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腊脸一沉,道:“那我也没有办法。”

    王庆呲牙一笑,道:“我有办法。”

    方腊问:“甚么办法?”

    王庆道:“如果宋军来打我,我又看不见你方腊的大军,我扭头就去投宋,你可能不知道,我在东京时有一个相好,她是童大帅之弟童贳之女,从她那论,童大帅是我大伯,所以我能搭上童大帅的线,然后我就帮着宋军打你,到时候,我亲自当先锋。”

    方腊面沉似水,道:“你我之间连这点信任都没有?”

    王庆连想都没想,就道:“没有。”,然后将头探向方腊,又道:“给赵佶那个昏君当奴才,虽然不舒服,但总比跟田虎作伴要好,我不想下十八层地狱,至少现在不想,所以大哥你千万别逼我。”

    ……

第三百八十四章 “梁山泊”号(求订阅!)() 


    台中港。

    以王伦和花荣为首的台湾郡官吏和将校全都早早的就到此等候李衍的到来。

    此次一次性向台湾郡送来了大几十万人,其中还有三十多万军士,不亲自过来看一眼,李衍也真是不放心。

    所以,所有人都有惊无险的被送到了台湾郡之后,李衍便乘坐孟康、叶春等人用赵佶的三根龙骨中最长的那根刚刚造好被李衍命名为“梁山泊”号的宝船(该船长逾二十三丈二尺六寸,自上而下共五层,可轻松容纳上千人,有帆十二张,其最快速度可达到十九节,很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快的船。)、在日不落舰队的护卫下来到了台湾郡。

    “梁山泊”号一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无人不惊乎,像房学度、钮文忠、乌利得安等原晋国的人对水泊梁山的实力更是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李衍从“梁山泊”号上下来,王伦、花荣等人立即围了上来。

    李衍看着又黑又瘦的王伦,道:“辛苦了。”

    王伦神采奕奕的说道:“不苦,我在这里过得很充实……大都督您真是慧眼如炬,这台湾郡真乃天下一等一的宝地,只不过在大都督您之前的人全都有眼无珠不识得此宝地。”

    李衍不置可否道:“看来,你很喜欢这里?”

    王伦道:“除了济州岛,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里。”

    李衍看了看远处已经初具规模的台湾郡城,又看了看很是高大尚的台中港,道:“你王伦之名必将永远被这片土地上的人铭记。”

    王伦笑了,很灿烂,道:“小可当年科举不中,以为此生只能蹉跎于山林之中,不想遇到了大都督,让小可活得比考上状元还精彩。”

    李衍拍拍王伦的肩膀,道:“你灿烂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然后扭头看向花荣,道:“黑了,也更精神了。”

    花荣道:“我们第四厢一直在努力训练,随时可战,战之必胜!”

    李衍听出来了,花荣这是在请战。

    也是,正值最好年华的花荣被困在这台湾岛上,连个需要严防死守的对手都没有,怎么可能不腻味?

    李衍道:“本来现在应该是你们第四厢大展雄威之时,奈何,哎,再等下一个机会吧,早晚有一天,你和第四厢会一鸣惊人的。”

    花荣怎会不知道,李衍所说的是四家联合伐宋?

    为此,花荣曾反复研究长江以南的地势地形,甚至派得力参谋和哨探去几处兵家必争之地实地勘察。

    如果当初方腊、田虎、王庆同意李衍提议的四家联合伐宋,那么做为奇兵的第四厢,如今真就可以大展雄威了,奈何方腊、田虎、王庆没同意李衍提出的四家联合伐宋计划。

    花荣既鄙夷又不无遗憾的说道:“方腊、田虎、王庆皆是鼠目寸光之辈!”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听了花荣此言,房学度、钮文忠、乌利得安等人全都面露尴尬之色!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李衍,见之,冲房学度、钮文忠、乌利得安等人道:“怎么样,你们在这里待得还习惯么?”

    乌利得安道:“这里很好,像世外桃源一样,不过我还是更喜欢汉城。”

    李衍道:“那等丈人你帮王太守他们将移来的人安顿好了,就去汉城定居吧,其他人如果也想去汉城定居,可以跟丈人你同行。”

    乌利得安笑道:“好,好,这边的事情弄完,我就举家前往汉城。”

    乌利得安不用说了,是李衍的丈人,田虎死了,自然而然的就加入水泊梁山,而房学度、钮文忠等人,李衍怎么也得问一声,毕竟这有关名分,要知道,名不正则言不顺。

    所以,李衍看向房学度、钮文忠等原来的晋臣,问道:“不知你们有甚么打算?”

    此前房学度、钮文忠他们这些人虽然知道李衍的实力肯定要比方腊、田虎、王庆强,可他们万万没想到李衍会比方腊、田虎、王庆强这么多。

    如果仅仅是强也就罢了,关键是李衍还高瞻远瞩和懂得韬光敛彩——谁能想到,李衍在宋国的背后还有这么大一块地盘,并且布下了一支奇兵?

    在房学度、钮文忠等人看来,假如当初方腊、田虎、王庆同意四家联合伐宋,他们成功的可能性绝对非常大。

    当然,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李衍。

    房学度对田虎所说的李衍是枭雄,如今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体会。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李衍真是爱民如子,有仁主之风,这点从李衍境内民众的精气神上就不难看出——台湾郡内的所有民众都洋溢着幸福、快乐、积极、乐观、向上,这在他们晋国民众的身上是绝看不到的,以至于他们这些背井离乡的晋国军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新家。

    总而言之,不论从哪方面来说,李衍都折服了他们。

    加上,田虎已死,并在死之前立下遗训不许田定为政从军,他们这些人群龙无首。

    再加上,他们这些人中,有很多人,比如房学度、钮文忠,还有很强烈的事业心,并不想从此以后就过田园生活。

    所以,听李衍询问他们的志向,房学度、钮文忠等晋臣相与看了看,然后齐拜,道:“我等愿奉大都督为主,去从皆听大都督定夺。”——显然,这些晋臣之间早有默契。

    李衍将房学度和钮文忠扶起,朗声对所有晋臣道:“诸位不负我李衍,我李衍必不负诸位!”

    ……

    李衍到台湾郡的第二日,便将田虎的三四十万人马聚集到一起,然后问其意愿?

    愿意复为良民的,准其复为良民,跟晋国普通民众一样分得土地,就在台湾郡落叶生根。

    还愿意当兵的,接受选拔,合格的,接受梁山预备役系统和李衍指派的将领(刘锜、王彦、张宪)训练,不合格的,那没办法,也得专业为民。

    最终,经过层层筛选,李衍又得到了五万多各方面素质都非常好的新兵。

    晋军的将领,全部都去讲武堂、战例分析堂以及政治部深造评估,然后根据其能力和表现酌情安排任用。

    至于晋国那寥寥可数的文臣,则全都前往汉城,接受吏曹考核,再根据其能力和表现酌情安排任用。

    总而言之,因为水泊梁山拥有很完善的体系,田虎的遗产虽多,但很快就被消化了。

    ……

    与此同时,平寇军也将太原县、祈县、临县、大答县等州县一一攻克彻底平定了田虎之乱,班师回朝。

    ……

第三百八十五章 壮志难酬(求订阅!)() 


    童贯仅用了五个多月时间就剿灭了巨寇田虎及其党羽,又亲自斩杀了田虎,立下了不世之功。

    赵佶对自己的亲信向来是不吝封赏的,当即就颁下圣旨擢升童贯为太傅、泾国公。

    三公可是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地位上仅仅略低于宰相。

    国公就更不用说了,再往上就只剩王了,而宋朝的王爵很少很少很少给活人封,所以,国公基本上就是异姓能拿到的最高爵位。

    从赵佶给童贯的封赏上不难看出,赵佶对童贯剿灭田虎这伙贼寇的喜悦。

    不仅童贯得到了封赏,童贯的嫡系和高俅的部下均得到了丰厚的封赏。

    轮到宋江等人时,高俅突然出列,道:“王庆此贼于前些日子打破了宛州,昨有禹州、许州、叶县三处申文告急。那三处都是东京所属州县,邻近神京。王庆此贼下一步必向鲁州、襄州进攻,再下一步便是进逼郑州、颖昌。若被此贼得逞,神京可就处于此贼的合围之下,岌岌可危。恁地时,难保此贼不攻打神京,神京有可能因此被卷入战火之中。微臣听闻,宋江与其二龙军此次负责殿后,算算时日,应该就快要渡过黄河了,不如让他们直接去救援西京、宛州,先破了王庆那贼对神京的包围之势。”

    听高俅说,王庆都快将东京包围了,赵佶大惊,道:“王庆焉敢恁地大胆?”

    高俅道:“官家有所不知,在童太傅剿田虎那伙贼寇之际,王庆变得穷凶极恶,大肆攻城掠地,掳掠淫杀,惨毒不忍言说,如今其势已经横跨京西北路、京西南路、淮南西路、荆湖北路、成都府路五路,再不剿灭,必成大祸,请官家下旨令宋江及其二龙军直取西京,再教太傅领大军速行征剿,救生民于涂炭,保社稷以无疆,臣民幸甚,天下幸甚!”

    赵佶道:“可宋江等正在征途,并未升受,这就让他等去征剿淮西,是否有些不妥?”

    高俅道:“如今形势危如累卵,容不得咱们拖延,且宋江等原系大盗,虽剿贼有功,不过抵赎前罪,待淮西奏凯,再对其封赏亦是不迟。”

    赵佶觉得有理,便按照高俅的意思降旨写敕,并命宿元景领赏赐金银、缎疋、袍服、衣甲、马匹、御酒等物即日起行,驰往接应,宣谕宋江等人。

    杂事处理完了,赵佶便被王黼、蔡攸二人劝到艮岳娱乐去了,剩下之事,自有一众能臣干吏去做,他这个皇帝已经做的够多的了。

    ……

    且说宿元景领了诏敕及赏赐将士等物,满满的装载了三五十车,离了东京,望河南进发。

    一路无话。

    宿太尉一行刚到黄河边上,便撞上了二龙军的先头部队秦明部。

    秦明连忙将宿太尉到来一事禀报给了宋江。

    宋江听罢,不敢怠慢,领着吴用等人快马加鞭来见宿太尉,并吩咐手下干吏于中军大帐之中摆列龙亭香案。

    在宋江等人前呼后拥之下,宿元景捧着圣旨进入大帐之中。

    宋江以下诸将,整整齐齐,朝北跪拜。

    拜罢,宿太尉宣旨道:“宋江等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平虏有功,朕实嘉赖,今赐尔等金银、袍缎、名马、衣甲、御酒等物,用以彰显尔等之功,兹者又有强贼王庆,作乱淮西,倾覆城池,芟夷民众,虔刘边陲,荡摇西京,现令宋江为平西都先锋,诏书到日,即统领本部军马,星驰救援西京、宛州,尔等将士,协力尽忠,功奏荡平,定行封赏,特此圣谕。”

    宋江等山呼万岁,再拜谢恩毕,宿太尉主持将金银、袍缎、名马、衣甲、御酒等物赏赐下去。

    宋江、吴用亲自送一路奔波的宿太尉去休息。

    一路之上,吴用不停的旁敲侧击为何没对他们升受?

    宿太尉也没隐瞒,将高俅禀奏之言说给了宋江、吴用。

    拜别宿太尉,吴用悠悠地说道:“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