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击,全军覆灭。

    ……

第四百五十五章 西军(求订阅!)() 


    对于北伐收复燕京,种师道很不赞同,甚至很抵触。

    他重申自己的观点,“先挑起战争不可胜。”、“今日之举,譬如强盗入邻家,我们不能救,反而又趁火打劫,与强盗分赃,怎么可以呢?”……

    为了说服赵佶放弃北伐,种师道甚至让他的老搭档西军总参谋长赵隆前往东京汴梁,企图说服赵佶、王黼、童贯。

    然并卵。

    这一切全都是徒劳。

    马扩之父西军出身的马政,早早就被赵佶派来渭州西军统帅部传达动员令。

    在那之后,在旬日以内,赵佶又连续发出七道金牌,传达了同样的命令,而且语气一次比一次严厉,最后一道中甚至有“届期大军不能开抵雄州,贻误戎机,惟都统制种师道是问”之类的话。

    金牌,也叫御前金字木牌,只有在传递十万火急的军报时,才能应用,一昼夜之间要走六百里,使人手捧金字硃红牌,每过一个驿站,就要换匹好马,疾驰而过,势如电光。

    朝廷在旬日之内连发七道,赵佶急于用兵的心情,可想而知。

    对此,尽管不愿,可种师道也不敢怠慢,急忙作了调兵遣将、紧急动员的部署。

    曾经有二三十万之众的西军,如今其实只剩下了十一万。

    有人可能会问,那近二十万西军哪去了?

    前些年,童贯一直在对西夏用兵,自然有些死伤,仅统安城一战,西军就死伤了数万,加上民从和役夫,死难者近十万。

    两年前,童贯征讨田虎、王庆、方腊,从西军中,主要是环庆军和鄜延军两路,抽调出来了十五万大军。

    两年的征战,让这十五万大军死伤了大半。

    剩下的,在镇压了方腊起义以后,除了一小部分番兵(主要是折家军)回到西北以外,其余的都留驻在京西北路,也就是淮宁府(或称陈州府),再也没有回到西北来。

    西军能征善战没有错,但西军也有一个很大的毛病,那就是极度排外,甚至到了皇帝派去的人都融入不了其中,很有些听调不听宣的意思。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宋朝一贯对武将的态度,让西军将士很不信任朝廷。

    比如,宋朝重文轻武,总让一群不懂打仗的文臣来指挥他们这些懂打仗的武将。

    再比如,西军向来家族传承,父传子,子传孙,军队就是西军将士们的家、就是西军将士们的命,怎么能将家和命交给他们不信任的外人?

    等等……

    总之,朝廷不信西军,西军也不信朝廷。

    进而就导致了,西军有点听调但不听宣的意思。

    对于这种事,哪个皇帝都是难以忍受的。

    可宋朝偏偏还得用西军防御西夏,而且还得用西军到处灭火。

    所以,西军和宋朝朝廷的这种关系,就慢慢的延续了下来。

    不过这种关系虽然能延续,但并不代表皇帝不想解决。

    恰巧赶上童贯抽调了一半西军去剿田虎、王庆、方腊,又赶上这半支西军的统帅刘延庆是西军之中少有的“叛徒”,愿意听从赵佶和童贯的摆布。

    于是,这部分西军被赵佶重新命名——胜捷军。

    胜捷军在名义上还是属于西军统帅部节制,朝廷并没有明文规定把胜捷军从西军的建制中分割开来。

    但胜捷军已另行取得“胜捷军”的番号。

    而且,与西军不同的是,胜捷军的给养和军饷全都由枢密院直接拨发,在待遇上比西军本部的各军都要优厚得多。

    而胜捷军的统领是刘延庆的长子刘光国、辛兴宗的兄弟辛永宗、王禀等童贯的绝对亲信。

    另外,胜捷军再也没有回到西北,而是直接开赴到淮宁府休整。

    总之,朝廷将胜捷军和西军彻底隔绝开了,西军大众也不愿承认那些原本属于环庆军和鄜延军的西军还是西军。

    朝廷明令,胜捷军也要随大军北伐。

    考虑到胜捷军原来是刘延庆麾下的部队,种师道便命刘延庆的二儿子刘光世带着军令前往淮宁府,督促这支军队作为第一拨也就是前军,首先开赴前线,不得有误。

    又考虑到胜捷军的战斗力较差、纪律松弛,种师道并没有将选锋军(先锋)的重任相畀,而把它交给了西军的著名勇将杨可世,让杨可世率领全军精锐的泾原路主力一万五千人作为选锋军,火速出发。

    朝廷历次下达的动员令中,根据赵佶的指示,都有“与河北军易防,全师以出”一句话。

    但河北军其实早已经名存实亡,并无多少军队可以开来易防,来了的也都不中用。

    因此,西军要是真的“全师以出”,那可就是把国防当做儿戏了。

    而且,宋国还要将李衍锁在云地,仅靠调来的那点早已经不会打仗了的河北禁军,怎么可能做到?

    所以,种师道毅然作出决定,让熙河路经略使姚古统率各军区酌留的部队共三万人留守,全面负责西北的防务,同时也给西军留下点种子,毕竟,这是国战,谁又敢保证他们这些出征之人一定还能回来?

    姚古本来就懒着出动,又不愿意受种师道节制,这一决定,完全符合他的心愿。

    倒是姚古的儿子姚平仲一向以勇锐自任,坚决要求去前线作战。

    种师道满足了姚平仲的要求,让他率领熙河军一万人赶赴河北。

    熙河路距离河北最远,种师道估计这拨人马要最后才能到达前线,因此,种师道把它作为后军,给了他接应全军的任务,实际上是想让熙河军做全军的总预备队。

    种师中率领所部秦凤军,刘延庆率领其余的环庆军和鄜廷军分别作为左、右两军,比杨可世晚些出发。

    种师道自己带领统帅部和余下来的泾原军作为中军。

    考虑到大军出发了之后,粮草辎重以及其他军需物资的供应与补充势必要和朝廷及地方上的转运部门打交道,种师道特意委派了童贯的亲戚王渊和童贯的爱将辛企宗为护粮将——名为护粮,实际上,种师道是要利用他们跟童贯的关系,使全军的军需供应得到保证。

    由于出征日期过于匆促,从而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实际困难,导致将士们怨声载道。

    又由于某些命令下得不当,有的相互抵触,有的前后矛盾,从而造成某些人或某些部队之间冲突不断。

    总之,是出师不利,大多数将士都带着消极甚至是抵触的情绪。

    说白了,西军在西北待得太久太久太久了,他们已经将这片土地当成了他们的家,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有他们的家小、有他们的眷恋,因此,在这里怎么打都行,死也行,只要不出去就好,再加上有环庆军和鄜延军出去之后就再也回不来的例子在,所以他们跟这支军队的统帅种师道一样不愿意去河北打仗。

    尽管如此,这支军队节制有素的纪律还是把各种消极因素统统都克服了,接到种师道的命令之后,各部队尽快做好了出征的准备,并且一般都能够按照命令中规定得十分匆促的日程准时向前线出发。

    已经沉寂了三年之久的八万西军,带着对西北深深的眷恋,穿过广阔无垠的西北原野,穿过山区,向河北前线聚集……

    ……

第四百五十六章 忠心不改(求订阅!)() 


    征了方腊,又随大军扫除了其余方腊义军之后,宋江请来得道高僧,为秦明等死去的兄弟超度。

    数日后,宋江接到军令,随统制辛兴宗回京。

    路过杭州城时,宋江本欲接穆弘、孔明等人一同回京,不想却得了他们皆重病不治的噩耗。

    想起穆弘和孔明对自己的恩义,宋江放生痛哭,一度昏阙过去。

    照顾患病的穆弘、孔明等人的穆春,不愿为官,因此,辞别了宋江,返回揭阳镇,从此做了良民。

    祭拜过穆弘、孔明等人,又去看了看董平等一众先死的兄弟,宋江带大军继续返回东京。

    回到了京师之后,宋江按照辛兴宗的军令,率领本部兵马屯驻于陈桥驿,等候圣旨。

    征田虎,征王庆,征方腊,宋江所部都立有大功,又因此死伤了一百多位将领。

    而且,经过这一年多的磨练,宋江已经懂了官场上的潜规则,从童贯,到辛兴宗,再到其他的头头脑脑,都打点得很好。

    所以,这次回到东京了之后,童贯照实将宋江等人的功劳报了上去。

    可惜!

    童贯回来不久,就致仕了。

    因为童贯致仕,童贯的一众心腹如辛兴宗也都跟着失势了。

    而宋江一伙也因此受到了连累。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

    更主要还是因为宋江的出身。

    经历了田虎、王庆、方腊之祸,以及李衍这至今都还未彻底解决的匪患,赵佶对于寇匪出身的人深恶痛绝。

    再加上,宋江的形象不好,黑不溜秋的,还是一个跛子,向来喜爱美好人物的赵佶,看着宋江就烦。

    进而就导致,哪怕童贯照实上报了宋江等将的劳苦,赵佶还是只加宋江为“保义郎”,带御器械,正受“皇城使”,也就是七品武官,吴用等幸存梁山将领都加封为“正将军”和“偏将军”。

    按说,七品武官其实已经不低了,岳飞打了不少胜仗断断续续当了五年兵也才得到了一个七品武官。

    当然,要从宋江带了两万多人来投以及所立之功和所死兄弟数量上来看,只给宋江一个七品武官,太过刻薄了,关键是没给吴用等人升赏。

    因此,封赏一下来,梁山一伙还剩的将领不免义愤填膺,李逵更是嚷嚷道:“哥哥,这小官当得好生无趣,当初咱们在山上,不受一个气,却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讨得招安了,图惹烦恼,放着还有些兄弟在这里,咱们再找个山头快活,如何?”

    宋江骂道:“这黑禽兽又来无礼!如今做了国家臣子,都是朝廷良臣,你这不省得道理,反心尚兀自未除!”

    李逵又道:“哥哥不听我说,明朝有的气受哩!”

    次日,李逵想约几个兄弟去东京城里耍耍。

    可他们还未出营,就有令旨传来:“但凡一应出征官员将军头目,许于城外下营屯扎,听候调遣;非奉上司明文呼唤,不许擅自入城!如违,定依军令拟罪施行。”

    宋江听闻,再添愁闷,众将得知,亦皆焦躁,尽有反心,只碍宋江一个。

    且说当初跟宋江一块结义幸存的几个盐山等山的老兄弟,当夜就将吴用请了去。

    吴用一到,见施威、狄雷、秦会、赵富、范天喜、戴全、张魁,赫连进明等人俱在。

    狄雷道:“俺们灭田虎,平王庆,如今又剿灭了方腊,哥哥却只得了个‘皇城使’做,又未曾升赏我等众人,如今倒出明令来禁约我等,不许我等入城,想那昏君奷臣定是想拆散我们弟兄,简直岂有此理,咱们不如就这里杀将起来,把东京劫掠一空,再找个好地方落草逍遥。”

    施威道:“此事若跟哥哥说,哥哥定然不肯,今请军师做个主,我等但听号令。”

    吴用道:“自古蛇无头而不行,我如何敢自做主张……哥哥若无此意,你们要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