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3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宋国上下又都惧怕金人南下,不敢得罪金人。

    最后,点检文字李宗振向童贯提出一个建议:“是不是可以用燕人来代替常胜军?如果可行,那么不仅常胜军仍然是我之军队,而且,又可得到燕民的田产交给常胜军自己经营,不用国家再调拨钱粮来养常胜军,此一举而两得也。”

    童贯等人听后,觉得这个建议不错,遂立即写成奏章,申奏朝廷。

    接到童贯的奏报之后,赵佶立即召集王黼等大臣紧急会商,最后同意宣抚司提出的用燕人代替常胜军的办法。

    接到赵佶的指示之后,童贯派赵良嗣去与金人交涉。

    金人这次之所以来敲诈宋国,除了确实是想从宋国捞些好处以外,还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金人气他们出动了十五万大军,又奔走相联各方势力,结果好处全都被宋国得了,第二个原因,金人气宋国封李衍为辽东王,故意挑拨金国和水泊梁山的关系,为今后留下无数后患。

    目前,金国既要捉天祚帝,防止辽国死灰复燃,又要捉已经建国了的萧干,还要防备准备回半岛的水泊梁山,其实是没有精力跟宋国开战的。

    所以,尽管金人很恨宋国,但也只能是见好就收。

    因此,金人很快就同意了宣抚司提出的折中办法,也就是用燕人抵常胜军。

    金人(其实是原辽臣)很快就统计出,燕京所辖州县境内家产在一百五十贯以上的人家有三万余户,就用这三万余户抵常胜军。

    燕地的富户们听说金人要将他们迁往金国,都很不情愿,因为金国地处关外,属于穷乡僻壤,而且路途又艰难遥远。

    可惜!

    他们这些民,怎么可能改变金宋两大强国的意志?

    不久,宋军便配合金人组织燕地的富户们撤出燕地。

    燕地一片怨声载道。

    金人见状对燕人解释说:“将你们东迁,并非我们本意,是宋朝提出的建议,他们想留下常胜军,而且要利用你们的田宅来供养常胜军。”

    听了这个解释,那些失去家业和故园的燕人,对宋国莫不心生怨恨。

    ……

第五百三十章 直捣黄龙(求订阅!)() 


    看到宋国对金国的软弱之后,李衍不禁摇头,心道:“这么软弱,怎么可能避免靖康之耻?”,同时觉得自己回来的日子应该不会太远。

    李衍之所以停留在蓟州城中不走,并不是要看宋国的笑话,而是在等跟自己走的燕人全部运走,另外也在谋划——谋划怎么才能一举解决掉高丽和泰封。

    宋国并没有再来催促李衍。

    李衍已经将整个云地和包括燕京在内的绝大多数燕地全都给了宋国,是不可能占着蓟州不给宋国的。

    这是宋国上下一致的看法。

    另外,跟陈箍桶预料的一样,因为李衍将燕云给了宋国,避免了汉人自相残杀,李衍在汉人当中的威望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几乎所有的汉人都在赞扬李衍的高风亮节,不少文人甚至用诗词歌赋来称赞李衍。

    这里得说一句,李衍让燕云之所以传得如此之快,其实也有赵佶君臣刻意宣传的原因——赵佶君臣将李衍捧成一个深明大义的汉人,企图以这种大义、以道德来束缚住李衍,让李衍不再侵犯宋国的边疆。

    对于赵佶君臣搞得这些小动作,李衍没有理会,也没有时间理会,因为,除了准备一举灭掉高丽和泰封,李衍还准备干一件大事。

    三月末,呼延庆代表水泊梁山将蓟州城交割给了宋国,然后李衍带领解烦军、王彦军、岳飞军、刘敏军、李懹军以及由五万预备役组成的民夫蹬上了日不落舰队。

    很快,日不落舰队就离开了蓟州港。

    不过——

    日不落舰队并没有驶去半岛,而是悄悄驶向了辽东半岛(后世的大连)。

    ……

    “梁山泊”号上。

    李衍问呼延庆:“有把握一举拿下大连湾内的港口吗?”

    呼延庆很自信的说道:“我们两栖军这些年也不是白练的。”

    犹豫了一下,呼延庆道:“大王……以后能不能别教微臣去外交了,微臣喜欢带兵。”

    李衍笑道:“行,只要你这次能拿下大连湾内的港口,本王就准你组建一支五营建制的两栖军,将领、兵马、船只全都随你挑”

    以前,李衍是没有外交人才,这才将呼延庆调来对外交涉,如今李衍得了辽国大半人才,因此并不缺少外交方面的人才,像王介儒、萧容、韩昉、张言、张仅都可以对外交涉。

    当然了,这些人比呼延庆、马扩、赵良嗣还是要差一点的,不过也没关系,可以慢慢来嘛。

    呼延庆很快就带着两栖军杀向大连湾内的港口。

    仅大半天时间,呼延庆就派人传回来捷报——他们已经占领大连湾内的港口了。

    得了这个消息,李衍不禁一攥拳,然后咬着牙说道:“报仇的机会来了!”

    李衍随即下令:“全速前往大连湾内的港口!”

    第二天天还没亮,日不落舰队就到了大连湾内的港口。

    因为这是一个不熟悉的小港,李俊出于谨慎,等天亮的时候,才命令舰队靠岸。

    因为蓟州港离大连湾内的港口不远,这次航行减员很少。

    兵贵神速!

    一下船,李衍就任命吴玠为左路军都统制,率领本部人马和李懹部人马,过来苏,走顺化、德胜、新安、建安、辰州、岩渊,然后攻打辽阳府(原辽东京),然后认命岳飞为右路军都统制,带本部人马和刘敏部,过来苏,走平南、镇海、会农、穆州、来远、开远,然后攻打辽阳府(原辽东京)。

    李衍亲率解烦军和王彦军为两路大军的后军。

    金军的兵力本就捉襟见肘。

    更何况金军又调动了十五万大军去威胁燕云。

    最重要的是,金国上下怎么也不会想到,在高丽、泰封、日本三国攻打李衍老家的情况下,李衍还会去攻打金国的陪都。

    所以,吴玠和岳飞势如破竹,一个仅用五天时间,一个仅用六天时间,就全都攻到了辽阳府。

    辽阳府内的守军只坚持了三天,就被吴玠和岳飞将辽阳府城攻破。

    这时,囤积在松亭关和榆关的金军才收到有人攻打辽阳府的消息。

    李衍随后也来到了辽阳府,然后任命吴玠为辽阳节度使,全面负责辽东半岛的防御。

    吴玠领命了之后,命王彦军驻扎在东梁河,然后亲率本部和李懹军驻扎在辽河,而李衍则带领解烦军驻扎的辽阳府,充当吴玠的预备役,准备迎战金军。

    李衍夺下辽东半岛,当然不只是因为要报复完颜阿骨打。

    辽东半岛有鞍山铁矿,资源丰富,连同本溪铁矿,储量超过一百亿吨。

    李衍原来就是练钢的,因为没有铁矿,李衍的专业才没有发挥的机会。

    这次,占下了辽东半岛,李衍的专业终于能派上用场了,到时候,仅卖铁就足够李衍养军的了。

    除了因为辽东半岛有鞍山铁矿,李衍占领辽东半岛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李衍准备以辽东半岛为大后方,反攻高丽。

    根据军情部的探报,高丽这次一共出动了二十余万大军攻打乐浪郡和真番郡。

    高丽如今只剩不足一半的领土,根本就不是全盛时期能养三十万大军的高丽。

    李衍等人大胆猜测,高丽如今最多也就二十五万大军。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高丽的西北边可就不到五万人马了,可以说是要多空虚有多空虚。

    这种情况下,李衍若是派一支偏师从辽东半岛南下直捣黄龙,很可能一举攻破高丽西京(平壤),进而直接结束此战!

    这才是李衍攻取辽东半岛的最主要原因。

    这个战略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偏师的速度。

    如果偏师的速度不够快,李衍在辽东半岛只有不到七万兵力,面对十五万金军,绝对有一场苦场。

    相反,如果偏师能快点攻打下高丽西京结束李衍老家的战争,拥有四十多万大军的李衍,岂会惧怕金军?

    因此,拿下辽阳府不久,李衍就命令岳飞、刘敏、呼延庆迅速整军,然后带着由三万预备役组成的民夫押着充足的武器物资迅速南下直捣黄龙……

    ……

第五百三十一章 一分为二(求订阅!)() 


    辽阳府。

    原辽国皇宫的兴庆殿中。

    李衍看着地图问许贯忠:“这都已经过去快十日了,金军为甚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许贯忠道:“几十万人的大战,所需的粮草物资都不是小数,金人不准备齐了,怎敢跟咱们梁山军决战?要知道,咱们梁山军可不是辽军和宋军那样的二流军队,金人不准备充分了,将必败无疑。”

    梁山军得了辽阳府的粮草物资,又占领了辽东半岛,因此,三两个月没有补充,一点问题都没有。

    金军则不同。

    尤其是现在的金军。

    现在的金军已经不全是八年前刚起兵的女真勇士了。

    金军里面有大量的汉人、渤海人、溪人、辽人,他们才是金军的主要组成。

    原来

    那几千女真勇士,骑上马就能战,饿了,随便抢点就可以,实在不行,喝点马奶也能顶一顶,渴了,喝点河水、泉水甚至是吃点雪就能解决,战争成本极低。

    现在的金军则完全没有这么低的战争成本。

    汉人、渤海人、溪人、辽人,尤其是比重最大的汉人,根本做不到女真人那样茹毛饮血。

    因此,金军现在也需要武器物资,否则战力必将大打折扣。

    所以,金军要想大战,也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才行。

    说到这,有人可能会问,那高丽和泰封怎么就能突然调动几十万大军攻打乐浪、真番二郡?

    首先,泰封跟水泊梁山这些年一直是处于对峙状态,换而言之,泰封的十几万大军其实一直在两国边界。

    其次,高丽和水泊梁山之间隔着一个泰封,高丽搞些小动作,水泊梁山的情报部门没有发现,其实也很正常,毕竟,双方已经有五六年没有过冲突了,和平的太久,已经让梁山军变得麻木了,否则也不可能在开战之初吃那么大的亏。

    最重要的是,高丽和泰封压根儿就没想过跟水泊梁山打持久战他们打的主意是,三天内攻破汉城,半个月内平定半岛。

    当时,水泊梁山在乐浪、真番二郡只有七万人马,而高丽和泰封共有四十万人马,准备一举投入三十万人马,因此,他们所制定的战略并不是异想天开。

    而只要高丽和泰封能顺利拿下汉城,顺利拿下乐浪、真番二郡,高丽和泰封就有了充足的物资,然后就可以慢慢跟回援的梁山军打消耗战。

    到那时,情况完全反转形势就将变成,高丽和泰封有充足的武器、物资、有强大的国力支持,而无根之萍的水泊梁山将不再具有久战的能力。

    最终,高丽和泰封很可能会取得这战决战的胜利。

    更何况,高丽和泰封还有强援趁火打劫的日本、全盘算计的金国、火中取栗的西夏、为求自保的宋国全都是高丽和泰封的强援。

    试问,在这种情况下,已经走投无路的高丽和泰封,怎么会不挺而走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