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混绿林界的,只要有了名气,什么都能弄到,可以说宋江就是名气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再者说,受招安也需要名气。

    君不见,大宋几百伙盗匪,其中大多数都渴望朝廷招安,因为只要受了招安,就不用再东躲西藏,就不用再担心被剿灭,进而送上刮刑台,还能光宗耀祖、封妻荫子,总之,好处多多。

    而受招安有这么多好处,自然不可能人人都能得到。

    那什么人能得到?

    当然是杀人放火多的,在大宋作出了大名气的大寇才有资格,就像李衍,若非李衍将半个高丽都打下来了,大宋怎么会招安李衍,怎么会封李衍大都督之职?

    所以说,名气对于强人而言,绝对是最好的东西之一。

    也正是因为如此,宋江又确认一遍:“此话当真?”

    晁盖笑说:“我何时骗过贤弟?”

    宋江迈着瘸腿激动的走来走去,道:“这是好事!好事!有了打下高唐州之名,我二龙山何愁不兴旺?”

    不过,走了一会,宋江又停了下来,道:“大都督只给了咱们一个名,没说分些好处给咱们?”

    晁盖道:“李衍兄弟还分了两成缴获给咱们。”

    秦明撇嘴道:“才两成,也太不爽利了!”

    白胜道:“别贪得无厌,莫要忘了,这高唐城是人家梁山军打下的,没有梁山军,你们早就灰溜溜的回二龙山了,就是这两成,还是李衍哥哥看在晁盖哥哥的面子上赏给咱们二龙山的。”

    “你!”

    秦明气得暴跳如雷!

    晁盖看着秦明道:“兄弟慎言,李衍兄弟最开始时说分给咱们二龙山五成的,可我哪有这个脸面接?你们这仗打得真是……哎!你们可知,你们差点害死了柴大官人,若不是有一个仗义的当牢节级搭救,若不是梁山军只一夜便打下了高唐城,柴大官人此次必定是十死无生……我跟李衍兄弟推脱了许久,才勉强收下了这两成,实话与你们说,要不是咱们这次又折了三四千兵马,没有这两成缴获,非元气大伤不可,我是万万不会收李衍兄弟的馈赠的。”

    听晁盖提起他们打得这仗,又听晁盖说起他们差点害死柴进,即使脸皮之厚如宋江,都觉得臊得慌!

    与此同时,宋江也在心中埋怨晁盖:“你跟李衍客气甚么,他拔根毛都比你腰粗,这三成收获于他梁山泊而言是九牛一毛,于咱们二龙山而言可就太关键了,它能让咱们二龙山的实力翻上一倍!”

    不过埋怨归埋怨,宋江嘴上却道:“不错,若是没有梁山军,咱们的确什么都得不到,这两成已经不少了,省一省,足够咱们招募一万人的了。”

    晁盖道:“正是这个理,你们当慎言慎行,万万不可恶了梁山泊的人,进而坏了两家的交情。”

    宋江等人齐声道:“是!”

    ……

    ……

    ps:今天看到有人留言问“为啥对二龙山这么好”,小小的解释一下:因为需要宋江、吴用他们这些人逼一些人上山,比如朱仝,比如李应,比如卢俊义,虽然李衍也不是什么好人,但这么没底线的事,还是别让李衍干了,而且李衍如今的身份也不好干这些事,所以还是让宋江、吴用等人再发挥一下余热吧。

    ps:书友们,我是任鸟飞,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二百七十六章 占城稻、玻璃和香皂() 


    认为:“故凡兵有大论,必先论其器。”

    在战争中,武器是至关重要的,完备、先进的武器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前提。

    因此,“审器而识胜”,也就是说,在战争打响前,通过观察敌我双方武器装备的优劣,基本上可以断定这场战争的胜负。

    战争的准备,很大一方面就是进行武器的准备,“备具,胜之厚”,如果在武器装备方面优于敌人,即做到了“器无敌”,无疑就占据了先机,掌握了主动权,取胜就更加有把握。

    可见,管子对战争中的武器因素是非常重视的。

    李衍虽然不知道管子曾有过这些言论,但作为一个现代人,尤其是一个现代军人,李衍自然是知道武器的重要性的,因此,这些年来李衍一直在致力于武器研发,而刘慧娘无疑就是李衍背后那个一直默默支持李衍的女人。

    也正是因为有李衍对武器的重视,以及刘慧娘有通天盖地之才,梁山军才有了飞桥,才有了钢轮火柜,才有了轻而易举攻克坚城的能力,这是数年来的积累。

    高唐城只是一个小城,李衍不可能将过多的经历放在它身上,因为有太多太多的事需要李衍做了,像研发更先进的武器,像赚更多的钱,像弄到更多的粮食。

    先进的武器是左右战争胜负的关键,但它绝不是致胜唯一的因素。

    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势力的生产力为基础的,因而经济实力同样重要。

    “国贫兵弱,战则不胜,守则不固。”

    “故凡用兵之计,三惊当一至,三至当一军,三军当一战。”

    “故一期之师,十年之蓄积弹,一战之费,累代之功尽。”

    战争于物资而言,耗费巨大,国弱民贫,战争就难以为继。

    因此,强军首先要发展经济,要想打败敌人,首先要在物质财富上超过敌人,“为兵之数,存乎聚财……是以欲王天下,财不盖天下,不能王天下”。

    另外,欲王天下,必须“国富而粟多”,“众民、强兵、广地、富国,必生于粟也”,“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只有粮食充足,军队才可守可战,“有蓄积则久战而不鼠”就是这个意思,相反,如果军队粮食不充足,“兵弱而士不厉,则战不胜而守不固;战不胜而守不固,则国不安突”,粮食在战争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要做到在物质财富上胜过敌人,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农业生产。

    发展到了李衍如今这种程度,已经不可能单单靠抢了,必须得自己生产。

    当年李衍从赵佶的书桌上拿的那竹筒稻子,经过试种,李衍早已得知那是占城稻。

    占城稻是出产于中南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引入宋国已经有些年头了,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占城稻以其原产地位于后世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

    它的有几个特点:

    一是耐旱。

    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

    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四是占城稻与晚稻配合在一些地区还可成为双季稻使谷物产量大为增加。

    另外,李衍从赵佶书桌上拿的占城稻还与普通占城稻有些不同,他的生长期更短,产量也更高,它应该是变异过了的占城稻。

    经过在梁山周围的几个村庄几年试种,这种占城稻已经成规模了,足够在李衍的属地大规模种植。

    当然,这种占城稻在乐浪和真番二郡能否大规模种植需要时间来证明。

    这也是李衍同意招安并且暂时不想再跟大宋朝廷开战的原因之一。

    至于发展经济,自然是靠通商,这也是李衍接受大宋朝廷招安的原因之一,因为只有接受大宋朝廷招安,才能跟大宋通商,才能从大宋攫取大量财富。

    针对跟大宋通商,李衍和刘慧娘等人特意研发出来了两种东西玻璃和香皂。

    因为以前常看小说,李衍对这两种穿越者必须掌握的敛财至宝的制作方法非常熟悉。

    加上李衍手下还有刘慧娘这个钻研大才和上万匠人,这两样本就不难大规模生产的东西很快就大规模生产了。

    对于这两样东西的价格,李衍就一个指示贵。

    一块尺许见方的无色玻璃一千贯,一扇窗户最少三五千贯。

    一件玻璃器皿至少万贯。

    一小盒寸许见方的香皂五百贯。

    你还别嫌贵。

    你得研究购物者的心理。

    能买得起玻璃和香皂的,绝不会不是穷人,他们绝不会差钱,而你要是卖得便宜了,那才反而没有了合适的消费人群。

    李俊、扈成、苏长官、王则贞,包括吕方和郭盛,李衍手下的商人全都出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从大宋攫取到最大的财富。

    除了卖,李衍同时也在买,买粮,买马,买铁,买所有战需品,全都高价买,甚至是倍价买大宋朝廷不可能一直让李衍买,早晚会出台相关禁令,在此之前,李衍能买多少买多少。

    这些事虽然不需要李衍亲自去做,但哪样都得李衍亲自拿主意,至少是亲自敲定。

    总之,李衍有很多很多很多的事。

    所以,只在高唐城待了三日,李衍便带着已经可以移动了的柴进返回了梁山泊,剩下的事全都交给乐和处理。

    至于柴进的庞大家产,李衍跟柴进推脱了许久,最后收下了九成。

    柴进执意将其家产送给李衍,是有原因的:

    一来,是因为他真心感谢李衍救他性命,如果没有李衍,他十死无生,有多少钱都没用。

    二来,是因为柴进也清楚,他的身份变了,不再是那个拥有丹书铁劵谁也不用怕的柴大官人了,他今后要想活得安稳就必须得找新的靠山,而那个新的靠山就是李衍。

    三来,已经成了通缉要犯的柴进也没有地方放他那庞大的家产,与其暴露出来被人惦记,莫不如送给李衍换一个大人情。

    ……

    ps:书友们,我是任鸟飞,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了() 


    万岁山。

    赵佶已经为它正式命名为“寿山艮岳”,简称“艮岳”。

    经过多年建设,现在的艮岳已经初具规模。

    在艮岳的一角,有一片很大的草地,这里是李衍进献的那两只长颈鹿,不是,是那两只神兽麒麟的家。

    赵佶看着两只“麒麟”,龙颜大悦!

    林灵素在左,蔡攸在右,两人都在大赞李衍忠心。

    林灵素道:“有李居士给教主道君皇帝进献的这两只神兽麒麟镇压气运,大宋必然万古长存。”

    赵佶听后,龙颜更悦!

    蔡攸道:“听说大都督又给官家进献了一批琉璃器和琉璃窗,对了,还有镜子,官家能否赏赐微臣一些,听说那琉璃窗和镜子极为神奇。”

    赵佶笑道:“是很神奇,那琉璃窗隔风透光,站在一侧可清清楚楚看到对面的景物,仿佛中间无物一般,那镜子更为神奇,它竟能清清楚楚的将人的相貌映照出来,远远不是铜镜可以比的,不瞒你们说,朕还是第一次如此清晰的看清朕的相貌。”

    蔡攸故作惊讶道:“这般神奇?”

    蔡攸真是装的,其实李衍早就送给他和林灵素一大批玻璃和香皂,要不然他们能这么卖力为李衍说话?

    见赵佶如此喜爱李衍,跟在最后面的高俅,眼中犹豫不决!

    梁师成故意落后了几步,道:“李衍如今势大,又会做人,官家绝不会希望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