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4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真心话,我想按你们说的写。

    可现在真掰不过来了。

    我从早上八点一直坐到现在,一直在想,后面怎么写,能不能按照你们说的写?

    我甚至还想过,干脆一笔就让主角率领几十万大军来到汴梁城下,把所有金军都屠杀了,然后三五句话就推倒全世界,之后完结。

    可这些最终又被我推翻了。

    这段大家不喜欢的剧情,我快写完了,没几章了,我不能因为这几章,就瞎弄,要不然我的脚步就乱了,我就不会写了。

    说真心话,我是真掰不过来了,都到北宋的结尾了,我不可能停在这里不写这里。

    我小小的剧透一下,最后这段不久之后就要跟主角对接,人和事都得对接,真不能不写。

    以前两章为例,知道“郭京”的人,都知道他对北宋灭亡的重要性,这个人不可能不写,张叔夜也是一样,这是任何书都不可能跳过的,就连水浒传都得交代一下他。

    这么说吧,马上东京汴梁这个烂摊子就是主角的了,他得全面接手这个烂摊子,人才,兵,防区,敌人,等等,好的,坏的,都得是主角的。

    所以,这里真不能不交代。

    你们要是不让我写这里,后面我也真是不知道怎么写了。

    昨天有一个哥们说的非常在理,就是我写得太干了,让人感到生硬,难以下咽。

    这真是我的问题。

    首先,是我的节奏不对,让主角发展得太快了,实力太强了,强到根本融不进去靖康这段历史——他一进入,靖康之耻不可能发生。

    其次,是我想得太少了,没想到大家那么不喜欢外国争霸——这导致主角的戏份直接变少。

    再次,是我最开始的立意就错了,不该以水浒切入这部小说。

    再其次,不想汉人打汉人,不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思想也有些束缚我了。

    总之,问题都出在我身上。

    人错了,就要认。

    这点品质我还是有的。

    我真认识到了我的错。

    可事已至此,我再说前面的内容已经没有意义了。

    后面,我真的只能按照我之前想好的写,否则这书就更不伦不类了。

    抱歉!实在抱歉!

    也谢谢大家提的建议,我会把大家的诚挚建议放在下本书当中。

    这本……我只能“任性”了。

    另外,再往后,书评我就不看了,我会凭本心写,虽然流失了不少人,但我还是会认真把这本书好好写完,按照我之前设定好的写。

    这样我才不会乱。

    暂时说到这里吧,我去码字了,要不晚上就该断更了。

    。

第六百一十四章 汴梁城破(上)(求订阅!)() 


    张叔夜率领勤王军进入汴梁城不久,金西路军主力与东路军主力皆陆续到达汴梁城下。

    有人粗略统计了一下,金军总共大约有十万余人马。

    这其中,有不少是从河北河东强迫前来运送粮草的民夫,他们也充数于其间。

    另外,金军还抓来了一些近城之民,令他们运石伐木,制造攻城器具,这些人的数量也不少。

    总得来说,金军能战之兵应该不超过八万。

    完颜宗望将司令部屯驻于东京东北郊区的刘家寺。

    完颜宗翰将司令部屯驻于东京西南郊区的青城——这里原是宋朝皇帝举行郊祭的斋宫。

    金军的主力逐渐散开,然后在汴梁城四壁分别设置若干军寨,将汴梁城四周包围起来。

    金军终于兵临汴梁城下。

    面对这种情况,赵桓不知所措,又不想甚么都不做,坐以待毙。

    思来想去,赵桓下诏,三高官官改回原来名称,太宰、少宰仍叫尚书左、右仆射。

    接着,赵桓任命门下侍郎何栗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即宰相;任命检校少保、镇海军节度使、充上清宝录宫使刘延庆为检校少傅。

    不久,赵桓又下诏,要到京城南壁去视察城防。

    到达南熏门时,赵桓见张叔夜率领的勤王军,军容整肃,很高兴,当即命取下宰相何栗笏头上的金带,赏赐给张叔夜。

    张叔夜则趁机建言说“郭京狂率,指望他必败事。现在城外金人营垒尚未建全,我愿率诸将出城击之,金人必败。”

    赵桓并不采纳——现在的赵桓,已经没有出战的胆量了。

    很快,金军就正式开始攻城。

    老实说,最开始,宋军打得很不错。

    范琼私自领兵出城偷袭金军营寨,成功返回,斩获金人首级数百。

    宋军随后派敢死队缒城而出,烧毁了金人砲架五座,鹅车二座。然而,尚有七座砲架未烧毁。尚未架设的砲架不可胜计。姚友仲于是又率领前军一千人作策应,下城接战,杀死杀伤金人甚众。

    刘延庆当年领兵北伐收复燕京时虽然被辽军击溃,名声一落千丈,但他作战经验还是很丰富的,他见东南城防较弱,便亲临城上,指挥御敌。刘延庆指挥作战很有一套——每天晚上,他都令人在城下堆积干草数百捆,发现金人攻城就点火报警,以此可防金人偷袭。他还接受他人建议,在东城壁上安置了一座九牛砲,此砲虽然有些磨损但还可以用,在城防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多次击碎金军攻城之云梯。赵桓还专门下诏,封这门大砲为护国大将军。

    赵桓还任命张叔夜为签书枢密院事,晋入执政大臣行列,并让张叔夜与孙傅一道,共同处置四壁城防事宜,同时,张叔夜依旧兼任南道总管,其余三道也并听其节制。

    从张叔夜的职务上,不难看出,赵桓真是准备重用张叔夜。

    可赵桓这个人用人非常有问题——一方面,他想放权给大臣,另一方面,他又不敢放权给大臣。

    就以张叔夜为例。

    多年不得志的张叔夜,突然被赵桓重用,便想大展拳脚,以抱赵桓的皇恩。

    张叔夜计划出城跟金军战一场,鼓舞宋军的士气,让金军不敢小觑宋国,也让宋国不这么被动。

    因此,张叔夜派人通知范琼、李实、张仙、裴渊、蒙造、王琼、折彦文、何仲刚、张撝等守城将领,让他们来日午时上城,开会议事。

    可是第二天张叔夜一直等到了下午,他昨天曾派人通知的诸将,竟一人都没有来。

    张叔夜纳闷不已!

    大约到了午时,忽然有内侍跑来,给了张叔夜一份赵桓的手诏“闻卿檄召诸将,莫是欲出战否?如欲出战,幸先示及。”

    张叔夜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这个签书枢密院事一职,其实是空有其名,根本没有实权。

    张叔夜顿感无比沮丧,“在这多事之秋,我要这个虚名有何用?”

    张叔夜越想越觉得不是个滋味,他于是上书请求,免去自己签书枢密职务,自己只担任南道总管,率领南道官兵守城。

    然而,赵桓也不同意。

    才不能尽其用。

    加上,各路勤王之师至今一支都没有到——其实也不是一支都没到,胡直孺率领一万人马前来勤王,结果胡直孺所部孤军作战,陷入金兵的重重包围中,大军被击溃,胡直孺不幸被虏。

    再加上,今年冬天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竟然异常的寒冷——女真人生活在东北苦寒之地,非常适应这种天气。而宋人则极少遇到这种寒冷的天气,因此根本不适应,很多将士甚至冻得握不住兵器。更关键的还是,心里压力,很多宋人都认为,就连老天也是帮金军。

    如此种种,以至于宋军这边士气越来越低落。

    另一方面,金人极为狡诈,他们不光打,还一边打一边派使节跟宋国和谈,让宋人根本做不到横下心来跟金军决战到底。

    而且,完颜宗翰很会谈,准确的说,完颜宗翰很会把握宋人的心理,尤其是把握赵桓的心理。

    完颜宗翰曾要求赵桓本人出城会盟,但遭到拒绝。

    完颜宗翰很快降低要求,提出让太上皇赵佶和太子赵谌出城。

    这条被拒绝了之后,完颜宗翰又降低要求,让赵桓派宰执与亲王来军中做人质。

    如此一来,根本不在乎宰执和亲王生死的赵桓,就拒绝不了了,然后派人去和谈,进而对和谈抱以希望,无法全力应战。

    不过——

    谈归谈,金人从未真正停止过攻打汴梁城。

    而且,越攻越凶狠,就好像不破汴梁城势不罢休。

    不可否认,金军的战斗战是很强。

    可宋军当中,也有一些很有战力的军队,比如麟府兵,也就是折家军,就非常能打。

    王琼所率领的一千多名麟府兵,在金军攻打汴梁城其间,屡次出战有功。

    王琼也是一个忠勇之将,一直尽全力守卫汴梁城。

    可惜,不久前,王琼在增援宋门时,被金军大砲击伤了脚,流血不止,然后被扶下城去。

    王琼一走,这一千多麟府兵便不听别人指挥,就连都统制王宗濋都指挥不动他们。

    一日,王宗濋见金军攻城甚急,于是以利诱骗麟府兵,说“如敢用长枪杀贼者,例推承节郎,赏金碗五只,有官人转三官。”

    麟府兵士卒们见有重赏,于是争先效命,一战杀死金兵三千余人。

    可是,战斗结束后,王宗濋所许诺的告身与金碗皆无法兑现。

    麟府兵士卒们皆发怨言,甚至差点酿成哗变。

    总而言之,宋军虽然一直落在下风,但只要扎扎实实的据汴梁坚城而守,此战还是有得打的。

    举兵十万,日费千金。

    只要宋军坚持住,金军一定坚持不住。

    最终,此战很可能是另一个檀渊之盟。

    只可惜……

    ……

    。

第六百一十五章 汴梁城破(下)(求订阅!)() 


    这天早晨,风雪漫天遍地,眼前一片白白茫茫。

    完颜宗翰望着耸立在不远处的汴梁城,很高兴地对手下文武说“雪势如此,如添二十万新兵!”

    不久,金军就趁着大雪向宣化门展开进攻。

    此时,护龙河已被金军填平,护龙河两边的树木也被金军伐倒。

    换而言之,现在只剩攻城了。

    金军很快就将两百余尊大砲安置在城下,然后一齐开砲。

    这些炮,其实主要是投石车。

    不过,金军的投石车是改装和特制过的,有的甚至是可以抛起一百斤重石块的七稍砲,还有一些是可以将数块石头并发的撒星砲,另外还有千余强弓劲床弩一齐发射助攻。

    一时之间,矢石如雨漫天飞舞,全都撒向城楼,其猛烈程度可谓空前。

    有三百五十多名宋军官兵来不及躲避,仅一轮攻击便死于砲石和箭矢。

    得知这些情况之后,赵桓当即诏令自己的随身卫兵,全都登城增援。

    何栗与孙傅也很快从其他城门调来不少增援队伍。

    这次,金军很有势在必得之势。

    于是,有人向何栗建议,派奇兵郭京与他的七千七百七十七名六甲正兵出战,解决掉金军,还大宋一个安宁。

    郭京与他的七千七百七十七名六甲正兵,一直屯驻于天靖寺。

    此前,何栗也曾多次派人让郭京出师。

    可郭京再三推辞,说“非至危急,吾师不出。”

    昨日,有人对郭京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