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有一人道“怕只怕,嫁一位公主给李大都督,咱们也扳不会这局,依我看,王上莫不如将两位公主都嫁给李大都督,这样才能稍稍占了些上风。”

    韩安仁暗自思量了一会,道“求王上将王上的四个女儿全都嫁给李大都督!”

    听了韩安仁此言,王俣的眉头就是一皱,道“都嫁?这……婧楠才十二岁……”

    韩安仁道“王上,这不是数量的问题,而是态度的问题,李太师已经嫁了一个女儿给李大都督,王上就是将两位公主嫁给李大都督,最多也就能跟李太师打个平手,王上若是将所有女儿全都嫁给李大都督,才能表现出王上的诚意,咱们才有可能跟李大都督谈判……王上,如今内忧外患,咱们若是不尽全力,高丽恐怕就会……”

    在说到“内忧”两个字的时候,韩安仁故意加了重音。

    王俣看了李资谦一眼,然后道“就算孤王愿意将四个女儿全都嫁给李大都督,可是谁又能去办此事?别忘了,咱们可是全都被困在此地。”

    这时,姜镐正好看见金富轼,随即想起想要投降李衍的金富辙,然后道“王上,微臣倒是有一个人选。”

    ……

    。

    ps:书友们,我是任鸟飞,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二百三十二章 将南宋初有名的文臣一网打尽() 


    福宁殿。

    历代高丽王的住所。

    如今已经成了李衍的临时住所。

    天刚蒙蒙亮,门外就传来阮小七细小的声音:“哥哥,起了么?”

    很快,昨晚和衣而睡的李衍,就推门出来。

    一出来,李衍就看见满眼血丝的乔道清和郭永。

    李衍看着乔道清和郭永道:“辛苦了。”

    打下一座人口三十几万的大城,所需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所以什么都得管的乔道清和郭永真是累坏了,尤其中途李衍又将仇悆调走了。

    乔道清道:“幸好李资深兄弟找来了不少高丽人帮忙,金富辙和李棋也帮了不少忙。”

    李衍道:“哦?金富辙肯入伙了?”

    乔道清道:“咱们这一战将他最后的坚持给击碎了。”

    李衍道:“这是好事,金富辙还是很有能力的,品行也很不错,还有他哥哥……我好像在哪听过他的名字。”

    李衍所说的听过金富轼的名字是上辈子的事,只不过李衍也不记得在哪听过一嘴,所以如今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

    不过

    李衍却非常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他能有印象的人,尤其是一个外国人,指定很不寻常。

    事实上,这金富轼也的确非常了不起,他是高丽史上少有的贤臣,其在高丽的地位堪比南宋初的李纲、赵鼎、胡铨、李光。

    另外,这金富轼的运气也是极好。

    半岛上十分著名的史书《三国史记》便是他所著(在他之前的史书,不知为何,到了后世竟然全都失传了。)

    再有,这金富轼死得也很有传奇性。

    金富轼最大的敌人就是率军攻打济州岛的郑知常,两人不仅是政敌,还是文敌。

    不过郑知常到底是差了金富轼一筹,后来被金富轼斗死。

    相传,郑知常死后化为厉鬼用力地捏金富轼的阴,最后金富轼死在了厕所里。

    死都死得这么传奇,也难怪后世金富轼有那么大的名气,以至于李衍这个外国人都听过他的名字。

    李衍又道:“回头让金富辙来找我,我同他一块写个招贤榜,我就不信高丽没有有心出仕又没有机会出仕的人才。”

    乔道清道:“哥哥此举大善……只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用,却不可尽用。”

    李衍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然后又道:“我写了个人才榜,回头你派人送去礼成城交给李俊,让他带回山寨交给闻……交给朱富,告诉朱富,尽量将这些人全都给我赚来,切记,不可伤到这些人,可如实跟他们说咱们的情况。还有,咱们来之前方腊不是传来消息说找到吕将了么,让回去的人看看人到梁山泊了没有,如果到了,在第一时间带他过来。”

    说这话的同时,李衍将一张写了十几个名字并附带一些简单资料的名单交给乔道清。

    郭永不经意的扫了那张纸一眼,随即瞳孔就是一缩!

    许贯忠(请)、萧嘉穗(请)、宗泽(可捉)、李纲(可捉)、赵鼎(可捉)、胡铨(可捉)、李光(可捉)、陈公辅(可捉)、陈康伯(可捉)……

    这份名单当中,郭永看到了好几个熟人:

    赵鼎,虽然目前还只是开封府士曹,但曾在对策时指责哲宗时宰相章惇误国,仅这一样,就说明他很才干。

    李纲,进士及第,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上任不久即因议论朝政过失被罢去谏官职事,改任部员外郎,迁起居郎,官职虽然不高,但却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能官,且不畏权贵。

    李光,更是个不畏权贵的犟种,赵佶宠臣朱勔的父亲朱冲倚势横暴,李光囚绑其家僮治罪,朱冲大怒,讽劝部使者改调他到吴江,李光不为屈服,后来改任京东西学事司管勾文字。

    陈公辅,参加上舍考试得了第一名,为人最是正直不阿,即使是至交好友,也不为之改变初衷。

    其他人不说,仅赵鼎、李纲、李光、陈公辅这四个人如果能请来,那么李大都督这里就不再是草台班子了。

    只是,可捉……

    这位李大都督为成事可真是不择……不拘泥于形式。

    郭永哪里知道,李衍这是一棵红心两手准备,把这些南宋初的忠臣能臣弄来,能为自己所用最好,不能为自己所用,也绝不留给赵构资敌。

    再说,这也是为了这些人好。

    他们跟赵构混,一来必不能一展抱负,二来大多都没有个好下场。

    所以,还是来我李大王这边吧。

    因此,李衍准备把自己能想到的南宋初有名的文臣一网打尽。

    至于赵构怎么办,李衍哪里会去管,吃猪肉还能管猪的死活?

    乔道清将纸收好,道:“哥哥,现在去赚人才,怕是有些远水解不了近渴。”

    李衍道:“我何尝不知,可咱们梁山泊从建寨到现在,一共还不到四年时间,底蕴太不足了,以前连块自己的地盘都没有,哪能储备人才……慢慢来吧,你再让李俊传我的命令,让萧让、蒋敬、裴宣也过来,另外,我已经让王定六带话了,让孙军师和朱军师尽早赶过来,我想最迟中午之前他们应该就能到,你二人再坚持半天。”

    有人可能会问,这乔道清和郭永不都是顶尖人才,怎么连一个小小的开京都管不过来?

    事实上,这问题没出在乔道清和郭永身上,而出在水泊梁山身上。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部门,都不可能只靠一两个人就管理好,没有中下层人才,没有良好的团队,你纵然是有通的本领,也是没有施展的余地。

    而水泊梁山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中下层的官吏人才,这也是李衍不敢贪大的原因之一。

    在罗城内,水泊梁山更是只有乔道清和郭永这两个文臣,其实乔道清都不太具备周转调动之能,主要得靠郭永自己,要不是李济深弄来了一些高丽人,又有金富辙、李棋等高丽人帮忙,早就出乱子了。

    不过这些高丽人可以用是可以用,但是却不能让他们占了上风,否则必定后患无穷。

    这也是李衍这次下狠心挖北宋根的原因,就像乔道清说的那样,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用,却不可尽用。

    就在这时,马灵过来报:“哥哥,有一个叫王则贞的宋人求见。”

    ……

    ps:书友们,我是任鸟飞,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二百三十三章 盆满钵满()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宋人,混了半辈子江湖的宋人,王则贞可是太知道李衍是谁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知道李衍是谁,王则贞才更加佩服李衍。

    跟李衍同为四大寇的田虎、王庆、方腊还在宋国作死般的折腾,李衍已经将一个国家的国都给打了下来,不用说,接下来必然是开疆拓土自立为王。

    异地称王啊,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呀,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能做到?

    田虎、王庆、方腊跟李衍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所以,明知道李衍只是一个土匪,一见到李衍,王则贞还是由衷的一拜在地,道:“小人王则贞见过大都督!”

    李衍打量了王则贞一会,才道:“铁锁横江王则贞王老前辈,久仰大名。”

    王则贞连忙道:“大都督折煞小人了,小人在江湖上的这点薄名,哪能跟大都督相比。”

    李衍没有太多时间浪费在王则贞身上,一会就要查抄贵族家解放奴婢,这也是一场硬仗,不能不小心应对。

    因此,李衍开门见山的问:“不知道老前辈找我何事?”

    王则贞也知道,李衍刚打下罗城,有太多太多的事需要处理,因此直接道:“小人有件事想求大都督,小人有十七条船在礼成港上,被大都督的人当成高丽船给扣下了,求大都督看在同时绿林人的份上,将它们还给小人!”

    别看李衍有四五十条大海船、三四百条大船、五六百条中小船(济州岛一战,水泊梁山俘获了不少船。礼成港一战,水泊梁山又俘获了不少船。再加上水泊梁山以前或造或抢或买或俘获的,才形成了如今这个规模。),可李衍还是觉得自己的船不够用要知道,船可是李衍各个地盘的联系之物,有多少,李衍都会嫌不足。

    因此,李衍其实并不想将船还给王则贞。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不是有点不顾江湖道义了?

    拜托!

    虽然管王则贞叫声前辈,但实际上李衍并不认识王则贞,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卖王则贞面子。再说,这可是十七艘船,能在宋、高丽、日本三国来回跑商的,指定不会是小船,最起码也是载重万石的大船,十七艘船的总载重量估计得有三四十万石,需要更多更多更多船的李衍怎么可能轻易放手?

    一见李衍迟疑,老江湖王则贞哪还能不明白李衍的想法?

    作为一个老江湖人,王则贞是很了解江湖法则的。

    因此,王则贞又道:“另外我还想跟大都督做笔买卖……”

    李衍问:“什么买卖?”

    王则贞道:“大都督此次的收获必定不会少,小人常年在宋、高丽、日本三国跑商,可以帮大都督处理些收获。”

    李衍心道:“不仅要船,还想从我身上大赚一笔,很敢想嘛。”

    李衍没说话,因为李衍清楚王则贞敢说出这两个事必定有所依仗,否则他就是寿星上吊嫌命长了。

    王则贞接着道:“小人知道不远处有一个马场,里面有高丽军方近万匹好马,小人可以派人引大都督的人取来,另外,因为小人常在宋、高丽、日本三国跑商,手下也有近千伙计,其中几十人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