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道清道:“如果高丽不出兵,咱们有九成把握打下泰封,不过,泰封如果支持不住,势必要倒向高丽,那样的话,咱们最多有六成胜算。”

    李衍皱眉道:“只有六成?”

    乔道清道:“至多……咱们的兵力虽然有二十万,可其中有近十万是新兵,而高丽至少有十五万长年与辽国和金国对峙的善战精兵、十万训练有素的精兵,再加上泰封的十四五万兵马,在兵力方面,咱们一点都不占优势,最主要的是,他们是守方,咱们是攻方。”

    李衍沉默了一会,道:“也就是说现在还不是开战的时候?”

    乔道清道:“很容易出现惨胜的情况。”

    李衍沉默了一会,看向蒋敬,问道:“现在乐浪、真番二郡的民比是多少?”

    蒋敬道:“乐浪郡汉民占七成多一些,真番郡汉民占六成多一些。”

    李衍差异道:“此二郡汉民占比这么大了吗?”——在李衍的印象当中,一年前还是大约是一半一半。

    闻焕章道:“前不久我们迁五十万高丽民前往台湾郡,又迁一百万汉民来乐浪、真番二郡。”

    此事他们上报过,只不过李衍让他们便宜行事,所以才不知道个中细节,听了闻焕章的解释,李衍了然,问:“没有强迫吧?”

    闻焕章道:“我等怎敢,他们是被咱们所给出的移民待遇所吸引,主动报的名。”

    李衍没问具体细节,只是道:“你等切记,不可失信于民!”

    众人齐声应道:“是!”

    李衍又问:“今年的收成如何?”

    蒋敬道:“大丰收!占城稻很适应这片土地,亩产一点也不比在宋国低,秋收时,百姓无不满脸笑颜,对大都督您歌功颂德!”

    李衍听罢,暗松了一口气!

    这是立国的根本,他们总不可能始终靠抢来过日子?再者说,过几年天下大乱,他就是想抢,也没地方去抢。

    李衍道:“这么说,咱们不缺粮了?”

    蒋敬小心翼翼的说道:“大都督您赈灾的范围若是不再扩大,咱们的粮食应该不会缺。”

    李衍在山东、河北两地的声望,可是用钱粮硬生生的砸出来的。

    这固然为李衍和水泊梁山在山东、河北两地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可也着实是给了水泊梁山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实话实说,要不是李衍得了半个高丽的财富,是绝难这么干的。

    李衍道:“我尽量控制。”,随后又问:“对于宋国借钱银一事,你们怎么看?”

    孙静道:“万万不能借,宋国借钱是要打田虎、王庆、方腊,若是被宋国平定了内乱,兴许就会打大都督您的主意!”

    蒋敬道:“咱们是有些余钱,可咱们的开销也很大,以至于财政压力非常大,所以最好不借,以免有突发事件,咱们的财政吃紧。”

    ……

第三百五十四章 内政与外交(下)(求订阅!)() 


    见孙静、蒋敬都不同意自己借钱给赵佶,李衍看向其他人,问:“你们都不同意?”

    赵鼎拜道:“下臣愚见,大都督应该答应此事。”

    李衍看向赵鼎,问:“你的理由。”

    赵鼎道:“敢问大都督想不想问鼎中原?”

    李衍不置可否道:“想如何,不想又如何?”

    赵鼎道:“大都督若是不想问鼎中原,可不答应此事,若是想问鼎中原,则最好答应此事。”

    李衍没说话,他在等赵鼎的下文。

    赵鼎顿了顿,继续道:“宋主其人,酷爱颜面,既然肯找大都督您借钱,他的宠臣蔡攸既然肯在咱们汉城待两个多月等大都督您,那就说明这笔钱对他们非常重要,大都督您完全可以借此机会多跟宋主要些对您有用的东西。”

    李衍道:“比如?”

    赵鼎道:“比如官职,大都督您如今的官职确有些低了,若是不作出改变,恐有后患。”

    李衍这个大护都,是宋朝根本没有的官。

    至于李衍自封的大都督,就更没有了。

    从事实上来说,李衍的权力相当于宋朝的节度使。

    可李衍的品级是从二品,又比节度使的正二品又低了半级。

    所以,严格来说,李衍就是一个副节度使。

    这也就难怪李衍的一众手下对李衍的官职耿耿于怀。

    而宋朝武人的官职,最高也就能当到节度使,比李衍现在的品级只高半级。

    所以,李衍道:“就算授我节度使,比现在也强不了多少吧?”。。

    赵鼎笑道:“大都督只管提要求,此事自有他们君臣操心。”

    李衍一听,暗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心道:“对呀,我操这个心干嘛,他不让我满意,我不借他钱就是了。”

    李衍微微点了点头,道:“还有么?”

    赵鼎道:“人才。”

    李衍重复道:“人才?”

    赵鼎道:“大都督您手下的文武目前虽然够用了,但却远远不够您争霸逐鹿所用,您的几块属地,又多是劳苦贫民,少有读书人,就算开恩科选拔,亦或办太学培养,都难以解决这个问题……”

    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李衍的属民,几乎全都是由穷人组成的。

    而穷人是没有机会读书的。

    那些富户差不多全都被李衍抄了家,人则大多都跑到了高丽和泰封。

    再说,李衍也不可能只为高丽人开科举。

    如果真是这样,必然后患无穷。

    那自己培养?

    其实,李衍已经创办学堂了,可时间实在是太短,没有三五年时间,那些人根本不能用。

    而就算过个三五年,他们也只是小学毕业的应届毕业生,难以独当一面。

    所以,人才难继,的确是李衍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赵鼎继续道:“大都督您完全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再跟宋国要两千太学生,然后从中选拔培养可为大都督您所用的人才,恁地,大都督就算是得了山东、河北两地,也有足够的人才治理。”

    经赵鼎这么一提醒,李衍突然想到:“我何不借着这个机会将韩世忠、刘锜、吴阶、杨存中这些名将都要来?”

    这个想法,为李衍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韩世忠如今应该只是一个队将左右的小官,好像直到他擒下方腊,才混到了一个从九品的小武官。”

    李衍敢肯定,只要自己跟赵佶要韩世忠,就铁定能将现在名声不显的韩世忠要来。

    “刘锜有点难办,他父亲刘仲武,是泸川军节度使,比我还高半级。”

    虽然难办,但李衍也下定决心,谋求刘锜这个顶级统兵大将。

    “吴阶也是将门之后,三代守蜀,不过他家好像没落了,如今品级应该不会比韩世忠高多少,要来也不难。对了,吴阶还有一个弟弟,也是一个超一流名将,也一块要来。”

    李衍在心中用笔将吴阶和吴璘的名字圈上。

    “杨存中,现在应该还叫杨沂中,也出身将门,不过其祖父杨宗闵和父亲杨震的官职好像都不高……杨宗闵和杨震,一个是与唐重一同守卫永兴,金军攻陷城池,迎敌战死,另一个是在抵御金军时战死。杨存中一家可谓是满门忠烈。那就将他们一家全都要来。对了,唐重也是忠烈,顺便也要来吧。”

    李衍在心中用笔又将杨存中、杨宗闵、杨震、唐重圈上。

    “这要谁呢?这个机会,可是千载难逢。”

    李衍开始搜肠刮肚寻找北宋的名臣和名将。

    见李衍已经有意借钱给赵佶了,同意借钱给赵佶的人纷纷发言。

    郭永道:“咱们虽然能从方腊的地盘招募到不少匠人和船工,但方腊的地盘毕竟有限,哪里能跟宋国相比,大都督可借此机会再跟宋主要些匠人和船工。”

    金富轼道:“宋国虽然没有钱银,但有其它东西,铁条、牛角、牛皮、牛筋、羊皮、箭笴(杆)、翎毛,这些战略物资大都督都可以要。”

    孙静迟疑了一下,道:“据下臣所知,宋主有三根超过十五丈长的龙骨,若是能将它们要来,大都督您一直想要造的宝船,就有望造出来了。”

    朱武道:“大都督,您还可以用一部分琉璃和香皂来抵借款,恁地,咱们的压力定会少上不小。”

    ……

    李衍与闻焕章等人商量了两个多时辰,然后才带着闻焕章等人来到奉天殿,坐在那张椅子上见了其他文武百官。

    这张椅子,李衍坐是坐了,但因为李衍将头头脑脑全都按住了,劝进一事,却暂时打住了。

    李衍先让闻焕章等人汇报一下他不在的这段时间,乐浪、真番二郡包括济州郡的发展情况,然后就让文武百官畅所欲言。

    李衍这个势力,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文武百官普遍都很年轻。

    年纪超过五十的,一共也没有几个。

    四十多岁的,在李衍这,就已经算是老人了。

    三十岁左右的多一些。

    不过最多的还是二十多岁的。

    所以,整个势力朝气蓬勃,这些人也敢说敢做。

    因此,李衍让他们畅所欲言,在一些胆大的人的带领下,他们真是什么都敢说。

    而李衍也表现出了自己豁达大度的一面——就算他们说错了,也不怪罪他们。而且,李衍让人记录下他们所说的,回去慢慢看,然后采纳其中合理的建议。另外,李衍还吩咐下去,未来三日,皆让他们畅所欲言。

    李衍的豁达大度和广开言路的做法,进一步的赢得了文武百官的心。

    ……

第三百五十五章 水至清则无鱼(求订阅!)() 


    清晨。

    刘慧娘醒来,下意识的一摸身边!

    李衍已经不在了。

    刘慧娘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李衍是大英雄、大豪杰不假,可也正是因为李衍是大英雄、大豪杰,才与她聚少离多!

    李衍的其她女人可以随着李衍走,但她刘慧娘不行,她得带着两个儿子一直待在中枢,以防李衍出了甚么意外,这个政权没有最高领导人!

    刘慧娘聪明不假,刘慧娘贤惠不假,刘慧娘坚强也不假,可刘慧娘也是一个女人,也需要人陪!

    刘慧娘只盼着李衍能尽早打下来天下,那样就能陪在他们母子身边。

    突然!

    李衍的声音响起:“醒了?”

    刘慧娘一喜,然后边坐起、边向李衍看去,同时道:“官人没走?”

    李衍放下手上昨天文武百官提的建议和笔,然后来到床边坐下,笑道:“走去哪里?你还真能睡,我等你起来一块吃早饭,一直等到现在。”

    刘慧娘看看外面已经大亮的天,然后白了李衍一眼,道:“这还不都怨你!”

    李衍将刘慧娘搂在怀中,道:“我想让你再给我生一个女儿,让她替我多陪陪你。”

    刘慧娘伸出双臂搂住李衍的腰,将头填在李衍的怀中,道:“这次能在汉城多待一段时间么?”

    李衍道:“应该能待段时间,不过不会太久。我得去各个前线视察一遍,此事马虎不得,他们若是出了问题,你们可就危险了,咱们的根基也将尽毁。宋国境内的战争若是爆发了,我就得回去寻找机会继续壮大咱们的实力……咱们这样的家庭,不比其他家庭,他们不努力,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