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4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山东地区的民众,这几年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受尽了人间疾苦,因此,曾经无数次拯救过他们的李衍回来了,他们怎么可能不奔走相告?

    所以,这个消息根本就没法封锁。

    不过

    最先得知水泊梁山出兵的,并不是金军,而是离山东不远的由赵构所统领的相州大元帅府。

    当初,金军大军压境,赵桓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侍御史胡唐老建议说:“听说康王出使,至磁州、相州一带,为士民所遏,不得进,此乃天意也。请就地拜为大元帅,让他率天下兵马入卫京师。”

    何栗认为,冠以大字,本朝无此先例,因此感到有些为难。

    胡唐老力争说:“今社稷危矣,犹惜一‘大’字?”

    何栗于是同意,并立即起草诏书。

    赵桓看过之后,令人将诏书制成蜡丸,并马上招募勇士出城送信。

    武学生秦仔、张九成、冯朝英、甄邦杰等四人,愿持蜡诏去往相州。

    后来,秦仔最先顺利到达相州,将赵桓的御笔亲书给了赵构。

    这封御笔亲书上写:

    知卿起义勤王,可除卿兵马大元帅,陈亨伯元帅,汪伯彦、宗泽副元帅。应辟官行事,并从便宜。家中安乐无虑,前日赐钱五千缗。

    此后一两天,又有七个送信人先后到达相州,皆怀揣蜡弹,内容全都一样。

    那时,汴梁城还没有破,甚至金军主力都还没到汴梁城下。

    没两天,赵构就又收到赵桓的一封亲笔书信,这是一个名叫刘定的人自汴梁城带去的。

    刘定是城破前受赵桓之命紧急出城的。

    刘定告诉赵构,汴梁情况十分危急,恐怕很难守住。

    赵构紧急召集汪伯彦、耿南仲以及其他有识之士一起开会,研究商讨对策。

    众人争争吵吵了几天,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办法。

    又过了几日,曹辅携带密诏出城,最后辗转将密诏送到赵构手中。

    曹辅送来的密诏大概内容是,“金兵已占领汴梁外城,皇上已与之讲和,金人答应兵不入城。”

    此时的赵构,还是很想去救援汴梁的,那里有含辛茹苦将他养育成人的母亲韦贤妃,有他心爱的王妃邢秉懿,有他五个女儿。

    可这时的赵构,并不能左右他自己的想法。

    对于赵构急于救援汴梁城的想法,很多人都不以为然。

    有人甚至劝赵构不要离开相州,说:“汪伯彦守卫相州很严备,暂且住在相州很安全,假如金人来攻,必不可犯。”

    赵构听了这话很生气,将那人狠狠叱责了一番,同时多次召集使臣与诸将领,在世恩堂开会,商议入援汴梁城的路线。

    秦仔、刘定等使臣的看法是,勤王大军可径直南下,经濬州与滑州,直奔汴梁城救援。

    可诸将领都认为不可,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辩倒秦仔、刘定等人。

    说白了,诸将领压根就不想去救援东京他们知道十几万金军在汴梁城外屯集,因此,救援汴梁城等于是自投罗网,一旦靠近则全军覆亡。

    这些人想领兵北上,回到邢州、洺州一带,于是,他们提出可先渡过黄河,去北京大名府。

    也就在这个时候,大元帅府得知水泊梁山出兵了,数万梁山军已经在胶州半岛登陆了。

    这一变故,彻底打乱了赵构等人阵脚。

    赵构赶紧又将汪伯彦、耿南仲以及其他有识之士召集到一起开会,研究商讨对策。

    汪伯彦道:“辽东王崛起于山东,发迹于河北,此次不宣而至,必为两地而来,咱们万不可再去大名府,一旦去了,必被金军和梁山军夹击而亡。”

    耿南仲也道:“汪副元帅说得不错,而且,北道总管赵野与两河宣抚使范讷拥兵自保,逃往南京,致使大名府几乎成为一座空城,咱们就算去了那里,也不可能聚集多少兵马,依我看,咱们不如南下,那里才是咱们大宋的根本。”

    杨惟忠道:“焉知辽东王不是来勤王的?”

    杨惟忠与黄潜善是不久前来相州的,他们带来本司兵马一万两千多其中,知广信军张焕二千五百,知保定军高公翰二千五百,知濬州辛彦宗五千,知安肃军王澈二千,以杨惟忠为都统制。

    杨惟忠、黄潜善他们的到来,使得大元帅府军声益振,共有兵马近两万。

    赵构很高兴,因此对他们抚慰优厚。

    黄潜善小声对杨惟忠道:“你的话中已有答案,辽东王是王,非陛下属臣,辽东王与陛下通信,都以平等口吻,怎么可能勤王,且辽东王的兵马不宣而至,足见并无解救咱们大宋之意,多半是来趁火打劫的。”

    杨惟忠和他们带来的这一万多人马是黄潜善目前最大的政治资本。

    因此,黄潜善又耐心跟杨惟忠说:“辽东王当初在山东、河北两地做了很多善举,因此两地百姓很多都不忘其恩,许多百姓家里甚至供奉辽东王的画像,他若来到山东、河北,怕是陛下都驱使不动两地之民。”

    言毕,黄潜善看了赵构一眼。

    很显然,黄潜善这话是说给赵构听的。

    汪伯彦、耿南仲、黄潜善这些有识之士,其实都看出来了,李衍这次来,必是不怀好意,也知道,李衍到来,对山东、河北两地有多大的影响,所以才一至认为不能北上应迅速南下。

    听了黄潜善之言,赵构面沉似水虽然李衍成名之时,赵构还小,但从小便有大志向的赵构怎么可能不知道他父兄又敬又畏视为大患的李衍到底有多厉害?

    杨惟忠这才知道李衍到来问题的严重性,随即道:“诚如几位相公所说,那河北、山东两地是不能再待下去了,可南下也不成啊,咱们这两万多人马,对战金人的十几万大军,无异于以卵击石。”

    汪伯彦想了想,道:“不如先去开德府与宗副元帅汇合,然后再做计较?”

    宗副元帅即宗泽。

    开德府旧称澶州,宋真宗曾与辽太后辽圣宗在此签约讲和,即“澶渊之盟”,奠定了宋辽两国边疆的百年和平。

    此时,副元帅宗泽已在开德府站稳了脚跟当初,宗泽领兵从大名府进军开德府时,沿路曾与金军血战十三仗,每战皆捷,终于暂时将金军打退,站住了这块要地。

    杨惟忠有些迟疑道:“可宗副元帅一心去救援京师,咱们这点人马,哪能干成此等大事?”

    汪伯彦微微一笑,道:“宗泽跟本官一样只是副元帅,在我二人头上还有元帅,更有大元帅。”

    说这话的时候,汪伯彦冲赵构谦恭的点了点头。

    杨惟忠有点反应过来了,于是也看向赵构。

    赵构沉吟了一会,道:“传令,转战开德府。”

    ……

第六百一十九章 你不行,我替你(求订阅!)() 


    当初,宋国和水泊梁山签署了租借协议之后,宋国并没有在胶莱河边驻军,而是将兵力主要布在了青州,给双方留了一块中间地带,同样的,水泊梁山也没有在胶莱河边驻大军,只是在登州和莱州各驻了一营一人马,并任命李道为统领,维持水泊梁山在胶州半岛的统治,以及维持胶州半岛的治安。

    这也是宋国和水泊梁山这两年能和平相处的原因之一。

    刘锜一率大军在登州登陆,早已接到秘令的李道,就赶紧带人将刘锜及其大军安顿好,然后进入刘锜的中军大帐向刘锜、赵鼎、孙静等人汇报他所收集到的情报。

    李道不是一个人来见刘锜等人的,他还带来了一个人。

    李道和那人进入中军大帐之后,定睛一看,帐中,坐主位的是刘锜,不是赵鼎,也不是孙静,然后放下心来。

    赵鼎如今在水泊梁山的职务是少宰,属于宰执之一,而且是准宰相,位置和品级都要远远高于只有太尉头衔的刘锜,就连孙静也是从一品的文官,级别要高过刘锜。

    可在军中,坐主位的还是刘锜。

    这说明,在水泊梁山,不会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的情况。

    身边一个武人,李道很庆幸自己能为这样的朝廷效力。

    李道收回杂念,向刘锜、赵鼎、孙静行了一礼,然后道:“小将拜见将军,拜见赵相公,拜见孙相公。”

    刘锜道:“免礼,李统领,你可有收集宋国的最新情报?”

    虽然水泊梁山有专门的情报部门,但目前阶段,每天都有大事发生,关键是,汉城毕竟远,李道才临近前线。

    李道答道:“小将一直有派人收集周边的情况,旁的不敢说,对于对面的青州,小将可以说是,了如指掌,目前青州方面,大概还有兵马一万多,分东南西北四个寨子驻扎,乃是当年张叔夜布置下防范咱们梁山军的,为首将领名叫云天彪,有些将才,这一万多人马被他练得不错,战力不俗,只是不知这一万多人马为何没随张叔夜去勤王,前段时间,宋国康王召集天下兵马勤王,云天彪也没去。”

    孙静听罢,冷冷一笑,道:“还能有甚么,心思活了罢了,这个道貌岸然的小人就交给我解决好了,你们继续向西挺进吧。”

    刘锜道:“岂敢让相公犯险,我派一支偏师挡住这一万多人马即可,量这一万多惊弓之鸟也不敢挡咱们大军前进的去路。”

    孙静道:“在金军发现咱们水泊梁山出兵之前,咱们离东京越近,对咱们水泊梁山就越有优势,岂能在这些小鱼小虾上浪费时间?”

    刘锜也知道,现在是分秒必争的时候,所以也就不再争了。

    孙静吩咐完书童准备出发之后,回过头问李道:“汴梁城的最新消息你有吗?”

    李道立即给刘锜等人介绍他身旁之人,道:“这是我好友李孝忠,现名李彦仙,有韬略,善应变,重气节,金军第一次进犯东京时,他散尽家财,招募兵马勤王,被授予承节郎,然后率三千壮士增援京师,当时李纲奉旨宣抚两河,他上书弹劾李纲不知用兵之术,结果遭到有司追捕,不得不易名逃匿,如今金军又来打劫我汉人,少严不愤,再度出山,可惜报国无门,辗转从东京来到我这里,他对东京之事知之甚详,几位大人有甚么事都可以问他。”

    孙静看了李彦仙一眼,道:“那你说说,东京城现在怎么样了?”

    李彦仙一脸悲愤的说道:“不久前,在郭京那个奸细的帮助下,金军攻破了汴梁城的外城……”

    虽然金人确信,赵桓君臣已插翅难飞,但目前也还存在着一些隐患。

    例如,城内还有大量武器与马匹,随时都可以组织作战。

    例如,城外随时可能出现勤王兵马,前来救援。

    又例如,赵构被赵桓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正在召集宋国的兵马,准备跟他们决战。

    等等……

    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觉得,必须想办法消除这些隐患,使宋国君臣毫无反抗之力,毫无外来希望,到那时,赵桓君臣就可任其宰割。

    其于此,完颜宗翰要求赵桓出城会盟。

    为了早日与金人达成和议,为了尽快稳定城内的局势,为了早点送走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这些金国瘟神离开,赵桓鼓足勇气,带着何栗等十几位重臣离开汴梁城,前往完颜宗翰的军营当中投降。

    在金营当中,赵桓让孙觌、吴开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