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4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桓于是再遣使臣刘嗣率领三百骑兵从封邱门出城,往远处侦探。

    第二天一早,刘嗣驰马回来报告说:“我军刚到陈桥,便遭到金人掩杀,受伤者有几百人。”

    至此,赵桓与宋国的一众大臣才如梦初醒:原来敌军已到达汴梁城北郊的陈桥。

    赵桓君臣,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仓皇不安!

    ……

第六百一十章 侥幸(求订阅!)() 


    赵构一行人,出京之后,一路驰马北上。

    为表彰赵构为国解忧、不惧生死的品质与精神,赵桓晋升赵构的母亲龙德宫婉容韦氏为贤妃,也就是韦贤妃,赵构为安国、安武节度使。

    赵构一行人,到达相州之后,相州知州汪伯彦,立即领兵出迎,保护赵构等人入城此时,金军已经度过黄河,在相州西南濬州卫县一带,还有金兵驻扎,距离相州不足百里。

    赵构不知道的是,完颜宗翰已派出一支由四百铁骑组成的队伍到濬州一带迎接奉使北上的赵构。

    在黄河岸边渡口,金兵向摆渡人打探赵构一行的下落。

    摆渡人告诉金兵,康王过河已经累日矣。

    金兵于是又派出一群游骑北去追赶。

    途中恰好遇到巡检任永吉。

    任永吉的说法与摆渡人的说法一致。

    金兵于是放弃追赶赵构一行。

    可以说,赵构此行真的很危险,如果被那四百金骑找到,赵构也难逃被虏北上的命运。

    赵构一行人从相州出发,继续北上,去往磁州(后世河北磁县)。

    明知金军已经度过黄河,赵构还要继续北上磁州,有两个原因:

    一是奉赵桓之命去磁州考察宗泽宗泽曾上奏说,磁州拥兵一万五千人,并不断上奏说已剿除许多金人,赵桓不知道宗泽说得是真还是假,所以派赵构顺便来查看一下。

    二是奉赵桓之命去磁州崔府君庙烧香祭拜,求崔府君保佑大宋江山永固。

    宗泽很快便得到赵构前来磁州的消息,因此,亲率磁州官员在距离磁州城六七里之处迎候赵构。

    赵构来后,磁州官员皆立于道左,行拜谒之礼。

    宗泽则直接劝赵构说:“肃王一去不返,今金人又诡辞以招大王。金兵已迫近,再去何益?愿勿行!”

    赵构不置可否道:“大军现在何处下寨?皇上有口谕,令我考察军寨情况。”

    宗泽回答说:“军兵皆请假回家洗濯去了,若是敌军至,则立即召集。平时他们皆在山村,急则召至,如此不费钱粮。”

    赵构觉得宗泽在说谎,不过并没有当场揭穿他只是回头看了看左右随从,笑笑,什么都没说。

    王云上次从完颜宗望军中回京,曾路过磁州。

    那时,王云就感觉金人很可能南下,因此建议宗泽坚壁清野,不给金人留下任何粮草。

    宗泽因此严令磁州城外居民,将谷米等物全部运到城内。

    磁州人知道这是王云的建议,因此对王云都很怨恨。

    前不久,金军南下并没从磁州走,而是从大名李固渡渡河。

    磁州百姓们纷纷说:“虏人并不从此路来,何必清野?毁怀我墙屋,籍没我草粮,王云大概是金人细作。”

    宗泽也怀疑王云是金人细作,还曾给赵桓上书:“王云多次往返金军,与金人熟悉,恐怕他会为金人谋利益,从而出卖国家,切勿上当受骗。”

    不知出于甚么目的,赵桓竟然将宗泽的奏章给了王云。

    王云一到磁州见到宗泽,便拿出这份奏章给宗泽看,并质问道:“何故如此?”,随后将宗泽好一顿责备,并指责宗泽欺诈朝廷,说:“你奏报皇帝说,有一万五千人下寨,骗取修撰一职。现在到此一看,实无一事。”

    宗泽被王云当众斥责一番,不由得怒火中烧!

    不过当着赵构的面,宗泽不敢发作。

    宗泽知道磁州百姓对王云很怨恨,于是派人在城中散布说:“王云果然是细作,明日,他将带亲王去虏廷邀功请赏矣。”

    磁州百姓听说后大怒,打死王云,一些暴民还窜入州府馆舍取走了王云行橐以及赵桓赐给金军的礼物,可谓劫掠一空,他们还抓住王云的一个随从,绑起来毒打了一番,王云所携带的国书、肃王府家书以及长公主给曹都尉的信等重要文件,全都丢失。

    王云当初受命出使金军时,便告诉家人,今后要勤祭祀祖先,自己很可能不会回家了,很可能将为国事而死。

    另外,王云之兄王霁,担任右讲议司编修,曾因论童贯、蔡京过失被贬黜海岛,后来赵桓恢复其官职,令他跟随种师中解围太原,兵败身亡,算得上是尽忠报国。

    (历史上,赵构登基之后,为王云平反,认为王云是勤于国事、忠于大宋的忠臣。)

    磁州暴民公然打死朝廷大使的疯狂行为,让赵构大惊失色,进而想逃离磁州。

    可磁州的百姓拦着不让赵构北上。

    磁州暴民打死王云的疯狂举动,让赵构触目惊心,因此,赵构很怕步王云的后尘,进而假意道:“不再北去。”,然后被磁州百姓拥回城中。

    根据探马回报,汪伯彦得知,金人又派出骑兵寻找赵构的踪迹。

    汪伯彦觉得赵构的处境很危险,于是急忙派人驰马去磁州,请赵构速回相州。

    汪伯彦随后又觉不妥,于是又派遣武翼大夫刘浩,率领二千骑兵,前去磁州迎接赵构。

    自从王云被活活打死,重要文件又全部丢失,赵构与耿延禧、高世则等人都惶恐忐忑,惴惴不安耿延禧和高世则觉得磁州太不安全,建议赵构回到相州,将实情上奏,然后在相州待命。

    赵构也认为磁州这个鬼地方不能再呆下去了。

    可是,相州就一定安全吗?

    正在赵构犹豫不决之时,恰好收到汪伯彦派人送来的蜡书。

    赵构看后,大喜,当即决定回相州。

    赵构觉得走原路太危险了,因此令韩公裔另外找到一条回相州的路。

    他们这一行人半夜悄悄地起来,然后秘密出发。

    出了磁州城不久,赵构等人正好碰到刘浩率领人马前来接应。

    直到这时,赵构与耿延禧、高世则等人,才有了些安全感。

    王伯彦身穿戎装,肩背橐鞬,率领亲兵一千人,在相州郊外安阳河边迎接赵构。

    见到这一幕之后,赵构很感动,说:“它日见到皇上,当首先推荐你担任京兆尹。”

    从此,汪伯彦开始受到赵构的赏识和重用。

    天快亮的时候,赵构安全抵达相州城。

    磁州人,包括宗泽在内,对此皆毫不知情。

    一到相州,赵构就命耿延禧起草奏章,大意是:臣等奉使北上,刚至磁州,磁州百姓杀死王云,民心不宁,不让北去,且闻敌兵已南渡,故臣等复回相州,以俟圣裁。

    奏章起草好了之后,赵构就命人将奏章送回东京汴梁。

    从此,赵构便在相州住了下来……

    ……

说几句。() 
自从金军南下了之后,不少人都给我提意见,还有不少人直接默默的走了。

    这些意见我都看到了,也一次又一次试图挽回流失的那些人。

    可开弓真是没有回头箭。

    让十个写小说的写北宋末年,可能最少有九个要写靖康之耻,因为这是逃不了的。

    说实话,在写这段之前,我一直在考虑怎么让主角直接融入进来。

    可主角现在实力太强了,他只要一出现,金军立即就会缩回去,绝不敢南下,然后,主角要想要中原大地,就得自己侵略,之后就是中原汉人不断反抗主角,进而就是汉人自相残杀,让外族得利。

    那样的话,一定更屈辱。

    所以,我最开始设定的是,这段时间让主角在国外发展,把国外当成主,把国内当辅。

    可当我真这么做的时候,不少人都不买账,订阅一直在掉,不少人纷纷留言表示他们不喜欢国外的历史。

    跟一些读者聊过之后,他们都说,不了解这时的外国历史,没有带入感,很多人还说我跑偏了,逐鹿中原都逐鹿到国外去了。

    没办法,我只能将国外主角的线大幅度缩短,进而就只能剩国内的线了,这样就导致主角的戏少了不少。

    为了避免如此,国内的情节,我真是一直在大缩特减,没用的一点都不写。

    可再怎么减,有些重要的人和事,我也得花些笔墨交代一下,因为它们是主线,他们是主角今后要用的人才和事件,更为重要的是,不写,金军根本南下不了。

    如今,金军已经兵临城下了,主角那边也准备出兵了。

    这样尴尬的局面终于快要结束了。

    这里我强调一下,快,也并不是马上,因为还有几件事必须交代清楚的,像汴梁城如何破,像赵桓如何被勒索甚么,等等……

    这些不得不写,不写真衔接不上。

    所以,请大家尽量担待。

    另外,在这里,我再跟大家道个歉,让您了解这段屈辱的历史,是我做错了,真做错了。

    看小说是为了爽了,这段历史真是太沉重了。

    如果我有机会再写这段历史,我一定注意,换一种方式度过这段历史,尽量不给大家造成反感。

    这本书……我只能跟大家说,抱歉了!

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破不立(求订阅!)() 


    金军已渡过黄河,而负责守河的折彦质和李回,竟然都不知了去向。

    一想到这事,赵桓便恨得牙痒痒!

    因此,折彦质一逃回汴梁城,赵桓便免去了折彦质的副宣抚使之职,责授海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哪怕折彦质给赵桓带回来了数万人马。

    李回是单骑逃回汴梁城的,直接被赵桓免去了签书枢密事职务。

    西京留守、西道总管王襄,弃西京而南下,置朝廷于不顾,赵桓对此也非常生气,因此也免其职,任命孙昭远为西道总管。

    赵桓令孙昭远即刻起身前往陕西传达圣旨,命永兴军路经略安抚使范致虚,总领陕西六路帅臣,督促陕西勤王军马入援京师。

    目前陕西这六路的帅臣分别是环庆帅臣王似、熙河帅臣王倚、泾原帅臣席贡、秦凤帅臣赵点、鄜延帅臣张深和永兴军帅臣范致虚。

    这六路军马,是北宋战斗力最强的军队,被称为大宋西军。

    赵桓希望大宋西军能及时赶到京城勤王,就像上次种师道领军勤王那样。

    孙昭远仅率三名骑兵悄悄离开汴梁城,随后汴梁城的所有城门皆紧紧关闭。

    金军即将兵临城下,而四方勤王之兵,无一人到来。

    在京诸军,此前大部分已出戍河北、河东,去救援太原,溃散而归。

    换而言之,京中的这些兵将大多都是惊弓之鸟。

    可虽说如此,现在汴梁城中的皇宫卫士、上四军、中军以及京东西路弓箭手等加到一起,仍共有七万余人,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面对严峻的局面,赵桓与大臣们经过研究决定,对京城四壁实行分区守御。

    分别任命提举官孙觌负责东壁,安扶负责西壁,李擢负责南壁,邵溥负责北壁。

    每壁部署三万人(包括民众)。

    殿前司指挥使王宗濋担任都统制。

    王宗濋又以京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