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箍桶只能提醒方腊道“楚国若亡,咱们就要孤军奋斗,宋国立国百年,还不是咱们可以挑战的。”

    方腊道“本教又不想挑战宋国,他北我南,完全可以和平共处。”

    陈箍桶道“南方是宋国的经济命脉,宋国只要有一战之力,就必然会攻打咱们。”

    方腊道“宋国若是肯与咱们和平相处还则罢了,若是不肯与咱们和平相处,咱们就联合西夏、辽国、金国,对了,还有李衍,五家瓜分了宋国,宋国先平晋,又与楚大战,本教不信它能抗住五家联合攻打。”

    陈箍桶没法反驳,只能以沉默应对。

    方腊又道“咱们现在当务之急是,趁宋国顾及不上咱们,赶紧抢占东南之地。”

    娄敏中道“咱们先夺取没有重兵把守的金陵,扼守长江,顺便装出援救楚国,稳住楚王,免得楚王狗急跳墙,然后再夺取东南州……”

    不等娄敏中说完,方腊就打断娄敏中道“金陵自然是要取的,不过不急于一时,金陵是咱们口中的肉,跑不了,待宋军来攻打咱们江南,顺便占了即可,宋国如今已经失了东南的民心,不趁此机会扩张,待到何时?咱们所占的州县越多,咱们的战争潜力就越大,战略回旋空间也就越大……”

    因为赵佶君臣在东南横征暴敛大兴花石纲,宋国的确已经失去了东南的民心,以至于方腊打到哪都有义军起义相应,很多地区都不攻自破,而且方腊的义军还越打越大,另外,各地都主动联系方腊,跟方腊说,只要方腊的义军一到,他们就起义响应方腊,可以说,方腊这边的形势是一片大好,这也就难怪方腊沉迷其中了。

    见无法说服方腊,而且方腊的主张又全都有理有据,包康、陈箍桶、娄敏中等人,也只能放弃他们自己的主张。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方腊才是他们这些人的领袖,而且方腊又这么坚持。

    包康、陈箍桶、娄敏中等人退出去了之后,方腊看向他的叔父宰相方肥和他的师父军师汪公老佛——此二人才是方腊最信任的人,前者是辅助他掌管所有国事之人,后者才是他真正的第一谋士。

    方腊一改之前的坚决,道“叔父、师父,我这么做,到底是对,还是错?”

    汪公老佛道“你与包康、陈箍桶、娄敏中之争,并非对错之争,而是天命之争,如果天命在你,你的选择就没有错,如果天命不在你,你怎么选择,都是错。”

    方腊道“我是应运而生,曾在水中看到过我自己头戴平天冠身穿衮龙袍,有天子福分,《推背图》就是佐证,天命自然在我。”

    汪公老佛道“恁地,你所做之事,自有天助,又何需有心结?”

    方腊听罢,豁然开朗,然后冲汪公老佛一拜,道“谢师父为我解惑。”

    方肥道“向南打也好,向北打也好,都是我所不希望看到的,咱们教,不缺武将,谋士也勉强够用,唯缺治理之才,咱们占领的州县越多,治理之才缺的就越多,长此以往下去,必生大乱,十七,再打下州县,官吏不要再全杀了,在他们之中挑些口碑风评不错的,让他们戴罪立功暂时协助我等治理州县,免得酿成大祸。”

    方腊道“留下那些贪官污吏,除了让民众对我教失望,又能有甚么用?叔公又不是不知道,我教之所以到哪都从者如云,皆是因为我教帮那些受苦受难的民众惩治贪官污吏。”

    方肥道“上个月仅杭州一地就发生了三百多起治安事件,民众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不能再放任不管了。”

    方腊道“这是难以避免的阵痛,等我将东南全境打下登基为帝,就会开科举选拔人才,目前且教各地驻军兼管一下吧。”

    ……

    。

第三百八十八章 为虎作伥(求订阅!)() 


    最近这段时间,赵佶的心情很不错——田虎被剿灭了,王庆包围东京汴梁的势力也被打掉了,赵佶就是再不关心朝事,面对这样的大好形势,也难免高兴!

    借着这样的大好心情,赵佶一口气完成了好几幅可以传世的佳作!

    也就在这时,以卖马名义再次使金缔结联金攻辽盟约的赵良嗣回来了。

    朝堂之上。

    赵佶问:“金主可答应了将辽西京、平州、营州都包括进去?”

    由于联金之策表面上仍是机密,与金国商量结盟的过程,宋国并没有使用国书,而是赵佶通过写亲笔信的方式与完颜阿骨打交往。

    赵佶写的亲笔信里说:“据燕京并所管州城,原是汉地,若许复旧,将自来与契丹银绢转交,可往计议,虽无国信,谅不妄言。”——赵佶的意思是,燕京及其属地,原来是汉人的地盘,你们要是把它们还给我们宋国,我们主不将给辽国的岁币给你们,决不食言。

    其实,赵佶打算收回的是燕云十六州。

    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给完颜阿骨打写信那天赵佶不在状态,竟然在信中只提了燕京所管州县,没提辽西京一带的事,自缚手脚。

    后来,赵良嗣发现问题,忙命人送回来消息,赵佶君臣才知道御笔作茧自缚,然后赶紧再派马政报聘,并在国书中把燕云十六州一一注明。

    尽管赵良嗣在谈判中尽量扩大燕京的辖区,要求将辽西京和平州、营州都包括进去,即恢复长城以南一切汉地,却被金人以不属燕京管辖为由断然驳回。

    一开始完颜阿骨打认为辽西京平栾一带不要紧(这其实也不怪完颜阿骨打,因为那时他连辽西京在哪都不知道,而且辽西京还在辽国的手中,跟金国并毛钱关系都没有,他完全是慷辽国之慨),便和燕地一齐许与给了宋朝。

    后来受到完颜阿骨打手下一众文臣武将(主要是降金的辽臣)的极力反对,有些人甚至表示,宋方如果要求过高,这盟约不结也罢。

    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金国人越来越明白燕云之地的重要性,金国内部对于是否将燕云十六州还给宋国,也有分歧。

    有些金人认为,北地之所以强,在于拥有北地汉人之劳赋,如果还给宋朝,岂不是削弱己方,并且还燕云之地以后金人就只能退守关内,战略上变为劣势。

    况且宋国有什么资本跟他们大金国谈论联盟之事,宋国想要用币帛换取燕地,难道这些财货在他们大金国灭了辽国之后,不能从宋国那里自取吗?

    双方对此问题争论不休,文书往来,议论不绝。

    可以说,此前一直都没有定论,所以,赵佶直接问此事。

    赵良嗣答道:“金主高瞻远瞩,力排众议,欲与咱们大宋交好,答应了还燕地之事,还答应,待战事结束之后,根据战事结果,再议西京归化奉圣等州交割。”——也就是说,看双方的战果,再商量这块地方的归属。

    实话实说,在这种情况下,赵良嗣还能谈到这种程度,已属不易,以至于赵佶也很满意。

    赵佶笑道:“爱卿此事办得不错,加官光禄大夫……朕听说,金主已经打下了辽上京?辽主逃往辽西京?”

    赵良嗣道:“五月,金军进抵上京城下,派遣使者招降。辽上京留守挞不野自恃上京城池坚固,屯积丰厚,企图据城固守。金主亲临城下督战,大将阇母率军首先登城。臣亲眼所见,不到半天功夫,外城即被金军攻破,挞不野知城难保,遂率军出降,辽主在开战之前就逃去了辽西京。”

    一众君臣听罢,皆大惊!

    因为率兵保护东京汴梁,老将种师道此时也在大庆殿之中。。。

    震惊于金兵战力的同时,种师道出列,道:“今日之事,有如盗入人家,既不能救,又从而分其宝也,毋乃不可乎?”——种师道的意思是,这件事情就如同有强盗闯进了邻居家,我们本应该救助邻居,现在不救也就算了,还要和强盗一同分邻居家的财宝,这事儿咱们不能干,咱们应该念及宋辽百年和好,与辽一起抗金才对。

    托李衍之福,李光也提前回到了朝中。

    他也出列,道:“北虏足为夷狄,然已久沾圣化,颇知礼义,百余年间,谨守盟誓,不敢妄动者,知信义之不可渝也。”——李光的意思是,辽国虽然是夷狄,但是一百多年来,已经逐渐汉化了,很懂礼义,所以才百余年间谨守盟誓,一直没跟宋国打过仗。

    实际上,宋国与辽国之所以能维持百年和好,主要是因为宋国和辽国的力量趋于平衡——辽国的军事力量强,而宋国的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打起来,谁都赢不了谁。

    另外,先前辽国与宋国打仗,主要是为了抢点钱,双方议和了之后,宋国每年给辽国岁币,不打就有白花花的银子、亮闪闪的绸缎,辽国当然不想打仗了。

    再加上,辽国对于汉民族的文明是非常赞赏的,辽国的统治者说:“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并且辽国的皇帝铸造佛像时,还命人在佛像后面刻上“愿世世代代生中国”的字样,也就是说,辽国虽然起源于草原,但现在其实已经彻底汉化了,就是说辽国人是汉人也不为过。

    所以一百多年间,两国边境上“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两国边境上人口增加,牛羊漫山遍野,连白头发的人都没见过打仗。

    李光又道:“今女直刚悍善战,茹毛饮血,殆非人类。北虏以夷狄相攻,尚不能胜。倘与之邻,又将何求以御之乎?”——李光的意思是,女真人尚未开化,茹毛饮血,且又骁勇善战,同是少数民族的辽国都打不赢他们,如果辽国被灭,宋国就与金国直接相邻,我们的战斗力连辽国都比不上,又拿什么来抵御他们?

    可以说,李光的这番言论是很有见地的——宋辽金三国如今的局面,与当初的魏蜀吴三国鼎力很相像,两个弱国联合对抗强的,才能生存,作为弱国,如果与强国联合对抗其他弱国,无异于为虎作伥,甚至是自寻死路。

    不过,这么浅显的道理,赵佶却是琢磨不透,也可能是赵佶的心根本就没放在这些小事上听不进去李光之言。

    总而言之,赵佶并没有因为种师道、李光之言而放弃联金灭辽,相反,听赵良嗣说完颜阿骨打很轻易的就打下了辽上京,并开始吞并辽中京和辽东京,赵佶很是羡慕,甚至是嫉妒。

    好在——

    力主收复燕云的实力人物童贯因镇压王庆、方腊无法脱身,无人敢作主!

    再加上种师道、李光等人极力反对!

    所以,此事暂时先放下了……

    ……

第三百八十九章 四弟你想不想要为兄的兵马(求订阅!)() 


    王庆乘坐一艘精美的大海船,由二十几只大船护卫着,顺长江而下。

    一直到行驶到长江的尽头,这支船队出了长江口到达海上。

    行驶到崇明岛附近,王庆等人突然看见海上停着不下千艘大海船,他所乘坐的大海船也就跟其中最小的一艘差不多大。

    在这些大海船的正中间有一艘巨船,高大如楼,体势巍然,让王庆不禁心生敬畏!

    不用别人说,王庆也知道,天底下能有如此强大水军的只有一个人——李衍。

    没等王庆他们这边有所行动,李衍那边就驶来了足有上百艘大海船。

    只一会的功夫,这百余艘大海船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