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3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德荣思索了一会,然后道:“大帝英明睿智,带大军从辽东远渡这里,夺下这至关重要的中南半岛扼住东西方的贸易通道,不可能只图一些财货,必有其深远用意,咱们也许只有得知大帝的用意,才能跟大帝要回咱们的商船,恢复贸易。”

    一个海商道:“不错,大帝虽然将咱们的商船扣下了,但却并未动咱们的财货,也没有为难咱们,显然是还准备将咱们商船还给咱们。”

    另一个海商道:“可咱们如何才能得知大帝到底是何用意?”

    徐德荣沉声道:“咱们不知,有人却一定知道。”

    众人齐问:“何人?”

    徐德荣道:“王则贞王公。”

    如今海界有南徐北王之说。

    这“南徐”自然就是跑西线的传奇海商徐德荣,而“北王”则是跑辽东的第一大海商王则贞。

    在财富上,自然是徐德荣更胜一筹。

    可在实力上,却是早早就搭上了水泊梁山线的王则贞更强一些。

    当年,王则贞赌对了之后,就一直在宋国和辽东诸郡之间做生意。

    随着水泊梁山越来越强盛,王则贞的生意也做得越来越大。

    为了加强跟水泊梁山的联系,王则贞利用选秀将他的两个女儿全都送进宫中,如今一个已经被李衍封为淑仪,另一个已经被李衍封为婕妤,王则贞的小女儿甚至还给李衍生了一子。

    背靠水泊梁山的王则贞,如今已经有好几十条大海船,绝对是实力最强的海商。

    关键是,王则贞的背景还极为深厚,甚至可以经常进宫去拜见李衍,还可以参加一些李衍举行的一些重要宴会。

    徐德荣觉得,王则贞一定知道李衍想要干甚么,所以才带着其余二十几个宋人海商去拜见王则贞。

    自从中国的海商开始大规模出海之后,中国人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海外移民群体。

    所以,在很多国家,像中南诸国,印度诸国,大食诸国,甚至东非诸国,都有中国人的商业殖民地,甚至是中国人社区。

    吴哥城的中南部地区也有这么一个中国人社区。

    当初,呼延庆和韩世忠打下吴哥城的时候,还曾重点保护过这里。

    王则贞前不久就在这里买了一座大宅。

    徐德荣等人就是来这座大宅拜见王则贞。

    门子通传过后,王则贞亲自迎出门来,道:“诸位大驾光临,让寒舍蓬荜生辉,快请进!”

    众人都道:“王公!”

    王则贞一一还礼,最后主动冲徐德荣抱拳道:“徐公!”

    徐德荣还礼,道:“我等不请自来,实是有事相求王公。”

    王则贞道:“不知是何事?”

    徐德荣郑重一拜,道:“还请王公指点迷津!”

    王则贞稍稍一反应,就明白了徐德荣等人所求的是何事了。

    王则贞沉吟了一下,道:“诸位请跟我去上厅商谈。”

    见此,徐德荣心下一喜!

    王则贞没直接拒绝,说明王则贞应该是知道甚么,否则王则贞绝不会如此。

    众人跟王则贞进入上厅之后,徐德荣又拜道:“还请王公指点迷津!”

    王则贞环视了一周,道:“你们的大机遇来了。”

    ……

    ……

    今天有些事,实在是码不出来第二章了,所以只有这一章,明天尽量给大家补回来。

第五百九十五章 塞尔柱帝国(求订阅!)() 


    “我们的大机遇来了?”

    徐德荣等人面面相觑!

    见无人明白王则贞这话是何意,徐德荣问道:“王公,不知此为何意?”

    王则贞道:“上乃古今中国首屈一指的英明君主,岂会无缘无故来这里开疆拓土?”

    一个海商道:“我等也是这样认为的,虽然大帝不欲,汉人鹬蚌相争,让胡人渔翁得利,没有入主中原,但如非有深远的用意,也不会远来这里开疆拓土,毕竟这里离辽东甚远。”

    王则贞看向那人,道:“你说得不错,上灭辽国,灭泰封,灭高丽,灭日本,所向披靡,如非不欲汉人自相残杀,早已入主中原,上之智勇盖绝于世,怎么会无缘无故来这里开疆拓土?”

    不待别人回答,王则贞就自问自答道:“上亲自西行,动用十几万大军,连灭李朝、占婆、高棉三国,所为者自然是这能强国富民的海上贸易。”

    王则贞此言并没有出乎徐德荣等人的意料之外。

    这是明白着的事,除了这有着丰厚利益的海上国际贸易,有甚么能劳动李衍的大驾?

    徐德荣沉吟了一下,道:“大帝可是要垄断这海上贸易?”

    这是徐德荣他们最担心的事!

    李衍有数千艘大海船,有数万优秀的船工,关键是,还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又掐断了中西方的贸易通道,因此,李衍绝对有垄断这海上国际贸易的实力。

    而李衍一旦垄断这海上国际贸易,那他们不仅没了一条巨大的财路,还有破产的危险,要知道,他们不少人的钱可全都压在被李衍扣下的商船和货物上,李衍如果要搞垄断,那绝不可能再还他们商船和货物的。

    王则贞笑道:“上是君主,不是商人,怎么会一头扎在商业上而因小失大?”

    听王则贞这么说,徐德荣等人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不过,还是有一个海商道:“可我听说,大帝有一个庞大的商船队……”

    王则贞道:“上是有这么一个商船队也在做海上贸易,不过,你们放心,这并不影响你们,海上贸易有多大,你们都清楚,上那个商船队是吃不下所有份额的,而且,上那个商船队目前只做琉璃、香皂、精铁的生意,跟你们的生意并不冲突。”

    听王则贞这么一说,徐德荣等人才真正放心了。

    过了一会,徐德荣道:“那不知王公所说的大机遇是甚么?”

    王则贞环视了一圈,道:“上有意打破大食商人的垄断,让咱们中国商人可以直接去西方贸易。”

    听了王则贞此言,徐德荣等人眼睛顿时就是一亮!

    一直以来,东西方国际贸易的最大利益全都被隔断了中西方贸易的大食等商人所攫取,因此,不论是中国商人,还是西方商人,都只能赚取一小部分利润。

    如果李衍真能打破大食等商人的垄断,那不论是中国商人还是西方商人都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试问,徐德荣等人怎么能不心生向往?

    徐德荣小心翼翼的问道:“大帝真有此打算?”

    王则贞道:“否则上为何为亲自过来?为何要打下高棉等国?”

    徐德荣想了一会,道:“现在倒的确是打破大食商人垄断的好机会。”

    王则贞看向徐德荣,问道:“此话怎讲?”

    徐德荣道:“两百多年前,在突尼斯建立法蒂玛王朝,先后征服了十几个国家,然后迁都开罗,由于其服色尚绿,咱们中国人都称其为‘绿衣大食’。此外,摩苏尔和阿勒颇建立了哈姆丹王朝;波斯人和突厥人建立了萨曼王朝、白益王朝、伽色尼王朝、塞尔柱帝国、阿尤布王朝,这些国家也算是大食世界,这些国家的商人就是垄断东西方贸易的大食商人。”

    顿了顿,徐德荣接着说道:“一百多年前,帝国四分五裂,实际统治区域仅限于巴格达及其周围地区,名存实亡,各地都拥兵割据,独霸一方。后来,塞尔柱人来了,塞尔柱之孙图格鲁克伯克占领呼罗珊,进而征服波斯全境,进入巴格达。哈里发卡伊姆封图格鲁克伯克为苏丹,号为“东方和西方之王”。自那以后,虽然大食世界名义上的统治者还是哈里发,但是实权却已经旁落到了塞尔柱的苏丹手中。图格里勒伯克之侄和继承者阿尔普-阿尔斯兰在曼齐克特大败拜占廷军,还俘获了拜占廷皇帝罗曼努斯四世,于是拜占廷所属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尽归其手,那时塞尔柱帝国极为昌盛。”

    说到这里,徐德荣语气一缓,道:“如果是那个时期,即便是大帝,也没可能打破大食商人的垄断,因为那时的塞尔柱帝国太强盛了,还好,塞尔柱帝国如今已经开始没落了。”

    王则贞道:“没落了?这是怎么回事?”

    徐德荣道:“原因有很多。有十字军东征;有马利克沙死后,诸子纷争,帝国四分五裂;还有原大食诸国不断起来挑战帝国的权威,等等……总之,虽然塞尔柱帝国还是大食世界的统治者,但它已经日落西山,而且,这些年来,塞尔柱帝国为维持它的统治,跟周边的喀喇汗王朝和西天诸国战争不断,制造了不少杀戮和矛盾,大帝若是站出来登高一呼,很有可能令大食诸国和西天诸国响应大帝,然后推翻塞尔柱王朝的统治。”

    徐德荣所说的很多东西,王则贞都闻所未闻。

    王则贞品了好一会,才道:“徐公似乎对大食世界很了解?”

    徐德荣道:“不瞒王公,徐某曾不自量力,想要联合西天诸国的几个好友打破大食商人的垄断,为中国商人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可惜,因为没有强有力的军事支持,最终以失败告终。”

    听徐德荣这么一说,王则贞突然想起,李衍正在寻找精通西天诸国和大食世界的人做幕僚,然后看着徐德荣心道:“此人不更有是上所想要的人才嘛。”,于是对徐德荣道:“不知徐公有没有出仕的打算,若是有,我可以为徐公引见东皇大帝。”

    徐德荣一听,大喜!

    他就是因为落榜没有出仕的机会,才下海经商的。

    而在这个时代,商人别管多有钱,仍是下等人,上等人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士。

    说实话,钱徐德荣早已经不缺了,再多,对徐德荣而言,都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他现在就是想做一些能名垂千古的事。

    而如果能在李衍这里出仕,能帮李衍打破大食商人的垄断,无疑会实现他的目标。

    不过,虽然徐德荣很愿意出仕,可还是有些迟疑道:“徐某一介商贾,大帝能用我这卑鄙之人吗?”

    不仅徐德荣,其他海商也是这么想的——他们这些商人虽然有钱,但大环境使然,他们不免有些自卑。

    王则贞笑道:“你们太小觑上用人的气魄了,只要你们能对上有所帮助,上是不会吝啬封赏的。”

    听王则贞这么一说,徐德荣自我打气:“大不了继续回来当海商,见东皇大帝一面又有何妨?”

    这时,有海商问道:“王公,不知大帝如何才能还我们的商船和货物?”

    ……

第五百九十六章 底蕴(求订阅!)() 


    不是所有人都像徐德荣一样关心仕途,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在水泊梁山出仕,所以,很多人更关心他们的商船,更关心他们的货物,更关心他们的命运。

    王则贞道:“你们若想要回你们的船和货物,简单,只要你们缴纳我水泊梁山正常的关税和商业,然后跟上承诺你们会去辽东做生意,上应该就会还你们的船和货物了。”

    水泊梁山的关税和商业税虽高,但也没有高过北宋,再者说,羊毛出在羊身上,所有海商都会将水泊梁山的关税和商业税打到商品的价格里,所以,海商们都能接受水泊梁山的正常税收。

    至于去辽东做生意,那是以后的事,现在不妨先答应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