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3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石宝看向卞祥那已经隆起的肚子,道:“别告诉我,你老卞现在已经拿不起来枪斧了?”

    卞祥道:“屁话,你是不是想跟我比划比划?”

    石宝道:“你若想比划两下,我随时奉陪,不过得等到君上见过咱们之后,我可不想让君上见到你鼻青脸肿的样子。”

    卞祥刚想说“谁鼻青脸肿还不一定”,忽然一怔,然后问道:“君上会见咱们?”

    石宝道:“君上最重感情了,咱们已经表达出了想担任主攻的意愿,君上不可能不考虑,所以,不管君上用不用咱们担任主攻,君上都一定会宣见咱们亲自说明原因的。”

    卞祥一想也是,道:“照你这么一说,君上还真有可能会见咱们……不是,我想不通你怎么这么想担任主攻?手痒痒了?”

    石宝道:“你四十七,我四十三,都还拿得起刀枪,并没有老,不能就这么退休等死。”

    卞祥道:“可……在攻伐方面,咱们厢军的确不如第一军啊。”

    石宝道:“你第二厢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我第三厢绝不会输第一军的大多数军队,这次我就要向君上和世人证明这一点!”

    卞祥劝道:“你这又是何必呐,咱们厢军也有仗打,何必非要去担任损兵折将又需要担责任的主力呢?”

    石宝听言,上下打量了卞祥一会,道:“你真是老了,我应该建议君上把你换掉,不能让你再统领第二厢了,否则第二厢一定会毁在你手里。”

    卞祥的老脸涨得通红,道:“你放屁!老子能夜驭三女,你老了老子都没老!”

    石宝道:“一个将军失去锐志,只想得过且过,没老是甚么?”

    卞祥老脸透红道:“谁想得过且过了?好!只要君上同意咱们担任主攻,老子亲自担任选锋,誓要第一个杀入朱罗国的都城!”

    石宝笑道:“这才是我石宝所认识的卞祥。”

    石宝随后收起笑容,又道:“老卞,别以为我是在害你,是,从君上起家时,咱们就跟君上,当初也立下了不少功劳,可这些年来咱们更多的是坐享荣华富贵、坐拥美女无数,如今,梁山军已经是韩世忠、岳飞、刘锜、吴玠他们那些年轻人的天下了,咱们如果再不打几场漂亮仗,咱们可就真得边缘化了。”

    卞祥陷入沉思当中。

    石宝接着道:“你知道君上为甚么要限咱们三个月内打下朱罗国吗?”

    卞祥问:“为甚么?”

    石宝道:“我如果猜得没错,君上应该是准备回中原逐鹿了。”

    卞祥差异道:“这……会吗?”

    石宝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枢密院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制定出兵中原的计划了。”

    卞祥道:“君上不是说,以防万一吗?”

    石宝恨铁不成钢道:“你少喝点酒,少纳几房小妾,多关心一下国家大事,你手下可是有三万多人马,你就不怕有一天耽误了君上的事,成为千古罪人?”

    卞祥看了石宝一眼,道:“是,我最近忙别的事多一些,可我懈怠,不代表我们第二厢都懈怠,曹正兄弟可一直都住在军中,他和呼延灼一直都在拼命练兵,所以我第二厢未必就会比你第三厢差。”

    石宝心道:“要不是知道曹正和呼延灼还算尽职尽责,我会找你走一路?”

    石宝继续之前的话题道:“君上向来是走一步看十步,他既然准备回中原逐鹿,那一定是准备问鼎中原了。”

    听石宝说李衍准备问鼎中原了,卞祥脸上就是一喜,道:“君上终于准备成为千古一帝!”

    石宝道:“以君上之才德,自然是能成为千古一帝的,问题是,咱们能不能随着君上名留使删?”

    卞祥道:“怎么不能,只要君上名盖秦皇汉武,咱们这些跟着他的兄弟,就都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

    石宝似笑非笑道:“哦?那你说说看,哪场关键大战是你卞祥打下的,哪场关键大战又是我石宝打下的?”

    “这……”

    卞祥一下子语塞。

    说起来,除了早期的一些大战以外,卞祥还真没打过甚么大战。

    这方面,卞祥甚至比不过石宝,石宝还参与过灭亡泰封之战,甚至亲手葬送了泰封,而此前一直驻守在济州岛上的卞祥,真的是没打过像样的大仗。

    石宝悠悠地又道:“鲁大师目前虽然还兼着第一厢的都指挥之职,但谁都知道他现在修佛养性,已经算半个方外之人,所以他已经不需要这些虚名,第四厢的花荣,乃是君上最信任的人之一,也曾出战过数次,还曾跟最宋国最精锐的西军交过手,关键是他还年轻,还不到三十七岁,第五厢的呼延庆和第六厢的李纵,皆随君上南征北战过,只剩你我二人没有丝毫建树。”

    卞祥的老脸此时火热火热的!

    不数不知道,一数,卞祥才意识到,六厢的都统制之中只有他的功劳最小,甚至都比不过新成立的第五厢和第六厢的都统制!

    石宝语气一转,又推心置腹道:“退一步说,咱们就算不为咱们自己想,不想上凌烟阁,也要为子孙后代想想吧,你家卞江可是好孩子,听说他现在也已经当爹了,你就不想为他赚点未来?”

    听到这里,卞祥再也听不下去了,道:“你别再说了,老子甚么都听你的,老子这次豁出去了,马革裹尸亦无悔!”

    石宝听言,道:“好!咱们让岳飞他们那群小辈看看,他们能做到的,咱们也一样能做到,而且会比他们做得更好!”

    卞祥道:“对!梁山军是君上带着咱们所创,咱们驰骋沙场的时候,他们还是娃娃,就让咱们这群老家伙好好教教那群娃娃甚么是梁山军的敢战精神。”

    卞祥说到这里,石宝和卞祥相视“哈哈”大笑!

    这笑声充满了豪迈,仿佛他们又回到了当初跟李衍打天下之时……

    ……

    ……

    ps:今天还是一章,明天我尽量恢复一天两更。

第六百零六章 不敢不慎重(求订阅!)() 


    跟石宝猜得差不多,很快李衍就将石宝和卞祥叫进宫中。

    李衍让人在文德殿前的凉亭中摆了桌酒席,与石宝和卞祥对饮了一阵。

    卞祥很拘谨,就连石宝都有些放不开,这让李衍喝得有些索然寡味,于是放下酒杯道:“你们想担任主攻?”

    卞祥道:“君上,咱们那些老兄弟中,不少都还有热情,他们想封妻荫子,想名留史册,求君上给他们一个机会。”

    李衍看了卞祥一眼,又看了石宝一眼。

    这几年,李衍虽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第一军身上,但因为有石秀和政情部充当李衍的耳目,李衍对厢军的情况也是了如指掌。

    因此,李衍其实是清楚卞祥的变化,也明白石宝的抱负。

    老实说,李衍已经有好几次都动了将卞祥换掉的念头。

    可李衍手上暂时也没有太合适的人换卞祥,而且,卞祥虽然好酒色,但也不敢耽误李衍的事。

    而厢军统帅一职,能力倒还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忠诚和威望。

    能力不足,有参谋部谋划,有统帅的副手协助,忠诚和威望再兼顾能力等综合方面,比卞祥强的,其实并不多。

    因此李衍才一直留着卞祥,想再观察他一下,再决定他的去留。

    换而言之,李衍其实是知道,真正想担任主攻的不是卞祥而是石宝,真正未老的人也不是卞祥而是石宝。

    李衍看着石宝问道:“第二厢和第三厢有信心打好这一仗吗?”

    石宝信心十足的说道:“我们保证灭掉朱罗国,就像灭掉泰封一样。”

    李衍道:“朱罗国可不是泰封,朱罗国能成为西天地区的霸主,实力绝不容小觑。”

    石宝道:“臣知道朱罗国很强,但臣更相信咱们梁山军的实力,臣愿立下军令状,两个月如果打不破朱罗国的都城,臣就提着脑袋来见君上您。”

    李衍不置可否道:“别因为太急而出现纰漏。”

    石宝很沉稳的说道:“臣只有一棵脑袋,所以不敢不慎重。”

    听石宝这么说,李衍沉吟了一下,然后道:“好,那就由第二厢和第三厢担任右路军主攻……石宝、卞祥听命!”

    石宝和卞祥同时起身领命道:“臣在!”

    李衍道:“兹任命石宝为右路军都元帅,全权负责右路军的进攻,任命卞祥为右路军副都元帅,另任命王焕为第二厢高级参谋,任命王文德为第三厢高级参谋。”

    虽然呼延灼和关胜都是很有能力的参谋长,但此战非常关键,因此李衍又将经验丰富的老将王焕和王文德分别派去给卞祥和石宝担任高级参谋,希望他们能辅佐卞祥和石宝一举灭掉朱罗国。

    时间紧,任务重。

    因此,萧嘉穗等人只准备了半个多月,就率大军开拔了……

    ……

    宋国的大臣们针对李纲的揭批运动告一段落之后,赵桓命种师道以同知枢密院事身份出任河北巡边使,到河北巡视边防,不久,又任命种师道为河东宣抚使,令种师道到河阳去接管李纲原来的工作。

    自从爱弟种师中战死于榆次之后,种师道便倍感老病惫甚,力请退休养病。

    赵桓于是免去种师道宣抚使之职务,令李纲接任。

    现在李纲已免职,赵桓又令种师道前去接替。

    重病在身的种师道,走到郑州,忽然病情加重昏迷了过去。

    醒来后,身边人都劝种师道留在郑州养病,不要再去河阳了。

    种师道轻叹一口气说:“念陛下临轩之语,忍不进耶?”

    从种师道的身体状况来看,的确不可再前往河阳治军。

    但为报答赵桓的皇恩,种师道强忍痛苦,勉力前行。

    抵达河阳之后,种师道日夜操劳,病情忽然又进一步加重,多次昏迷不醒。

    赵桓闻讯,急召种师道回京师治疗。

    种师道在河阳遇见金使王汭,见其态度十分傲慢,种师道判断金人很可能不久将大举入寇,于是抱病给赵桓上了最后一道奏疏,向赵桓提了最后一个建议:

    “金人顷邀金币安然北去,今若复来,是必集诸国大举,锋锐不可当。臣前计不听,青、沧、卫、滑既不宿兵,无篱藩之助。欲乞大驾幸长安,以避其锋。至于守御攻战,责在将帅,战斗事非万乘所宜任也。”

    种师道虽然病重,但头脑依然很清醒,对局势看得依然很清楚。

    如果赵桓采纳种师道的这个建议退至长安,北宋也许就不会猝然亡国。

    然而,不少大臣,尤其是主战的宰执大臣,却认为种师道这是胆怯,对其建议不以为然。

    种师道回到汴梁城后,因病情严重,不能入宫觐见。

    赵桓特派内侍带着御医前往种师道家中慰问。

    确定种师道真的病重了,赵桓才任命范讷为检校少保、宁武军节度使、河北河东路宣抚使,接替种师道。

    此时,担任河北河东路宣抚副使的是,原宣抚使司参谋官折彦质,也就是折家目前最优秀的人才。

    不久之后,种师道忽然病逝于家中,享年七十有六。

    赵桓亲临祭奠,为之恸哭,下旨辍视朝五日,赐种师道衣衾、棺椁、龙脑、麝脐以入殓,赠开府仪同三司。

    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