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而导致,现如今耶律淳连个能继承他皇位帮他分忧的人都没有。

    最终,耶律淳只能让他的小妻子暂时帮他分忧。

    因为不能从耶律淳那里得到滋润,萧普贤女在很早以前就将她的精力全都放在了政治上。

    是的。

    萧普贤女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女人。

    她一贯运用不露声色、不着痕迹的巧妙手段,协调各方面的人事关系,博得从天祚帝以下的契丹、奚贵族以及汉儿高官的一致好评。

    她劝说耶律淳施舍出大量钱财修庙缮寺,如今燕京城里的悯忠寺、北极庙、净垢寺三大古刹中都竖着善男子耶律淳信女萧普贤女敬舍助修的石幢石塔。

    她还是个语言专家,识得契丹文、汉文和西夏文,还能同好几个蒙古部落的人流利交谈。

    她一手推动丈夫耶律淳突出于所有的宗室,高踞契丹贵族的首席,后来又使他成为皇帝。

    而且,别人所不知道的是,她还是一个姑娘的时候,就弓马娴熟。

    可以说,在文武两方面,她都能做到左右逢源。

    当丈夫耶律淳重病之时,她已经在事实上代替丈夫日理万机。

    现如今,萧普贤女已经是北辽这个政治团体不可或缺的人,甚至是这个政治团体的舵手,以至于耶律淳都不得不问她的意思。

    萧普贤女其实不想向宋国称藩。

    萧普贤女对宋国一肚子气愤,她认为宋国肆意破坏百年盟约,出尔反尔,很不诚信,耍小心眼,根本靠不住。

    可懂得内敛的萧普贤女并没有明着表达她自己的意思,而是道:“此事最好征求一下四军大王和林牙大石等将领的意见。”

    萧干和耶律大石等将领,都要求决战到底,都抱着必死之信念,因此,虽然萧普贤女也没有表态,可耶律淳还是知道了萧普贤女的意思。

    耶律淳又看向左企弓。

    左企弓见之,道:“陛下,宋朝兵马虽多,但不堪一击,大石都统以两千兵马即能杀的他们屁滚尿流,宋朝不足为虑,重点应该防御女真和李……”

    左企弓的话还没说完,突然有内待冲进来,道:“禀报陛下,密探传回来消息说,湘阴王聚集了天德、云内等地的番汉兵马并西夏和蒙古大军共二十万(其实只有不到十万)出了天德军直奔西京而去,说要收复故土,擒……擒杀叛逆,另外李衍也亲率二十万(实际上只有十万)大军出了云地向西迎战,双方不日即可能就要进行大决战。”

    ……

第四百七十一章 你要战,便作战(求订阅!)() 


    四月初。

    天祚帝纠集了四万蒙古大军并三万西夏大军出了夹山,越过渔阳岭,直奔天德军而来。

    四月中旬。

    天祚帝又在天德、云内等地收集起来了两万多番汉兵马,并开始在天德军驻扎。

    四月下旬。

    天祚帝派数千游骑进抵清水河,欲犯朔州边境。

    战前,刘锜将走报机密特种军全部放了出去。

    而奏报机密特种军其实早就将前段时间吸收的契丹族、溪族、汉儿、渤海人细作送入天祚帝的军中。

    另外,辽西的天眼也密切关注着天祚帝的辽、夏、蒙古联军的情报。

    因此,刘锜对于联军的一举一动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获悉天祚帝将派数千游骑渡过清水河,刘锜以岳飞将第一营、拐子左军、拐子右军、方杰营埋伏在联军游骑所必经之地。

    那一战,岳飞巧设埋伏,杀得联军游骑惨败,擒获辽军千户两人,最终只有不到二百残兵败将逃了回去。

    通过审问,岳飞从那两个被擒获的辽军千户那里得知,辽将耶律敌烈和特母哥军部屯驻距清水河三十里的白河滨。

    岳飞当机立断,乘耶律敌烈和特母哥军初至毫无作战准备,夜袭其营。

    结果,斩获甚众,耶律敌烈和特母哥只率领一千多人马逃回天德军。

    五月初。

    联军又分三路渡清水河来叩关。

    刘锜使用疑兵之计,大开关门。

    联军不知虚实,所以不敢冒进。

    刘锜乘其犹豫之际,以强弓、劲弩、飞雷炮齐射,继以骑兵猛冲。

    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的联军,很快不支,向清水河溃退。

    第一营、拐子左军、拐子右军很快衔住掩杀,联军又死伤数千。

    五月中,联军移驻城东拐李村。

    刘锜利用联军骑兵不善夜战的弱点,派牛皋带领本部三千人马冒雷雨去夜袭。

    牛皋乘黑夜带人突入敌营,等电光一闪,便一跃而起,奋勇进杀;电光过后,牛皋和其部下则全都潜伏不动。

    联军不知牛皋营的底细,满营大乱。

    牛皋营则按战前约定好的暗号,时分时聚,杀得联军大败。

    联军在惶恐之中,后来竟自相残杀。

    等到天明,联军已无力还击,只得退去。

    天祚帝获悉前锋军接连遭重创,大怒,然后亲率精兵十余万由天德军驰援,进抵清水河西岸,人马蔽野。

    见天祚帝率十万马军来攻,不少人都恐以步军为主的梁山军不敌,连连向李衍进言,想要坚守不出。

    李衍力挺刘锜,委以全局,让刘锜伺机而战。

    数日后,天祚帝以西夏三千铁鹞子为主,派一万大军到关下骂战。

    早晨天气凉爽,任辽军和西夏大军百般辱骂,刘锜就是坚守不战。

    午后天气酷热,铁鹞子军士纷纷解甲纳凉,刘锜突然派第一营出西门佯攻,继以韩世忠将铁浮屠和拐子左右军潜出南门,攻击联军的侧翼,大败联军。

    天祚帝不甘失败,移驻朔西,企图久围朔州。

    时逢连日大雨,刘锜又频频派兵夜袭。

    天祚帝实在是疲于应对,只能于五月中旬退回天德军。

    此战,刘锜以朔州为防御要点,利用天气以及联军不习夜战等弱点,以攻为守,以长击短,重创联军主力,粉碎了联军的第一次进攻。

    而退回天德军的天祚帝,痛定思痛,认为他之所以败给李衍,主要是因为李衍有朔州天险为依托,如果是堂堂之战,败者必然是李衍。

    另外,因为联军的大部分军队都是天祚帝跟别李乾顺和蒙古各个可汗借的,天祚帝很怕,时间拖得久了,这支联军会散去,尤其是在连连失利的情况下。

    基于此,天祚帝亲自给李衍写了一封战书。

    内容如下

    天命至大,不可以力回;神器至公,不闻以智取。古今定论,历数难移,是以圣人戒于盗窃。故安东都护府大都督李衍,比因寇乱,遂肆窥觎,外徒有周公之仪,内实稔子带之恶,不顾大义,掳我妻女,窃我大宝,夺我土地,行桀虏之态,误国害民,毒施人鬼,恣纵将士剽掠州城,致我去人陷入涂炭。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衍为甚。天方悔祸,神不助奸……今统雄兵百万,战将千员,欲与足下于十日后六月初四会猎于清水河畔,不知足下可敢应战否?

    接到天祚帝送来的战书,李衍将众将、众参谋聚集到一起,然后将战书传给他们看。

    所有人都看过了之后,李衍问“耶律延禧想跟我决战,对此你们怎么看?”

    陈箍桶道“辽主之所以寻求决战,是因为他自知继续之前的战斗他毫无取胜的机会,所部又非其亲军,不稳,随时都有可能散去,所以,微臣认为,应该继续之前的以守代攻,相信用不了多久,辽主之大军便会不攻自破。”

    大部分人都赞成陈箍桶的提议,毕竟,能立于不败之地,谁又愿意去冒险?

    老实说,陈箍桶的提议并没有错,是老成稳重之策。

    不过

    李衍却不会采纳陈箍桶的提议。

    李衍已经获悉杨可世兵败于兰沟甸。

    兰沟甸之败乃是宋军一败再败的序幕,接下来就是燕京地区风起云涌之时,最多半年多,他李衍要是夺不下燕京,燕京就必定会被金人所夺。

    所以,李衍不能再跟天祚帝在这里纠缠不休了,得赶紧去燕京参与逐鹿,否则,一旦燕京落入金人或是宋人之手,那自己可就不仅前功尽弃,还有可能得被困在云中这一偶之地。

    李衍看向刘锜、韩世忠、岳飞、吴玠等将,问“如果我与耶律延禧决战,咱们有多少胜算?”

    刘锜、韩世忠、岳飞、吴玠异口同声道“九成。”

    李衍听罢,眼中精光一闪,然后道“拿笔纸来。”

    很快就有人将笔纸送到李衍面前,李衍一气呵成写下六个字“你要战,便作战!”,然后命人给天祚帝送去……

    ……。

第四百七十二章 宋军大败(求订阅!)() 


    听闻李衍要与天祚帝进行决战,天锡帝耶律淳大惊失色!

    不怪耶律淳如此。

    因为这意味着李衍和天祚帝之间就快要分出胜负了。

    而不论李衍和天祚帝谁胜,下一步都一定会来灭亡他这个政权。

    试问,耶律淳怎么会不担忧?

    再加上,北边的金军四处横扫,并囤积大军于北安州,虎视眈眈着古北口。

    耶律淳斟酌再三,终于做出抉择:

    “朕获承大位,本想与卿等共保宗庙,可现今女真骑兵已达古北,李衍已占据西京并云地,大宋重兵已临边境,他们三方均要夺取咱们燕京,甚至有可能联手而夹攻……朕观人事天时,不敢独坐宝位,必将投向一方,朕思前想后,觉得与其投向女真、李衍,不如称藩于宋朝,与卿等同保血属,你们以为如何?”

    言毕,耶律淳垂首掩面呜咽流泣。

    萧普贤女、李处温等人也悄然下泪,唯有左企弓不流泪,但也是摇头叹息不已。

    当日,萧奥便和张觉一起来到净垢寺见马扩,还给马扩带来了锦绮衣袄和银绢等礼物。

    萧奥说:“我们接到圣旨,请马宣赞即刻启程回国,我朝将派秘书郎王介儒和都官王仲孙与你一起去雄州宣抚司,面议称藩之事。”

    听说耶律淳准备称藩,马扩心中就是一喜!

    这就相当于是完成了赵佶所制定的中策,而作为说动耶律淳称藩的使臣,马扩必定会有丰厚的升赏。

    不过马扩并没有得意忘形,而是非常冷静的说道:“未见九大王回书,马某不敢回去,更不敢受贿。”

    萧奥一怔!

    张觉则快步走到马扩跟前,悄悄耳语说:“宣赞怎么这样死心眼?现在是什么时候,你还敢待在燕京?不怕陛下一怒之下将你杀了?”

    马扩笑道:“扩既来之,就以完成使命为职责,不瞒郎中,扩自北上渡过白沟河之时,就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马扩的勇敢令众人钦佩不已。

    萧奥和张觉返回耶律淳处为马扩请来了耶律淳的亲笔书信。

    可以说,马扩这次的出使是极为成功的。

    如果没有后面宋军的一败再败,以及不久之后的耶律淳驾崩,已经走投无路的北辽,很可能很快向北宋称藩纳贡。

    那时,北宋出兵帮北辽保住燕地,北辽和北宋就不会相继灭亡。

    这里公平说一句,赵佶选择这个时候出兵北上收复燕京,本身其实没有错,尤其是赵佶还给出了纳北辽为藩属这个多项选择。

    只可惜,赵佶在位的这些年,太过穷奢极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