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较特殊,有政治水平的人太少,而且普遍资历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每个厢政委甚至每个军政委都有一个政治参谋团,这些政治参谋团的人都是由梁山政治部培养委派的,也归梁山政治部统管。

    副都统制在都统制和厢政委不在比如阵亡的情况下,可以接管军队的指挥权,是厢的第三号人物。

    厢参谋长是第四号人物,不过没有领兵的权力,只能统带参谋辅助都统制管理军队,只有在都统制、厢政委、副都统制全都不在的情况,参谋长才有领兵的权力。

    每厢有马军三千到一万不等,像第二厢和第四厢还有水军和水陆两栖军,总而言之,各厢的军种配置,视各厢的驻地而定。

    另外,为保证军事改制和扩军时期不被敌人钻空子,也因为李衍要给岳飞、韩世忠等名将创造立功升职的空间,第一军暂时并没有进行改编。

    ……

第三百七十章 大兵云集(求订阅!)() 


    在军事改制和扩军的过程当中,李衍从各军之中又抽出了一万精锐,另外将马六军、马七军、步十二军、步十三军并入第一军。

    自此,第一军扩编到了三万七千人。

    不过,让人看不懂的是,除了第一营、铁浮屠、走报机密特种军、李衍将步十二军和步十三军合并一军成立的“踏白军”(李纵暂代统制,元仲良为军政委,咎仝美为副统制,王庶为军参谋长,余呈、解珍、解宝为统领)以及娘子军(陈丽卿、扈三娘、方百花、琼英、梁山玉统带的两千五百精锐马军,李衍为之起名‘解烦军’,不过背后都管这支马军队叫‘娘子军’。‘娘子军’的名虽然娘,可实力却不娘,这支马军是除了第一营以外的梁山最精锐的马军。)以外,第一军的其他部队全都没成建制。

    什么叫没成建制?

    是这样的。

    趁着这次军事改制和扩军,李衍陆续将原来第一军指挥以上的军官包括一些指挥全都升一级甚至是两三级调到其它军队去了。

    李衍这么做,一来是增加自己对其它军队的掌控力,二来是给自己看好的军官腾地方。

    为此,李衍将自己的一众亲卫,像姚兴、杨沂中、牛皋、史文恭、苏定、王贵、张显、汤怀、姚政、徐庆、寇成、岳翻、李道、岳亨、赵宏、王万、郭进、成闵、解元、王胜、岳超、陈桷、呼延通、吴璘、杨政、郭浩、杨从义、王俊等人全都酌情下放暂代指挥(统带五百人)或队将(统带一百人)去了,又以韩世忠、吴玠、刘锜、王彦、张宪的兵练得好(确实是练得好)为由让他们暂代统领之职(每人暂带五指挥人马,另外,考虑到忠诚的问题,韩世忠等人带的人马,全都是第一军的老人,新加入第一军的人马,李衍没让他们带,而是给了梁山体系成长起来的将领统带。)。

    统领以上的军官,李衍没设,很多指挥甚至连暂代的统领都没有,竟然由李衍直接指挥。

    这么做,无疑会让第一军缺乏灵动性,反应迟钝,可李衍明知这样,仍坚持暂时这样。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一只狮子领着一群羊,胜过一只羊领着一群狮子!

    所以,不管兵再精锐,没有好的将领统带,也是一群乌合之众。。。

    通讯系统,不论是人员,还是军鸽或讯马,第一军的全都是最好的。

    为了保证第一军的战斗力,许贯忠继续为第一军厢参谋长,李衍又将最优秀的参谋如刘子羽全都给了许贯忠成立第一军参谋部。

    为了保持第一军始终忠于李衍,李衍任命石秀为厢政委,并将朱富培养出来的最优秀的政治干部全都给了石秀成立政治部,而且放出风去:以后军官提拔,政治部的意见,是重要参考依据。

    在战乱不休、混乱不堪的五代时期,武人造反的事,频繁发生,赵匡胤为提防武臣像他那样皇袍加身,创立了文武分途、以文制武的国策,导致武将地位低下文人的地位无限拔高。

    文官领军,固然少有倚兵自重之心,但在安内的同时,也等于是自废武功,自寻死路。

    李衍自然不能干这自寻死路的傻事,但也不能不防武将造反,就算他们不造反,只是阴奉阳违,李衍也受不了。

    这就是李衍设立政治部和派政治干部下部队的原因。

    其实,政委等政治干部就是相当于是监军,只不过他们是团体,而且有组织、有信仰(相信只有李衍才能带领他们走向美好的未来)、有指导思想——梁山政治部早在呼延灼攻打水泊梁山时就成立了,至今已经成立了三四年,培养了很大一批优秀政治干部,也推出了比较成熟的政治思想(主要就是忠于李衍和崇拜李衍相结合),还有不少经过实践的政治推广手段(像忆苦思甜、学习大都督语录等等)。

    在政治部和大量政治干部的作用,必定大多数将士都知道李衍、心向李衍。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武将就是有造反或阴奉阳违的心思也不敢表现出来。

    另外,李衍接受了孙静等人提出的“军衔太简化了,可能不够升”的建议,又推出了勋章奖励体系。

    勋章,梁山的人都不陌生,早在成军之初,李衍就曾颁发过烈士勋章,这次李衍只不过就是参考后世的勋章奖励体系又推出了立功奖章(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和荣誉勋章。

    总而言之,在汉城的这半年,李衍对梁山军动了大手术,为以后争霸逐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宣和二年六月,仁川港。

    蔡攸指着身后的几十艘大海船,道:“你要的太学生、匠人、船工、龙骨和物资全都在这里了。”

    蔡攸痛快,李衍也痛快,道:“古董字画和钱全都给蔡大人你准备好了。”

    双方顺利交割,完成了这笔交易。

    李衍想留蔡攸在汉城住几日,不过回去领赏心切的蔡攸直接就拒绝了。

    李衍觉得蔡攸以后没准还有用,毕竟现在还没跟宋国翻脸。

    而且,多亏了蔡攸,李衍才用一堆破玻璃、破香皂、卖不出去的古董字画、大贬值的铜钱和铁钱换了一大批人才和一大堆好东西。

    再加上,之前真有些对不住蔡攸。

    所以,李衍大手一挥,给蔡攸装了三大箱子土特产,维护了与蔡攸之间的“友情”。

    与此同时。

    童贯从西军中抽调出的十万精锐已经开到了东京城下。

    高俅不甘示弱,也将家底全部拿出,下令:河南河北节度使王焕、上党太原节度使徐京、京北弘农节度使王文德、颍州汝南节度使梅展、中山安平节度使张开、江夏零陵节度使杨温、云中雁门节度使韩存保、陇西汉阳节度使李从吉、琅琊彭城节度使项元镇、清河天水节度使荆忠各携带本部一万精兵聚集在东京城下。

    宿太尉则领了圣旨出朝,迳直到宋江行寨军前开读。

    宋江等人忙排香案迎接,跪听诏书。

    亲耳听见朝廷向他们发出招安,宋江热泪盈眶,道:“某等众人,正欲与国家出力,建功立业。今得太尉恩相,力赐保奏,恩同父母。不过还请太尉宽限我等几日,待我等将老小家眷发送还乡,便整顿器具、枪刀、甲马尽忠报国。”

    宿太尉很好说话,再者说,值此关键时刻,也不好太过苛刻,所以给了宋江等人十天准备时间。

    报国心切的宋江,只用三天时间就将所有事情处理完,然后带着手下一百单八将、两万人马火速上京。

    ……

第三百七十一章 四寇再会(求订阅!)() 


    水泊梁山。

    李衍、方腊、田虎、王庆齐聚一堂。

    再见面,四人全都感慨万千!

    想当初,他们四个虽然也是绿林路上的一方豪杰,可那时大家全都是名气远远大于实力。

    田虎和王庆那时还好点,一人手上还有一两县之地。

    李衍那时可就只有水泊梁山这巴掌大的地方。

    而方腊那时虽然教众不少,但却是四人之中混得最惨的一个,甚至却连块根据地都没有。

    如今,田虎占了八州九十六县,王庆占了九州一百零二县,方腊占了十一州一百二十二个县,而李衍虽然没在大宋占领州县,不过在海外割据一方,而且山东之地李衍来去自由,想要占下,绝非难事!

    可以说,四人如今占了大宋快五分之一的领土。

    再从实力上来说,田虎如今有兵三十万,王庆如今有兵二十五万,方腊如今有兵近四十万,李衍如今有兵二十多万,四人的兵力加到一起,超过一百万。

    根本不可与往日同语!

    感慨过后。

    李衍道:“三位哥哥,如今朝廷大兵云集在东京汴梁,不知你们有何打算?”

    田虎豪迈的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王庆笑道:“怕他作甚,我已调查清楚,宋国从西边调来了十万禁军,又将王涣他们十个土都快埋到了脖子的老家伙弄来又凑了十万禁军,再加上地方上的乡军和那些所谓的义军,往最多了说,宋国也就有三十万军队,绝没有他所吹嘘的五十万大军。”

    方腊道:“二弟、三弟说得不错,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就免不了跟宋国开战,怕是没有用的。”

    李衍道:“打是得打,问题是怎么打?”

    田虎道:“四弟有甚么想说的,就痛快一点,合理,大家就依之,不合理,我们就全当你没说。”

    李衍看了田虎一看,道:“我的意思是,与其被动挨打,咱们不如主动出击,三哥刚才不是说了么,宋国就三十万人马,你们三家联合起来八九十万人马,再加上我的人马,宋国能抗住咱们讨伐么?”

    “这个……”

    “嗯……”

    “伐宋?”

    方腊、田虎、王庆同时露出不愿之色。

    李衍见状,道:“怎么,三位哥哥不愿伐宋,只想被动挨打?”

    方腊、田虎、王庆三人相互看了看,最后由田虎最先开口道:“我的那些孩儿,大多都没离过家,离开家门前的一亩三分地,就得走丢大半,怎么伐宋?”

    这当然是田虎的借口,真正的原因是,田虎觉得他的地盘山川险峻易守难攻,只要将宋军挡在他的地盘之外,他就能安心当他的晋王,继续醉生梦死左拥右抱的生活。

    王庆道:“防守一方,有城池之固可依,占巨大优势,我们为何要放着这么大的优势不要,变主动攻击?休是本王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那西军跟西夏打了几十年,具是身经百战的虎狼,明马刀枪的跟他们干,咱们就是有再多一倍的兵力都不够用,不说这能征善战的西军,只说那那十节度,也各个是老而弥坚的人物,不可小觑。”

    李衍心下大骂:“刚才谁说的,这十节度是土已经埋到脖子的老家伙,怎么这么快就变成了,老而弥坚,不可小觑?”

    王庆继续道:“咱们有坚城,还有充沛的粮草,就跟宋军耗,他老赵家急,咱们不急。”

    王庆比田虎也强不了哪去,养尊处优的生活早已磨去了他的斗志,王庆甚至都已经想好了,万一守不住,他就退守江东,“江东虽小,足以为王。”

    李衍看向方腊,想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