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衍直接起誓道:“如果有一日我李衍能君临天下,必封三哥王庆为王,如违此誓,愿受寸磔之刑而死。”

    王庆很满意,道:“就这几个吧,再多,你就该觉得我贪心了。”

    李衍越来越喜欢聪明又分寸的王庆了。

    突然!

    王庆又想起来了一事,然后一边打量着豪华的“梁山泊”号、一边道:“对了,这船,你能不能送我一只?”

    李衍毫不犹豫的答应道:“没问题,你就是要我这只都没问题,只不过,这是海船,你只能在海中用,无法开到内地。”

    王庆想了想,今后他十有八九是要在东京汴梁居住,哪里还有机会来海上闲逛,因此就是要了这海船也没有甚么用处。

    李衍不缺船,也拥远都不可能缺船,可造这么大船的龙骨却不好找——不算李衍从赵佶那得到的三根,截止到目前为止,一直在帮李衍找龙骨的王伦,一共才帮李衍找到了不到二十根这么长的龙骨。

    而二十根龙骨看着是不少,但目前却用不了——这二十来根龙骨,全都是新树,不经过几年的秘法制作,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龙骨的。

    也就是说,目前李衍手上只有一艘“梁山泊”号和两根这样的龙骨。

    所以,李衍是真有点舍不得给王庆。

    当然,王庆要是坚持要,李衍就是再舍不得,也会给王庆,一艘船再怎么都不可能跟王庆手上那些人才和军队相比,哪怕它是宝船。

    见王庆有些动摇,李衍道:“三哥,你看这样行不行,我给你造一只小一点的,能在汴河里行驶的,豪华程度,一定胜过我这只。”

    想到,美女环绕,左拥右抱,乘坐这么豪华的船,畅游汴河,王庆发自内心的笑了,道:“那为兄就却之不恭了。”

    ……

第三百九十一章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求订阅!)() 


    在强大的文官政治的压迫下,北宋一朝的宫闱一直很安静,皇宫中原本一直都是中国政治舞台上主要势力的后系势力和宦官势力在北宋一朝始终都没抬起过头。

    在这种情况下,宋朝的皇帝,相比其它王朝,基本上都可以做到后院无火,而且,大多都是家中红旗不到,各处彩旗飘飘。

    而赵佶又将北宋皇帝的这种情况发挥到了极致。

    后宫佳丽三千算甚么,风流天子赵佶的后宫之中,有宫女一万多人,嫔妃非常非常多,其中大刘妃和小刘妃艳压群芳,郑贵妃和乔贵妃也貌美如花,婉转多情,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更有史上第一名妓李师师让赵佶魂牵梦萦。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赵佶的一些嫔妃,难免会受了冷落。

    韦婕妤,就是其中之一。

    都是皇帝的床伴,但其实也是有区别的,而且很大。

    一般初入皇宫的女子,名号大多都是:侍御、红霞帔。

    进一步,封君,封夫人。

    夫人以后便是,才人、美人、婕妤。

    进为昭仪、昭容、修媛、修仪、修容、充媛、婉容、婉仪、顺容、贵仪等。

    再进,才是妃一级,贵妃、贤妃、德妃、淑妃、宸妃。

    从韦婕妤的称号上,其实就能看出,他有多不受赵佶所宠。

    事实上,对于赵佶而言,临幸韦婕妤,当时还是韦侍御,完完全全是看在韦婕妤的好友乔贵妃的面子上。

    韦婕妤和乔贵妃的关系非常好,当年他二人一块进的宫,又被分到一个宫里当宫女,进而情同姐妹。

    没发达的时候,俩人就约定好“先贵毋相忘”,也就是,谁发达了都别忘了提携一下对方,很有点像义结金兰的意思。

    乔贵妃很快就被赵佶看中了,举为贵妃。

    乔贵妃也真是义气,没有忘了当年的承诺,于是在某一天赵佶喝醉了的时候,乔贵妃将韦婕妤叫来,一块伺候了赵佶。

    没想到,这韦婕妤的肚皮也真是争气,一次就怀上了赵佶的龙种,更是为赵佶生下了一位皇子。

    再怎么说,这孩子也是赵佶的种,赵佶为他起名赵构,而韦婕妤也因为生下了赵构,从韦侍御升到了韦婕妤。

    然而!

    赵佶身边的女人太多了。

    韦婕妤出身卑微不说,姿色也很一般,当然,也不差,只不过赵佶拥有的美人太多了,因此也就显不出她来,她又没什么过人的才艺,真要找出点过人之处,大概就是比较温柔、善解人意。

    但话又说回来,跟皇帝在一起的嫔妃,哪有敢不温柔、不善解人意的?

    所以,在赵佶眼里,韦婕妤这点优点也并不算什么长项。

    总而言之,就是韦婕妤很不受赵佶宠。

    不受宠到甚么程度?

    不受宠到,韦婕妤一共也没被赵佶临幸过几次。

    赵构一天一天长大,慢慢开始懂事。

    从他懂事时起,他每天都能看到一幅画面——每到夕阳西下掌灯时分,韦婕妤总是站在宫殿的庭院里赏花,目光看似盯着花,实际上则是在望着宫墙的那一边,面容忧伤,神色忧郁,直到青春不再,愁眉一直未曾舒展过。

    长大之后赵构逐渐明白了,母亲这不是在赏花而是在等他父皇赵佶!

    可惜!

    她始终也没能等来赵佶!

    这天,是韦婕妤三十岁生日。

    因为母子俩不受宠,虽然三十岁生日是个大日子,可也没有操办,再说了,就是操办了,也没人会来,皇宫中一样现实,不,应该说更现实,所有人都围着那些受宠的嫔妃转,有谁会搭理他们母子,所以,他们宫里像往常一样冷冷清清的。

    可让他们母子万万没想到的是,赵佶竟然来了。

    母子俩惊喜万分,宫里上上下下乱作一团,大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最激动的,还是韦婕妤,她的泪水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官家竟然记得我的生日,我死而无憾了!”

    十二岁的赵构也非常激动,他已经有六七年没近距离接触过他的父皇了!

    见到韦婕妤宫中人的表现,赵佶有些尴尬,尤其是见韦婕妤不来接驾只是站在原地流泪不止!

    好在——

    赵佶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风流人物,很会应对这种局面。

    他笑道:“爱妃难道不认识联了么?”

    韦婕妤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接驾。

    韦婕妤宫中的人从上到下都特别高兴,宫里也一改往日的沉闷,洋溢着喜庆气氛。

    赵构也非常高兴,母亲每天站那儿赏花,终于把“果”赏来了。

    可就在这种喜庆的气氛达到顶点之时,赵佶无意间道:“要不是刚才得了乔娘子的提醒,朕都忘了今天是你生日。”

    赵佶这无心的一句话,就让韦婕妤母子火热的心瞬间冷了下去,宫中的气氛也是一变!

    好巧不巧,就在这时,有太监来报:“王贵妃临产!”

    赵佶一听心爱的王贵妃临产,二话不说,起身就要走!

    赵构见状,一把抓住了赵佶的龙袍,说:“父皇,今日是母亲的生日,您就不能多陪母亲一会么?”——说这话的时候,赵构眼中全都是祈求之色!

    赵佶有些恼怒赵构的不懂事,可他又不好发作,赵构毕竟还只是一个孩子。

    最终,赵佶敷衍的摸了摸赵构的头,道:“朕去去就来,你们娘俩等朕一会。”

    言毕,赵佶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娘俩一直等到子时过去,韦婕妤的生日结束,也没等到赵佶回来。

    韦婕妤抱着赵构放声痛哭,道:“为娘只有构儿你了,构儿你一定要替为娘争口气啊!”

    十二岁的赵构,已经懂得太多太多了,他重重的点了一下头,道:“娘,你放心,构儿一定为娘争气!”

    自这以后,赵构更加勤练武艺,每日拉弓千次,苦读诗书,日诵千余言,为了让他父亲能来看看他母亲,他还苦练书法,尤其擅长行书。

    可惜!

    尽管赵构非常非常非常努力,自那日以后,赵佶再也没有来过他们宫中……

    ……

第三百九十章 却之不恭(求订阅!)(求支持)() 


    “还有甚么?”李衍问。

    王庆悠悠地说道:“田虎死前说了甚么,你知道吧?”

    李衍道:“我当时在河北。”

    王庆道:“田虎怪我和方腊没去救他。”

    李衍没说话。

    王庆又道:“若是将责任全都推给方腊,显得我王庆太没有担当,所以我不推脱此事……不过,我说一句实话,我真没想过田虎会死,更没想过他会这么恨我,还要在十层地狱等我……你说,他怎么会这么蠢?又不是没有活路走,干甚么选择死?”

    李衍依旧没有说话,田虎都有他自己的选择,李衍不准备对此发表评论。

    沉默了一会,王庆又道:“当初,我们三个举过誓,不相互救援,必千刀万剐而死……我不想应那个誓言。”

    李衍不解道:“这跟你接受招安有甚么关系?”

    王庆道:“当然有关系,我如果负偶顽抗,最后被朝廷捉了,指定得应那个誓言,我若是接受招安,怎么都不可能受这寸磔之刑,还能富贵一生。”

    李衍道:“三哥,你是聪明人,怎么会不明白,朝廷不会真心招安你?”

    王庆道:“就冲四弟你这句话,为兄选你就没选错。”

    不等李衍问缘由,王庆就解释道:“我父亲是东京城中的大富户,专一打点衙门,可以说,我从小就接触朝廷,对朝中那些相公的嘴脸,怎么能不清楚?”,顿了顿,王庆接着道:“所以,我得给我自己找个靠山,让朝廷不敢对我太过分,而你就是我选中的靠山。”

    李衍有些明白了,可还是道:“我?”

    王庆道:“你手握大军,威震一方,有你做我的靠山,加上我又不做太过格的事,朝廷怎会动我?”

    李衍道:“你就不怕有朝一日我反了,连累于你?”

    王庆笑道:“四弟你够坦率,好好好,为兄越来越信你了……你若是反了,那更好。凭我对你的了解,你反那日,必是已经准备的极为充分了,很可能一举就夺了赵宋的天下。退一步说,就算你不能夺了赵宋的天下,也能将它打个稀里哗啦。不论是哪种情况,对我而言,都是好消息。前者,就凭我给你上百文武、一二十万大军,你怎么也得赏我一个逍遥王爷当吧?后者,朝廷定要仰仗我跟你之间的关系。”

    这回李衍全都明白了。

    不过,李衍想了想,又道:“那你我合并为一处,岂不是更好?”

    王庆道:“四弟啊,你这个人呐,哪里都挺好,就是有些太贪心了,李助是一个很不错的军师,杜壆、刘敏、李懹都是很不错的统帅,酆泰、马勥、马劲、滕戡、滕戣都是少见的猛将,他们这些人全都对朝廷失望透顶,都能跟你走,而跟我走的,无非是我那些亲朋故友,这些人大多都没甚么太大的志向,能力也都很一般,给你了,用处也不大……再者,休怪三哥说话太直接,你的实力虽强,但赵宋毕竟立国一百多年,根基深厚,你能不能取它而代之,还未可知,而我两头都下注,虽然不能赢一个大的,却可以保证不输……该经历的,我也都经历过了,皇帝之位虽好,但却不是谁都能坐的,斗鸡走马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