飞差异道:“这么多?就因为我招募义军?”

    朱武道:“还有你不上报,擅自升赏他们。”

    岳飞争辩道:“官家曾赐我全权,这应是我的职权范围内。”

    朱武道:“那你为甚么不及时上报?”

    岳飞道:“孙革、刘子羽他们不是已经上报了吗?”

    朱武道:“可你岳飞不是孙革,也不是刘子羽。”

    岳飞不服道:“我一心谋划如何收复燕云和平州,哪有心思应付这些小事?”

    朱武道:“小事?你如今手上可是握有十几万大军!而且,其中大部分不是朝廷拨付给你的!”

    岳飞道:“我问心无愧!”

    见岳飞还是这么倔强,朱武暗自摇头,道:“你可知,朝中很多人都上书要罢免你,还有人说设置宣抚司分你的权,最后就连枢相都抗不住了说派王彦来支援你?”

    岳飞真没想到事情会闹得这么大,道:“这些人简直是在胡闹,现在即将开战,却要搞如此大的变动,这不是自缚手脚吗?”

    朱武恨铁不成钢道:“我看是你岳鹏举胡闹,擅自扩了一倍多的军,擅自升赏,还不及时上报,这要是在前朝,你丢十次官都不只,没准连脑袋都丢了!”

    可能是感觉到自己的语气重了,朱武稍稍缓和了一下语气,又道:“你又不是不知道,自前朝以来,文人最怕的就是咱们武人擅权造反,你还敢往枪口上撞?”

    岳飞也有些后悔,道:“老帅,我真没有私心,实是我这段时间将全部心思都放在如何收复燕云、平州上,忘了给官家上奏折了,再者,我认为这也不是一个大事。”

    朱武道:“你说的我信,可朝中大臣信吗?他们认为你的态度有问题,认为你想拥兵自重。”

    岳飞也多少知道点那些文臣都是些甚么德行,所以,将头扭向一边,有些无力的说道:“反正我问心无愧。”

    见岳飞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朱武语气一转,道:“还好官家信你。”

    岳飞看向朱武道:“官家信我?”

    朱武道:“官家的原话是,‘岳鹏举不贪财、不好色,严于律己,尽忠报国,他是一个表里如一、心口如一的忠臣,朕信他,胜过信朕自己’。”

    岳飞听言,眼珠一红,道:“官家真这么说?”

    朱武道:“我骗你作甚?再说,官家这话是当着满朝文武说的,你若想求证,很容易。”

    岳飞听罢,泪水“唰”的一下子涌了出来,道:“官家真是天底下最懂我岳飞之人!”

    朱武又道:“御史大夫陈公辅说,‘岳飞没有及时上奏折奏明此事,确有其事,陛下至少也要罚他一年俸禄,以示惩戒。’,官家说,‘若罚别人一年俸禄,最多也就是少花一点,不会伤筋动骨,可罚岳飞一年俸禄,他一家老小必定全都得跟着遭殃,还是算了吧,等他回来,朕亲自揍他两棍子,也就是了。’,官家还明确跟满朝文武说‘河北燕云之事,你们就不要再过问了,就交给岳鹏举全权负责’。”

    说到这里,朱武动情道:“官家连小惩都不肯给你,现在你该知道,官家有多信任你了吧?”

    岳飞听罢,冲着东京方向“噗通”一下跪倒在地,然后重重磕了三个头,再然后哽咽道:“官家恩宠,岳飞无以为报,只能粉身碎骨为官家收复燕云、平州,以报官家!”

    朱武将岳飞扶起,道:“官家还让我跟你说,岳云那孩子虎头虎脑的,必是一员良将,不能因为成了他的女婿,就毁了岳云,所以,你该怎么教导岳云,就怎么教导,过几年,等两个孩子到了十六岁,他就把长公主送到你们岳家与岳云完婚,然后长公主就是你岳家的人了,他再不过问。”

    岳飞一听,就明白了,这哪里是招驸马,分明是将长公主嫁给他们岳家。

    这让岳飞都不知道该说甚么好了。

    朱武让两个侍卫抬来一个长盒,然后交到岳飞手上,道:“这是官家的配剑,官家将它暂时借给你,赐你先斩后奏之权,河北、燕云、平州官吏将校,你尽可持它诛之。”

    岳飞珍而慎之的拖过长盒。

    一入手,岳飞就知道,这里面所装的必是李衍的干将剑,旁的东西绝不可能这么重。

    这时,朱武的声音响起:“你部所缺之兵甲、粮草、马匹及其它武器物资,七日之内就会陆续到达雄州和霸州……岳飞,我以私人的身份再跟你说一句,该赐你的权力,官家都赐给你了,该为你扫清的道路,官家也为你扫清了,如果这样你还不能为官家收复燕云、平州,那只能说明,你岳飞无能!”

    岳飞冲朱武一拜在地,道:“请老帅替岳飞转告官家,若不能收复燕云、平州,岳飞必教人将岳飞的头颅送去给官家谢罪!”

    朱武并没有进入霸州城,当众宣布了李衍下的圣旨之后,他就返回东京了。

    朱武走后,岳飞升帐,将李衍的配剑供奉在大帐之上。

    看见李衍的配剑,无人再敢不服岳飞,无人再敢挑衅岳飞的帅权。

    岳飞顺势下令:王贵、王德、梁兴起兵攻打易州,李彦仙、吴革、傅庆、曹成起兵攻打涿州!

    收复燕云之战至此拉开了序幕……

    ……

    ……

    PS:孩她妈今天有事,我负责接送孩子,负责给孩子做饭,负责教孩子写作业,等等,总之,我今天负责照顾这个姑奶奶。

    以为是挺简单的事,结果被我干得一团遭,孩子没吃好、没玩好、没学好不说,我还惹了一肚子气。

    过程我就不细说了,总之,她这一天过得很不好,我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最后,我用有限的时间只写出来了这一章。

    所以,那个……抱歉,今天就只有这一章了。

    ……

第七百零六章 要么顺从,要么灭亡(求订阅!)() 


    府州折家。

    折可求将折家的重要人员全都召集到一起。

    现在,折克禧、折可同、折可致、折可久、折可规、折可通、折彦文、折彦适、折彦若、折彦颜、折彦野、折知常、折知刚以及历史上本该已经死了的折可存,全都在祠堂中。

    等人全都到齐了以后,折可求将一封信先交给折克禧,然后说道:“此信是折苗苗所写,信的大概意思是,她在宫中过得很好,中主很喜欢她,将她升为充媛,赏给她很多珍宝、八个宫女,她还说,中主从外面运来了上千万石粮食,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救济百姓,大中收复之地的秩序基本上全都已经恢复,中原百姓很爱戴中主和大中,另外,中主准备一举收复河北、河东、燕云,希望咱们折家能为中主所用,再有,她跟中主说,咱们折家有不少女兵,中主希望咱们折家能将折美凤、折美鸾、折月秀、折月茹、折月芝、折月美以及一都女兵送进宫里给他充当侍卫。”

    折克禧看过信以后,道:“字这么丑,应该是苗苗那丫头写的。”,然后将信传给折可存。

    折可求又道:“大宋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全都被中主纳入后宫之中,苗苗被中主纳了,也很正常,所以,此信应该是真的。”

    折可存看过信之后,有些有气无力的说道:“此信其实无需鉴别,不管它是真还是假,它能起到的,也只是一个联系的作用,关键应在带来此信之人身上,他那里必有中主招揽我折氏的条件。”

    去年金军败盟南下,雁门索援,折可存受命驻兵崞县。

    后来,崞县城陷,折可存被俘,押往应州。

    金人数劝,折可存皆不降。

    不久前,趁着看守松懈,折可存从金营逃了出来,然后逃进大山之中。

    金军本来搜山捉拿折可存的,可是后来,中金开战,金军一败再败,以至于河东的局势变得紧张起来,金军不得不停止搜山,折可存在最后关头捡了一命。

    因此,折可存对救了他一命的中军有一定的好感。

    信慢慢传到了折知常的手中。

    折知常是折彦质的儿子,他是府州折家的一个另类,不习武,习文,是一个标标准准的文人,而且还有些年轻气盛。

    (后来,折知常是南派折氏领袖人物,南派折氏全都废武习文,折氏也就在那时慢慢没落了。)

    折知常道:“咱们折家世受大宋皇恩,如今大宋遭难,正是我折氏报效大宋之时,焉能与伪中媾和?”

    折彦质虽然是折可求、折可存等人的晚辈。

    但折彦质的父亲折可适是第九代折家将中最杰出之人,勇武多智,曾大破羌夏联军十万之众,那一战是北宋西北边境少有的大胜仗。

    而折彦质又是第十代折家将中最杰出之人,甚至做到了河北河东宣抚副使之职,是折氏子弟从未达到过的高位。

    所以,折知常他们这支,在折家的话语权很重,哪怕折彦质现在因为失黄河而被赵桓贬到海州任团练副使。

    折可求之子折彦文,道:“我折氏为大宋戍边二百载,哪代没有为大宋战死之人?所以对得起大宋的任何封赏。现如今,不是我折氏要抛弃大宋,而是大宋自失其国,我折氏数救不得,还损兵折将,进而陷我折氏处于西夏和金国的团团包围之中,外无援兵,内无积粮,随时都有倾灭之险,值此危急关头,我认为,我折氏当慎重选择,以延续五百年折氏为念。”

    (后来,折彦文本想率领折氏夺回府州,可金国想要交好西夏,于是将与西夏有世仇的折氏迁去山东益都,这是折氏东迁的一支,折彦文是这支的领袖人物。)

    折知常冲折彦文一拜,道:“十七叔此言差异,大宋虽然遭此大难,但并没有灭亡,最近有风声传来,说康王殿下已于南京应天府即位续存大宋,折氏应该派人与之联系,商议驱金逐中之计,如能拥护新天子重整山河,才不愧我折氏满门忠烈。”

    折彦文悠悠地说道:“之前赵宋拥兵百万,山河完整,尚不是辽金之对手,如今山河破碎,精锐殆尽,又有灭辽败金之大中入主中原,赵宋如何重整山河?”

    折知常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折彦文看着折知常道:“夏人恨我折氏入骨,必趁此机会灭我折氏,以报其仇,若无中军为援,我折氏何以继存?难道等遥不可期的赵宋救援?”

    折知常铿锵有力道:“据寨而守,当亡则亡。”

    这就是府州折氏目前所面临的两难困境——一方面,是折氏坚守了数百年的忠义。另一方面,又是折氏所面临的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