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那章稍晚一会,一个小时左右。

第三百九十七章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求订阅!)() 


    “听说没有,北方金国崛起,辽国没落,如今辽上京已失,金国大军正砺戈秣马准备攻取辽中京,辽主吓得逃到了辽西京闭门不出。”

    “该!辽国也有今日,当初辽国强大之时,年年骚扰我大宋北方,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就当有此报!”

    “不论是辽国强盛,还是金国强盛,于我大宋而言,都绝非好事,此二国皆为夷狄,与谁相临,都难保其不犯我大宋,烧杀掳掠我大宋百姓,除非我大宋能收回燕云故地,在那里建立钢铁防线,才能永绝后患。”

    “童大帅不是力主收复燕云十六州,为何不借此机会北上复我汉人故土?”

    “童大帅要率兵南下平方腊那伙贼寇,无暇北上……可惜了这个千载良机!”

    “韩兄的消息未免太不灵通了,岂不知朝廷有意让安东都护府的李大都督北上攻打辽西京收复燕云故地?”

    “有此等之事?”

    “小生也有所耳闻,就是不知,李大都督去是不去?”

    “李大都督,汉人大英雄也,海外开疆拓土,扬汉人雄威,小可断言,汉人之中若有一人能收复燕云故地,此人非李大都督不可!”

    “李衍手握雄兵几十万,又休养生息多年,肯去,定然能收复燕云十六州,怕只怕,他不肯去。”

    “怎会不肯去?”

    “私心也。”

    “私心?”

    “乐浪、真番二郡北侧有泰封、高丽虎视眈眈,李衍若是调大军北上,他的防地必然空虚,也就给了泰封和高丽可乘之机,届时后果难料,而中原之地非李衍之属地,他又怎会冒自己属地被夺之险,来助中原建立长城?”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大都督乃古今圣人,怎会恁地狭隘,小生断言,大都督必会摒弃门户之见,派大军北上,复我汉人故土,为汉人重筑钢铁长城,永绝夷患!”

    “孰是小人,孰是君子,得用事实说话,我赌李衍不会北上收复燕云故地,他若是北上,我愿赤足绕汴梁行走三日。”

    “我与你对赌,大都督若是不北上收复燕云故地,我愿自掘双目!”

    “……”

    一时之间,好像整个开封府都在议论李衍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

    这其中,有两个地方的议论的最甚——一个是太学,另一个就是青楼。

    太学自不用多说,宋朝的士大夫生活在一个自由开明的政治环境中,所以,宋朝的读书人最喜欢发表言论,讲道理,议论国家大事。

    而青楼向来是文人墨客聚首之地,自然也就成了议论李衍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最甚的地方之一,另外妓女也在推波助澜,京城第一名妓赵元奴就公开说道“倘若大都督派大军北上收复燕云故地,奴家赵元奴愿为大都督抚琴吹箫。”

    自从李师师神秘失踪,赵元奴就成了京城无可争议的第一名妓,无数人一掷千金尚不能见她一面,如今公开说只要李衍派兵北上收复燕云故地她就愿为李衍抚琴吹箫,怎么可能不让人议论纷纷?

    就在这样的氛围下,以闻焕章为首的安东使团进京了。

    闻焕章等人离东京城还有十里,一众宋国官吏便出城夹道迎接。

    快到晌午,宋国官吏突然看见,远处来了几百人,而且还赶着上百辆大车。

    人皆是宋人装扮,大车上则装满了高丽青瓷、高丽纸、高丽布、柞蚕丝绸、皮毛、人参、琉璃、香皂,有二十辆大车还是人坐的马车,不用去撩开车帘,众人也能猜到那里面十有八九是美女——高丽美女。

    另外,拉这百辆大车的马匹,无一不是北地的高头好马。

    一时之间并不太容易给这一百辆大车估价,但最少也得值大几百万贯。

    宋国官吏心道“这一百辆大车难道是李衍给官家进贡的贡品?”

    来到近处,闻焕章定睛一看,来迎接他们的这些人中,很多都是他以前的旧识。

    一时之间,闻焕章不禁感慨万千!

    年来教授隐安仁,忽召军前捧綍纶。

    权贵满朝多旧识,可无一个荐贤人。

    “若非当年巧遇大都督,我闻焕章何来今日衣锦还乡之时?”

    多年身居高位,又主政一方,如果将安东都护府比作一个朝廷,那闻焕章便是无可争议的宰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样的闻焕章早已经练就了一身让人不敢小觑的气度,以至于,闻焕章的那些昔日旧识,无一人敢上前与他打招呼。

    还好——

    欢迎的人中,还有蔡攸、李邦彦、林灵素、王庆等人,不至于丢了朝廷的面子!

    蔡攸与闻焕章打交道最多,而且自认为是李衍的朋友,地位高过闻焕章,因此也就没太将闻焕章放在心上,道“李衍还真把他义兄当回事,竟然将你派来了。”

    闻焕章道“我家大都督无有兄弟姊妹,只有王将军这一个义兄,自然敬重王将军,我家大都督曾有言,谁要是欺辱王将军,他必亲提大军前来!”

    闻焕章此言一出,气氛立时一僵!

    王庆左右看看,笑道“吾弟还是这般喜欢说笑。”

    闻焕章不置可否,然后拿出一张礼单双手交到王庆手上,道“边境摩擦不断,大都督担心有战事爆发,便亲去前线坐镇了,因此无法亲自前来贺将军受招安,大都督对此深以为憾,特命小可携礼物百车来贺,并向将军赔罪。”

    听了闻焕章此言,一众官吏又看向那百辆大车,无不心道“原来这一百辆大车不是进贡给官家的,而是送给王少师的,送这么重的贺礼,这王少师跟李大都督得有多亲近?”

    王庆听罢,非常满意,进而对他自己所做的选择更加无悔!

    闻焕章又道“另外,大都督还为将军准备了一只好船,也就这一二日,便能到达东京。”

    王庆笑道“吾弟怎么这般客气。”

    闻焕章扫视一遍宋国官吏,然后道“大都督说,一日为兄,终生为兄,他与将军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宋国官吏听罢,无不动容!

    王庆见之,心道“李衍真乃信人,好兄弟!”

    ……

    。

第三百九十八章 云想衣裳花想容(求订阅!)() 


    闻焕章一边跟蔡攸、李邦彦、林灵素、王庆等朝廷要员以及昔日的旧识天笑风声、一边随着迎接人员进城。

    一行人刚进得城来,几千名太学生就围了上来,纷纷道:

    “闻副都护,不知大都督是否会出兵北上收复燕云故地?”

    “大都督乃我汉人第一英雄,拥有雄兵数十万,又休养生息多年,复我汉人故地者,舍大都督其谁?”

    “自从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恶贼卖给契丹,我华夏大地饱受夷狄欺辱,求大都督出兵北上解我汉家百年之苦!”

    “小人先祖一家五十几口皆被辽狗所害,大都督若北上收复燕云故地,小人愿捐了所有家资,领全家男儿随大都督北上报仇,抛头颅、洒热血,无怨无悔!”

    “小生生平最佩服的人便是大都督,认为他乃当世最英雄,小生已与人打赌,大都督若是不出兵北上,小生便自掘双目,以视小生看人不准,烦请闻副都护帮小生跟大都督说,小生想留下双目看他收复燕云故土而归。”

    “……”

    面对一众赤子的期盼,闻焕章很想一口答应下来!

    可惜!

    他闻焕章不是李衍,没有权力做这个主!

    闻焕章不着痕迹的看了安东使团中的一个蜡黄脸青年一眼,见他没有任何表示,暗叹了一声,然后道:“诸位放心,你等之言,闻焕章必如实禀报给大都督!”

    闻焕章的表态,虽有推脱之嫌,但闻焕章毕竟只是李衍的手下,怎么可能替李衍做主,这个道理并不难想通,所以,尽管这些太学生心有不甘,但目前也只能是先这样了。

    闻焕章等人又往前走了不到两里路,复又停了下来。

    行摇云髻花细节,应似霓裳趁管弦。

    艳动舞裙深似火,悉凝歌黛欲生烟。

    但见:前面的街道上,群芳争艳般密密麻麻的坐满了几百个妙龄女子——几百个手拿各种乐器的妙龄女子。

    为首女子,肌肤胜雪,双目犹似一泓清水,顾盼之际,自有一番清雅高华的气质,让人为之所摄、自惭形秽、不敢亵渎,但那冷傲灵动中颇有勾魂摄魄之态,又让人不能不魂牵蒙绕。

    见闻焕章一行出现,此女一拨怀中琵琶。

    紧接着,几百个妙龄女子同时演奏手中的乐器。

    很快,将军升帐时的威严庄重、出征时的矫健轻捷、战斗时的激烈紧张,便被这几百个女人表现的淋漓尽致——《将军令》。

    曲终收拨,为首女子放下琵琶,整顿衣裳,然后轻踩莲步上前,道:“奴家赵元奴见过安东都护府的一众英雄……不知哪位是闻副都护?”

    闻焕章还礼道:“见过赵大家。”

    赵元奴冲闻焕章盈盈一拜,道:“奴家祖籍河北,原是河北大户,有大屋数十间、良田上百顷,不想辽狗南下,灭奴家满门,只逃出奴家曾祖一人,家道自那中落,奴家曾祖为苟活性命逃到了这汴梁城,以唱小曲为生,自那以后,奴家祖祖辈辈皆从事贱业,奴家更是三岁就入教坊……奴家与辽狗不共戴天,倘若大都督派兵北上收复燕云故地,奴家捐百万贯浮财送给大都督以充军资。”

    围观之人听罢,无不震惊!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钦佩赵元奴的忠义、大气。

    这其中就包括闻焕章。

    闻焕章道:“娘子真乃女中豪杰!”

    说这话的同时,闻焕章又用眼角的余光看了安东使团中的那个蜡黄脸青年一眼,想看看他有没有甚么表示。

    见那青年一脸欣赏的打量着赵元奴,闻焕章语气变得恭敬一些,又道:“娘子之言,闻焕章一定带给大都督!”

    这时,那些莺莺燕燕全部围了上来,纷纷道:

    “奴家孟冬儿比不得赵大家家资深厚,但大都督若是派兵北上收复故地,奴家愿捐十万贯,为我汉人略尽绵薄之力。”

    “奴家沈莲香愿捐五万贯。”

    “只要大都督派兵北上收复燕云故土,奴家愿倾奴家所有将奴家的两万六千二百二十四贯以及金银首饰和古董字画若干全都送给大都督,大都督若是不嫌奴家蒲柳之姿,奴家愿意为大都督为奴为婢!”

    “……”

    有些妓女其实是想借此事扬名,心中并没有甚么大意。

    但是,谁都不能否认,这其中有不少妓女是真心实意想李衍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也是真心实意捐钱!

    由此不难看出,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其实是顺应民意的。

    待那些有名的行首一一报完捐资,一个稍微有些特殊的少女上前。

    为甚么说这个少女特殊?

    第一,她比较小——观其年纪,最多也就十四五岁。

    第二,她很漂亮——秀雅绝俗,自有一股轻灵之气,肌肤娇嫩、神态悠闲、美目流盼、桃腮带笑、含辞未吐、气若幽兰,说不尽的温柔可人,此时百芳争艳,但除了赵元奴以外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