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卞祥由衷道:“嫂嫂真乃神人也,连神臂弩这等利器都能改良!”

    李衍道:“是呀,我也没想到她真有这等才智!”

    李衍说的是真的,刘慧娘在《结水浒传》中太神了,神到能造坦克和潜艇,搞得李衍都以为她才是穿越者,进而有些不信有关她的那些介绍。

    可随着相处,李衍发现,刘慧娘或许真有这个才智——她真是太聪明了,而且具有钻研精神,李衍甚至觉得,如果不让她干别的,让她一心搞研究,她也许能成为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之一。

    想到这么聪明的女人就快给自己生孩子了,李衍的心情倍儿爽,同时很期待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会不会像她妈妈一样聪明!

    不过,紧接着李衍不禁又有些担心起刘慧娘那糟糕的身体!

    见李衍的脸上浮起担忧之色,卞祥安慰李衍道:“那安道全和孔厚俱都有神医之名,盛名之下无虚士,料他们定能医治好嫂嫂的病,哥哥休要担心。”

    已经从小厮那得知刘慧娘的身体不太好的林冲,道:“不知哥哥可曾听过牟介其人?”

    李衍还真不知道这个人,问道:“他是何人?”

    林冲道:“他是太医馆的太医,医术高明,在京城颇有清誉,且尤擅女科,据说皇宫里的太后、皇后、妃嫔的病皆由他看,十数年前还曾受官家所派,与另外几名太医一同至朝鲜分科传授医学,他所传授的正是女科,我在东京厮混时听闻,太医牟介凭借一根细丝就能给宫闱之内的妃嫔、帝姬断病,往往一两幅药就能药到病除,那安道全和孔厚我也曾听说过,料盛名之下无虚士,可在女科方面,他二人恐怕未必能及得上那牟介。”

    原来,中原和高丽的医学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

    在百济的官制中有“药部”,百济所用药物与中原大致相同,在五百一十四年时,萧梁武帝就曾经同意百济的请求,遣毛诗博士及医师去高丽。

    到了唐代,接触的就更为频繁,中原医学向高丽输入得更多——如《素问》、《甲乙经》、《神农本草经集注》、《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在当时已流传到了高丽。

    高丽医学仿效唐制,设医学教育、置医学博士,采用《本草经》、《甲乙经》、《素问经》、《针经》、《脉经》、《明堂经》、《难经》等作为教本,高丽仿唐制设置了药局,称之为“药典”。

    九百五十八年,高丽王朝开始施行科举考试制度,医学也包含在内,考试科目包含《本草经》,且出题分量较重。

    德宗贞元时所撰的《广利方》,在元和时就被朴正言携入了高丽。

    当时日本来中国习医的,多附新罗船以归,则中国医学在传入日本的过程中,也就间接地输入到了高丽。

    到了宋代,又分别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和天禧五年,两次赠送《太平圣惠方》给高丽,不久,《图经本草》和《和剂局方》也传入高丽。

    高丽不仅收藏从中原传入的医书,而且翻刻刊行,使中医学在该国更广泛地传播。

    高丽文宗时期,应高丽王之请,数年内皆有太医前往高丽为高丽王治病。

    一零七八年,宋曾派医师邢慥等到高丽教授医学。

    随后又于一一零三年,也就是十一年前,分别遣医官牟介、曹谊、杨宗立、杜舜举、成湘、陈宗仁、兰茁等至高丽分科传授医学。

    这牟介既然能代表中原去高丽传授医学,水平自然是极高的,尤为难得的是,他擅长的还是妇科,如果他也能加入到为刘慧娘看病之列,那刘慧娘的身体必然万无一失。

    再加上,山上缺少文官和谋士,而且李衍也想找人来分担王伦的作用,恰巧东京就有一个这样的大才,不,准确一点说应该是,一个也许能被他李衍招募来的大才。

    所以,李衍很快就下定决心,亲自去东京一趟!

    决心一下,李衍便扭头问林冲:“过几日我将去东京走一遭,兄弟可有事需要我帮忙办理?”

    ……

    

第五十八章 一切尽在不言中() 


    “过几日我将去东京走一遭,兄弟可有事需要我帮忙办理?”

    李衍并没有擅做主接林娘子一家上山,因为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林冲已经将林娘子休了,从法律上来讲,林娘子与林冲已经没有关系了。

    所以,说到底,这事还得林冲自己拿主意。

    林冲比谁都清楚,休妻这件事是他干的不地道,可他也是被逼无奈,他一个小小的遭横事的教头,如何斗得过那位高权重的高太尉?与其断送了一家老小的活路,莫不如各安天命,兴许还有再相聚的时候……

    “万没想到高俅那该千刀万剐的贼竟然咄咄逼人!”林冲暗恨!

    强自压下心头之恨,林冲开始考虑是否接林娘子上山,“自蒙泰山错爱,将娘子嫁给我,已三四载,她虽不曾于我生半个儿女,却也未曾面红面赤,半点相争,端是一个良人,如今我已有了这一偶安身之地,理应接她来团聚,可……她会来吗?如今她怕不是已经被高衙内纳了去吧?”

    又想到临离开东京的时候岳丈张教头曾说过:“你是天年不齐,遭了横事,又不是你作出来的,今日权且去沧州躲灾避难,早晚天可怜见,放你回来时,依旧夫妻完聚,老汉家中也颇有些过活,便取了我女家去,并锦儿,三年五载,也养赡得她,又不叫她出入,高衙内便要见,也不能够,休要忧心,都在老汉身上。”,林冲道:“哥哥若是方便,去我岳丈张教头家一躺,若是我娘子她……过得还好,就……就……”

    这话林冲实在是有些说不出口,尤其是卞祥还在场的情况下!

    李衍稍稍一思量,就明白了林冲什么意思——无非是,林娘子若是改嫁了或者不愿意来与林冲相聚,就算了,若是还没改嫁又同意与林冲相聚,那就接来团圆。

    这话的确不方便明说,因此李衍主动道:“我会酌情为兄弟办妥的。”

    林冲一拜在地,一切尽在不言中。

    恰在此时,卞祥用手一指远处,道:“好了!终于有人来了!可是那青面兽杨志?”

    李衍和林冲看去,只见一个挑着担子的汉子从山坡下行来。

    远远看见李衍三人,那人叫声:“阿也!”,撇了担子,转身便跑。

    这人跑得如此果决,实在是出乎李衍三人所料,以至于,等李衍想叫他时,他已经跑远了。

    李衍、林冲、卞祥三人面面相觑,卞祥忍不住道:“此人恁地胆小,该不会是那青面兽杨志吧?”

    不待李衍和林冲回答,只见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

    那大汉头戴一顶毡笠子,身穿一领白缎子征衫,系一条纵线绦,下穿一条青白相间的裤子,足穿一双带毛牛膀靴,跨口腰刀,提条朴刀,生得七尺五六身材,脸上老大一块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正是青面兽杨志。

    见到李衍三人,杨志把毡笠子掀在脊梁上,挺起手中朴刀,大叫如雷,呵道:“泼贼,杀不尽的强徒,洒家正要捉你这厮们,倒来拔虎须。”

    言毕,飞也似的向李衍等人冲来!

    见此,卞祥就欲去迎敌!

    李衍拦下卞祥,然后冲杨志道:“杨制使,你那刀能杀得旁人,却杀不得我身边这二人,我以为你准备好上好的白蜡杆,还是让我们见见大名鼎鼎的杨家枪吧。”

    言毕,李衍用脚挑起一杆白蜡杆,然后随手掷向杨志。

    那白蜡杆一离开李衍之手,就带着破空声向杨志射去,吓得还在前冲中的杨志猛得停下,随即横刀防御!

    “噗!”

    “嗡嗡嗡……”

    白蜡杆搠进杨志身前两米远的雪地中半尺多深,棍的另一端则犹晃动个停!

    须知这寒冬腊月的土地硬得跟块钢板一般,在十几米之外随手一掷便有这般骇人的效果,让杨志心惊肉跳,暗道:“此非人也!”

    这时,冷静下来的杨志,才想起刚刚李衍叫出了他的身份,而且要见识他的杨家枪法,心道:“他三人并非想抢洒家的钱物?”

    想到这种可能性,杨志抱拳道:“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姓杨,名志,道君因盖万岁山,差一般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不想洒家时乖运蹇,押着那花石纲,来到黄河里,遭风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纲,不能回京赴任,逃去他处避难。如今赦了俺们罪犯,洒家今来收的一担儿钱物,待回东京去枢密院使用,再理会本身的勾当,打从这里经过,不想莽撞冲撞到了几位好汉,不知几位好汉可否将那担儿钱物还给洒家?”

    卞祥用白蜡杆一指那汉子扔下的担子,道:“你那钱物在那,俺们可不曾动过,俺哥哥已然说了,咱们是来见识你的杨家枪的,休要啰嗦,快快于俺使上一棒!”

    杨志顺着卞祥手中白蜡杆所指的方向看去,就见他的担子被扔到了路边,里面的钱物都洒出来了一些。

    瞬间!

    杨志就想明白了,“定是顾倩(雇佣)的那个杀才误以为碰到了强徒,撇下洒家的担儿逃了,还恶人先告状,让洒家差点恶了这三个好汉!”

    看了一眼跃跃欲试的卞祥,杨志暗道:“等此间事了再去找那杀才算账!”,然后冲李衍等人一拱手,道:“还未请教几位好汉姓名?”

    不等李衍说话,卞祥就挺棍冲下坡去,同时道:“哪来这许多废话,先行打过再说!”

    看着向他冲过来的卞祥,杨志在心中盘算:“既然摸清了洒家的底细,还敢与洒家对放,不是疯癫到嫌命太长,便是自信能压得住洒家,好,洒家倒要看看,你是嫌命长,还是能压得住洒家!”

    念及至此,杨志哼了一声,将朴刀往地上一插,然后就去拔插入地中的白蜡杆。

    然后让杨志无比尴尬的一幕出现——他竟然无法用一只手将白蜡杆拔出!

    杨志的青脸顿时就涨成了紫茄子色,然后双手猛得一较劲,才堪堪将白蜡杆拔出!

    由不得杨志继续尴尬下去,因为卞祥已经冲了过来,并且兜头盖顶就是一棒砸将了下来……

    ……

    

第五十九章 最被低估的高手 上() 
杨志v更新最快

    杨志vs索超:五十余合,平。

    杨志vs鲁智深:四五十合,平。

    杨志vs呼延灼:四十余合,平。

    杨志vs周谨:数回合,杨志胜。

    杨志vs张清:被飞石击中头盔。

    杨志vs李明:三十余合,杨志胜。

    杨志vs秦英:回合数不明,杨志胜。

    纵观杨志的对战记录,不难发现,杨志的武功没法估量。

    你要说杨志的武功高吧,他却没胜过任何一个高手。

    你要说杨志的武功不行吧,他又先后和林冲、索超、鲁智深、呼延灼等高手打合,并且从未真正一败。

    有人说,杨志是水浒里最被低估的高手,他应该能胜过五虎将中最弱的秦明,他之所以战绩平平,全是因为他“怂”所导致的,说他在面对难以克服的困难时,总想着逃避,从不想办法克服,并举了例子:

    一开始押运花石纲,黄河里翻了船,他不想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