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衍的态度?

    因此,听见李衍询问,牛皋连忙答道:“禀将军……”

    马灵道:“叫大都督!”

    牛皋连忙改口道:“禀大都督,小人正是牛皋!”

    李衍道:“听卞江说,你的箭术不错。”

    牛皋答道:“卖柴难以养家,俺便跟人学了箭术,如此便能猎些猎物辅以养家。”

    李衍又问:“你可曾学过武艺?”

    牛皋答道:“年小时拜过一个师父,学了七八年,不过已有三五年不练了。”

    李衍再问:“可识字?”

    牛皋道:“学武艺时,俺跟师父胡乱学过一些兵法,所以识得一些字。”

    李衍点点头,道:“我叫李衍,安东都护府的大都督,不知你可愿当我的亲兵?”

    ……

第三百二十一章 暗潮汹涌(求订阅!)() 


    亲兵其实就是亲卫。

    从品级上来说,李衍的亲卫并不比寻常的梁山士卒高什么。

    但从以往的事实来说,李衍的亲卫一直都是梁山将领的摇篮。

    当然,这也不是李衍让牛皋当自己亲卫的全部原因。

    如今梁山军已成了规模,其中很多人都是跟李衍起家的老兄弟,他们是李衍最大的支持者,不过与此同时他们也成了李衍提拔新人阻力。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军队就是一个讲资历、讲功绩的地方。

    没有资历、没有功绩,就是被提拔,别人也不服。

    这也是为什么上官义、李天锡等人明明有担任一军主将的才能李衍却只是先给了他们一个副统领当的原因。

    说实话,要不是上官义他们带来了不少人马物资,被李衍算成他们的功绩,连副统领李衍都不会给他们。

    至于火线提拔杨再兴、余呈等人,这里面多多少少有杨志、卞祥等人的面子,也有李衍的一意孤行。

    是的。

    李衍可以一意孤行。

    以李衍的威望,别人就算有想法,也不敢说。

    不过,李衍向来都是慎重使用这个权力,免得军队乱套。

    其实,李衍完全也可以对牛皋使用这个权力。

    可李衍考虑到牛皋是有忠君爱国思想的,才故意先把牛皋放在自己身边影响熏陶一段时间,然后再找机会提拔。

    李衍是怎么想的,牛皋当然不知道。

    牛皋只知道,大英雄、大豪杰、安东都护府的大都督李衍亲自来他家招他当兵,还让他当亲兵。

    牛皋喜出望外!

    牛皋这个人是渴望出人头地的,否则他也不可能在年轻时学武习文。

    可惜牛皋一直找不到提携他的人。

    加上又有老娘、妻儿牵绊。

    牛皋才一直蹉跎至今。

    如今李衍亲自招揽他,苦于没有门路的牛皋如何能不应?

    牛皋是一个很干脆的人,得了李衍一千贯的赏钱,当日就让一家老小收拾家中贵重,次日就拖家带口的跟李衍离开了石碑沟。

    牛皋胆大,不像很多军士那样,在李衍面前大气都不敢喘。

    一路之上,激动不已的牛皋都在李衍耳边呱噪,而李衍也不嫌牛皋烦,基本上是有问必答,熟悉李衍的人,都能看得出来,李衍喜欢牛皋。

    牛皋道“大都督,咱们这是去哪?”

    李衍道“去相州汤阴县。”

    牛皋问“去那里作甚?”

    李衍道“我听说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在那里授徒,想找他请教一下武艺。”

    牛皋道“那周侗师父,俺也曾听说过,是个好武艺,不过他也不值得大都督亲自来见吧,大都督随便派个人将他请去也就是了。”

    李衍当然不能跟牛皋说“我找周侗不是为了请教武艺,而是想招揽岳飞等人。”,只是笑笑,就不再言语了。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且说,晁盖将天王李成、大刀闻达裹挟回二龙山,才知道

    关胜中了吴用之计,来围剿二龙山的一万五千多官军,被二龙山的大军杀死了二三千,又跑了一千多,其余自关胜以下尽数被二龙山捉了。

    后来,秦明、董平等人将关胜、宣赞、郝思文押上山。

    宋江见了,慌忙下堂,然后呵退押送关胜等人的喽啰,再然后亲自为关胜松绑,把关胜扶在正中交椅上,纳头便拜,说道“郓城小吏宋江,被人所害,才不得不落草为寇,只待朝廷赦罪招安,实无异心,今将军天兵来剿,本应束手待俘,却又念及朝廷不明,纵容奸臣当道,谗佞专权,滥官污吏横行,陷害天下百姓,怕冒然被俘,无人识得我等真心,才冒犯虎威,望乞恕罪!”

    关胜连忙答礼,却又不知如何应答!

    宋江给秦明和董平使了个眼色。

    秦明和董平见状,上前道“既蒙将令,不敢不依,万望将军免恕虚诳之罪!”

    宋江又道“将军此役折了许多军马钱粮,朝中那些相公如何不见将军罪责?倘蒙将军不弃山寨微贱,宋江情愿让位与将军;等朝廷见用,受了招安,那时将军再尽忠报国,未为晚矣。”

    关胜想了想,然后看向,宣赞、郝思文问道“你二人是何意?”

    郝思文道“谨遵将令!”

    宣赞道“并听将令!”

    关胜道“我等三人愿早赐一死!”

    宋江道“何故发此言?若蒙将军不弃微贱一同替天行道,我等万喜。若是将军不肯,我等不敢强留,只今便礼送将军回京。”

    关胜哪敢回去见蔡京,只能就坡下驴道“人称忠义宋公明,果然明不虚传……今日我等有家难奔,有国难投,愿在帐下,为一小卒!”

    有关胜帮忙,宋江等人没费多大力气就将这一万多官军全部收编了,并派人取回关胜的家人。

    经此一役,宋江在山东地界名声大噪,直追李衍,晁盖的光辉彻底被宋江盖去,山东境内只知二龙山有一位及时雨宋江不知二龙山有托塔天王晁盖。

    也就在这时,晁盖带着李成和闻达回来。

    梁中书被李衍砍了脑袋,蔡京的女儿被李衍随手赏给了阮小七。

    这种情况下,李成和闻达也就没有了退路,只能带着一家老小跟晁盖上二龙山落草。

    李成和闻达皆是都监,且在官军中很有些威名,武艺也与关胜、秦明、董平在伯仲之间,因此,上山之后,晁盖就下令,李成和闻达各统带五千人马,以示对李成和闻达的重视。

    这还没完。

    两日后,晁盖又以有经验的统兵头领不足为由请始终打酱油的李应出来统带五千人马,而李应也欣然接受了。

    再加上之前刘唐所统带的五千晁盖的嫡系人马。

    表面上,晁盖一系已经可以跟宋江一系抗衡了。

    对此,宋江始终报以微笑,并很配合的将一万五千人马交给李成、闻达、李应统带,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宋江大气无私的一面,以至于宋江的威望不降反高。

    与此同时,晁盖嫉贤妒能的名声开始传播。

    二龙山暗潮汹涌……

    ……

    。

第三百二十二章 反了(求订阅!)() 


    “甚么?攻打大名府的不是二龙山的人马,而是李衍的人马?”

    听完一个好不容易才从大名府逃出来的梁中书手下的首将禀报,蔡京猛得一下子就站了起来!

    首将可能是怕已经七十多岁的蔡京不死一般,又道:“不是李衍的人马,就是李衍本人,小将亲眼所见,李衍主持公审,将姑爷砍了脑袋,然后下令查抄了姑爷和小姐的家……那李衍忒歹毒,将姑爷砍了脑袋查抄了姑爷、小姐的家财且不说,竟还将小姐赏给了他的亲卫为仕妾,李衍那亲卫,小人见了,疙疸脸横生怪肉,玲珑眼突出双睛,绰号‘活阎罗’,丑陋至极,相貌堪比那丑郡马,让小姐终日对着这么一个丑八怪,怕是天天都得以泪洗面……”

    蔡京大怒:“竖子欺人太甚,老夫必参他一本,竟将老夫的女儿赏给一个丑比宣赞的低等士卫,可……”

    “恶”字没说出口,蔡京就突然想起用围魏救赵之计去攻打二龙山的宣赞和关胜,进而一惊,暗道:“坏了,关胜和宣赞怕是凶多吉少!”

    也就在这时,又有人来报:“禀太师,关胜中了二龙山贼寇奸计,大败,一万五千人马尽没!”

    这对蔡京来说,也是一个极坏的消息,要知道,此战可是他所主张的,折了这么多人马兵甲钱粮,他怎能不受连累?

    蔡京挥手让所有人都下去。

    他要静一静。

    坐了足有一盏茶时间,蔡京狠拍了一下桌子,随即恨声道:“此仇若是不报,老夫枉为当朝太师!”

    蔡京初意是派关胜帮梁中书赚一些功绩,他自己亦有荣宠,如今,他女婿已死,女人被赏了出去,且事情也难以遮掩,便于次日五更上朝,第一站出来,直临玉阶,面奏赵佶道:“今有大名府首将张闪禀报……”

    就在这时,门外大喊:“急报!”

    赵佶皱眉道:“何人喧哗?”

    不一会,就有殿卫带着广济军信使进来,禀报:“禀报官家,河北田虎就汾阳起造宫殿,僭号改元,自称‘晋王’,伪设文武官僚,内设相外设将,自称有兵马五十万,独霸一方……田虎反了!”

    赵佶听了大怒,道:“乱臣贼子,该诛!”

    无巧不成书。

    就在这时,外面又有人大喊:“急报!”

    赵佶沉着脸,道:“进来答话!”

    很快又有殿卫带着滩阳信使进来,禀报:“禀报官家,王庆自称‘楚王’,于南丰城中建造宝殿,内苑,宫阙,僭号改元,伪设文武职台,省院官僚,内相外将,封李助为军师都丞相,方翰为枢密,段二为护国统军大将,段五为辅国统军都督,范全为殿帅,龚端为宣抚使,龚正为转运使,丘翔为御营使,伪立段氏为妃,自称有兵马八十万……王庆反了。”

    “咝!”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田虎和王庆竟然同时反了!

    赵佶“腾”的站了起来,然后走来走去,道:“此二贼同反,该如何应对?”

    众人皆看向童贯。

    童贯也不推脱,出列道:“唯剿灭一途!”

    赵佶道:“卿所言正对朕的心意,此狂妄之贼不剿,众皆效仿,我大宋危矣!”

    童贯道:“不久前辽国遣使臣册金主为东怀国皇帝,金国复遣使于辽国,以辽国册礼使失期为由,命诸路军过江屯驻,辽国目前自顾不暇,不敢犯我边境,西夏又被我所败,不足所虑,官家若要西剿灭田虎、王庆二贼,西军可出十万敢战之士为官家解忧!”

    有人可能会奇怪,童贯怎么一改往昔如此积极了?

    事实上,童贯这也是迫不得已!

    童贯跟赵佶邀功说他大败西夏,其实恰恰相反。

    北宋名将,有“时论名将必以法为首”之说。

    刘法扬名于危难之中,长期征战边塞,成名于宋夏战争,身经百战,被敌人称为“天生神将”,对北宋进击河湟起到重要作用,官至北宋熙河经略使。

    刘法在此时的名声其实还要大于种师道、种师中兄弟(即水浒中所说的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

    (刘法之名后来之所以不及种师道、种师中,皆因刘法的儿子刘正彦伙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