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衍道:“我若让你二人来守此城,你二人可有信心守住?”

    韩世忠大喜,拜道:“小将愿立军令状,若守不住,任凭大都督惩罚!”

    吴玠也大喜,拜道:“若守不住,小将提头来见大都督!”

    看了韩世忠一眼,吴玠又拜道:“不知我二人谁统领谁?”

    李衍道:“以两个城门为界,东边这半个城归你吴玠守卫,西边那半个城归韩世忠守卫,此城门归你吴玠守卫,那个城门归韩世忠守卫。”

    韩世忠拜道:“小将请求跟吴统领对换守此城门!”

    吴玠也拜道:“小将不愿跟韩统领对换!”

    第一军的人都能看出来,大都督喜欢韩世忠和吴玠。

    当然,大都督喜欢的将领不只韩世忠和吴玠,还喜欢刘锜、王彦、张宪等人。

    不过,在第一军的人看来,大都督最喜欢的还是韩世忠和吴玠。

    君不见,此次出征,刘锜、王彦、张宪等人全都被大都督留在水泊梁山帮岳飞练兵只带韩世忠和吴玠出来?

    为甚么?

    还不就是为了给韩世忠和吴玠立功的机会,提拔他们?

    事实也能证明如此,竟然让两个代统领负责守城,不是给他们机会是甚么,只要这城守得好,他们头上的“代”字,还能去不了?

    韩世忠和吴玠也看出来了大都督在培养他们,可也正是因为如此,两人才处处较劲,都不想输给对方,毕竟,越往上走,路就越窄,将来难保他们之间没有竞争,而一旦落后对方,可能就会步步落后对方。

    李衍看了韩世忠和吴玠一眼,然后看向钮文忠,道:“钮枢密,你将城中的兵马和民夫平均分给他二人。”

    这晋宁城中并不缺兵,李衍又怎么会用自己的人守城?

    是。

    李衍并不怕打仗,也清楚强军都是打出来的。

    可那也得分时候不是,这次可是超过五十万大军对决,而他一共才带来了不到四万人马,加上水军,也不过才近五万人马,不节省点,可能连自保之力都会被打没了。

    所以,李衍一直以来的打算都只是协助晋军守城,而不是帮晋军守城。

    见韩世忠和吴玠也就三十岁上下,都是很年轻的将领,钮文忠有些不放心,进而有些迟疑!

    李衍看着钮文忠,道:“我梁山军三大纪律第一条,一切行动听指挥,你不是我梁山军的人,我就再给你一次机会,下次如果不在第一时间执行我的命令,休怪我军法无情!”

    钮文忠一凛,他听说过梁山军的军法极为严格,没想到,只是迟疑一下,就被警告,随即连忙道:“是,在下这就去办。”

    李衍这才看向韩世忠和吴玠,道:“长官的命令,对的,要执行,错的,也要执行,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同样的,身为长官,下命令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因为你的一个命令,很可能会害死无数袍泽兄弟,明白么?”

    韩世忠和吴玠齐声道:“小将明白!”

    李衍道:“既然明白了,那就找军法司一人领十军棍长长记性,嗯……跟军法司的人说,你们还要打仗,这十军棍暂且记下,回山时再行刑。”

    这回韩世忠和吴玠学乖了老老实实的遵命道:“是。”

    接下来的日子,李衍对守城一事不闻也不问,哪怕是宋军打上城头,李衍仍不上去看一眼。

    对此,钮文忠忍不住问缘由,李衍道:“有韩世忠和吴玠在城墙上,我放心。”

    这话后来传到了韩世忠和吴玠耳中,两人感激涕零,大生士为知己者而死的念头,进而比之前更加用心守城。

    三日后,李衍的丈人乌利得安率五万多兵马来援。

    得知他们已经晚了三天,乌利得安后怕不已!

    尽管是自己的丈人,但在谁统领谁这个问题上,李衍一点都不含糊。

    最终,乌利得安带来的这五万多人马的指挥权也归了李衍。

    得到这五万多人马的指挥权了之后,李衍将这些人马也一分为二,分别交给韩世忠和吴玠统带。

    玉不琢不成器,韩世忠和吴玠绝不缺乏潜力,他们只缺少历练的机会。

    而李衍需要做的就是,“发现”他们,并给他们创造历练的机会。

    另外,在死守晋宁府的同时,李衍让钮文忠和乌利得安派人给田虎送一句话:“二哥,我给你留了一条生路。”

    ……

第三百八十一章 气数已尽(求订阅!)() 


    宋军打破盖州城之后,童贯将宋军一分为二——刘镇和刘镇的本部人马以及十节度和十节度的本部人马来攻打晋宁府,而王禀则带领其他人马攻打壶关。

    壶关地处太行山东南端,境内多山,因为两山夹峙,山形似壶,而得名,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绝对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因此,所有人都觉得,会是晋宁府先被攻破。

    可结果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壶关先被攻破了。

    这可不仅仅是因为李衍接手了晋宁府的防御,还因为壶关那边打得非常好。

    怎么个好法?

    宋江之前不是招降了耿恭等降将么。

    也是因为田虎太不得人心。

    这些降将竟然铁了心的跟宋江这个义薄云天的好汉,里应外合为宋军打开了壶关。

    通过壶关,宋军又一次分兵——一支直接攻打招德府,另一支走五龙山、百谷岭从后面攻打招德府。

    前后夹击之下,招德府没能支撑太久就被宋军攻破了。

    在这之后,宋军第三次分兵——一路走潞城县,一路走襄垣县。

    可以说,壶关这一路的宋军,势如破竹。

    在这种情况下,大批大批的晋国军民逃到了晋宁府,这其中又以李衍的岳丈乌利得安最为果决,竟然将全族都迁了过来。

    李衍将钮文忠、乌利得安等晋国将领叫来商议“如今的形势并不是太好,来晋宁府的人又越来越多,而且府库中的粮食还越来越少,咱们是不是先将将士们的家眷和平民转移走,以防万一?我们来时的那条山道虽险,但要是有人带领的话,还是能翻越过去的,另外,山的那边,有我近万马军,还有一万水军和数千只船,必能将他们送到安全的地方。你们放心,等我二哥击退宋军,我一定会再将他们送回来。”

    乌利得安道“我赞同大都督的提议,打仗是军人的事,让咱们家眷和平民先撤到安全的地方,这样咱们才能安心打仗。”

    有乌利得安带头,其实晋国将领纷纷道

    “不错,先将家眷送到安全的地方,我等才能安心与宋军拼命。”

    “老父、老母若能在安全之地安享晚年,我亦算是尽了孝道。”

    “我儿若是能苟活性命,我纵然是战死,也算是给我家留了个后,九泉之下就算见到列祖列宗也能有所交代。”

    “……”

    如今,晋国的形势越来越差,谁不想先安顿好自己的家眷?

    再者说,很多人都看明白了,未来他们很有可能得跟李大都督混饭吃,自然得听从李大都督的安排。

    至于田虎。

    方腊、田虎、王庆之中,属田虎最不得人心——自从田虎得了势之后,在其境内横征暴敛,以供他自己享乐,根本不管治下之民的死活,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如果不是连年灾荒让民众活不下去而跟着田虎攻打州县能有一口饭吃,谁又会跟田虎沆瀣一气?

    更关键的是,大都督英明神武,爱民如子,又真正能做到,有功就赏,有罪必罚,乃是仁主的不二人选。

    所以,在李衍和田虎之间做选择,傻子都会选。

    当然,也有像钮文忠这样一心为晋国的。

    奈何!

    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少到他们都不敢发出声音反对,少到就算他们发出声音反对也会被赞同的声音完全压下,甚至有人在想,谁要是敢妨碍我的前程,我就将他干掉。

    总而言之,晋国的民众开始向台湾郡转移。

    ……

    短短三个多月时间,田虎的头发就白了大半。

    自古以来,造反就是华山一条路,不成功,就是死。

    因此,晋国如果被宋国灭掉,别人都有活命的可能,唯独田虎和田虎的一家老小必死无疑。

    田虎又怎么能不愁?

    田虎问满朝文武“如今宋军的两路大军已经到榆社县和襄垣县,再破几座州县就可以夹击咱们威胜了,我等该如何应对?”

    国丈范权出列,道“金国已经攻破辽上京,披靡之势已定,金主雄才大略,英谟睿略,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且没有门户成见,微臣认为大王可以北上助金代辽,大王御林卫驾等精兵二十余万,武乡、沁源二县各有精兵五万,就算不算晋宁府的八万大军,大王还有三十万大军,北上助金代辽,金主必定不会亏待大王。”

    最近这段时间,由于内心极度恐慌,田虎又下令强征了二十万士卒,可以说,除了逃去晋宁府和深山之中的,晋国境内的青壮年几乎全都被田虎强征为兵,军队总人数直奔五十万大关而去,大有破釜沉舟的意思。

    房学度出列,道“咱们威胜,万山环列,粮草足支二年,大王手握二十万大军,东有武乡,西有沁源二县,各有精兵五万,后有太原县、祈县、临县、大答县,城池坚固,粮草充足,且大都督又为大王您守住了晋宁县,大王您现在是可战可守可退,又何必当那遗臭万年的卖国之人?再者说,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受金国驱使,哪有大王自己做主痛快?”

    房学度最后这句话打动了田虎——当了这么多年晋王逍遥惯了之后,田虎是真不愿意去伺候别人!

    所以,田虎道“好,那就跟宋军一决雌雄!”

    房学度再进言“恁地,绵山绝不能丢,若是绵山丢了,咱们的退路可就没了,微臣愿意为大王守卫绵山!”

    田虎的大眼珠子转了转,道“本王离不开太尉,让二郎和郑之瑞带十万大军去驻守绵山,如何?”

    房学度想说“我去驻守绵山,真是为大王你好,绵山若失,大王你可就真没有退路了。”,可这话却不能说,田虎这明显是更相信自己的兄弟,不相信他房学度,让他怎么说这话?

    离开晋王宫,回到家中,房学度将一家老小全都叫来,道“我观晋国气数已尽,你们简单收拾一下细软,然后去晋宁府投大都督,大都督对我很赏识,曾三次招揽我,必会厚待你们……”

    ……

    。

第三百八十二章 本王在十八层地狱等你们(求订阅!)() 


    十几日前,晋军与宋军在武乡县大战了一场。

    结果很可惜!

    不到一日,拥有五万大军的武乡县就被宋军攻克——五万大军,战死的战死,四散的四散,逃回威胜的残兵败将连一万都不到。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威胜与宋军之间再无屏障——宋军兵临城下。

    另外,另一路宋军也破了大谷县抵达绵山(沁源县)。

    晋国岌岌可危!

    ……

    空旷的大殿之中只有田虎和房学度二人。

    田虎沉声道:“太尉,如今我等该如何应对?”

    房学度沉默了好一会,道:“撤往绵山,然后且战且退,最终……撤到晋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