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李衍听完一众谋士的建议之后,对呼延庆道:“你去跟金使说,开榷场互通有无可以,而且我可以少收些关税,但岁币我是不会给的。”

    呼延庆随后找到乌歇和高庆裔说了李衍的意思。

    乌歇和高庆裔听罢,脸色当即就变得很不好看,心道:“你们水泊梁山也太过分了,不仅不给岁币,还要在榷场收税,也太欺负人了。”

    呼延庆又道:“就是因为契丹向宋国勒索岁币,这才导致,契丹空虚,宋国立即派兵北上,我家大都督不希望咱们两家也有这样的隐患,所以才不答应岁币。”

    乌歇和高庆裔听罢,心道:“这是在威胁我们大金国啊,他的意思分明是,我们大金国要是敢索要岁币,将来等我们大金国空虚,就要派兵攻打我们!”

    乌歇和高庆裔带着满心的不爽回去了,然后将李衍的态度告诉给了完颜阿骨打等金国高层。

    完颜阿骨打等金国高层听了,皆怒!

    他们认为李衍这是轻视他们大金国,毫无结盟的诚意。

    有些激进的人甚至主张攻打李衍,给李衍点颜色看看。

    最后还是完颜阿骨打力排众议,道:“再派使节去宋国看看,看看宋国怎么说,如果宋国有诚意,咱们就助宋国取得燕京。”

    ……

第五百章 盛情款待(求订阅!)() 


    乌歇和高庆裔很快就又乘坐小船跨海到达登州。

    登州知府王师中赶紧快马加鞭将此事报告给了赵佶。

    其实,这几天,赵佶也正与王黼商量,是不是遣使去金国一趟,通报大宋已出兵北上之事。

    宋国这是一棵红心两手准备。

    一方面,宋国准备凭自己的实力收复燕京。

    另一方面,宋国也想好了,万一凭自己的实力收复不了燕京,那么就请女真人帮忙。

    王黼分析:“金国能主动遣使前来,这首先说明他们对海上之盟还是相当重视的。”,然后建议道:“咱们应该盛情款待金使,让其看到我大宋的诚意。”

    赵佶听了王黼的建议,赏赐给乌歇和高庆裔等金使大量金帛,赵佶甚至将自己饮用的茗茶和保养玉体的调膏也赏赐给了他们许多。

    随后,乌歇和高庆裔委婉表示出他们此行的目的——岁币。

    赵佶对他特意叫回来接待金使的赵良嗣说:“女真要寻求女真的利益,大宋当然也要寻求大宋的利益。目前,契丹已经支离破碎,其灭亡已是大势所趋,如果我们能趁机将五代以来被契丹夺去的汉唐之地全都收复回来,那可就是盖世之功。你要明确告知金使,我朝承诺之岁币必定给付,一分不少,而我朝所想要收复的故土,也该全部划入大宋版图。”

    赵良嗣一听赵佶还想要平滦营三州,顿感压力巨大。

    要知道,因为赵佶那份御笔手札作茧自缚将收复土地的范围限制在“燕京并所管州城”之内,金人一直坚持按照这份御笔手札划定的范围来交换岁币,而要想打破这个范围,将平、营、滦地区一并收复,如果没有军事介入,单纯依靠口舌谈判来完成,那恐怕非常困难。

    还好——

    现在,北伐军已出发北上。

    赵良嗣希望宋军能迅速取得几场大的胜利,展示一下大宋之军威,这样他与金人谈判时,也很有底气。

    乌歇和高庆裔携带着赵佶赏赐的金银、茶叶和调膏等御用物品,回到他们下榻的班荆馆,心情很激动,久久不能平静,尤其是乌歇,他笑呵呵地对招待他们的赵良嗣和檀棹说:“贵朝皇帝真是圣明,出手也大方,真是令人爱戴。”

    高庆裔则敏锐的察觉到了宋国的软弱,进而得寸进尺道:“我们是大金国皇帝派遣的正式使者,不能总住在这郊外的驿馆之中吧?从前,契丹使者每次来访,你们都安排在都亭驿,为什么对我们大金如此轻视?”

    赵良嗣一听高庆裔计较驿馆,便连忙解释说:“高副使千万不要误会,我们绝无轻视之意。只因为现在我们两国往来之仪尚未正式确定,所以才如此安排。将来一旦确定,立即按照礼仪约定之规格办理。其实,两个驿馆条件差不多。当年,刚跟契丹修好之时,也是这样办的。”

    北宋宣和年间,宋国对外交往很活跃,来大宋的各国使节很多,也很频繁。

    在接待方面,宋国大体上是实行一国一馆的制度。

    譬如:

    辽国的使者,都安排在都亭驿接待。

    西夏使者,一般在都亭西驿或来远驿。

    高丽使者,在外城的同文馆。

    南番、交州、西番、大食、龟兹等使者,都在怀远驿接待。

    而吐蕃、党项等使节,则在礼宾院接待。

    上次金使来访,安排在同文馆,对外宣称他们是高丽使者——截止到目前为止,宋朝与女真人的交往一直都处于秘密状态。

    高庆裔拿出一卷文件,说:“这是契丹例卷,你看看,当年契丹使臣,是安排在班荆馆吗?他们全部安排在都亭驿。从一开始就是这样安排的,你又何必扯谎呢?”

    赵良嗣大致翻阅了一下,说:“这些例卷记载的不很完整,可能是中间有疏忽,并不是我扯谎。要不然这样,我现在就去请示一下王相公,看看能否让你们搬进都亭驿?”

    高庆裔一听这话,脸色顿时和悦起来。

    赵良嗣马上将此事向王黼作了汇报,王黼沉吟半晌,不敢擅自做主,便带赵良嗣去崇政殿禀报赵佶,请赵佶定夺。

    赵佶想了想,说:“辽使早已断绝,都亭驿也已闲置了许久。辽国即将灭亡,今后也不可能再有辽使来访。金代替辽,已成必然。从今往后,金国使者,一律安排在都亭驿。对他们所提之要求,要尽量满足,要盛情接待。另外,对于燕地的范围,你们与金使重新划定了没有?”

    赵良嗣回答说:“臣向他们提出过多次,可他们说,对于土地计议之事,他们没获得皇帝授权,不敢多言,需要大宋派回使去金国,与金国皇帝商议。”

    赵佶说:“那天他们对朕说,奉大金国皇帝派遣,来此计议旧汉地之事,怎么忽然又改口呢?看来,女真人的确很狡猾,你们要小心提防。”

    赵良嗣与宗翰、宗望和希尹等女真将领有过交往,对此体会颇深,他很有感触地说:“官家说的对,女真人生长于苦寒穷困之僻壤,生性豪爽而又狡诈,的确需要小心应对。”

    随后,赵良嗣来到班荆馆通知高庆裔:“官家特批,你们现在就可以搬进都亭驿了。”

    乌歇与高庆裔听罢,很兴奋,特别是高庆裔,他把这看成是一场外交战的胜利,他觉得自己为大金国赢得了一个大国地位。

    都亭驿坐落在御街前边的闹市区,正对着一家规模较大的经营珠宝玉石的店铺,街两侧还有许多小铺面,卖纸卖画,卖四季水果等等。

    御街宽约二百余步,街中心是御道,普通人马不得在御道上行走,可以在街两侧行走。

    御道中间砌有两条御沟,流水清澈,栽种着莲荷,岸边则生长着桃、李、梨、杏等果树,春临大地之时,杂花相间,一眼望去,满目绚烂如绣。

    赵良嗣每天领着乌歇和高庆裔等金使,在京城中四处参观浏览。

    赵良嗣还带他们登上明堂眺望御街街景。

    明堂前面的广场是东京城中心,是东京最繁华之处。

    只见,皇宫大殿,巍峨高耸;青楼画阁,珠帘绮户;雕车竞赛,宝马争驰;金翠耀目,罗裙飘香。

    乌歇与高庆裔等金使站在明堂上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

    他们还参观了龙德宫、蕃衍宅以及离宫艮岳等皇家建筑园林。

    龙德宫是在端王府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一座宫殿,亭台楼阁临江而建,风光很秀丽。

    蕃衍宅是皇子们居住的宅邸,坐落在景龙门外,距离龙德宫很近,是政和年间由童贯主持建造的。

    那时,宋徽宗的儿子们渐渐长大,“宜就外居”,于是,“择景龙门外地,辟以建诸邸”。

    当时,由于郓王赵楷最受宠爱,所以他的宅邸建造的最为宏大。

    有人据此猜测,郓王赵楷将来很可能会取代太子赵恒。

    艮岳半年前刚刚竣工,耗时五年。具体分布范围是,在景龙门以东、封丘门以西、东华门以北、景龙江以南,周长约六里,面积约为七百五十亩。

    该园林很有艺术特色,突破了秦汉以来宫苑“一池三山”的建设规范,将诗情画意移入园林,以山水创作为主题。

    园林主体是南北两座山,北山是主峰,名叫万岁山,周长约十里,山高九十步,是全园最高点。次峰叫万松岭,青松密蔽,葱茏苍翠。两峰并峙,列嶂如屏。山上处处是太湖灵璧之石,雄拔崛峭,巧夺天工。

    全园建筑有四十余座,既有皇家风格的楼台轩馆,也有乡野情调的茅舍村屋,山水之间,处处点缀着奇花美木,美不胜收。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乌歇和高庆裔等金使在震惊之余,生出了贪婪——他们觉得,大宋真是一块有福之宝地,大宋人每日都生活在天堂之中。

    一天,乌歇指着一座灯火辉煌的高楼问高庆裔:“那是个什么地方?如此豪华,真如仙境一般。”

    高庆裔说:“那应该就是樊楼,是东京城最豪华的酒楼。”

    乌歇被光华灿烂的樊楼美景给惊呆了,他很想进去瞧一瞧,开开眼界,于是便向赵良嗣表达了这个愿望。

    赵良嗣感到很为难,说:“樊楼是东京第一酒楼,每天都有上千人在那里宴会,要是去的话,得提前预约。”

    高庆裔进一步试探赵佶君臣对他们大金国的态度说:“樊楼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可是,我们至今无缘登临,希望赵馆伴能圆我们这些僻陋之辈的梦想。”

    赵良嗣想了想,说:“那好吧,我请客。”

    其实,东京城里各个驿馆,住宿膳食条件都很好,配有专职翻译、厨师和医护人员,一般不安排外国使者在驿馆之外的酒楼宴会,因为这牵涉到安全问题,也关系到保密问题。

    所以,当王黼听了赵良嗣的汇报后,一口否定:“去樊楼不合适,这没有先例,对金国使者的要求,你不能太迁就。”

    赵良嗣说:“这怎么办?我已经答应他们了,总不能爽约吧?”

    王黼道:“你怎么可以随便答应呢?今后你要记住,凡事不能轻易许诺,尤其是涉外之事,更要小心谨慎。”

    赵良嗣自知理亏,默然不语。

    王黼觉得此事自己也不敢做主,于是,与赵良嗣一起去请示赵佶。

    没想到,赵佶并没责怪赵良嗣,而是很爽快地说:“既然答应了就该履行,咱不能说话不算话。至于押宴大臣,朕以为规格可以高些,让梁少傅出面押宴吧。”

    乌歇和高庆裔在赵良嗣陪同下,来到樊楼。

    只见门前彩灯高悬,明皇耀眼,车水马龙,华盖云集。走进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数百名浓妆艳抹的歌舞美姬,她们好似仙女下凡一般,聚集在廊檐之下等待客人召唤。

    乌歇脸色很兴奋,目光在这些姑娘的脸上身上不停地打量,他的魂魄仿佛都被这些美女们勾走了一般,他一边走,一边回头留恋张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